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新智驾(ID:AI-Drive),作者:丽雪,编辑:雨晨。猎云网已获授权。
新势力出海,小鹏在2023年1月只卖了一辆车。在欧洲四国瑞典、丹麦、荷兰、德国采取了订阅模式的蔚来,1月和2月的注册量分别为17辆和40辆。
即使销量惨淡,小鹏和蔚来对出海业务的投入力度,却不减反增。
今年1月,小鹏就宣布了要派新车型G9征战欧洲四国。消息传出当日,冲上了挪威当地的热搜。小鹏的海外用户对这款车型上的智能化能力,尤其是辅助驾驶功能关注度较高。
今年2月,蔚来在瑞典的第二大城市哥德堡开设了一家新的NIO House。3月底,蔚来还准备在法兰克福开设德国的第二家NIO House。深入德国市场,建更多的牛屋和换电站将会是蔚来今年在出海重要方向。
新势力之外,今年同样是吉利、比亚迪发力欧洲市场的关键年份。
吉利旗下有三个出海的品牌,领克、smart和polestar。领克在欧洲中高端出海品牌中一骑绝尘,风头甚至盖过在欧洲卖得不错的韩国现代,其在欧洲今年目标为10万辆;比亚迪则延续了去年高举高打的风格,今年定下欧洲20万辆的目标。
忽视本土化需求、生搬硬套国内的玩法,新势力出海是先交学费,后入门。但冒险和激进是中国车企们出海欧洲的共通之处。
小鹏出海:出发最早,出招最快
新势力中,小鹏出海最早,节奏最快。
早在2020年底,小鹏就把第一批车G3发往挪威,但海外市场的运营体系直到2021年初才搭建起来。小鹏先是在UDS(用户发展中心)之下组建了一个海外事业部,又在售后部门组建了一个独立的国际业务组。而后这两个部门被抽出来,组成了IUDS。IUDS的负责人何利杨直接向何小鹏汇报。
小鹏出海的节奏之快主要体现在,仅花了一年时间就搭建好了欧洲市场体系,较早进入欧盟体系,成为欧洲三大汽车协会会员。
2022年的第一季度,小鹏还在高举高打,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设立了欧洲总部,丹麦、挪威、瑞典、德国分别设立了办事处。与此同时,欧洲首家直营体验店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正式营业。
三个月后,小鹏单方面取消了P5在欧洲的所有预订订单,同时IUDS开始裁员。在这之后,小鹏的出海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新、老负责人交替,原先的出海计划暂时搁置。
到了2022年Q4,小鹏内部进行组织架构BU化后,出海业务暂由CFO顾宏地接手,整体保持按兵不动。
直到2023年1月,小鹏才有了新的动作,宣布了要在欧洲上新两款主力车型,一个是改款的P7,将于6月在欧洲上市;另一个是G9,计划在9月左右在欧洲上市。除了新车型之外,小鹏在挪威、瑞典、丹麦、荷兰四国新设的交付中心都会在今年的第二季度开业。
沉寂了半年多,小鹏再次出招,收缩海外业务的传闻不攻自破。
出海至今,小鹏在欧洲两年的销量加起来只有1000辆出头,远不及预期。而这其中,小鹏在狠狠栽过跟头后,才明白欧洲和中国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市场,“本土化”是影响出海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首先,在供给和需求上,小鹏给的不是欧洲用户想要的。小鹏选择G3作为第一批出海的车型,G3的定位是小型SUV,和北欧人偏爱中大型SUV的需求不匹配。
其次,G3没有做本土化改进。北欧消费者购买SUV的主要用途是旅行用车,对SUV的要求一是车顶有行李架,二是车后有拖钩。但因为设计问题,小鹏无法在G3上加装行李架和拖钩。即使负责用户运营的员工听到了海外用户的抱怨,也无能为力。
此外,小鹏为海外用户配备的充电桩还和挪威当地的用电功率不符,险些造成事故。
小鹏出海业务的一位员工告诉新智驾,那段时间海外关注小鹏的用户经常会问他们P7到底什么时候会在欧洲上市。P7没成为第一批出海的车型,主要原因是要优先排国内的产能和订单,海外的需求只能靠后。
