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刘志安,出任7000亿私募合伙人
统计 阅读时间大约9分钟(3591字)

2024-03-19 刘志安,出任7000亿私募合伙人

来源:图虫
离开瑞信,选择牵手GIP。

本文转载自:融中财经(ID:thecapital),作者:阿布,编辑:吾人。猎云网已获授权。

融中财经获悉,瑞信前亚太区主管刘志安Edwin Low据悉已于上周加入私募股权公司Global Infrastructure Partners(GIP),从事新兴市场投资,常驻新加坡。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22年同一时期,刘志安在瑞信集团在对全球业务的管理层人事调整中,接替Helman Sitohang担任亚太区首席执行官。

不足两年时间,瑞信业务震荡,团队变化之余,这位亚太地区的首席执行官选择离开,这一次,他选择加入的GIP同样大有来头。

值得一提的是,GIP本月早前为旗下GIP新兴市场一期基金完成超过21亿美元的募资,该基金将专注于亚洲和拉丁美洲11个国家的机会。

刘志安,离开“风雨飘摇”瑞信

2022年4月,有消息传出,屡受打击的瑞信集团在对全球业务的管理层人事调整中,准备任命刘志安(Edwin Low)接替Helman Sitohang担任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前者目前为地区投资银行联席主管。

2个月后,瑞信公布亚太区管理层变动,瑞信亚太区行政总监Helman Sitohang辞去亚太区行政总监和瑞信执行委员会的相关职务,6月1日起担任集团行政总监Thomas Gottstein的高级顾问,专注于亚太区核心客户和战略发展工作,还将在亚太区顾问委员会任职。

取而代之成为亚太CEO的正是两个月前传闻中的刘志安(Edwin Low)。

刘志安于1996年作为经理加入瑞信,常驻新加坡,是瑞信亚太区投资银行联席主管、投资银行与资本市场部联席主管兼东南亚地区行政总监。

从2022年6月算起,刘志安上任不足一年半,如今选择离开,背后与瑞信近年来的业绩、人事动荡不无关系。

事实上,在刘志安上任不久后也曾想要大力推进中国业务。

瑞信方面表示,瑞信对亚太区13个国家和地区的业务进行评估,部分业务会被“精简”。全球范围内,据媒体报道,瑞信可能会裁减数千名员工,公司业务将从投行向财富管理业务倾斜。

即便如此,刘志安认为,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仍将是两大亮点。从未来五年的亚太区人员配置来看,增长将主要集中于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相比东南亚、澳大利亚和印度,中国市场要更大。

作为中国业务扩张计划的一部分,当年的9月瑞信已就收购瑞信证券剩余股权与合作方达成协议,当时瑞信内部正在谋划集团全球业务全面调整的事情。

据了解,瑞信拟在中国推进的布局包括,收购瑞信证券的股权,将它变成瑞信全资控股的券商,并在具备条件的时候,以这一券商申请财富管理等经营资质。此后,方正证券发布公告表示,拟向瑞信转让瑞信证券49%的股权,转让对价11.4亿元人民币。

当时,刘志安表示,瑞信有机会全资控股瑞信证券,会不遗余力地推进这项工作。

但遗憾的是,自瑞银集团收购瑞信之后,瑞银集团虽然成为在中国的瑞银证券和瑞信证券的股东。但根据中国《证券公司股权管理规定》,一家机构不能同时持有两张证券业务牌照,因此,瑞银必须售出瑞信在中国的证券业务。

有意思的是,在最新的竞购名单中,蚂蚁集团赫然在列。此前,美国城堡证券、美国花旗集团等多家内外资机构也曾有意出价收购瑞信证券(中国),不排除还会有其他新买家入场。

而在去年瑞银和瑞信的合并中,中国区再受波及,迎来了一波“惨烈”人事变动。

团队动荡之下,刘志安的离开,或许有迹可循。

牵手千亿规模GIP

刘志安离开瑞信,选择牵手GIP。

中国市场对GIP较为陌生,这家成立于2006年的基础设施投资机构,在过去的发展中,主要投资方向是基础设施资产、股权和债务投资。专门投资和运营能源、交通、数字基础设施以及水和废物管理领域的一些最大和最复杂的资产。

