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复睿智行CTO周轶:以雷达服务感知,做智能出行的感知重构者
统计 阅读时间大约7分钟(2478字)

2023-04-27 复睿智行CTO周轶:以雷达服务感知,做智能出行的感知重构者

来源:企业供图
目前复睿智行核心业务包括前融合感知算法、4D毫米波雷达以及域控制器。

用什么来形容现在国内4D毫米波雷达玩家现况,周轶的答案是“疯狂”。

甚至有一次深夜11点,复睿智行的工程师还在办公室加班,周轶劝其回家休息,却被回复说“此时不搏何时搏”。

他深感感慨,要在中国打造一个高性价比、口碑良好的标准化产品,时间窗口非常短,如果不能比竞争对手更快地行动,就很难在市场中获得优势,因为市场总是更愿意接受最早推出、最优质的产品。

而复睿智行在2023年上海车展上的表现,或许可以佐证周轶所说的“快”是正确的。

复睿智行成立不到2年时间,已成功打造出“哥伦布”、“毕加索”、“伽利略”全系列4D毫米波雷达和行泊一体域控制器、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等自研方案产品,其中,哥伦布4发4收4D毫米波雷达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实现量产,并已经获得主机厂商订单,毕加索4D成像雷达计划于2024年二季度商用量产。

这些产品的商业化验证落地只是第一步,周博表示,复睿智行的愿景是成为智能出行的感知重构者,这才是公司的真正目标。

自驾专家回国创业,提供整套的感知解决方案

周轶在加入复睿智行之前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

曾在德国海拉雷达担任信号处理专家,德国奥托立夫(维宁尔)担任Global雷达平台的高级经理负责毫米波雷达平台定义,加入复睿智行前担任英国捷豹自动驾驶部门担任总监负责所有的传感器和域控。他曾在供应商处领导团队拿到了德日中美法多家主机厂的项目,并且领导过中国第一个L3自动驾驶量产项目,具备丰富的Tier1和OEM研发和量产经验。

然而,2018年欧洲在电动车领域的研发落后让周博感到成就感逐渐缺失。在行业趋势和个人发展方面,加入一家中国的创业企业。

他认为“能够在一个领先的地方做一个领先的行业,创业公司能够给到传统供应商和车企无法比拟的锻炼和意义。”

2019年,作为复星集团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旗下智能驾驶公司,复睿智行吸引了周轶以CTO的身份加入,并组建了一支“国内出色的量产人”团队。

同时,成立之初,复睿智行就确定要提供整套的感知解决方案,并自主研发4D毫米波雷达。

传统的毫米波雷达由于受制于天线排列方式,测高能力不足,对于路边低矮目标、空中目标以及路面静态目标的区分和识别存在较大局限性,随着自动驾驶感知的深入,这些短板暴露的非常明显。

周轶表示,传感器难落地最大的薄弱环节就在于雷达,其次是全球市场上大部分的3D雷达性能非常差,这不仅是高度无法测量的问题,其分辨率、精度都不高,只有自主研发才能保证有足够好的毫米波雷达和传感器去做融合。

而4D毫米波雷达有了距离、速度、方位角、俯仰角度四个维度的信息,极大增加了信息感知能力,跟摄像头做前融合的解决方案可以从根本上实现成本降低、全天候的探测能力以及对环境信息的更好重构,保证自动驾驶的精度,成为一众厂商近年来竞相追逐的香饽饽。

在周轶看来,4D毫米波雷达对3D毫米波雷达会是一个逐步取代的过程,随着前者价格越来越低,后者从性能和价格上会被淘汰,目前复睿智行的4D毫米波雷达,就已经比很多传统的3D雷达价格要更为便宜。

至于取代激光雷达,周轶则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激光雷达跟毫米波雷达在物理上属于不同的传感器,其所含的信息量无法对比,这也是我们做前融合最根本的原因。因为毫米波雷达虽然精度不足,但是可以给摄像头提供一个精准的3D空间的探测能力,通过把一个高清的2D摄像头图像投影到比较粗糙的3D空间里,就得到一个非常高清晰的3D空间。”

