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万物互联趋势下的创投忠告:关于趋势、关键和隐私安全
统计 阅读时间大约10分钟以上(9089字)

2019-12-14 万物互联趋势下的创投忠告:关于趋势、关键和隐私安全

来源:猎云网
AI融合IoT——引领万物智能新时代。

【猎云网(微信:ilieyun)】12月14日报道

12月10-11日,2019年度CEO峰会暨猎云网创投颁奖盛典在北京望京凯悦酒店隆重举行,近百位知名资本大咖,独角兽创始人、创业风云人物及近千位投资人与创业者共聚“新势力·2019年度CEO峰会暨猎云网创投颁奖盛典”。

在由光速中国助理合伙人王国栋主持的《AI融合IoT——引领万物智能新时代》高峰论坛上,创世伙伴资本合伙人梁宇、云目未来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洋、创米科技CEO李建新和三体云动联合创始人窦赢就论坛议题发表了精彩观点。

1、万物互联,趋势和核心在哪里?

万物互联时代,连接的资产价值越来越高,随之带来的安全挑战也与日俱增。

对于即将到来的IOT万物互联时代,三体云动联合创始人窦赢谈及了产业互联网的核心:把数据用到日常运营管理,此外,企业发展中要预防外部伤害。在窦赢看来:AIoT一定是提效优先,帮助客户提升效果,提高效率。

88.jpg

同时,窦赢聊到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状态,窦赢认为可以分为:用户导向、产品力、服务力三个阶段。产业互联网公司在从0-1的阶段,一定是以用户为导向,只有经过大量的用户使用与操作,才可以完善产品,而不是优先考虑产品体验或者其他东西,更不能在家里YY然后做出产品来。

那么,机会在哪里呢?

云目未来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洋表示,在帮助政府、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他发现了大量的创新机会和政企难题。在传统的工作流程、业务中,都需依靠大量的人工及工作流。但如今随着短视频及整个互联网信息大爆炸式的发展,数据量已经爆发,原有的流程已经很难处理如此庞大的数据问题。

在论坛后接受猎云网的采访时,刘洋还提到,从整个领域来看,视频大爆发及未来5G全面来临时数据的海量增长,对于用户来说(包括政府、包括企业在内),他们对这些数据的结构化及一些具体信息的需求是很强的,在其业务发展中他们需要用到这些数据的结构化信息来推动自身的业务发展。如果只是依靠传统的人工或非智能化的方式,原有的工作流将很难处理如此海量的数据信息。

所以通过AI以及视频结构化技术解决业务流程中数据处理、分析以及结构化,挖掘业务所需要的信息的问题,刘洋认为这是现在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行业发展机遇最大化的时候。未来各个行业都会被智能化、自动化改造,且需要通过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式来解决企业在业务中面临的种种问题。

2、想赢?“人”或成最关键因素

论坛中,王国栋谈及了IOT领域投资的两个关键点:第一,是整个行业的趋势;第二,则是基于技术创新,围绕数据化、智能化、商业化等维度综合考量。

随后,他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创业者们认为,除了技术以外,一个企业最核心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而“人”成为了这一问题的关键词。

峰会现场,李建新谈到,对一家企业来讲,最核心的因素是“人”,要把真正对企业匹配的人,合适的人聚集在企业周围。正所谓“千军万马也敌不过良将一人”,任何一个企业,无论创始人有多厉害,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是有瓶颈的,要不断引进新鲜的血液。

除了人才的遴选,李建新认为,人才的培养和人才的激励同样重要。因为企业不可能找到所有优秀的人才,但可以通过人才培养机制,让普通的员工更加优秀;而好的激励机制,可以留住人才,留不住人才的企业,很难成长为一家很好的公司。

对此,王国栋持相同意见,他表示,对于企业来说,不同阶段的需求和行业竞争能力是不同的,所以不管是技术背景还是商业背景的CEO,都需要具备很强的找人能力。

同时,梁宇也提到,做选择是投资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公司运营需要考虑延续性,技术找到可应用的市场,才能发挥作用,实现市场价值。

因此,在梁宇看来,到底选择技术研发能力强的公司,还是选择商业化运营能力强的企业,需要判断哪个部分在企业所在领域更重要。如果技术研发重要性更强,而且拥有商业价值和市场,那么就选择具备技术壁垒和门槛的企业,帮助其补足商业短板。如果技术研发要求并不高,则会选择商业运营能力更强的企业提供支持。

3、隐私问题难以规避,企业如何平衡?

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来临,隐私问题也成为难以避免的话题。王国栋提出,在中国个人对于隐私重要性的感知度在不断增强,在合法的前提下,理论上企业能够获取的数据越多,可变现、可应用的空间也越大,作为投资机构会长期关注这一趋势的变化。

对此,窦赢表示,为了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法律制度非常重要,国家已经告诉所有人隐私保护很重要,只有严格执法,从重处罚,才能避免“劣币”做出妨害隐私安全的事情。

梁宇则认为,目前政府围绕隐私在不同领域,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可以推动行业洗牌,促进搭良好商业环境的搭建,对于尊重用户的企业的发展十分有利。

以下为圆桌实录,经猎云网整理

王国栋:大家好!我是光速中国基金的王国栋,感谢主办方给一个交流机会,接下来由我主持整个的互动。

今天一共是5位嘉宾,先来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比如说我们从那边开始,从窦总开始1-2分钟。

窦赢:大家好,我是三体云动的联合创始人窦赢,我们是做健身行业的公司,是做SaaS+垂直行业的互联网公司,我们做通了上游中游下游,目前现在全国服务了3.4万多个健身房,买卡买客超过2400万,一年营收超过200亿,这就是我们所做的事情。公司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全国有12个分公司,整个研发团队占我们公司超过一半,150人的研发团队,整个公司接近300人,这就是公司现状。从投融资的角度来讲,我们现在是C轮。谢谢大家!

