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数字医疗现状调查
统计 阅读时间大约7分钟(2437字)

2021-10-23 数字医疗现状调查

数字医疗的触角从院外延伸到临床,甚至参与诊疗过程,“惊喜”无处不在。

本文来自合作媒体:投中Future(ID:CVfuture),作者:杨燕。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在数字医疗“性感”理念背后,如何打通一条接地气的变现路径,是卡在各家面前的难题。

从2000年第一批寻医挂号的网站建立,国内互联网医疗行业萌芽,到2021年政策加持,疫情推动,头部公司纷纷上市,行业迎来发展新纪元。

近20年的时光里,数字医疗和资本联系时紧时松,经历过2014年左右的“甜蜜期”,当然也不乏17年左右行业矫正的“冷静期”。

从互联网医疗到移动医疗,线上医疗,再到智慧医疗,数字医疗,外界关于这一行业的命名方式不断变化,背后折射的,是产业日趋庞大和多样化的内核。

2021年上半年,全球仅数字医疗赛道融资数量就超过400家机构,融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热度仅次于生物医药领域。

在不断向前突进的过程中,这个行业一度连线上药物配送都难以做到,如今药物流通已经是行业最为成熟的产业项之一。互联网医院已经不是新鲜事,线上也不再是唯一具有想象力的场景,数字医疗的触角从院外延伸到临床,甚至参与诊疗过程,“惊喜”无处不在。

1、数字医疗的风吹向哪里

行业和资本涌动的热潮背后,是整个医疗大环境在向数字化靠拢和变革。

带量采购、DRG、DIP等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等新政之外,医疗行业由内而外的信息化升级同样是重头戏。

国家医保研究院副院长高广颖在近日成都“天府健谈”活动现场表示,国家医保局成立后,除了4+7带量采购和医保基金监管之外,另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平台,包括统一医生的代码,药品的代码,耗材的代码等等。

此外,像要求医院建设电子病历,智慧医院服务、线上平台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等政策,直接改变和推动了行业原本的生态环境。

京东健康智慧医疗总经理王东媛表示,从震荡期到当前高速发展期,不是行业的准入门槛降低了,而是政策越来越明朗规范化。

在这一大背景下,最早期那一批平台型的数字医疗机构其实正在积极拓宽自身的运营场景。

早前平台型数字医疗机构大略可以分为三种业务模式,一种是以预约挂号和轻问诊为主的流量模式,一种是线上医药流通为主的零售电商服务模式,还有一种是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互联网医院模式。

当然,前两者服务往往大家都有,只是所占比例不同而已。

近两年,平台型的机构越来越多开始探索和线下医院或者是社区合作的“互联网医院模式”。

例如京东健康在疫情期间帮助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天津南开医院等线下机构实现“在线”功能。王东媛称,目前京东健康跟医院合作主要是建立互联网医院平台、数据科研平台,帮助医院提高效率。

从线上的医药流通到线下药房合作,从前端的咨询复诊到日常健康管理,乃至和医院以及地方政府越来越深入的探索尝试。这是越来越多的平台型数字医疗机构正在尝试的方向。

比起相对同质化和固定化的挂号问诊以及医药流通服务,对线下场景的探索更有利于平台在医疗服务,医药消费和医保付费三者中形成闭环。

除了平台型的数字医疗机构之外,越来越多“小而美”,只专注于某一病种的数字医疗机构同样开始受到资本的青睐。例如刚刚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的肿瘤创新数字医疗平台良医汇,专注慢性肾病数字疗法的凯德尼医疗A+轮宣布完成,不久前,专注脑血管领域智能化解决方案的强联智创同样宣布完成C轮。

拆解这些数字医疗公司的产品模式,往往是针对某一专科病种领域,直指临床痛点,从单一服务向全病程管理拓展,抑或是从影像识别到辅助临床决策,甚至有些机构已经开始涉足参与临床诊疗。可以发现,这一领域融资频率是越来越快的。

相比平台型数字医疗机构,这些“小而美”的公司更强调自身的“数字”属性和医疗属性,而平台型的公司往往更注重强调用户规模和医生资源等。

那么,随着数字医疗行业发展的步步深入,各家机构所需要的能力和产品又有什么差别,他们面临的困境又有哪些呢?

2、“挣钱”这件小事是不是遥不可及

提起数字医疗,商业化可以说是大家跨不过去的话题。

事实上,行业此前低速发展阶段,除了政策当时尚不明朗之外,商业路径不清晰,持续亏损问题无法解决是“劝退”资本的最大原因。

这一趋势正在扭转,至少从当前几个头部互联网医疗平台的财报来看,盈利的曙光已经在眼前。

作为行业头部平台,阿里健康(00241.HK)最新公布的2021财年年报数据显示,其归母净利润实现3.49亿元,同比扭亏为盈,这也是其近年来年报中净利润首次为正。在京东健康(06618.HK)最新发布的业绩公告中,刨除其股份开支外,调整后其净利润同样为正,已经实现盈利,行业另一家数字医疗平台平安健康亏损同样在收窄。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核心收入来源还是得益于各自的医药自营商品,但毛利率却又低于益丰、老百姓、一心堂等线下药房。这也是目前行业头部机构的痛点之一,大家言必提“医、药、健、保”生态闭环,但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往往还是扎堆在最容易的领域。

经过了疫情的一波“强制”市场教育之后,平台型数字医疗机构的业务场景其实相对来说是大众熟悉和容易理解的,而对于聚焦某个专科病种领域的数字医疗机构来说,在获得用户信任之前,说服医院科室里的医生都不是一件容易事。

在强联智创CEO兼创始人秦岚看来,创业以来最难的可能就是让外界看懂并认可强联智创正在做什么,这需要的是整个行业的市场教育而不是单个企业就能去推动的。

强联智创主要针对脑卒中领域开发系列产品线,我们往往把这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统称为“中风”。借助于其旗下的脑卒中人工智能诊疗平台,可以将以前医生独自需要两个多小时才能完成的手术,缩短到半个小时就结束。

而深入了解新技术,或者更进一步使用新技术这件事,秦岚认为更多是垂直医生群体自上而下才能实现的一件事。她一开始就选择让行业里的头部专家深入参与到自身产品的研发过程中来,在这个过程中,医生往往能切身感受到产品的优劣。

强联智创的产品同样经历了从辅助诊断到覆盖卒中的从筛查、诊断、治疗、随访各个阶段的过程。在秦岚看来,诊断的痛点其实不如治疗的痛点那么痛,尤其是在基层医疗市场,所以目前最贴近市场需求的数字医疗产品一要尽量降低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二要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准确率。

智云健康CPO及集团副总裁杨文琳同样表示,数字医疗机构如果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你的产品是临床需要的,真实解决其痛点的话,那必然是有市场有壁垒的。

目前整个数字医疗市场真正走通大规模商业化路径的企业还在少数,更多的机构停留在将产品留在医院免费试用,等待转化的那一步。

不可否认的是,虽然走在融资上市路上的企业越来越多,但整个数字医疗行业仍然处在早期发展阶段。无论是产品还是商业化落地方式,数字医疗行业头部公司当下都是等着被一一验证对错的过程中。

道阻且险,行则将至。

1、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lieyunjingxuan
)字样。
3、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user_occu}}
{{item.author_user_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