周轶表示,复睿智行自创业之初就从系统层面考虑这些问题,故而选择以一个前融合的方式去逐步取代激光雷达。

据悉,立足于解决智能驾驶的感知问题,目前复睿智行的核心业务包括前融合感知算法、4D毫米波雷达以及域控制器。

以做好雷达来满足感知需要,将阶段性拓展全球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复睿智行采用的摄像头加雷达的多感知融合路线,是目前大多数车企所采纳的方案。最近特斯拉确认在其未来的车型中使用高分辨率的毫米波雷达,“纯视觉”信仰者马斯克的转变,更是让高精度4D毫米波雷达的赛道瞬间非凡。

目前国内至少有20家公司在4D毫米波雷达方向上有所布局,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博世、大陆、电装、采埃孚等国际Tier 1,主导毫米波雷达市场,前向雷达安装量一度占比 90%以上;华为等跨界科技巨头;以及楚航科技、几何伙伴、复睿智行等创企。

但由于目前4D毫米波雷达仍处于蓝海阶段,同一起跑线也给了后来者可能居上的机会。

在商业化验证的初期,“快”自然成为了研发、量产、上车的关键节奏。譬如,以复睿智行使用4发4收解决方案的毫米波雷达哥伦布,从零开始研发、历时8个月,再到今年三季度量产,可谓一直在小步快跑。

在周轶看来,团队研发实力和量产经验是复睿智行短时间内实现毫米波雷达产品迭代升级和前融合感知算法领跑的两大条件。

“毫米波雷达是线性研发,一般情况下是一件事情完成再做另一件,所以市场上的产品需要2年时间研发,再考虑量产。但由于我从2011年就开始做毫米波雷达的量产工作,包括团队也有丰富的量产经验,知道如何用一种更为节耗的方式,让不同线程任务在同一个时间去完成,使得复睿智行的毫米波雷达从一个好的demo到量产的质量控制、安装等过程中,产品性能更高效地表达和落地。”

据周轶介绍,哥伦布雷达在波形上采用最新一代DDMA-MIMO技术。哥伦布角雷达探测距离超过200米,水平视场角达160°,水平角分辨率低至4.8°,可实现BSD、F/RCTB、SOW、LCA等基础雷达功能以及作为角雷达支持所有从L0-L4所有级别自动驾驶功能;哥伦布前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超过300米,水平角分辨率低至2.5°,垂直角精度±1.0°。

在他看来,随着4D毫米波雷达的性能’桶’变大了,装满就很难,天线设计能力、波形设计能力,以及将点云转变为目标追踪的量产经验,三点缺一不可,对厂商的落地考验也越来越大。

“雷达这个行业是专治各种不服,从demo到量产,有很大的差距。眼下国外厂商不管从经验、人力上目前会有很大优势,国内厂商拼的就是能否稳扎稳打地继续走下去。所以你会看现在资本和市场都厌倦了‘靠PPT拿项目’,更需要我们有实物以实际的效果做演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清楚原理,以及展现量产经验,来更早拿到项目。”

据其透露,目前复睿智行已经与10家主机厂展开合作,其中包括定点项目和交互样件的沟通测试。此外,复睿智行还将与主机厂联合开发,利用算法优势帮助后者更好地学习和使用4D毫米波雷达,以保障其车辆行驶安全。此外,复睿智行还计划与包括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海外大主机厂去合作PRC,阶段性地拓展中国和全球市场。

“作为一家感知公司,雷达是为感知服务的,所以复睿智行的野心不只做好雷达,雷达最后是为了满足感知所需要。我们还继续在这个蓝海市场上,拓宽产品线,包括6T8R卫星雷达等,保证主机厂对不同驾驶机位要求,并在坚持自主研发硬件的基础上,不断实现算法精进,使我们的前融合解决方案可以让其享受到性能和价格的福利。”

1、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lieyunjingxuan
)字样。
3、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user_occu}}
{{item.author_user_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