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11月10日报道 (编译:小酪)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技巧与设备分道扬镳的今天,有多少人看重技巧?又有多少人在乎设备?iPhone 6 Plus再“bigger than bigger”也比不上佳能5D吗?且看土豪玩家用实践证明:只要懂光,掏iPhone的路人甲也能跟举单反的摄影大师一较高下。
不久前曾有媒体对美国Thrustmaster HOTAS Warthog飞行摇杆进行了体验测评,通过文字与图片的解说与展示让不少飞友心里长草,但4000元的价位确实让人望而却步。然而,飞友们可能不知道这个土豪玩家是用什么设备拍下的那一系列照片:3400美刀的佳能EOS 5D Mark III。土豪的世界好难懂!
给相机写测评很费脑子,尤其是当网络上到处充斥着专业摄影师背道而驰的例子——舍弃高端摄影设备而采用智能手机上的相机设备进行摄影——这种观念主张的是重在人,而非设备。据说还有这么个虽然可能是虚构但却反映了两种观念针锋相对的故事:著名小说家海明威偶遇了著名摄影师安塞尔·亚当斯,海明威十分欣赏对方的摄影作品,说道:“你的作品简直不可思议!请问你用的是哪款相机?”
亚当斯皱了皱眉回答道:“您的作品也十分不可思议!敢问您用的是哪种型号的打字机?”
在某种程度上,技艺往往比设备重要:在摄影方面是这样,所有其它职业和专业领域也几乎都是如此。然而,设备确确实实也占有重要地位——将两台截然不同的相机并排放在一起,对完全相同的画面进行取景,最后必定会拍出完全不同的效果。那些行家摄影师之所以能够掏出iPhone而不是大单反说拍就拍,是因为他们实在太清楚该怎么最大限度地将光线捕捉进他们的镜头里去——光线确实是摄影的全部——并且他们也十分清楚如何在任何给定的摄影条件下让手中的相机发挥最大的作用。
那么对于那些外行人呢?当他们对比几千美刀可换镜头的单反拍出来的作品和高端智能机拍出来的作品时,又能说出哪些一二呢?在没有行家将这两种设备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掘出来的情况下,二者又如何相提并论?同样的取景对象、差不多相同的参数设置下,两种截然不同的设备又会拍出什么样的作品呢?
事实证明,要想回答这些复杂的问题并非易事。但还是有媒体做了尝试(对的还是做猪杆测评的那个土豪),上手昂贵的5D Mark III与多个镜头以及Apple最新产品iPhone 6 Plus进行拍照成像对比。之所以选择iPhone 6 Plus作为智能手机摄影设备的代表,最主要还是因为它刚刚发布且有着极佳的成像效果——可以说代表了当代智能机所能达到的最高拍照水平。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测评者已尽力在不同光线环境下拍下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照片,但由于不能进行真正的受控试验与对比,因此对比测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可变因素。
因此,我们选择了即兴发挥:在最少设置调整的前提下选择了两种设备在通常情况下都很万能的自动模式,而不是追求无比精确和一致的参数设置——反正实际情况下,绝大部分摄影师都是开的自动模式。
陡峭的学习曲线
和大部分技能的学习一样,摄影开始时很容易,但要学好就没那么简单了。学习摄影既需要时间也需要不断的练习——练习掌握一台相机不同的参数设置以及不同设置对成像作品的不同影响。对于大部分技能的学习来说,专业知识在开始与磨合阶段是必不可少的;而个人对自我能力的主观评估常常与实际技能掌握情况不尽相符。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Dunning-Kruger Effect(达克效应),它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基础上得出的错误结论;但因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不足,辨别不出自身的错误行为。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出来的虚幻优势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即所谓“无知要比知识更容易产生自信”。因此当这种人获得了某种小技能时,常常会自信心爆棚,人也变得更加大胆。这种情况下,主观感知上的能力就会出现上图中标注的“Dunning-Kruger峰值”。然而,技能的反复运用通常会让这种幻觉消失(除非这种技能跟开火箭似的——还没来得及学会你可能就挂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过了“D-K峰值”,人在血淋淋的现实面前就会意识到自己的无知要远远多于已知,于是自我感知上的能力就开始走向图中标注的“Jon Snow低谷”处。(猎云编辑君:《权利的游戏》里每当野人菇凉Ygritte要表达对囧恩的爱恨交加时,总会坚定地看着他的眼睛说:U!know!NOTHING!女神版本:你个大笨蛋什么都不懂!~~女屌版本:大傻B你懂个屌啊!!)