目前,GIP的团队分布在10个办事处:伦敦、纽约、斯坦福(康涅狄格州)、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孟买、德里、新加坡。截至目前,GIP管理着约1060亿美元的资产。投资组合公司年收入合计约为 750 亿美。

刘志安选择加入新兴市场投资,并将常驻新加坡。

值得一提的是,GIP本月早前为旗下GIP新兴市场一期基金完成超过21亿美元的募资,该基金将专注于亚洲和拉丁美洲11个国家的机会。

据了解,GIP Emerging Markets Fund I已完成总承诺资本超过21亿美元的融资。该基金的多元化投资者基础包括北美、欧洲、亚洲和中东的公共和私人养老金计划、主权财富基金、保险公司、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公司、捐赠基金和家族办公室。该基金获得了GIP现有投资者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吸引了对新兴市场基础设施特别感兴趣的新投资者。

GIP新兴市场基金I是一只专注于新兴市场的基金,将GIP的旗舰股票策略扩展到亚洲和拉丁美洲11个目标国家的机会。该基金寻求在这些地区捕捉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这些机会受到有利的人口、经济和监管条件以及对私人基础设施投资的快速增长的需求的支持。

“我们对新兴市场基金投资者对我们的信任感到非常满意,”GIP合伙人兼新兴市场主管James Amine表示。“新兴市场国家的基础设施机会巨大。虽然全球经济增长可能正在放缓,但GIP认为,GIP新兴市场目标国的条件仍然具有建设性,并呈现出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

在GIP的团队中,也有中国人的身影。

2019年,蔡金勇加入GIP,是GIP的合伙人和新兴市场管理合伙人。他的工作地点在香港。在加入GIP之前,蔡博士是TPG的合伙人,并领导TPG战略基础设施(“TSI”),专注于新兴经济体的基础设施业务。2012年至2016年,他担任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首席执行官。2000年至2012年在高盛任职期间,他是高盛的合伙人,领导其中国投资银行业务。更早之前,曾在摩根士丹利任职。

蔡博士拥有北京大学学士学位和波士顿大学博士学位。他目前担任怡安集团(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AON)、Mo Ibrahim基金会和GlobalFoundries的董事会成员,以及牛津大学阿卜杜拉国王石油研究与研究中心和布拉瓦特尼克政府学院的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

不仅是蔡金勇孙金平也来自中国。

同样是2019年,孙金平加入GIP新兴市场成为合伙人。

在加入GIP之前,孙先生曾担任TPG战略基础设施(“TSI”)的合伙人。在2016年与蔡博士一起成立TSI之前,孙先生曾担任国际金融公司战略投资总监,为全球电力、矿业和农业项目的战略和执行提供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孙金平曾担任国网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国网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彼于二零一二年一月获委任为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执行委员会成员兼首席投资总监。在此之前,孙先生曾担任中国国际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

贝莱德的大手笔

刘志安的加盟,不仅牵出了千亿美元规模的GIP,更引出了另一家全球私募巨头贝莱德的出场。

就在今年1月,贝莱德公司和Global Infrastructure Partners (“GIP”) 联合宣布,他们已与贝莱德达成协议,以 30 亿美元现金和约 1200 万股贝莱德普通股的总对价收购 GIP。根据交易结构,贝莱德将为本次并购总价值达到125亿美元。这也成为贝莱德自2009年以来最大规模的投资,当年公司斥资135亿美元收购巴克莱全球投资,借此成为全球最大的指数基金供应商。

