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合作媒体:调皮电商(ID:tiaopiEC),作者:木芯。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最近热门的网综《脱口秀大会》,因为“脱口秀”的受众主要是年轻人,很多演员本身也是年轻人,出现了很多反映年轻人心声的金句。
尤其是最近一期,原本“小透明”的新人王勉,凭一曲《逃避现实之歌》炸场,几乎获得满票(全场一共170名观众,161人给他投票),以大比分优势淘汰了名气和观众缘远胜于他的资深演员,也是今年的夺冠热门,王建国。
为了挽救这个意外对节目收视的影响,逼得评委不得不动用特权复活王建国。
脱口秀的演出效果很受现场气氛影响,有些表演线下看起来很炸,剪辑变成节目后就不一定了。
但王勉这曲《逃避现实之歌》因为文本太扎心,在网上也收获了潮水般的“是我”。
这歌到底唱了什么,让年轻人这么“上头”呢?
01、一个忠告:别充“过来人”
其实就说了三个年轻人经典的压力场景:
-早上赶着上班,却把唯一的共享单车让给了别人,虽然理智拖着身体往单位走,但心里在狂喊“我不想上班,不想改PPT”;
-到了晚上,又主动留在公司加班,因为“不想回家哄女朋友,陪她看脑残偶像剧”;
-第一次跟女朋友家长见面,嘴上说不能搞砸,却故意约不能吃辣的长辈在川菜馆见面,真正的心声是“不愿意太早结婚安定”。
上述种种,最后升华成当代年轻人的人生哲学——“世上无难事,只要会逃避”。
如果你看完觉得莫名其妙,不知道笑点在哪。那说明……你可能跟本皮一样,已经离年轻人有点远了。
按照我们“老一辈人”的想法,这三个场景背后,都是待解决的人生问题:
不想上班,要么不能实现自我价值,要么待遇不满意,那该想办法换更好的工作。在打卡前的这最后三五分钟,靠把单车让给别人,拖延这么一时半会的,不是浪费自己时间么?
不想陪女朋友,宁可加班,那是感情出现危机了啊,要么分手要么好好谈谈,看还有没有挽回的希望啊?
不想结婚,那必须跟女朋友还有对方家长说清楚啊,能接受再谈,不能接受散伙,让人抱着结婚的希望傻等,这不是年轻人自己也唾弃的渣男吗?
“老人”的解题思路看起来没错,但细品品这个论调,像不像某些制造焦虑的营销号?像不像你也会左耳进右耳出的“有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
前两年有部掀起话题讨论的日剧《逃避虽可耻但有用》,在高压社会下,年轻人选择逃避,不是因为不知道怎么解决问题,恰恰是“过来人的忠告”听得太多,产生了畏难情绪,于是干脆从一开始就放弃,根本不尝试解决问题。
来源:漫画家@小矛 微博
而且现在有这么多提供碎片化、廉价娱乐的APP,无论工作还是学习,遇到点困难卡壳了,你是愿意做一番心理建设找老师同事求教,寻求支援?还是愿意刷会微博短视频开心下再说?
逃避太容易,也太舒服了。这是人性,不单是年轻人的问题。
只不过,这届年轻人从小就面临各种花样翻新的诱惑,习惯了逃避带来的舒适,更难直面生活的挑战。因此,网上有个词形容这些习惯逃避问题的人,叫“无痛族”。
重度“无痛族” 觉得,在现实的世界里面,努力也是没有用的,拿着一般的薪水,我怎么也发不了大财,还不上小额贷,倒不如干脆进入虚拟世界过我想要的生活。
玩游戏它不香吗?看网文它不爽吗?
最近,“赘婿文学”在网文圈大热,所谓赘婿文学是一个标准创作模板:开头都是男主角豪门落难(或身世被隐藏),入赘妻家,不幸有个凶悍丈母娘,每日伺候洗脚。突然一日身份被恢复(或继承一大笔遗产),让所有轻视过他的人都倒霉、悔恨不已,享受复仇的快感。
这种反转的爽文脚本,也特别适合短视频,类似内容火得不行。从内容创作的角度,它一文不值,但迎合了很多人逃避现实压力的需要。
大量赘婿题材短视频中,还诞生了品类冠军“最强赘婿”
02、选择做咸鱼,才是真正认清现实?
看到这里,“老人们”可能很容易发出一句感叹,“这届年轻人不行了”。
但从年轻人的角度,无论是选择逃避,还是做条混吃等死的咸鱼,他们才是真正认清现实的人。
前段时间有条新闻,微软的员工抵制华为和阿里跳槽过来的员工,原因是他们工作太拼,是职场人人唾弃的“奋斗逼”,就是这些人把原来微软宽松的工作环境搞紧张了。
什么是“奋斗逼”?
“老人们”可能很难想象,传统企业管理理论认为,评比是激励员工的有效手段,现在表现突出居然成了职场公敌。以前评上先进,女同事会高看你一眼;现在评上先进,会被同事嘲笑秃头,996,奋斗逼……
她们的理由也很充分:“因为认清现实了,能奋斗出来的凤毛麟角”,而且,为什么不直接选多房混吃男?
注意一个新词“内卷”,年轻人认为,拼命剥削自己,以使自己在社会上获取少量竞争优势,并挤占对手生存空间的行为,是可耻的恶性竞争。
与此类似的热门段子还有“认真上班不叫赚钱,摸鱼才叫赚钱”。都是理想主义在年轻人心中破灭的证据。
谈理想、画大饼,可能都不如谈食堂伙食好,加班供应宵夜,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大了。
03、避开问题,乐得一笑
恰巧前几天QuestMobile出了个90后人群洞察报告,显示到2020年7月,90后用户规模创新高,达3.62亿,已经超越80后,成为移动互联网新的主流人群。而且他们对网络的依赖极深,人均每天使用网络时长已达447.7分钟,接近7.5小时。
需要说明一下的是,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90后的人口总数只有80后的76%,少5400万人。
90后在网民用户数上反超80后,首先是90后的网络渗透率更高,其次90后平均拥有的网络设备数显然也超过了80后。
这意味着,“逃避可耻但有用”的“丧文化”将占据网络舆论主场。对品牌营销来说,这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上周七夕,我们盘点品牌营销案例就发现,今年顶级文案的杜蕾斯居然败给了一只丑青蛙,看似是个意外,也有逃避哲学流行的必然。
品牌还在搞“痛点营销”那一套,以前还能“刺痛”单身狗,引发行动。现在年轻人直接躺平,对单身狗的设定毫不反抗,还能用一只丑青蛙玩出“孤寡”的梗。
谁能想到,避开核心问题,乐得一笑,才是这届年轻人真正想要的“解决方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