只有长时间的充分练习,人们才能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估。本测评的笔者以自己为例,认为自己正处于上图中的第二个波谷处:再一次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当然,他清楚自己的摄影水平远不及Ansel Adam;但对于设备与技术的痴迷却促使他不断提升自己。因此,本篇测评文章就来源于他对以下问题的思考:如果从头到尾只依靠智能手机进行拍摄,我该如何应对?虽然不确定自己能否做到,但他很清楚自己需要设备技术上的优势来弥补摄影水平上的不足。
说了这么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土豪测评设备的庐山真面目吧!
备战:iPhone vs. 佳能 EOS
首先登场的,是Apple最新款、也是有史以来尺寸最大的苹果手机产品iPhone 6 Plus。新产品的摄像头有着一块防刮的蓝宝石外透镜,镜头光圈为f/2.2,具备的OIS光学防抖功能使得成像效果更加优秀;而配备有1/3英寸的800万像素传感器使其能够拍出像素最高达3264x2448的照片。目前,已有不少网站盘点过Apple为使iPhone达到更好的成像效果而配置的各种技术,但技术总是不断在革新的。总之,美国当地全新的iPhone 6 Plus两年期合约机至少需要299美元,而裸机则以749美元的高起点开始一路飙升。
其次,我们看到的是一堆佳能单反设备。首先有着单反界“产销一体”典范之称的佳能EOS 5D Mark III——所谓“单眼数位相机”指的是拍摄对象是通过镜头而非另一个单独的取景器孔进入取景器的。5D Mark III有着2200万像素的“全帧”传感器,这意味着实际执行拍照功能的传感器大小(36mm×24mm,算上高度和上下方形齿孔总高度是35mm)与一张规格为35mm的胶片一致,能够拍出5760x3840像素大小的照片。
当然了,除了按快门时负责发出傲娇的“咔哒”声,单反主体机身与整个成像过程都没有太大关系。除了机身,测评者还买了若干佳能镜头以应对一系列拍摄情境——什么日常用的24-105mm f/4 L啦,远距离拍摄用的长焦镜头70-200 f/2.8啦,近景拍摄用的100mm f/2.8 Macro啦,适于拍摄高锐度人像的50mm f/1.8啦等等。此外,为了让拍摄对象处于良好的光线条件下,测评过程还使用了频闪灯(区别于普通大型摄影闪光灯)。
测评者坦言,在测评拍照开始前,他并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需要多个镜头;毕竟普通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没有可换镜头照样也能拍照。所以成天带着这些又重又贵的镜头到底是图什么?详情见后文。
至此,本次测评过程中使用到的设备已经介绍完毕,图中展示的所有设备总价逾8000美元。
看过上述简介,如果你是专业摄影师,应该能满意地点点头;如果你跟猎云编辑君一样是个外行人,可能已经满地找下巴了。不过测评者也说,这一整套“好但非最好的”单反设备对于他现有的摄影水平来说是恰到好处的。
调整完匹配的设置:可以开火了
让iPhone相机与一台单反以相同的设置拍照并不像听起来那么简单。其一,iPhone的OIS光学防抖功能使得快门速度比起不开防抖功能也能拍出清晰照片的单反(即使是仅具备MIS机械防抖功能的那种)要慢许多。(除非你一名顶级的神经外科医生,有着大理石雕塑般、手术过程中在神经上动刀可以做到纹丝不动的双手,那就不用给iPhone开防抖功能了。)
