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小饭桌(ID:xfzmedia),作者:黄泽正,编辑:张丽娟。猎云网已获授权。
“你发现没有,ChatGPT爆火之后,多了很多所谓的AI专家。尽管对AI,对大模型一知半解,但他们很乐意教你如何用AI创业。”
在AI创业者Steven看来,尽管大模型热火朝天,但很多投资人其实是在假装看AI。
除了上述“AI导师型”投资人,Steven告诉小饭桌,还有一类“学生型”投资人。
在寻求融资的过程中,Steven就遇到了好几位“学生型”的投资人,“他们顶着交流项目的名头,实际上是更像是在‘蹭课’,因为根本感受不到交流,完全是我在普及基础AI知识。”
Steven的经历并非个例。多位创业者告诉小饭桌,“很多AI投资人看项目只看不投,缺乏基本的诚意。”
随着生成式AI成为今年投资市场的绝对顶流,找他们交流项目的投资人络绎不绝,专业者固然有之,但更多投资人仿佛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匆匆交流,迅速离去,双方都知道不可能有下一步的合作。
“假装会游泳是很危险的,假装会投资也一样。不过很多人不理解,假装会投资的危险到底在哪里……”在知名投资人段永平的雪球专栏上,写着这样一句话。
假装看AI的行为,是否真如段永平所说,就像假装会游泳一样暗藏危险?为什么有的投资人要假装看AI?常见的忽悠套路有哪些?
带着这些疑问,小饭桌与多位AI创业者及投资人,展开了对话。
看AI是为了不失业
“我真的怀疑,一些投资人看AI,根本原因是为了让自己不失业。” Steven告诉小饭桌。
在Steven看来,一些所谓的AI投资人更换赛道过于频繁,令人很难相信其专业性。
比如他提到,找自己交流的投资人,有不少去年还是投web3和元宇宙的,“一些所谓的知名投资人,在网上一搜,都是参加各种元宇宙、Web3峰会的讲话,然后转头又找我交流AI项目,说自己关注AI多年……”
更有趣的是,在一场元宇宙论坛中,Steven曾作为观众看到过一位机构合伙人嘉宾,大谈元宇宙将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大机会,而时隔不到一年,类似的说辞又被他带到了生成式AI论坛。
和Steven同样经历的,还有AI文生图创业者路阳,他特别提到了从Web3转到AI最知名的例子——王慧文。
在ChatGPT发布,Web3偃旗息鼓后,王慧文第一时间将自己的即刻签名改为“正在学习人工智能”,并发布AI英雄榜,成立光年之外,号称全面进军AGI。
“有些投资人只学了王慧文快速切换赛道,却没有给出他的诚意。”路阳表示。
王慧文曾放下豪言“我不懂技术,但能搞定钱和人的问题”,在因病退出前,也的确将光年之外估值推上了独角兽级别。“而一些投资人,感觉却是想借投资之名,解决自己的问题。”
比如路阳在与一位投资人交流时,提到自己目前最大的困难是“算力短缺”,英伟达的显卡很不好买。
而这位投资人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用一家国产芯片厂商的产品替代,并表示自己能帮助介绍资源,价格可以优惠。事后路阳发现,这家国产芯片厂商其实是该投资人的被投项目,并且连年亏损,原始股东正在纷纷减持。
“对投资人来说,(如果)投我们是开拓新项目,让我们买被投企业的芯片是投后赋能,长远来讲也方便自己退出。乍一看很合理,可唯独没考虑产品适配性。”路阳告诉小饭桌。
做AI智能文档处理的李群也表示:“很多投资人所谓的投后生态,其实企业根本不需要,与其说是要解决企业需求,不如说是投资人想给被投项目拉点单子,让自己在汇报投资成果时好看一些。”
面对创业者的质疑,投资经理Harry显得颇为无奈。他告诉小饭桌:“在周会上,合伙人不但会盘问发现了哪些新项目,还会追问被投情况,以及什么时候能退出。如果一直没有成果汇报,在机构整体优化的大背景下,恐怕很难交差……”
而关于投资人一年一个新赛道的质疑,Harry则觉得稀松平常,毕竟投资风口瞬息万变,很少有机构能始终专注一条赛道。
但对于技术出身的企业创始人来说,投资人切换赛道,意味着巨大的“额外沟通”成本。
蹭课的投资人
Steven告诉小饭桌:“在教育市场之前,我真的‘教育’了一些投资人。”
Steven所指的,主要是由于生成式AI的专业门槛较高,更新速度很快,导致一些投资人需要创业者“帮忙补课”。
毕竟连奇绩创坛创始人兼CEO陆奇,都曾坦言自己跟不上大模型狂飙的速度。在一次分享活动中,陆奇用了三个“实在”表达自己的感受,“我实在不行了,论文实在是跟不上,代码实在是跟不上。Just too much(太多了)。”
作为中国AI教父级别的人物,陆奇一向以勤勉著称,曾有传闻他每天4点起床,跑步5英里,6点准时到办公室。而现在,他选择让下属做“大模型日报”,帮助自己跟上大模型论文和信息更新。
