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动脉网,作者:赵泓维。猎云网已获授权。
前段时间的年报,医疗IT行业的答卷比想象中要乐观。
开源节流之下,卫宁健康、东软集团(医疗业务部分)、创业慧康、三家头部IT企业营收仍有升势;东华软件、嘉和美康虽未增长,但下跌幅度也在3%以内;连亏数年的易联众也在2023年实现营收利润双向增长,挂上ST后首次扭亏为盈。
毛利率方面,所有企业的变动幅度均在两位数以内。下行的经济形势与去年波及整个行业的医疗反腐似乎并未影响企业的业务开展。
2023年年报数据(注:东软集团仅采集了医疗部分数据)
然而,二级市场似乎并不愿为这样的数据买单。
新冠疫情激发的信息化需求曾为医疗IT行业带来一波涨势。但在2023年一季度后,整个医疗IT行业的股价一直处于下行区间。
截至发稿,绝大部分公司的市值都已跌回百亿以内,仅余卫宁健康保有百亿身价,但也不足2020年高点的一半。
寒意仍在蔓延。
制约行业发展的三个因素
对于医疗IT今日的局面,很多人将其归咎于有限的市场规模。
外界认为,“十四五”下的智慧医疗建设、《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中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虽然给予了行业增量,但这些项目将均匀地分散在各个年份中,对应的价值已经反映在了股价中。当宏观经济下行,医院、公卫面向信息化建设的预算减少,医疗IT企业能够拿下的市场份额随之减少,
但他们忽略的是,后勤、医管、数据中心、临床质控等建设看似成本,实则能为医院的运营、管理、经营、科研带来间接效益,进而推动医院进行更为深度的信息化建设。
大数据时代下,这些信息基建带来的效益更为明显。洋彼岸的Cerner凭借这波数字化转型市值已破2000亿元,增长之势十年不减。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做着类似的服务,面对数倍的潜在客户,国内医疗IT行业自然具备等价的增长空间。
不过,当下的医疗IT行业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不在宏观,而在微观。
刘展(化名)曾在一家医疗IT初创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他认为,国内的医疗IT行业对于政策的依赖太过强烈。
“企业的经营业务总是顺着医院的需求进行,医院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医院又是跟着政策走,政策需求什么,他们就采购什么。这样的激励机制下,企业们只需想着怎么更高效、更经济地满足上面给出来的标准。
因此,即便企业花了更多的成本,把产品做得功能更全面、内容更丰富,但只要不是能为医院带来真正价值的硬需求,医院很少会为额外功夫买单。”
两者之间的博弈带来了两个略显消极的结果。
一方面,医疗信息化产品趋于同质化竞争,医院很难通过甄别价值精确选择产品,进而由地域、知名度、影响力、人际等因素组成“关系网”取而代之。
另一方面,医院也不太在乎医疗IT领域的产品创新。毕竟,许多新的解决方案不过是在旧的解决方案上进行局部创新,且大部分创新的价值相当有限,不足以打动医院管理者更换产品。
刘展告诉动脉网:“许多IT厂商喜欢使用‘新一代’去展示系统的先进性,譬如新一代HIS系统、新一代数据中心。现实之中,这些系统的确是在升级迭代,但大家对于HIS中“新”的定义并没有明确界定,绝大多数‘新一代’并不具备跨时代的创新意义。换句话说,也就是创新没有带来新的市场。”
其次,由于医疗数据仍然不能很好流转,加剧了头部企业对于市场的掌控力,进而抑制了新兴企业的入局。
实际之中,初创企业在利用深度学习、自适应学习等智能化工具打造应用产品时,囿于隐私、安全等问题,无法触碰医院存储的海量高质量数据,只能通过合作的方式,小批量地获取数据,治理成本高昂。
2023年初国家数据局的成立曾为医疗数据的标准化甚至流通带来希望,但1年半过去,没有新的指导办法指导医疗领域。
回顾医疗大数据产业爆发时,许多投资人重押医疗数据未来价值后前赴后继入场,但如今大量A轮、B轮公司的撤离,说明要将想象中的医疗大数据化为现实,显然还有相当一段的距离。
最后,三大运营商的入局一定程度加剧了行业竞争。某上市公司高管在今年CHINC大会上无奈地谈到了现在的形势,尤其是在2023年,运营商拿下了不少曾经属于医疗IT公司们的标的,再将部分标的转给医疗IT公司。
这番操作下,医疗IT公司们拿到的订单数量没有太大的跌幅,最终到手的钱确是实实在在地少了。
多重因素的抑制作用下,企业疲于应对市场问题,创新乏力,竞争乏力,难有余力进行突破。
2018年下半年的国务院发布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政策与电子评级政策将信息化企业的股价推上高位,之后人们对于这一市场的预期一直处于高估状态,当时涨得有多快,这几年便跌得有多惨。
不过,这里仍有转机。
跳出医疗IT的固有认知
作为医院运营的核心支撑,医疗IT虽难产生颠覆式创新,但并非没有创新。事实上,这一行业正面临新市场与新技术的双重洗礼。
先谈新市场。医疗信息化作为数字中国“2+8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战略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但目前为止还是信创渗透率较低的板块。
