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秀前三季度营收30.45亿元,归母净利润6542万元
10月28日,天下秀数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下秀”)正式发布了2024年三季报。报告显示,天下秀在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45亿元,同比下降3.92%,归母净利润6542万元。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0.41亿元,归母净利润2035万元。在红人营销与AI技术的双重驱动下,营收呈现相对稳健的态势。
红人营销聚焦增效, WEIQ平台向数智化迈进
作为“红人新经济第一股”,天下秀自2009年创立以来便深耕红人营销领域,成为中国红人流量商业化的先驱企业。其主营业务WEIQ红人营销平台,凭借大数据技术整合红人(内容创作者)资源,为红人提供内容流量变现渠道,同时为品牌方提供高效的红人营销服务。
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营销环境,天下秀不断夯实红人营销平台的竞争力,积极探索红人价值的深度挖掘和商业边界的拓展。历经十余年积累的红人资源、品牌资源、大数据体系及服务能力,逐步拓展至红人经济的各个领域并持续向上下游延伸,成功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红人经济生态圈。
前三季度,WEIQ平台吸引了吸引了更多商家、红人与MCN机构的加入,平台注册红人和商家数均实现显著增长,入驻平台的 MCN 机构数量攀升至超两万家,展现出红人营销生态的蓬勃活力。此外,平台为服务商提供一站式跨平台投放模型、定制化团队协同管理等功能,逐步构建全渠道投放生态,实现数据精准归因,大幅提升品牌投放效能。结合大数据算法及AI技术,WEIQ平台的自动化红人广告投放功能引领了行业创新,为品牌客户带来了高效增长。WEIQ的持续迭代优化与良好口碑,进一步夯实了天下秀在红人新经济领域的护城河,更加坚定了公司“高效连接器”的战略。
AI技术赋能红人经济,营销出海再有突破
在Web3.0时代的大背景下,天下秀紧跟社交、内容、营销场景向虚拟世界迁移的趋势,积极探索区块链、5G、AI等前沿技术在红人经济中的应用,相继推出3D虚拟生活社区Honnverse虹宇宙、企业数据资产解决方案、AIGC营销工具灵感岛等产品,为众多IP、品牌、机构、地方政府等客户提供覆盖数字营销、数字场景、数字会议、数字文旅、数字发行、数字演出等各类服务,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下的红人产业应用,引领红人经济模式持续进化。
据悉,天下秀旗下灵感岛自去年面世以来,为 C 端用户(内容创作者)、B 端客户(品牌企业)提供高效的 AI 营销内容创作服务。2024 年第三季度,灵感岛再度发力,对 SAAS 平台进行全新 VI 改版,并成功上线日语及英文两种海外版本,有效打破了出海语言障碍,为全球客户带来更美观、便捷的使用体验。凭借卓越性能,截至目前灵感岛企业版已赢得华为游戏、德龙咖啡机等一线品牌及数十家中小企业的信赖与认可,成功赋能各行业数字人短视频创作与商业化。在数字人技术方面,灵感岛已训练上千个数字人形象及声音的克隆,实现定制化克隆数字人服务。在AI图片生成领域,灵感岛实现了AI商拍、AI商品图生成、AI模特图生成、图片翻译和AI图片编辑五大类共十余种场景的产品化,大大提升了内容创作效率效率与营销效果。
作为天下秀出海的一环,IMsocial东京孵化器——“幸以”,在9月28日于东京成功开展首期培训会。报道显示,“幸以”坐落于东京,依托国内IMsocial加速器强大的资源网络与深厚背景,专注于挖掘、孵化并培养一批具有原创精神与独特视角的在日华人内容创作者。通过提供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内容创作支持及全面的商业化扶植,幸以已在医疗、餐饮、骑行、旅行、快消等多领域业态部署,为热海旅游、嘉美心酒造 、Mio Harutaka等日本本土品牌以及完美日记 、花西子 等中国出海品牌提供营销服务 ,未来将通过跨文化交流和精准营销,促进品牌客户在中日市场的双向渗透。
面对未来诸多不确定的挑战,天下秀表示,将继续深化红人经济与AI技术的融合创新,推动各创新业务与核心业务红人营销平台的协同发展,形成彼此咬合、相互推动的飞轮效应。公司将进一步构建去中心化的创作者经济商业生态体系,为未来的长期增长积累更多资源与潜力。
璀璨中央空调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以旧换新助力用户体验升级
随着家电行业需求的不断升级,国家推出以旧换新政策,旨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节能降碳、增加先进产能等目标。璀璨中央空调作为海信空调旗下的高品质中央空调,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现C2艺境、C3知境、C3A纤境三大系列产品均参与以旧换新活动,购买璀璨中央空调,以旧换新至高补贴2000元!
