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女博士带队,奇瑞智驾“闷声提速”
统计 阅读时间大约9分钟(3439字)

2024-01-29 女博士带队,奇瑞智驾“闷声提速”

来源:图虫
卷融资、卷商业化。

来源:猎云精选;文/孙媛

2024开年,奇瑞在老家安徽芜湖“搞事情”,这一次主角是“大卓智能”。

不同于往日的低调露出,在这次首届生态日活动上,身为“瑶光 2025”战略中的第五大核心技术,肩负着奇瑞自动驾驶未来的大卓智能,在CEO谷俊丽的带领下,自行揭开了这一年来“闷声跑路”的过程。

从方向上看,大卓智能在努力“两手抓”乘用车端的L2+和新能源智能商用车的L4。

于前者来说,大卓智能本就是迎着奇瑞集团战略转型而生,围绕乘用车从L2标配到城市自动驾驶全线铺开,毋庸置疑就是要生于奇瑞、服务奇瑞。

多年来奇瑞有着“车型销量排名高、智能化相对排名低”的隐忧,在3个月前的2023奇瑞科技DAY上,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也展现出了对当下奇瑞在电动化、智能化等技术方面不尽如其意的思考。

他表示,“奇瑞只能吃技术饭,只能吃质量饭,未来我们要吃品牌饭、生态饭,要靠为用户不断创新价值来吃饭。”

自动驾驶是奇瑞集团战略转型上的必做工作,搭载大卓智能首款自主研发的ADAS产品Pilot2.0的星途瑶光和奇瑞瑞虎9已正式量产上市。

Robotaxi试乘车辆感知点云图

而至于L4,虽然其自研的实现落地运营的L4级无人驾驶网约车Robotaxi也拿到了芜湖市测试牌照,但众所周知,Robotaxi目前仍困于落地难。

烧钱、谈梦想不符合奇瑞的家风,所以这一条Drive产品线在无人出租车场景的表象下,更多是追着风口上的特定场景打商业化,譬如工业4.0、港口、矿山、环卫等。

一言以蔽之,开年这场大会,大卓智能这个“一岁小baby”在吹响奇瑞智驾商业化的号角。

大神接棒奇瑞智驾,女博士带队

事实上,虽然大卓智能成立晚,但奇瑞的自动驾驶之心最早可追溯到2010年。

2010年至2013年间,奇瑞主要进行主动安全技术的研发,并推出可实现包括车辆检测、前方碰撞预警、车道线检测、车辆偏离预警等技术的小蚂蚁概念车。

随后,奇瑞开始搭建智能驾驶平台,设立了芜湖市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并于2014年底完成了第一代智能车开发,至2017年,奇瑞就已完成从感知到控制的整套集成方案。

彼时奇瑞方面称,已经自主掌握了道线检测、毫米波雷达数据处理、车辆检测、局部路径规划、车辆底层控制、地图数据处理等智能处理技术。

时任奇瑞汽车总经理陈安宁更是表示,新汽车时代的变量“X”是AI(人工智能)。在“物竞天择,智者生存”的时代,拥抱智能化,就可以打造出汽车产业的新时代。

然而,奇瑞“二号人物”陈安宁于2018年退出后,奇瑞迈入新时代的脚步随即放缓,直到谷俊丽的加盟。

大卓智能CEO 谷俊丽

而她的自动驾驶生涯,在奇瑞之前,有两个伯乐,一是传奇芯片架构大神Jim Keller,二是何小鹏。

硕士毕业于清华,谷俊丽是UIUC联合培养博士,进入AMD主任工程师期间,负责大数据和深度学习软件的研发,也是在AMD,她遇到了带她入自动驾驶行业的Jim Keller。

2016年2月,Jim Keller受马斯克感召,带队加入特斯拉,研发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谷俊丽则侧重于帮助搭建特斯拉机器学习团队,并参与了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Autopilot 2.0开发。

