传统媒体正在利用微博平台进行多媒体传播,新闻即时性取代时效性,新闻受众参与新闻制造。微博和其它基于传统互联网的传统媒介的发展,没有拉大受众和媒体的距离,反倒让传统媒体获得了新的传播形态。
新浪董事长兼CEO曹国伟在财报分析师会议上透露,去年第四季度微博实现了300万美元的营业利润,这是微博首度盈利。而新浪高层此前透露,微博上市将在盈利之后。据称新浪已聘请高盛和瑞信帮助其微博业务上市做准备,二季度在纽交所上市。
本次春晚与微博的成功合作,以及微博对综艺节目的助力,都将进一步加速台网联动。而从营销价值来看,电视与微博的紧密结合,有助于提升电视节目和电视广告的覆盖度、互动量及收视率,同时还能吸引社交平台上最为活跃的年轻用户。企业可以考虑在微博和电视同时投放广告,这样可以最大化覆盖人群和广告投放效果,通过微博话题的运维,让品牌形象更为立体生动,增强广告互动效果,同时积累目标粉丝,为后续企业传播和营销打下基础。
国内互联网的竞争,由同质化正变的逐步专业化,每家做自己擅长的部分,微博的优势是公开和传播,微信的优势是点对点沟通和私密,微博和微信本来是完全不同而且越来越不同的两类产品,不但总被拿来说事儿,还必须拼个你死我活,实在是细思极恐。
微信与微博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事实上,我们不应该把微博微信放置于针锋相对的对立面,他们是互补相辅相成的。企业只做微信是远远不够的,也需要在微博上不断吸引新用户,然后用微信进行服务。“微博拉新,微信留存”,双“微”战略,一个都不能少。
许朝军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来描述第三方创业应用和微博开放平台之间的关系。他说,第三方的产品是度假村,微博开放平台是高速公路。第三方负责把度假村建得特别好,并提供很好的服务,就能吸引大量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游客。第三方创业型公司,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做好,把自己的“度假村“建好,利用微博开放平台的支持和资源,就能获得良好的发展。
11月13日,新浪发布2013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微博商业化继续表现出良好势头,单季度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25%,达到5340万美元。更为重要的是,新浪微博业务已经接近盈亏平衡线,有望在今年第四季度首次实现盈利。
新浪微博开放平台昨日下午在北京举办开发者沙龙,宣布微博开放平台“微服务”体系上线。微服务寄托着新浪对于微博的愿景:从社交、营销平台发展为服务平台。丰富微博的整体生态。
今天,新浪微博正式开放粉丝通自助渠道。这一平台跟Twitter的广告平台十分相似。新浪微博正在追寻Twitter的脚步寻求更高水准的广告模式。而Twitter目前越来越重的产品变化,也令人生出“微博化”之感。
Page是今年微博的重点项目,但因为横跨部门非常多,所以即使在是公司内部,好多人也对它比较陌生,要找到一个完美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可不太容易,尽管我工作的很大一部分在干这个,但我可能仍然不是最适合回答这个问题的人,扯哪算哪儿吧……
2011年,新浪微博发展如日中天,首次喊出了商业化的目标。2012年,新浪微博正式启动商业化,但是在活跃度和用户体验上面临不少质疑。面对争议,新浪微博终于交出一份不错的商业成绩单,单季广告收入突破3000万美元。
最近,阿里入股了新浪微博,微信5.0也即将发布,一时间,微博、微信再掀高潮。然而,值得思考的是,微博、微信正在抄一些应用的后路,那么谁的后路被抄?
如果阿里和新浪可以打通社交和网购之间的隔膜,将会产生更多的火花。举个例子,如果用户可以把淘宝上的淘金币、集分宝、商城积分等各种积分用在新浪微博上,那将会使新浪微博有更强的增值服务扩展能力,而淘宝的各类积分的使用也将会被盘活。
当业界对这桩生意给出了不同层面解读。山居观察了几天,也和搜狐微博和腾讯微博的朋友有过交流,来说说,联姻会给整个微博客行业带来什么样的效应呢?总结:搜狐微博失去了追赶机会,闹情绪。腾讯微博坐定老二位置,不差钱,蛋定。
阿里巴巴投资微博终于尘埃落定!猎云网在去年12月就已经做过分析,得出结论,百度在资本方面和微博的合作破产了。分析的过程非常有意义,小云现在找出这篇旧文,供大家参考。
最终,贯穿这一切的核心是大数据。曾鸣此前表示,阿里的本质未来就是一家数据运营公司。阿里集团在过去10几年累积下大量数据,并且几年前已开始大力建立云计算能力和数据化运营能力。而微博是数据大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