共赴宝藏好茶时光之旅——三得利乌龙茶创新场景营销
“寻宝藏好茶,赴时光之旅” 三得利新款乌龙茶饮惊喜上市。本次活动三得利成功牵手支付宝灯火广告,通过「1+N」多场景创新营销,提升全域消费心智。除了活动补贴投入外,加大精准营销广告的投放力度,实现从“人群渗透-人群击穿-客群破圈”的目标客群高效触达,强势提升三得利乌龙茶的产品曝光量。此外,支付宝广告打造沉浸式场景场景营销矩阵,嵌入消费场景占位心智,全链种草增加消费触点,助力三得利乌龙茶新品上市强势出圈,打造茶饮行业的创新营销新典范。
深创投、软通动力等入股理工华汇
天眼查显示,10月26日,北京理工华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深圳市创新资本投资有限公司、软通动力、常州方广四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为股东,同时注册资本由1500万人民币增至1666.6万人民币。官网显示,理工华汇是北京理工大学学科性公司,专注于人形机器人及其核心部件的开发与应用。
三只松鼠在安徽成立创投公司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安徽一件事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潘道伟,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创业投资、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自有资金投资的资产管理服务、企业管理咨询、信息咨询服务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三只松鼠(300783)全资持股。
蚂蚁集团等入股中海储能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中海储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原股东SCC Venture IX Holdco B,Ltd.退出,新增蚂蚁集团旗下上海云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和北京昌平中小企业成长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惠州市惠阳区君恒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为股东,同时注册资本由约3274万人民币增至约3683万人民币。官网显示,中海储能专注于新型大容量电化学储能产品——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研究开发。
国产最强语音大模型诞生,趣丸科技与港中大(深圳)宣布开源自研模型MaskGCT
10月24日,趣丸科技宣布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联合研发的语音大模型“MaskGCT”正式在Amphion系统中开源,面向全球用户开放使用。区别于传统TTS模型,该模型采用掩码生成模型与语音表征解耦编码的创新范式,在声音克隆、跨语种合成、语音控制等任务中展现出卓越效果。据介绍,MaskGCT在三个TTS基准数据集上都达到了SOTA效果,超过当前最先进的同类模型。
中国社科院李勇坚:践行制造业出海新模式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新时代的重要经济发展方略。“双循环”战略旨在以国内市场为原生动力,推动国内外双向互动、互补,通过更高水平的开放和更有效的国际经济合作,提升中国企业出海拓展市场的层级。因此,“双循环”战略是一种开放的循环模式,而不是封闭的自给自足,这要求企业持续创新出海模式,提升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在双循环战略指引下,我国企业出海力度持续加大。2023年,我国有进出口记录的外贸经营主体首次超过60万家,达64.5万家。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海外营业收入总额跃升至7.2万亿元,较2022年激增1.16万亿元,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为18.4%,较上年增加1.09个百分点。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33万亿元,历史同期首破32万亿元,同比增长5.3%,稳居全球第一。其中,机电产品出口11.03万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超过出口大盘(6.2%),占出口比重为59.2%。
