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成都站将于5月23号(周六)举办【华映资本投资偏好解读暨互联网+生活服务应该怎么玩】分享活动。目前互联网+已几乎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及生活场景,创业者对此是前赴后继、乐此不彼,投资界对此类项目亦是抱有美好希冀并给予相应的支持。对此投资人有何看法?猎云网将于近期举办“投资人说”系列分享会,首站将在猎云网分站成都站开启。
硅谷文化建立在“开放”和“欢迎外来者”上,大多数投资人会读收到的所有电邮,看到好的、有实质性内容的邮件,他们也会回复,即使里头没热情洋溢的自我介绍。但他们通常不会回复以下几种类型的邮件:需求不清晰的;与他们无关的;不能在 iPhone 上用 30 秒钟读完的。
在成为天使投资人和创业公司指导顾问之前,保罗·阿诺德在AppDirect做过高管,在麦肯锡当过顾问,成功的职业生涯为他积累了不少的创业投资经验。站在一个投资者的角度,保罗认为创始人应该主动与投资人沟通交流。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多数创始人相对缺乏这样的意识。本文为你指点迷津,教你把投资人这座金矿“榨干”。
尽信投资人则不如无投资人。投资人的话并不都是金科玉律,特别是投资人总爱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这个早有人做过了”。做过了又怎么样?只要你做的比他更好,你自己有明确的发展规划,这个市场的空间足够大,那么你就不用理会投资人这样的BB。
其实在中国风险投资人普遍给人都比较牛的感觉,觉得都是财神。 实际上风险投资人的钱大部分都不是自己的,也都是他们融资进来的,他们的上家用行话说是LP。 但是因为各类媒体报道,让大家觉得风险投资人就是财神,所以也逐渐惯坏了这些投资人。
在我看来,相当一部分投资人的问题是没有分清“好公司”与“可能给投资人赚到钱的公司”的差别。其实,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绝大多数时候,投资人嘴上说希望投“好公司”,心里想的却是要投眼看着能在两三年内(甚至一两年内)通过IPO帮投资人赚到钱的公司。虽然所有的好公司最终都应该能够帮投资人赚到钱,但并不是所有看起来有可能让投资人赚到钱的公司都是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