2017年下半年,谷俊丽跟正式离职阿里的何小鹏就打造中国智能车的目标上一拍即合,机器学习领域的国际专家+特斯拉前技术专家的工作经验,更是让何小鹏对谷俊丽非常赏识。同年10月,谷俊丽从特斯拉离开,出任小鹏汽车自动驾驶研发副总裁,直到2020年3月公告离职。

加入奇瑞之前,关于谷俊丽的去向一直有众多猜测,她也曾收到过多家车企就领导智能驾驶研发所发出的邀请,但最终,奇瑞拔得头筹。

加入奇瑞后,谷俊丽成为奇瑞智能驾驶板块最关键的人物之一,更是持有大卓智能20%股份。除作为大卓CEO外,她还领导奇瑞整个智驾团队,协助大卓智能董事长高新华规划集团的智能驾驶板块。

更有意思的是,谷俊丽曾本科就读于合肥工业大学,如此算来跟尹同跃以及高新华为同门师兄妹。

“卷”智驾虽迟但到,大卓要“抱团赚钱”

大卓智能虽迟但到,但谷俊丽带队,依然给奇瑞智驾发展踩了油门。

在过去一年里,大卓建立了一支平均年龄30岁的超500人团队,硕博占比超60%,在芜湖、上海、深圳、美国设立了全球研发基地,Pilot产品线与Drive产品线已颇见成效。

Pilot产品线主要围绕乘用车,大卓不仅用半年时间推出L2辅助驾驶产品,更从L2辅助驾驶到以高速NOA为主的L2+,再到以城区NOA为主的L2++全线铺开。目前,包括AEB和LCC在内的L2辅助驾驶已于2023年量产上车,高速NOA产品也将于2024年进行量产。

据悉,大卓将基于激光雷达+BEV+Transformer+OCC多传感器融合技术路线,实现街道、乡道、高速路全场景智能驾驶,以及跨层记忆泊车、代客泊车的高阶智能驾驶功能,这个产品将于2025年完成量产装车。

谷俊丽认为,未来3年,智能化在乘用车上的渗透率将极速扩张。大卓希望到2025年实现主销车型ADAS整体配置率超过80%、L2+配置率超过30%的目标。

而至于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将由大卓与供应商共同打造生态伙伴联盟来完成。

这种抱团取暖、降本增效从而加速赛跑的方式在谷俊丽看来是能够突破智驾内卷,实现极致性价比、规模化和出海的奇瑞解法。

以大卓能在6个月内实现量产落地为例,这离不开与生态伙伴地平线的合作。地平线为大卓提供IP授权等技术赋能,而大卓负责智能解读落地算法,通过技术赋能、体系融合、团队协作等方面共同作为乙方服务终端客户,大卓不仅超速完成了项目,还打造了产品的开发流程和体系。

而快速上量的目标,主要还是为了奇瑞商业模式突破做准备。

2023年,奇瑞共卖出了188.1万台汽车,同比增长52.6%。目前,奇瑞集团全球汽车用户累计超过1300万,其中海外用户335万。高新华表示,奇瑞的目标是把平台摊开,打造“全栈可控”的技术平台,与良性合作伙伴一起在平台上运营,将蛋糕做大。

为此,大卓主要负责软件,而把硬件交给“互补”的合作伙伴,实现强强联手的产品和技术生态。

谷俊丽坦言,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全球自动驾驶公司中,唯有特斯拉通过硬件做简单以及软件摊薄把量做大实现了盈利。故而在整车产品规划上,想要不烧钱且赚钱的大卓智能要用自动驾驶软件定义汽车牵引硬件,做硬件精简垂直整合,推动软件更多的大数据驱动商业模式的发展。

基于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公司和集成平台的定位,谷俊丽表示,今年大卓在L2产品线上争取做到30到50万台,而基于供应商的方案,会达到90万台以上。