品牌出海是制造业出海的新模式与新方向
从对企业的实地调研来看,除了传统的来料加工、OEM、跨国企业全球布局之外,制造业通过持续创新,出海已形成了几种模式。
一是产品出口模式。这种模式是制造企业依赖于中国在制造业方面的产业链优势、供应链优势,打造超高性价比的商品。在具体运营方面,企业一般将出口交给专业的外贸企业或者自行出口至海外经销商,企业不负责海外的具体行销渠道、品牌维护、售后服务等工作。这种模式是传统的制造企业出海的基础,近几年,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这种模式又有了新的发展。很多企业直接通过电商平台向海外消费者销售商品。从整体上看,这种模式强调商品的性价比,不注重自主的营销通路和产品的品牌打造。
二是产能出海模式。这种模式是将生产环节或供应链的某一环节转移至海外,以利用新兴经济体的廉价劳动力优势,贴近发达国家的市场,绕开部分终端市场的贸易壁垒。还有一部分企业正从海外建厂向搭建完整的海外供应链体系转型,将产能转移到海外。
三是品牌出海模式。依托企业在技术、产品设计、产品质量等方面的优势,在海外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从输出中国制造,到输出“中国制造+中国产品+中国品牌”转型。在产品吸引力方面,“品牌出海”不单纯强调产品性价比,而是通过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设计感、多元化营销等方式,打造独特而具有辨识度的品牌形象,从而在消费者心智层面获得认同。在营销渠道方面,品牌出海更加重视对营销渠道的掌控,通过自建海外营销中心、服务中心、合资建设营销中心等方式,实现了本土化营销与服务。据数据显示,中国LED显示应用产品占据全球85%以上的市场份额。伴随着国内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中国LED屏企业将目光投向海外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仅2024年上半年又有众多分公司陆续开业。
制造业品牌出海需要打造综合优势
“品牌出海”模式是推动我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攀升的必由之路,也是国家支持的一个重点方向。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打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
要实现品牌出海,首先必须有过硬的技术实力。在全球范围内,产业竞争正在演化为技术竞争,产品迭代速度不断加快,一个品牌要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必须有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作为后盾。从制造业出海较为成功的品牌来看,都有着很强的技术实力。以光显/数显行业全球LED显示屏销售面积、销售额“双第一”的洲明科技为例,海外市场正在成为其增长点。2024年是洲明集团成立20周年,其上半年其海外市场营收占比达到63.74%,在海外市场获得成功的原因在于其在研发方面的大力投入以及由此形成的科技实力。今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76亿元,占收入的比重为5.16%。公司实现累计专利授权3,115项,版权登记427项,商标布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洲明科技研发人员共1100多人,占公司全体员工数近五分之一,并在大陆地区总部、美国、日本均设有研发中心。
其次,要有敏锐的市场感知能力。海外市场变幻莫测,各种新需求新产品层出不穷,对企业而言,要保持持续的品牌影响力,必须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这要求品牌出海的企业,能够敏锐地感知海外市场需求,从而扩大其产品销售范围。以洲明科技为例,在原有的LED显示市场全球竞争日趋激烈背景下,发现XR虚拟制作市场、虚拟拍摄场景正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目前,全球数字影棚数量为160个左右,洲明集团及旗下雷迪奥就承建了其中120个,在虚拟拍摄LED显示屏市场份额中位居第一,达到29.5%。