有意思的是,在收购GIP之前,贝莱德曾想要收购华平,但最终并未成型。据此前消息,贝莱德曾有意吞并华平,并在近两年开始频繁接触,希望收购华平多数股权,但遭到拒绝。

但通过拿下全球第二基建私募GIP,贝莱德如愿进军另类投资领域。算上GIP超千亿美元的资管规模,贝莱德的基建资管平台将拥有超1500亿美元的跨资产资管规模。这也意味着,贝莱德成为继麦格理后的全球第二大私营基建资管平台。

看上另类投资赛道的,不止贝莱德一家。据此前市场消息,包括富兰克林·邓普顿、Alliance Bernstein 和T Rowe Price等在内的传统资产管理公司,均在竞相收购另类资产管理公司。与股票和债券基金相比,另类投资的增长速度更快,管理费用也更高;不过,薪酬和文化上的差异可能会使此类收购的整合变得复杂。

而通过收购GIP,贝莱德不仅巩固了其在全球资管的地位,也将其投资领域进一步延伸至基建投资领域。更值得一提的是,GIP与贝莱德合并后业务规模超过1500亿美元。

GIP手中的资产包括英国盖特维克机场、悉尼机场、墨尔本港以及输变电等。这也意味着,贝莱德未来将更多的资源投向机场、桥梁、输油管道等基建投资。贝莱德总裁拉里·芬克指出,基础设施投资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而这次收购将使贝莱德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此外,与GIP的交易也是贝莱德新战略的一部分,旨在鼓励养老基金、退休金计划和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关注为复杂项目融资的长期基金。

贝莱德预计,本次收购交易将在第二或第三季度完成,之后贝莱德将会把GIP与现有的基础设施团队结合起来。

配合业务的重大转型,贝莱德也迎来了一系列的人事变革。

1月13日,贝莱德宣布任命陈蕙兰为亚太区主管,接替将调迁至伦敦担任贝莱德国际业务主管的骆慧祖(Rachel Lord), Andrew Landman 和清水宽之(Hiroyuki Shimizu)则升任为亚太区副主管。

公开资料显示,陈蕙兰在贝莱德服务超过十年,她于2013 年加入贝莱德,担任 iShares 安硕亚太区资本市场及产品主管,及后担任 ETF 及指数业务主管直至 2021 年。目前,陈蕙兰是贝莱德全球执行委员会、全球市场委员会以及亚太区执行委员会和指导委员会的成员。

从经验上来看,陈蕙兰无疑是正在转型的贝莱德亚太区的最佳“舵手”人选。除了陈蕙兰的升任之外,原亚太区财富业务主管雷俊彦 James Raby 将担任亚太区首席运营官。范华出任中国区负责人,数周之前,融中财经曾报道过,这位来自北大数学系的女高管接任贝莱德一事。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时隔半年后,贝莱德中国区再度换帅。

虽然在全球市场上动作不断,但贝莱德在中国区的业绩并不亮眼,贝莱德的中国灵活股票基金(China Flexible Equity Fund)清盘时,传出贝莱德有从中国撤资的计划。

不过该消息遭到贝莱德的否认,其称不会改变在中国的投资。而在全球市场2023下半年战术配置报告上,贝莱德对中国股票市场更持“超配”观点。

但从投资节奏看,据IT桔子统计,2023年贝莱德参与了火箭引擎制造商、AI生物医药、养老保险服务平台等项目的融资过程,不过鲜少有在中国参与股权投资的消息传出。

从“退”来看,2019年的瑞幸咖啡、2020年的京东健康、欧康维视、九毛九餐厅、2021年的快手陆续上市,贝莱德投中的IPO项目包括了消费、互联网、医疗健康等各个领域的独角兽,但是到了2022年,贝莱德投中的国内企业IPO的项目几乎没有了。

如今,另类投资的加持下,贝莱德能否借GIP之势,重振旗鼓,如何在中国市场上越战越勇,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1、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lieyunjingxuan
)字样。
3、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user_occu}}
{{item.author_user_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