“陆奇有人帮做大模型日报,那我们普通投资人,就只能在工作中学习了。”Harry告诉小饭桌。
而投资人在工作中学习的行为,在创业者看来,显然更接近于“蹭课”。
比如Steven就提到,有一位投资人在与自己交流时,毕恭毕敬记了很多笔记,看起来非常专业,但一涉及到技术层面,对方就会哑然失声,场面一度有些尴尬。后来通过该投资人的朋友圈,Steven发现其刚刚过完22岁生日。
在《总监级以下投资人,我见都不见》一文中,小饭桌曾经写道,不止一家硬科技公司创始人公开吐槽,如今年轻的投资人不懂技术和业务,更有创始人直言,筛选投资机构从拒绝投资经理的约见开始。
Steven认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创始人蹭课被蹭怕了。“过于年轻的投资人,既缺乏产业背景,又没有市场认知。导致向其阐述技术难点、商业模式真的很费口舌,尤其是融资期可能要见几十个投资人,如果个个都要来上课,效率非常低。”
除了蹭课,更让Steven难以接受的,是一些“兜里没钱也要来看”的投资人。
当募资难成为常态,一级市场的投资机构们,各个勒紧裤腰带“过冬”。而大模型明星项目动辄数十亿的估值,更让机构们望洋兴叹。
Harry告诉小饭桌:“合伙人给的任务是,AI现在普遍投资估值溢价,因此要多看少投,把子弹留给真正值得开枪的独角兽。”一级市场的实际成交案例,似乎也反映出机构的保留情绪。
根据小饭桌的不完全统计,AI大模型领域在今年上半年发生的融资事件为107起,获得融资的AI创企不到百家,融资金额普遍在数千万到数亿之间。很多时候,大模型获得的融资还不如自动驾驶、智慧物流、智能激光雷达、智能机器人等 AI 1.0 时代的人工智能项目。
很明显,与大模型引发的热烈讨论相比,机构的实际落子并不算多。而具体到大模型创业者的体感上,那就是“来蹭课,交流的投资人很多,但真正能投的很少。”
在Steven看来,这种只看不投的行为,接近于欺诈,“是一种假装看AI的行为。”
信任雪上加霜
有不少创业者与Steven持相似观点,他们告诉小饭桌:“假装看项目也就算了,有些投资人甚至连身份都是假的。”
比如前段时间,创投圈有一起热闻,一名AI公司创始人在给投资人线上路演时,发现竞争对手企业创始人,伪装该投资机构“合伙人”上线,有窃取商业信息之嫌。
针对“偷听门”,多位AI创业者表示司空见惯,罕见的反而是被当场“抓包”,以及拿出来大书特书。
Steven告诉小饭桌:“人性不好评价,但从技术角度,因为有些投资人技术底子不够,要判断项目只能借助第三方,而自身人脉又有限,那么被投企业自然就成了通常选择。”
而这个看似“聪明”的选择,无疑让创始人与投资人之间的信任危机雪上加霜。
原因很好理解,虽然技术护城河很难因为一次路演而丢失,但投融资本质是一场信任游戏。
VC相信创业者能创造高额回报,愿意与其风险共担,创业者相信VC能提供资金、资源等帮助,愿意与之分享未来的成果。换言之,如果信任感丢失,双方的合作基础也将不复存在。
但现阶段创始人与投资人之间,似乎产生了某种微妙的信任危机。
比如前段时间打出“想要尽调,先打1000万”旗号的领存技术,领存创始人楚一兵在接受小饭桌专访时表示,要求先打1000万保证金是为了筛选出真正有诚意的投资人,提高融资效率,过滤无效沟通。
同时领存已经融了三轮,但现在还没有BP。因为楚一兵认为,用思维导图形式与投资人沟通,可以更有逻辑地讲述技术、业务、竞品和行业。既避免了BP满天飞,也可以规避泄露商业机密。
而除了不用BP的领存,行业内更常见的做法是——做两份BP。
一份省略版BP在项目路演时使用,如果投资人有深入了解意愿,需要签署保密协议,才能看到有具体数据的详细版BP。而即便如此,泄露商业机密的行为也很难杜绝。
一位研究大模型应用的创业者表示:“本质上transformer的论文是公开的,模型是开源的,连数据都是公有的,所谓的剽窃商业机密该如何界定?”
因此,更多时候商业机密是否被泄露,归根究底还是要看投资人的职业操守。
回到开头的设问,假装看AI是否暗藏危险?答案是肯定的,并且危险的不仅是某位投资人,甚至可能是整个行业。
比如在“偷听门”事件发生后,相比于创业者们”见怪不怪”的态度,多位投资人强烈谴责了该行为,并担心事件持续发酵将危害行业。
某位知名基金合伙人还在小饭桌评论区留言:“应该尊重创业者,真诚做投资。好的投资人往往有很强的技术底子,应该通过交流细节,评估团队的技术能力……”
本次事件的涉事机构,也做出了史上最严厉的处罚,并发布内部信强调:“这种行为(违规尽调)和机构的价值观完全背道而驰,不管项目团队的出发点是什么,也不管这个事件是否被‘逮到’,都是绝对,绝对不允许发生的!”
投资圈震感强烈的原因在于,所有投资人都清楚,无论是方兴未艾的大模型,还是未来的市场热点,一切投融资达成的基础,始终是投资人与创业者的相互信任。一旦虚假的标签与VC形成强绑定,危害的终究是全体投资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