三是建立全球化的营销模式。要打造全球化品牌,需要建立全球化的营销服务体系。对品牌出海而言,打造为客户提供本地化工程服务、本地化售前服务、本地化售后服务、本地化推广服务的营销体系,对增强品牌力具有重要意义。洲明科技在LED显示屏领域获得全球第一,与其建立一套全球化营销体系分不开。据公开数据,截至2023年末,洲明科技营销网络已覆盖160多个国家,与5400多家经销商达成合作,成立20余家海外分子公司及办事处,专业技能人员2330余名,快速响应全球客户。2024年9月10日,洲明科技位于沙特阿拉伯的海外服务中心投入运营。
四是多维度打造品牌形象。从产品性价比到品牌心智的形成,需要大量打造与维护品牌形象的活动。在传统上,中国企业大多通过参加海外专业展览会、组织海外客户见面会或全球经销商大会等,以打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影响力。然而,除了这些方式之外,参与标志性工程或者项目建设、赞助顶级赛事等,都成为培养消费者品牌心智的重要方式。以洲明科技为例,其已为六届奥运会提供LED显示屏和相配套的解决方案,从而极大地提升其品牌形象。海外消费者品牌心智的形成,也使国内企业能够在海外市场避免单纯以价格进行内卷式竞争。例如,洲明科技海外毛利率达到41.09%,远高于国内市场(16.24%)。
五是发挥全产业链特色,完善产业生态,形成品牌出海的综合优势。中国拥有全球最为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对出海的品牌企业而言,这种产业链供应链是其坚强的后盾。而与产业链相关的服务企业以及其他相关者,也将为品牌出海提供支撑。因此,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从而打造出海的综合优势,也是推动我国品牌出海的重要支持。
从整体上看,我国制造业出海已向品牌出海阶段迈进。在这一阶段,制造企业要跳出原有的性价比思维,通过对市场的敏锐感知,结合企业的研发能力,打造出更符合海外市场需求的高品质产品。同时,要立足于全球进行营销重构,从而立体化打造品牌形象,抓住消费者心智,并依托产业生态形成出海的综合优势,从而使中国品牌真正成为全球消费者的首选,壮大中国制造品牌的影响力。
拜锐生物完成Pre-A轮融资
据悉,宁波拜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年初完成了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拾萃资本,诺登创投、宁波市创投引导基金共同投资。主要用于推进公司核心产品高强度可吸收运动医学产品的临床试验、注册申请和商业化布局。拜锐生物成立于2021年,着力于打造高强度的可吸收产品技术平台。拜锐生物首发产品可吸收运动医学产品目前主要还是由进口厂家占据了国内的绝对市场。
赛蕴生物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近日,赛蕴生物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成功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生命园创投基金与知名基金联合领投,英诺天使基金等多家主体跟投。赛蕴生物致力于国际前沿的递送载体技术及相关药物创新疗法的开发,旨在为药物精准递送提供一种全新手段。
七轮支持地平线,高瓴李良:投资就是要帮创业者度过所有「关键时刻」
中国头部智驾科技企业「地平线」近日以“9660”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成立至今,地平线获得了包括高瓴、五源资本、真格基金、云锋基金、线性资本等在内的多家知名机构、以及大众集团、上汽集团、广汽资本、长城汽车、奇瑞汽车、一汽集团、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众多车企资本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投资。基石投资者则包括阿里巴巴、百度、达飞集团和宁波国资基金。上市当天,股价一度高开近30%,也是近期登陆港股资本市场最受关注的企业。
据招股书信息显示,地平线身后投资机构累计超过100家,不同阶段进入的众多财务投资人和产业投资人,在地平线、包括智能驾驶这一创新产业的演进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各自不同角色。谁是地平线最重要的投资人?