在以下的大部分样张对比中,测评者均拍摄了三张照片——一张用iPhone上的应用Manual记录摄像头的快门速度等设置情况,而免去逐张查看照片的麻烦(iOS平台自带的相机 应用不支持参数设置,所以使用第三方应用是最简单的方法)。
余下两张图片均来自5D Mark III;其中第二张设置尽量做到了与iPhone一致,第三张则是在更加适当的曝光条件下的成像结果。为了简化过程避免拖泥带水,测评者只给5D装置了单镜头:具备图像稳定功能的24-105mm f/4L。比起iPhone 6 Plus的固定f/2.2光圈大小,这种镜头光圈大小最高达f/4,这意味着iPhone 6 Plus在给定的快门速度下将拍摄到高出5D一个亮度单位的照片。测评者还对所有照片作过一点后期处理——大部分是集中在剪裁和校正方面。
本次测评的摄影过程在四中截然不同的环境中分别进行:光线很差的室内环境、光线正常的室内环境、阳光直射下的室外环境以及临时搭建的摄影棚。在最后一种环境下,测评者将单反的曝光单位设置为零,同时使用外置频闪灯辅助拍摄并进行大量的后期处理。与此同时,测评者以类似的方式对iPhone拍出来的照片进行处理,但毫无疑问的是iPhone的普通外闪并不适合5D的高配。
光线条件差的室内环境成像情况
我们总能在手机测评中看到关于低亮度环境下成像效果糟糕的吐槽。其实,所有相机在低亮度环境下都表现不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情况下用户给单反买的第一个配套设备就是频闪灯。道理很简单:光线越足,成像效果越好。
首先从光线极差的环境开始。人眼在这类光线环境下的辨识度极低,更不用说相机了。
iPhone 6 Plus:感光度2000、f/2.2大光圈、1/4秒快门
佳能5D Mark III:感光度12800、f/4光圈、1/40秒快门
佳能5D Mark III:感光度25600、f/4光圈、1/40秒快门
佳能5D Mark III:感光度102400、f/4光圈、1/40秒快门
以上是测评者家中的玻璃西洋棋盘。iPhone的成像效果十分模糊,单反的成像效果则会亮一些——但也因此多了很多噪点。在第二、三张照片拍摄过程中,测评者逐渐提高了单反的感光值让镜头内的传感器能捕捉到更多内容。在102400的最高感光值下,你会发现照片的辨识度相比iPhone强多了,但噪点过多也使得照片没有使用价值。
iPhone 6 Plus:感光度2000、f/2.2大光圈、1/4秒快门
佳能5D Mark III:感光度25600、f/4光圈、1/40秒快门
佳能5D Mark III:感光度51200、f/4光圈、1/40秒快门
佳能5D Mark III:感光度102400、f/4光圈、1/40秒快门
以上照片的拍摄环境相比上一系列有了些许光线。iPhone的成像效果还是较暗,而5D拍摄出来的第一张成果在25600的感光度下则没那么糟糕;随着感光度的提高,照片更亮也更糟。
iPhone 6 Plus:感光度125、f/2.2大光圈、1/4秒快门
佳能5D Mark III:感光度125、f/4光圈、1/4秒快门
佳能 5D Mark III:感光度8000、f/4.5光圈、1/40秒快门
上图中柱子上的光线来源于走廊墙壁及地板的反射光源,现在我们已经能从一些细节中看出iPhone和5D成像效果之间的明显差异。iPhone的光学防抖功能让摄像头快门的开启状态保持了1/4秒之久——比测评者能够让5D保持平稳的时间还长,尽管5D的镜头也有其机械防抖功能(佳能的防抖系统采用的是一种机械化原理抵消使用者在拍摄过程中的抖动,而iPhone的图像稳定原理则依靠传感器自身的移动;相比起笨重的单反镜片,小巧的传感器靠移动就能抵消小范围的抖动)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柱子后面的灯光。iPhone没有足够的硬件条件拍出一个虚化的背景,但5D则成功营造出一个焦外成像的效果。