“到了2025年,大卓希望能够达到 ‘双百万’的目标,自主量产方案在国内、国际的装车量分别达到一百万辆,合作供应商的智驾方案装车量将超200万辆。”

至于Drive产品线,大卓智能更是一手秀着Robotaxi,一手盯紧特定场景的商业落地出击。

目前大卓自研的Drive1.0产品搭载在奇瑞高端电动车星途星纪元上,通过接入第三方网约车调度平台麦卡出行,为乘客提供A点到B点的接驳服务,已在芜湖进行小范围运营。

这是大卓智能投入不到50人,在一年内所实现的成果。

另一边,大卓已经在奇瑞的超级一厂投放了一个无人牵引车项目,覆盖从码头到工厂的场景。

在谷俊丽的规划中,未来三年内,大卓智能将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技术栈,打造的ADAS产品Pilot 4.0,实现城市NOA和高速NOA,以及L4级自动驾驶产品Drive 2.0,提供全无人化运营,并围绕奇瑞全国十三个生产基地投放10000台智能商用车。

之前时间上的滞后,在谷俊丽眼中孕育着超跑的机会。

“先发也有先发要趟的坑,慢一点就可以尽可能利用前人走过的路来避坑,把这些场景提前带入到系统开发和验证过程中去。同时,奇瑞的销量代表了大卓一旦上量,就能实现弯道超车。”

2024,车厂提速智驾“搅局”

谷俊丽所言,透露出了车厂搞智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即便高阶自动驾驶落地尚且遥遥无期,但随着近年来渗透率不断提高,用户心智不断养成,自动驾驶已经成为智能汽车的“标配”,纷纷开启自研战略的主机厂又何止奇瑞。

目前主机厂获得自动驾驶能力主要分为采购、成立子公司、全栈自研三种,成立子公司和全栈自研显然是更具商业价值的选择。一方面可以摆脱技术能力受制于供应商的境况,从同质化产品中脱颖而出;另一方面,待技术成熟后不仅具备抗风险能力,也增添了其他营收可能性,譬如技术外溢给其他公司。

譬如毫末智行之于长城汽车,大卓智能之于奇瑞。

截至目前,由原百度智能汽车事业部总经理顾维灏带队的毫末智行已为长城旗下魏牌、坦克、欧拉、长城炮等近20款车型,提供了辅助驾驶解决方案,有效地促进了长城智能化快速转型,同时已取得了包括长城在内的三家主机厂定点合同,验证了这条商业路径。

在一级市场上,毫末智行更是资本宠儿,获得美团战略投资部、高瓴创投、中银资本等近10家机构超10亿元投资,跻身独角兽。

而开年以来,车厂混战智驾的步伐更是提速。 

1月2日,小鹏宣布其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城市智驾能力,新增覆盖191座城市,总覆盖量达243城。随后比亚迪发布了其整车智能战略,规划年内将推出10余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高阶智驾车型。

在比亚迪2024梦想日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直言,比亚迪全栈自研的智能驾驶,以及全产业链自研自造的实力,将不断降低智驾的体验门槛,加速智驾普及。未来,比亚迪20万元以上车型将会提供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选装,而30万元以上车型则将全部标配。

再到上汽集团,近日其旗下零束科技打造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正式开启工程验证,城市NOA功能已经在车上跑通,后续将在全场景进行泛化,最终服务于用户。同时,上汽集团旗下智己汽车在1月23日开通上海主城区的城市 NOA 功能,意味着传统车企在智驾领域的行业追赶。

传统主机厂和新势力的搅局,无疑将进一步压缩第三方自动驾驶供应商的市场空间。更有意思的是,与毫末智行对外开启融资一般,大卓智能也期待以市场+技术的团队组合,以乘商两手抓获得一级市场VC的青睐,加速自动驾驶赛道布局。

2024,自动驾驶厮杀升级,势必在投融资跟商业化上拉开序幕。

1、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lieyunjingxuan
)字样。
3、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user_occu}}
{{item.author_user_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