其中,高瓴从种子轮开始投资地平线。其后的近10年间,总计完成对地平线的7轮投资。IPO前,高瓴是地平线最大的财务投资方之一,高瓴创始合伙人李良担任地平线非执行董事。
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回忆,他和高瓴认识时,地平线团队尚未完成组建,而想做的事在很多人看来又是“难且巨大”,但高瓴很快做出了投资决定,还介绍了更多资金入场,并帮助创业公司配备最优和最齐备的资源。而在此后地平线9年的发展中,高瓴长期陪伴,共计投资了7轮;并且在所有“关键节点、高瓴都在”,几次公司最需要的时刻,高瓴都会出手帮忙。
高瓴式投早期:偏好底层创新
最先认识余凯的是高瓴创始合伙人李良。其时是2014年9月,不但地平线还没有创立,余凯对于创业的方向也尚未确定。
余凯告诉李良,关于创业的思路他至少想了“5个项目”,自己会不断列出每一个的优劣势,然后在头脑里反复评估。
清华毕业、学自动化和系统工程出身的李良和余凯这位深度学习专家很能聊得来,第一次见面后,两人开始线上线下连篇累牍的讨论,基于深度学习、去做软硬件结合的「地平线」的雏形慢慢清晰。
之后,李良带余凯在高瓴的北京办公室见了张磊。余凯回忆这次见面:“非常有共鸣、意义极大的一个半小时”。而高瓴也很快做出了投资决定。
这次见面让余凯感觉到高瓴和其他VC的不同。“一方面是他们的国际视野,另一方面是他们对产业做了很深的纵向研究”。这一年,自动驾驶还远未成为热门概念,但高瓴对这个方向已有了很多思考,因此双方的初次讨论就进入到了很具体的产业场景、业务场景里去构想。当时很多投资人都还没有听说过的mobileye(以视觉算法为核心的自动驾驶公司),高瓴却聊起来却如数家珍。
并且,高瓴在战略思考上给了当时的余凯很大的启发。
余凯回忆,初始团队搭建、组织建设、人才获取、商业切入点等等问题,他都刚刚开始面对,“高瓴在这些方面和我做了很多探讨,在辅导一个创业者从0到1这一点上,他们非常有思路。但高瓴还很谦虚,张总说毕竟我们不是专门投早期的,这样,我再介绍一个好朋友给你认识,晨兴资本(今五源资本)的刘芹,他们很擅长辅导天使轮。”
余凯笑称,他没有想到高瓴还会“买一赠一”。这也让他觉得,高瓴很愿意站在创业者角度考虑,帮助创业者搭配最合适和齐备的资源。
于是,高瓴和五源共同投资了地平线的种子轮。到今天,他们也是地平线持股最多的两家财务投资机构,并且是唯二在地平线董事会上的财务投资人。
初创阶段:找方向、拉客户,搭配最齐备资源
而对高瓴来说,投资地平线首先是出于对余凯本人的认可。曾任职于NEC研究院、领导百度深度学习的余凯,在其专业领域的造诣和成就有目共睹,科研和工程能力都非常强。另一方面,决定要挑战软硬件结合的地平线也非常对高瓴对于早期项目的“胃口”:高瓴一向偏好底层创新,偏好“大的东西”。
地平线创业之初,余凯一直强调,地平线不能光有高酷炫的技术,必须找到实实在在的场景去做实实在在的事。他希望能尽快深入到具体的产业中去,用地平线的智能模组服务产业升级需求。
高瓴很快帮其时还是初创公司的地平线对接了家居头部企业、且对新技术格外热心的美的。地平线用一年时间推出了量产的嵌入式智能模组,用于美的的产品。
2017年,在收购了百丽后,高瓴也帮助地平线和百丽牵线搭桥,促使双方达成了实质性合作。通过地平线帮助百丽将线下零售智能化、数据化,也为地平线的AIOT业务找到又一个智慧零售的落地场景。
余凯和李良在地平线和百丽国际合作签约现场
而现在看来,对地平线的投资模式也很符合高瓴投早期的一套“标准动作”;首轮进入,一投就是多轮;和企业互动程度深,通过其在实业和产业界的资源优势帮助初创企业导入资源,帮助企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地平线之外,可以看到无论高瓴无论是更早对百济神州的投资、还是近两年对MiniMax、智元机器人等新技术企业的布局,都“严格”符合这一模式。
关键时刻:行业寒冬,领投最难一轮
2019年,在高瓴的支持下,地平线做出了聚焦主业的战略转型决定,这一决定并不容易,因为在当时,AIOT业务的确定性显然更高,而市场上对于智能驾驶未来发展的看法却全然不清醒。
但高瓴支持地平线全力发展智驾业务,并在电动车上做加大投入。李良认为,伴随着传统汽车向新能源车的转型,会像手机一样同步经历一个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升级,而智能驾驶系统将是这一变革的基础设施。
这个阶段,李良和余凯还就公司的精益管理做了大量探讨。在投资机构中,高瓴算得上是使用“精益”工具的行家,精益管理是高瓴系统性投后服务(简称高瓴DVC)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包括公牛、百丽集团、华大智造等众多企业都曾受益于此。所谓精益——就是在无论研发还是生产环节,都要把资源投到最关键地方,比如积累人才、迭代核心产品。
得益于这一探索,地平线避免了简单粗暴的规模扩张,进入了有效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后续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毛利率。