光线适中的室内环境
接下来是测评者办公室内的一副“阿波罗号”海报。这三张的看点在于海报上的黑色线条与白色背景之间形成的锐度(大体看上去差不多都比较明显)。iPhone的成像效果在细节上让人比较纠结,图像也比较模糊;而5D则呈现出锐度较高的效果——特别是测评者调高感光度并降低快门速度后。
iPhone 6 Plus:感光度125、f/2.2大光圈、1/10秒快门
佳能5D Mark III:感光度100,、f/4光圈、1/8秒快门
佳能5D Mark III:感光度2000,、f/4光圈、1/40秒快门
以下照片展示的是在充足非直射日照光线下拍摄的效果——窗外阳光满满,室内光线柔和。iPhone的成像效果还不赖,但即使是1/15秒的快门速度下,这样的光线环境仍不足以让它的传感器捕捉到完全没有噪点的效果。相反,5D则能利用其大个头传感器与大孔径捕捉更多光线。
iPhone 6 Plus:感光度80、f/2.2大光圈、1/15秒快门
佳能5D Mark III:感光度100、f/4光圈、1/13秒快门
佳能5D Mark III:感光度1600、f/4光圈、1/40秒快门
阳光直射下的室外环境
以上对比让iPhone显得捉襟见肘,不过别着急,接着往下看。
一旦来到自然光线充足的室外,iPhone好像突然逆袭成一台绝佳的拍照神器。下图中的盆栽在iPhone的拍摄下看起来鲜亮美腻!而5D则让测评者费了好大一番劲儿进行参数调整,拍出来的效果也不尽人意:一张显得曝光不足,另一张则过度曝光。
iPhone 6 Plus:感光度32、f/2.2大光圈、1/1163秒快门
佳能5D Mark III:感光度50、f/4光圈、1/1250秒快门
佳能5D Mark III:感光度160、f/4光圈、1/1250秒快门
前几张室内环境下拍摄的图像,测评者都要用Aperture或者Lightroom进行一番后期处理——但这组照片已经显示出高端智能手机摄像头的强大优势了。特别是当拍摄者手忙脚乱没空处理、自拍或旅拍要美呆的情况下,摄像头拍出来的效果能够达到无需依赖后期处理的程度是极好的。而就单反来说,要单纯依靠相机本身拍出好效果以免去后期处理的麻烦并不是不可能,只是拍摄前就要将参数设置调整到完美的这种做法,通常不是首选,特别是当想要拍出专业水准的照片时。
iPhone 6 Plus:感光度32、f/2.2大光圈、1/306秒快门
佳能5D Mark III:感光度100、f/7.1光圈、1/100秒快门
你一定也注意到了,5D拍摄出来的砖墙面看起来……有点弯。这是所谓的“桶形畸变”,大部分镜头或多或少都存在这种情况,特别是测评者使用的24-105mm这种变焦镜头。这种特殊效果能够在后期处理过程中轻松校正(比如Adobe Lightroom这类软件,照片一导入就能自动校正),但测评者将未处理过的图像展示出来,目的就在于说明智能手机拍摄过程中完全不比担心会出现这种情况。
除了畸变,5D拍出来的照片四角会稍显暗淡——这是所谓的“渐晕”。同样,这种情况存在于大部分镜头中,程度有轻有重,但都是能够后期校正的。但这也是又一个使用智能手机进行拍摄而无须担心的问题。(不过,如果你是Ins粉,你可能偏爱这种渐晕效果。)
iPhone 6 Plus:感光度32、f/2.2大光圈、1/341秒快门
佳能5D Mark III:感光度100、f/5光圈、1/200秒快门
