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对外表示,由于良品率较低,锤子手机Smartisan T1发售首日的发货量不会超过1000部。在媒体报道了这一消息后,却引发网民的激烈吐槽。
日本网站ASCII Plus近期公布了一系列iPad Air 2模型的照片。在这些照片中,iPad Air 2模型与iPad Air真机进行了对比。 最值得注意的是,iPad Air 2的Home按钮将集成Touch ID传感器。由于此前已有传闻称,苹果所有新款产品都将集成指纹传感器,因此iPad Air 2出现这样的配置也并不出人意料。
从去年开始,各路明星的“定制手机”如雨后春笋一般推出,不过大多数这样的手机,似乎都只是昙花一现,然后消失在人群中,没了任何消息。究竟这些明星定制手机销量如何,如今又是什么样子,我们一起盘点一下。
相信所有用户在提到手机上的插孔的时候,第一反应将会是耳机孔、音频孔以及USB接口。而近日美国专利商标局所公布的一份资料显示,苹果申请一份内容为移除音频孔后iPhone仍能继续正常工作的技术专利。
不久的将来,智能可穿戴领域会是一片红海,在国内市场沉寂许久的昔日手机巨头摩托罗拉,也把希望放在近期推出的moto360身上,百度、360、华为、酷派等企业也推出了智能手表,华硕、魅族和小米等企业也传即将推出智能可穿戴设备,除此之外,还有一大批国内创新企业瞄准了智能可穿戴市场,这也意味着激烈的竞争将加速可穿戴设备未来普及。与多数行业一样,每一个核心产业都会存在一个长长的长尾,长尾里的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利基市场,对于置身于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的众多中小企业来说,顺应潮流并找准自己的定位和价值,是能否继续生存的关键。
据悉,欧洲知名飞机制造、研发公司空中巴士集团(Airbus)早在去年的法国巴黎航空展(Paris Air Show)中就推出了一个名为“智能行李箱”的概念设计。当时的这一概念行李箱是空中巴士、德国电信T-Systems以及日默瓦(RIMOWA)共同研发而成,名为“Bag2Go”。
三星GALAXY S5一则全新广告上线Youtube,广告内苹果用户饱受iPhone续航问题,不得不在机场席地而坐“守候”插座,而三星则讽刺这类人群为“抱墙族”。
通过这种先进技术,当用户的手悬浮在手机屏幕上时,就可以感应出来。而这将比三星Galaxy系列手机所使用的“悬浮窗”功能更先进,也更人性化。
如果硬件厂商只倚重自己的硬件技术门槛,高傲的认为自己硬件核心技术大于一切,而不静下心来关心用户体验、做真正的创新,那么这是在自取灭亡。
英伟达去年开始一个大胆的尝试,发布了Android系统的Shield便携式游戏机。这是英伟达首次负责整个设备而不是只有配件。一年之后的现在,Shield继承者——英伟达Shield平板电脑即将问世。
专注于微软发展的权威人士Paul Thurrott,近日自称获得绝对可靠消息:微软将于今年年底推出一款智能手环。这款健康追踪手环最大的特点是,它不仅仅支持WP,同时还可以和Android、iOS产品进行数据传输等。
iPhone 5s将近一年前就吃上了64位处理器,这让高通等移动芯片产商无地自容。作为移动芯片产业上游的ARM似乎也有点看不下去了。近日,ARM推出了一款名为“朱诺”的SoC,自称是要为那些迟迟不肯迎战或持观望态度的合作伙伴,提供更多的指导性意见。
《连线》杂志今天撰文称,谷歌Android Wear不仅是一款重要的设备,甚至对未来的电子产品用户界面设计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并有可能引发一场革命。
Wilocity是以色列的一家创业公司,其技术和产品可以让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以及计算机周边设备的无线通讯速度得到大幅度提升。一个大小为16GB的1080p的视频,在不同设备之间传输仅需花费几秒钟而已。
Android平板版Office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正式推出。此前报道称,针对Windows 8进行“触摸优化”的Office最早不会早于2015年年初发布。如果上述消息准确,那么这意味着,Office将正式成为一个横跨Windows、Android、iOS等多个操作平台的办公软件。
在上周宣布奥迪将支持CarPlay车载系统后,又有8家汽车厂商被列入苹果官方网站的“承诺合作伙伴”名单,包括克莱斯勒、道奇、吉普、马自达等。
在六月份的谷歌全球I/O开发大会上,谷歌对外推出了预览版的安卓L操作系统(Android L),谷歌提到新版系统增加了省电技术,近日,国外媒体媒体对系统的省电性能进行了测试,发现同样一部手机,更换系统之后电池续航可以增加三分之一。
随着微软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的完成,近日有爆料称,微软将进行相应的品牌调整,即微软将把未来的诺基亚手机品牌调整为“Nokia by Microsoft”;将自己的Surface平板电脑更名为Microsoft Lumia。如果未来微软真的按照这个爆料付诸实施品牌更名的话,不知业内会作何感想?不过我们看到的是微软在品牌更名时的错位与错杀。何以见得?
目前乐视和小米背后都有财团支撑,都兵强马壮,即便是BAT,目前也没有和两者对抗的实力,传统硬件巨头更是布局太浅。在这条道路上,乐视和小米并肩已经都的很远,但注定双方摩擦不断,大战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