站在今天来看,地平线背后汇集了国内外一众最为一线的财务投资机构以及车企与产业链合作伙伴;鲜为人知的是,C1轮融资前那个阶段对地平线而言相当不易。余凯自己也说过,创业前五年就像在一个黑暗的隧道里,有过多次至暗时刻,一直在找光到底在那里。C1轮前那段时间是自动驾驶行业在市场上由热转冷,经历的一个融资低谷期。
2018年至2019年,相关技术标准、法规的迟迟未明,市场对于自动驾驶大规模落地期待的未实现等各种因素叠加,一度令自动驾驶行业跌入低潮,企业融资普遍困难。在这个状态下,2020年,高瓴与五源等老股东领投了C1轮融资,帮助企业度过了创立以来最大的难关。
高瓴为什么会做出这个决定?李良回忆,虽然当时市场整体遇冷,但高瓴非常了解地平线,这让其能够做出“逆市场”的判断。从种子轮投资以来,高瓴和企业以及余凯一直保持着深度互动,双方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同时对于对地平线的真实发展情况——包括每个阶段在做什么、每一步的变化方向,高瓴都保持着足够的了解和洞察。
“我们发现地平线实际上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打磨产品、深耕客户身上,而并非只是简单的跟着市场一起沉浮。”李良表示。
从2015年成立到2020年,在外界看来,地平线用5年时间把第一套智驾系统卖出去,但在这过程中,余凯及公司一直着和车厂们的密切互动,已在客户中赢得了很大的口碑。2021年,地平线处理硬件交付量达到了第一个100万;9个月后实现了200万。到今天,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是ADAS(乘用车高级辅助驾驶)和AD(高阶自动驾驶)最大的市场。凭借最早入场积累的优势,地平线今天无论在技术研发、方案量产还是产业生态建设上,都与后入场的对手们拉开了足够大的差距,成为了今天最大的智驾方案本土供应商。
在李良看来,十多年前余凯的科研能力、工程能力就很强,刚创业的时候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厉害的科学家,但很快发现他不但非常接地气,还有一个显著的优势就是沟通能力极强,而这个的底层是他有极强的同理心。
“余凯的沟通能力体现在几方面,首先他非常善于把复杂的事、把深度学习那些高深的技术讲得通俗易懂且让人信服,这就让他一方面在组织上,非常善于吸引人才,能召唤来牛人和他一起做事;另一方面对客户,这种高级的沟通能力我们开玩笑说让他成了一个‘布道者’。”
地平线创业之初,智能汽车还在非常早期阶段,但当时传统车厂已经开始焦虑。而余凯从这个时期开始,就有意识地去跟大批传统车厂最核心的管理层、以及核心研发团队做沟通,并成为了像上汽、长安的首席顾问。李良认为,这个过程让地平线后来的发展受益巨大,“之后他们推出的解决方案都是非常带着客户问题导向的,可以说余凯这种强大的沟通能力为地平线5年后的商业化做好了扎实的准备。”
2022年10月,地平线与大众汽车牵手成立合资公司,大众为此注资超过24亿欧元,一举刷新其入华四十年单笔投资记录。李良还和余凯一起去了趟欧洲,基本上把德国和欧洲所有大的车厂都拜访了一遍,为后续产业链进一步拉通、上下游的大量合作夯实基础。
对地平线的投资,是高瓴“哑铃理论”的一次实践:哑铃的一头是技术创新,另一头是实体产业升级。投资地平线的过程,也是高瓴和公司一起为颠覆式创新技术找到其最合适、最有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的产业场景的过程。到今天,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是ADAS和AD最大的市场。地平线也从最初不为大多数人理解的初创企业,加入了并深度参与了智能汽车这一10年中发展最迅猛的产业链的基础设施建设。
中关村科金智能外呼方案,大模型提升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
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智能科技正不断渗透至各个商业领域,其中,自动化外呼系统正逐步取代传统的人工拨打方式。随着先进的大模型技术与特定行业的语料库的结合,外呼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追求业务增长的过程中,结合大模型技术的智能外呼解决方案成为了企业关注的焦点。相较于传统外呼,基于生成式AI的智能外呼展现出了哪些独特的优势?企业如何在保障合法合规和数据保护的基础上,提供定制化服务和产品?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有效融合进现有的业务操作中,以此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如何迅速实施并优化业务流程?
