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直通IPO,文/韩文静
6月14日,上海英诺伟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诺伟”)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高盛、中金公司。
招股书显示,英诺伟成立于2009年,定位为非血管介入手术整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曾在2022年4月、11月递表联交所,如今已经是第三次冲刺港股。
自成立以来,英诺伟完成了数轮融资,引入了泰康保险、高瓴资本、淡马锡等机构,估值也一路飙升,在最新的C2轮融资中,英诺伟的估值已达人民币62.5亿元。
俩兄弟将拥有一家上市公司
招股书显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严航直接和间接控制行使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63.4%所附带的投票权。
事实上,英诺伟成立于2009年,直到2012年,严航才加入这家公司,并直接担任了总经理。
2014年12月,严航自若干当时权益拥有人收购合共约为59.7%的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自此成为控股股东。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英诺伟股东之一的袁征,与严航有着密切关系。
招股书提到,袁征为严航的兄长,他目前还是上市公司凯利泰医疗的董事长。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袁征持有凯利泰医疗约5.22%股份附带的投票权。
袁征所在的凯利泰也是一家医疗器械公司,2012年,凯利泰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挂牌上市成为首家在国内A股上市的骨科医疗器械企业。
严航于2019年4月至2021年11月担任凯利泰医疗的非执行董事,并参与有关凯利泰医疗的公司及业务策略等重大事宜的决策。
招股书显示,自2021年11月辞任凯利泰医疗的董事后,严航不再直接或间接参与凯利泰医疗的任何业务营运。
随着英诺伟的递表,严航、袁征俩兄弟或将再次拥有一家上市公司。
高瓴、淡马锡、泰康人寿入股,估值一个月涨近35亿
在产品组合上,英诺伟提供非血管介入手术内窥镜、有源医疗器械及无源耗材整合解决方案,至今共有36款在中国、美国、欧洲及日本获得批准的产品。
这其中,包括5种有源医疗器械,9种内窥镜及相关产品、22种无源耗材,此外还有12种开发中产品。
财务方面,截至2021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英诺伟的收入分别为人民币约2.55亿及3.41亿。同期,年内亏损分别为人民币约6.95亿及2.21亿。
这其中,内窥镜和无源耗材贡献了大部分收入。2021年-2022年,二者合计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98.9%、99%。
报告期内,公司这两款主要产品的毛利率有所下滑。
内窥镜的毛利率由2021年的60.4%下降至2022年的59.9%,主要由于公司为新产品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而作出策略性定价调整。
无源耗材的毛利率由2021年的66.7%下降至2022年的65.3%,主要由于公司对与内窥镜一同销售的产品进行策略性定价调整。
成立以来,英诺伟曾获得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淡马锡、高瓴资本、泰康人寿等。
上市前,公司经历了几轮融资,在2021年11月25日C2轮融资中,淡马锡和高瓴加注,并让其估值在一个月内从28亿元涨到62.5亿元。
英诺伟在招股书中指出,高瓴及淡马锡在医疗器械公司的投资方面经验丰富,可以为公司的研发和商业化提供宝贵见解和经验。
在英诺伟本次上市前,淡马锡持股4.2%,高瓴资本通过GSUM XXIII HK、HSUMXII HK分别持股2.1%、1.4%,泰康保险旗下泰康人寿持股1.0%。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英诺伟,上文提到的凯利泰,也和高瓴、淡马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020年一季度,高瓴成为凯利泰前十大流动股东。2020年5月,凯利泰发布新一轮定增计划,拟以18.73元/股的价格引入淡马锡富顿和高瓴资本2名战略投资者,其中,高瓴资本拟认购2100万股,耗资近四个亿。
在全球范围内,非血管介入手术医疗器械市场预期该市场将按8.6%的复合年增长率,由2022年的636亿美元快速增长至2030年的1234亿美元;而在中国,预期该市场将按14.0%的复合年增长率,由2022年的人民币646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人民币1849亿元。
总体来看,英诺伟所处的非血管介入手术医疗器械市场有较大的想象空间。根据英诺伟医疗招股书,该公司本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优化、开发及推广核心产品,包括在海外取得注册批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