除了水土不服,小鹏还踩过一个大坑,急于在海外复制国内的打法。
小鹏曾想过把国内的销售、运营体系都复制到欧洲,实际上寸步难行。比如在运营方面,在国内可以通过APP、线下门店等途径来收集用户信息,但到了海外因为早期没有开设直营店,难以和客户建立直接联系,并且海外用户对数据和隐私很在意,所以这条路几乎走不通。
智能化能力方面,小鹏在国内引以为豪的语音座舱,在欧洲多语言的环境里,准确度大打折扣,尤其是像挪威语、瑞典语这样的小语种。而辅助驾驶能力,在欧洲没有了高精度地图的加持,也举步维艰。
不过,在出海的过程中,小鹏做出一个比较重要的决策是,从完全依靠经销商卖车转变到“直营+授权”的模式,和欧洲头部的经销商达成战略合作,其中有荷兰EmilFrey NV集团、瑞典Bilia集团。
不难看出,小鹏转变销售转变模式是为了更好地控价,让直营店和经销商的价格透明,还能方便品牌建设和管理。
在销售渠道上,此举类似华为手机销售渠道的打法。开设直营店的目的是自建销售网点,和头部经销商合作则是借其在当地强大的分销能力,进快打开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和欧洲头部经销商合作并非易事,更多时候靠的是“关系”。比亚迪进入欧洲市场时,想要和本土最大的经销商合作,却屡次碰壁。后来和奔驰的高层建立联系后,才扭转了局势,加速促成了和头部经销商的合作。
新智驾了解到,今年7月左右,小鹏会重启出海计划,届时可能会放出大招。
蔚来出海:最先喊口号,摸着前人过河
相比小鹏的“最先出手”,蔚来是“最先出口”。
早在2020年8月,李斌就对外宣称,蔚来计划在2021年下半年开始出海,第一站是欧洲。
2020年11月,蔚来代号为“马可波罗”的出海计划被曝光。陈晨担任蔚来欧洲业务发展的负责人,向蔚来汽车的联合创始人秦力洪直接汇报。陈晨是“二进宫”,初进蔚来时,曾担任蔚来的销售与管理高级总监,中途去了林肯中国任销售副总裁。
在团队的配置上,和自动驾驶业务类似,蔚来倾向于在当地招成熟的职业经理人。挖来深耕挪威本土汽车市场Marius Hayler,让他出任蔚来挪威公司总经理(现兼任蔚来挪威和丹麦公司总经理)。Marius曾先后担任捷豹路虎集团挪威地区主管、沃尔沃汽车挪威副总裁。
抢滩挪威,似乎成了国内车企出海欧洲不可避免的一战。小鹏、蔚来之外,上汽名爵、上汽大通、比亚迪等车企也纷纷把挪威作为欧洲首站。
中国新能源汽车选择以挪威为典型代表的北市场,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几个:首先,北欧的电动车渗透率高,挪威以超过80%的渗透率位居榜首;其次,挪威、瑞典相关的法规没有欧盟严格,能通过欧盟五星碰撞测试的纯电车为数不多;此外,挪威、瑞典的关税低,尤其是在挪威出售电动车既不用缴关税,也不用缴增值税。
中国车企出海欧洲,通常会选择从北欧切入,再发展周边国家,对西欧形成辐射。
回到蔚来出海的布局,仅从时间表来看,蔚来步子迈得没有小鹏快。蔚来于2021年5月对外发布挪威战略。但直到2021年9月,蔚来出海的第一款车型ES8才在挪威上市并开启交付。
除了单独发布挪威战略之外,蔚来出海的重要进展都是通过NIO DAY披露的。
第一次是2021年年底NIO DAY上,蔚来宣布了“欧洲四国”计划,要把国内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复制到德国、荷兰、瑞典、丹麦四个国家。
第二次是2022年10月,蔚来在德国举办NIO Berlin 2022时,李斌对外宣布ET7、EL7(即ES7)、ET5将通过“订阅模式”在欧洲四国开放。
在销售模式上,最初蔚来和小鹏走的是同样的路线,在挪威直接卖车。可试水了一年后 ,蔚来ET7的销量仅有200多辆。小鹏的情况更好一些,也只不过是500多辆。
因此,重新梳理业务结构,转换销售模式成为了蔚来不得不做的决定。
“订阅模式”分为短期和长期,最短一个月起步,每月至少要付1249欧元,可任意更换车型。而长期是一年至五年不等,折算下来每个月的价格可以低至999欧元,不可更换车型。蔚来称,这种模式是其在欧洲市场调研了长达10个月的结果。