这些问题已经成为行业内讨论的热点,迫切需要行业内的专家和实践者共同探讨和解决。
关键服务场景六大难题,限制企业服务效率表现
在当今多元化和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客户期望企业能够提供全天候、不间断的客户支持服务,确保服务的时效性和质量。此外,企业面临着提供多语言支持的挑战,以满足不同语言背景客户的沟通需求。
然而,现有的系统架构往往存在隔阂,未能实现端到端的自动化服务流程,导致服务效率受限。人力资源的紧张和系统自动化水平的不足,也使得大量工单处理仍依赖于人工操作,这在客户服务领域尤为突出。
针对服务型企业在产品咨询、故障报修、客户回访等关键服务场景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
1、技术更新滞后:企业未能及时升级其技术基础设施,以适应AI大模型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比如很多公司仍在使用过时的CRM系统,无法集成最新的AI客服机器人,导致无法提供智能化的客户咨询服务。
2、系统集成难度高:现有业务系统与新兴技术集成存在技术难题,需要跨系统的协同和兼容性,尽管很多企业已经在尝试将AI大模型集成到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但由于数据格式和接口不兼容,导致集成过程复杂且耗时。
3、客户需求多样化:客户对服务的期望不断增长,要求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服务,不同客户可能需要不同语言的支持,而公司现有的服务系统只能提供有限的语言选项,无法满足所有客户的需求。
4、业务流程设计不足:企业业务流程设计未能跟上服务需求的复杂性,导致服务效率低下,如在设备报修流程中,需要跨部门协调和多个步骤审批,AI模型难以适应这种复杂性,导致自动化程度低。
5、数据共享障碍:数据孤岛现象导致信息共享不畅,影响服务的连贯性和效率。现在很多企业客户服务部门和技术支持部门之间的数据不互通,导致AI模型无法获取完整的客户信息,影响服务质量。
6、多实体信息采集编排成本高、效果差:传统智能化方案在多实体信息采集和编排上成本高昂,效果不佳。企业在处理来自不同渠道(如电话、邮件、社交媒体)的客户咨询时,难以有效整合信息,导致客户体验不一致和资源浪费。
为了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企业需要采取综合性的策略,包括但不限于技术升级、系统整合、流程优化、自动化工具部署以及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这些措施,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服务期望,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AI大模型智能外呼解决方案,攻克业务难点助力服务提升
中关村科金服务的某全球化电子制造企业,专注于半导体和平板显示生产设备的设计、研发和生产,在行业内享有盛誉。然而,随着业务的扩展和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公司面临服务热线高效率和高准确性的双重挑战。
一是由于电子制造企业的业务特性,客户对设备的安全性和数据保密性有严格要求,也间接的限制了智能设备的使用;二是电子制造企业的知识体量很大,且很多知识涉及大量专业知识和技术细节,需要精准的知识管理,最后电子制造企业对技术支持的应答准确率要求极高,不允许有任何误差。
中关村科金具备深厚的行业与领域产品基础,是大模型技术和应用落地领先者和开拓者,针对客户的业务特点和痛点,中关村科金产品运营专家设计了一套全面的AI大模型解决方案,应用AI大模型提升服务,具体解决了以下几个关键的业务难点:
1、需求分析与业务理解
首先,公司深入分析了服务热线的需求,明确了提升服务效率和高准确性的目标。同时,充分理解了自身业务特点,包括对安全性的高要求、知识体量大以及知识应答准确率的重要性。
2、AI大模型的选择与定制
针对业务需求和特点,公司选择了适合的AI大模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定制。这一步骤确保了AI大模型能够精准地适应公司的业务流程和场景,为后续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3、业务流程的智能化改造及关键业务难点的重点攻克