以新近大热的信创为例。医疗信息化作为数字中国“2+8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战略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但目前为止还是信创渗透率较低的板块。
国资委下发的79号文显示,所有央企国企办公OA系统到2027年需要100%完成信创替代。2020年、2021年招投标成交额分别为1.80亿元、3.58亿元,2022年直接飙升至31.91亿元。
到了2024年,医疗信创招标更是实现了井喷式增长。4月18日,福州市医疗机构发布信创相关信息化及设备建设项目,金额达1.9亿元,创历史新高;进入5月,再次诞生两个亿元级信创大单,分别由武汉市阳逻中心医院和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发出。据动脉网不完全统计,仅在2024年前5个月,各地医疗系统公开的信创及信息化采购需求总额接近7亿元。
不过,医疗IT公司们转行做信创并不容易。
到目前为止,C/S架构为主的产品应用到今天还有90%以上的存量,这些旧系统是信创下个阶段替换生产环境工作站的主要挑战。此外,由于传统架构更依赖数据库执行业务逻辑,基础软件中数据库适配问题也需企业中点击解决。
此外,医院复杂的网络架构也为信创业务的入局提出挑战。在过往4G/5G融合、万物互联和多网融合的智能化医院建设之后,大多数西苑内外网的边界已经模糊不清。集团化、易联体互联网加的各种新需求下,企业很难分清楚哪些医疗应用属于院内,而哪些应用应该延伸到院外。
数据迁移风险也是信创产品适配融合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进行数据迁移时,可能会遇到数据格式不兼容、数据丢失、数据错误等问题,甚至可能导致原有系统的瘫痪。因此,如何保证数据迁移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是信创国产化适配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难点。
总的来说,医疗信创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政府、国产化ICT基础设施提供方、医疗应用软件头部企业、行业专家的共同参与、协同配合;还要结合医疗场景的宽度和复杂性,由易到难,逐个攻破数据库、操作系统、浏览器、周边外设驱动、医疗设备集成等难点,推动医疗信创深化演进。
因此,医疗IT企业转入信创必须转变思路,将信创的替换和适配作为长期工作的一个开端。从长远来看,上线以后能保持平稳运行——降低运维的难度和成本才是医疗机构和应用厂商的一致追求和根本性的问题。
再谈新技术。作为全行业炙手可热的前沿技术,大模型进入医疗领域的第一落点,大概率是医疗IT。
作为全行业炙手可热的前沿技术,大模型进入医疗领域的第一落点,大概率是医疗IT。
医疗是一门严肃的学科,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做出的任何决策都需要遵循“循证”二字,无法同设计、金融、制造等行业一样随心所欲地开发大模型应用。因此,现阶段的医信领域大模型大多远离诊疗环节,它们聚焦于医疗数据的流动环节,注重医院运营的提质增效;或是挖掘数据之间的未知联系,助力大数据的价值挖掘。
在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召开的“融智慧、强质量、助发展”智慧医院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学术交流大会上,现场的医院管理人员、行业人士重谈高等级电子病历问题,便将大模型的能力纳入考虑范畴之中。
“尽管早先基于规则或统计方法的NLP技术强化了人工智能的分析能力,但它没有脱离通过‘输入信息-关联数据库-搜索结论’的逻辑。这种推理的方式只考虑了‘上文’,忽视了‘下文’。相比之下,医生的推导过程不仅会囊括各类报告给到的数据,还会根据过往经验推断数据之外的可能。因此,NLP实现的质控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内涵质控”。福鑫科创CEO吴笛在采访中表示。
“一个基础例证是,假如为一名男性患者开具妇科药物,此类明显的错误很容易在后续审核中被NLP检测出来。然而,存在一些更为隐蔽且难以检测的问题,例如,在某一特定人种或地理区域内,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或不符合常规的疾病模式或生理特征。若事先对此类情况缺乏了解,或者相关规则未能覆盖此类情形,甚至未能提出正确的问题以进行探究,那么内涵质量监控机制将无法有效地识别出这些问题。”
因此,这样的能力对于医疗IT公司们而言尤其珍贵。毕竟,这项技术有望为他们打开新的百亿级高等级电子病历评级市场,重构医疗IT行业的现有格局。
除了信创与大模型外,还有不少医疗IT企业沿着自有的路径探索新场景与新技术,他们有的围绕传统业务进行延伸,有的则已跳出了医疗行业,不断向外界证实自己的创新能力与盈利能力。
有限的时间内,我们无法判断谁能在变革之中笑到最后。但可以预见的是,当医疗机构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认知更进一步深化,行业内卷压力得以释放,医疗IT行业必将迎来一波新的创新,板块的估值也将回归它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