在订阅模式下,运营权归蔚来而非租赁方,蔚来能够更好地把控品牌形象和服务质量。
不过,蔚来推出的“订阅模式”并非首创。领克已经在欧洲尝到了该模式带来的红利。不到五年时间,领克在欧洲订阅制的会员超过18万,这部分的收益占整体收益的90%以上。
领克的“订阅模式”,由直接购车、月费会员、免费会员和B2B四种形式组成,且具体的玩法比蔚来复杂。以月费会员为例,用户每月只需要支付550欧元就能用车,可以随时取消服务,但前提也是至少订阅一个月。不同的是,在订阅满一年后,用户可以更换车辆,将原先的那辆车按照二手车转卖。
提出这个玩法的人是担任领克欧洲CEO的Alain Visser,一位在汽车行业扎根了三十多年的老兵,曾在通用、福特、沃尔沃担任要职。
实际上,蔚来、领克都是摸着前人的路过河,订阅模式是在欧洲延续了八十多年的租赁模式上进行二次改造。但蔚来和领克的区别在于,一个是纯电车出海,一个是PHEV。
蔚来出海的信心,很大程度源自于在国内成功搭建了海底捞式的服务体系。
不过,据一家接触过蔚来的欧洲道路救援招标商透露,蔚来曾找到他们谈取送车服务,他们的报价大致是50公里以内250欧一次,并且需要用户提前两天预约。这与国内随叫随到的服务体验相距甚远。
在复制服务体系之外,蔚来正在把国内换电的模式搬到欧洲。在进攻的路径上,蔚来一边在推动北欧市场,一边深入BBA的腹地德国。
目前,蔚来在海外有11座换电站。海外换电站的建设明显慢于国内,今年2月仅在欧洲新增了一座换电站。而蔚来的原计划是,2025年要在海外建设1000座换电站,这些换电站基本会集中在欧洲,且主要用于服务德国市场。
新智驾获悉,蔚来在欧洲铺开换电站没有当地政府补贴,所用的电能属于工业用电,建设成本和费用极高。蔚来出海的链路注定会被现实因素拉得更长。
此前,曾有传闻蔚来准备在美国卖车。一位接近蔚来汽车的人士告诉新智驾,蔚来暂时还没有在美国销售的计划。同行或许在收缩,但蔚来认为车是一个决策周期长的产品,他们坚持底线思维,不打算收缩。大的逻辑是欧洲市场需求大,早进入比晚进入强,晚进入的品牌可能要花3-5年去打市场。
一言以蔽之,把握先发优势,早入场能更早建立品牌接受度。
欧洲市场难攻难守
与小鹏、蔚来出海欧洲是为了打造品牌知名度和市场接纳度不同,比亚迪是直奔把海外市场变成增量市场的目标而去。
从规划、渠道到定价策略,比亚迪前期的做法都围绕着“走量”展开。
策略方面,比亚迪乘用车出海采用的是“4+4”战略,用4款SUV(ATTO3 、宋plus DM-i、汉)和4款轿车(唐、海豹、海狮、秦plus),每个车型从拿到欧盟E-mark认证后,平均每个月向欧洲发运5000辆。目前,除了ATTO3(元plus)外,其余7款车型还未拿到的欧盟E-mark认证,拿到该认证是能在欧洲批量卖车的关键节点之一,比亚迪正在加快认证进度。
渠道方面,前文提到比亚迪靠和当地头部经销商合作为主,已签下了数十家经销商。并且,比亚迪计划到年底完成上百个网点的建设。去年,比亚迪还和SIXT公司合作,对方会在2028年之前向比亚迪采购10万辆电动车。
在定价方面,低于当地同类车型的市场定价。以ATTO3为例,当地顾问、测评机构和经销商给出的指导价格是4.6万欧元,但比亚迪最终的定价是3.8万欧元。
出海欧洲,无论是新势力,还是传统主机厂,把潜在市场变成增量市场必然是漫长、高投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车企始终如一地保持稳定的节奏。对中国车企最大的考验不仅是“本土化”,而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在当地做正向研发。
至少过来人领克从在瑞典的哥德堡建立了中欧汽车技术中心,到推出订阅模式,耗费了7年时间。而后达到欧洲出海量达到26000多辆,又花了两年。
叠加俄乌战争背景下,天然气成了稀缺资源,电价飞涨,纯电车的使用成本未必比PHEV或者油车的价格低,对于中国车企出海欧洲是利空。
相较之下,留给新势力在海外的试错空间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