1)高效信息采集与处理能力不足
面临问题:在这家电子制造企业服务热线中,信息采集和处理往往依赖人工,效率低下且易出错。特别是在高负载时段,人工客服难以快速准确地处理大量信息。
解决方案:中关村科金产品运营专家融合运用AI大模型技术,不断优化Prompt等生成的大模型智能外呼,实现了实时话术生成和信息采集。机器人能够准确理解客户问题,快速生成相应的话术进行回答,并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高效处理,如概要总结等,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
2)工单生成与填写繁琐
面临问题:工单生成和填写也是该电子制造企业服务热线中的重要环节,但传统方式往往繁琐且容易出错。人工客服需要手动记录客户问题,并填写到工单系统中,这不仅耗时费力,还容易出现遗漏或错误。
解决方案:经过产品运营专家调整后的AI大模型外呼能够自动记录关键词并填写工单,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的繁琐和错误。机器人能够准确识别客户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并自动将其填写到工单中,提高了数据真实性和处理速度。
3)知识管理与应答准确率低
面临问题:由于电子制造企业业务涉及大量专业知识和技术细节,知识管理和应答准确率要求极高。传统方式下,人工客服难以全面掌握所有知识,且容易出现应答错误。
解决方案:大模型通过深度学习和知识图谱等技术,实现了精准的知识管理。机器人能够快速检索和匹配相关知识,并准确回答客户问题。同时,大模型外呼还能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库,确保应答准确率的持续提升。
4)系统间割裂与流程不畅
面临问题:在传统服务热线中,不同系统之间往往存在割裂现象,导致信息流转不畅。这影响了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
解决方案:大模型作为智能化的中枢,能够整合各个系统,建立统一和自动化的流程链路。通过大模型外呼的协调和管理,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能够顺畅流转,实现了服务流程的自动化和闭环管理。
4、话术优化与运营策略调整
中关村科金产品运营专家基于大模型对话术进行了优化,确保机器人回答更加准确、流畅和自然。同时,根据运营效果不断调整优化策略,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5、系统整合与自动化流程链路建设
针对系统间割裂的问题,中关村科金通过AI大模型对各个系统进行整合,建立了统一和自动化的流程链路。这有助于信息在不同系统间的顺畅流转,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6、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中关村科金还会定期对AI大模型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服务效率、准确率、客户满意度等关键指标。根据评估结果不断调整优化方案,确保AI大模型能够持续为公司带来价值。
结语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中关村科金运用AI大模型能力,通过精心设计的运营策略和智能化工具,有效帮助企业解决了业务难点,提升了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这一解决方案不仅适用于该电子制造企业,还可以为其他类似服务热线提供参考,帮助企业提升服务质量,满足企业多元化的服务需求。
在追求卓越服务的道路上,企业面临着技术更新、系统集成、客户需求多样化等一系列挑战,作为领先的大模型技术与应用公司,中关村科金具有深厚的行业和领域产品基础,提供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和全方位的服务支持,帮助企业构建起一个高效、智能、安全的服务系统,通过对业务流程的智能化改造,提升客户体验,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业务的持续增长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