在这组样张中,测评者又拍上了花草,但这次他利用上了5D透视缩短的变焦优势,将背景拍出了炫酷的艺术虚化气息。iPhone这次的成像效果仍然很好,但要想向5D拍出那样的背景效果就很麻烦。此外,照片中的花草本身细节也十分明显——不过测评者也意识到自己采用了一个错误的光圈大小使得焦距过小。仔细观察你会发现,5D样张中,仅有中间花簇有对焦,其它却没有;对比iPhone样张,所有景物都在框架内。
关闭所有相机闪光等设置
室内外不同的成像效果让智能手机与单反之间的对决有了点折衷——比起单反和镜头的庞大结合体,iPhone虽小也能拍出效果几乎一样好的照片,这也意味着单反并非任何场合都不可或缺。只要掌握了如何利用大部分能够利用到的光线,几乎任何人在任一种条件下,都能利用智能手机拍出美呆的照片。
不过,接下来的拍摄环境却是智能手机无论如何也无法企及的:摄影棚。这种环境下,测评者试图拍摄出一种光滑、高分辨率而又明亮的效果。因此,他关闭了所有感光功能:广告版制成的白盒子能够在拍摄对象周围反射出足够的光线,同时配置了两个外闪用于光线投射。如下:
测评者的自制移动摄影棚
iPhone 6 Plus的小镜头小传感器根本无法应付单反以及外闪产生的光线。即使开了自带的闪光灯iPhone样张仍然达不到5D的水平——该死的平方反比定律让iPhone拍出来的效果显得过分渲染。(猎云网编辑君:从恒定光源发出的光强度,与光源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而下降;比如,拍摄主体距离固定闪光灯1米时曝光正常,那么当距离闪光灯2米时,闪光灯需要4倍的输出才能保证曝光程度与之前一致)
iPhone 6 Plus:感光度32、f/2.2大光圈、1/70秒快门、反光板闪光
iPhone 6 Plus:感光度160、f/2.2大光圈、1/4秒快门、无闪光灯
佳能5D Mark III:感光度100、f/5光圈、1/200秒快门、远距离闪光
这么一对比,iPhone就被甩出了好几条街。测评者将5D的光圈调整到焦平面最大化;又认为应该采用“nifty fifty”50mm镜头,才能拍摄出更高对比度的作品。不过即使是24-105mm变焦镜头,5D也让iPhone占不到一点便宜。
总结:所以呢?
看过以上的样张展示你会发现,即使有着相近的参数设置,iPhone和5D有些样张的差异还是十分明显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可能还是二者镜头、传感器大小型号的差异,毕竟像感光值这种参数的实际物理值主要还是依赖于镜头的维度。
如果要在不同的Apple产品之间进行拍照测评对比,事情将会困难得多,不像以上对比只需要在不同光线环境下拍摄几组照片;同时这种对比也会产生更多客观数据需要处理。然而,这类对比中最重要的不是像素和直方图,而是照片在摄影者眼里看起来是怎么样。到此为止,我们已经能够肯定,在许多条件下,几千块的智能手机跟8-10倍价格的单反比起来,几乎是差不多的。
整个测评过程也说明,摄影主体的技能比设备更重要:即使是昂贵的5D,即使测评者费劲拍摄,样张也比不上专业摄影师即兴拍摄的成果。实际上,有一个极端的例子能够证明技能甩开设备不止一条街: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BAFTA)获得者、电影摄影师Philip Bloom成功利用一台240p分辨率的芭比Video Girl相机拍摄剪辑出一部电影,效果甚至比普通人使用高端相机拍出来的好得多。
所以除非需要再相机器材上花血本,否则一台iPhone也够了。少开自动模式,多学学关于相机设置的知识,但不要自我催眠认为要拍出好照片就得花上很多钱。记住这句摄影格言:“外行操心器材;内行担心开销;而大牛只关心光线。”
Sourc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