李建新:我是来自创米科技李建新。简单介绍一下创米,创米是一家聚焦在智能家居领域,融合人工智能,提供居家安全全方位的产品服务的一家公司。目前我们公司有一定的规模,大概我们一年的营收是十几个亿。目前出的智能家居的设备,大概目前累计有2800万台左右,我们大概有800万的用户。目前来讲,我们在这个行业里面属于相对领先的企业,我们希望通过单品爆品的模式,能够过渡到场景组合,再能够打造未来的全屋智能的模式。目前正在往这个方向走,明年能够看到我们在线下的智能家居体验店,大概是这样。

刘洋:大家好,我是来自云目未来科技的刘洋。云目未来科技核心聚焦在2B、2G领域,帮助政府、企业做企业服务的企业,我们核心的能力是聚焦在人工智能、视频结构化技术。现在包括政府、企业有大量的视频技术以及结构化的需求,我们帮助他们解决过程当中的痛点。我们团队主要来自BAT,今年在中央网信办包括工信部、公安部举办的多媒体识别大赛上获得了头奖,所以未来还是聚焦,希望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政府与企业解决业务过程当中的痛点与难点。谢谢大家!

梁宇:大家好,我是梁宇,来自创世伙伴资本,现在管理一只人民币,一只美元基金,主要在早期TMT领域投资,包括AI、大数据。所以在IOT来的时候我们广泛做一些布局,寻找到新的投资机会,也希望大家企业过来找我们。

王国栋:光速中国基金是关注早中期的创业投资基金,我们是零几年开始在中国做创业投资,我们管理四期美元基金与一期人民币基金,我们关注的阶段主要是早期与成长期的一些机会,确实在过去几年当中,我们围绕2C互联网、消费互联网,围绕传统的互联网像社交,包括像IOT、企业服务、科技,我们有不同的投资,也在不断的布局。所以,接下来如果大家有这方面的创业项目,也可以多跟我们一些交流。因为光速不光在中国作投资,我们在美国、以色列、印度,具备全球专业投资的网络,希望在创业领域里面跟大家有比较多的合作。

第一个环节,简短的介绍让大家有认知。进入到第二个环节,先提给三位创业伙伴希望有一些互动。大家知道IOT万物互联,过去几年围绕IOT、AI,包括SaaS融合越来越多。所以站在各自的行业,能不能跟在座的各位分享一下,在我们所在的行业,在技术上有没有出现一些新的挑战,或者说有没有出现一些创新的机会?从这个点能不能跟大家一个分享,从刘洋总开始吧。

刘洋:我们是做服务企业、政府,做2B、2G。我们看到比较大的创新机会或者是企业政府难题,传统的工作流程也好、业务,他们处理过程当中大量靠人工、工作流来处理。但是现在随着短视频的发展,以及整个互联网信息大爆炸的发展,原有的流程过程当中,原有的数据量到现在,已经发生了爆发。所以原有的流程已经很难处理现在这么大的数量量的问题。所以,现在这个行业通过AI也好,通过一些技术解决业务流程当中数据的处理,以及帮助他进行数据的结构化,发现业务需要的一些信息,我们认为这是现在包括未来一段时间这个行业发展比较大的机会。所以,我们通过AI技术也好,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能够帮助它解决业务的痛点。这是未来一些企业能够成长起来比较大的市场空间。谢谢大家!

王国栋:李总有什么跟大家分享的,创米是小米系的,影响力比较大的,我们家摄像头也是小白。

李建新:做一些简单的分享吧。刚才讲了技术的潮流推动了很多新的行业的发展,包括您刚才讲到摄像头也是这样的。新的技术会带来一些变化,最大的变化在哪儿呢?大家对产品本身的需求已经不是原有的使用方式,大家会看到我们会把产品变成一个有情感的东西。所以,我们在万物互联时代,让我们的产品变的更加人性化,从人的角度来考虑。所以,我们现在在整个IOT发展过程当中可以看到的一点,尤其是2019年,在相关的智能化产品上,大家在讲整个行业走经济寒潮的情况下,智能产品卖的非常好。那么我们今年增长率超过了50%,我们预计明年会比这个更好。我觉得无论是从技术的角度,还是从行业的角度,机会都非常非常大。因为现在可以看到的人工智能技术也好,5G技术也好,其实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非常复杂,要整合起来非常困难。正是因为复杂性、困难性,所以会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带来更多不一样的机会。大概是这样。

窦赢: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公司,我们是做2B产业互联网公司,我们一开始是从SaaS开始做起,做着做着被客户推动在做AIOT,刚开始做AIOT做做门禁、闸机等等,每年发卡、管卡的成本,一个门店一年要15万,一次性投入AIOT,全部都是智能、指纹、人脸识别,可能节约了这部分费用。所以,直接降成本,所以会更换。

第二个产品,我们做行业智能换代,提供智能跑步机,因为跑步机可以带来一些增收效果,我们做了很多社交与线上马拉松、PK的事情,这样的话可以帮助我们的客户到健身房的频次比以前更高,这样会影响到客户第二年的续费率。对于C端来讲,不用再拿着各种各样的会员卡来消费,现在只要人过去就可以了。第二,他做训练的时候由于数据跟SaaS都是联通的,可以随时随地跟场馆的联动,可以看到剩余时间,可以看到线上有哪些课程,以及自己身体状况,以及训练频次,SaaS+AIOT会带来大量的数据,我们告诉客户目前会员有很多人长时间没来锻炼,你应该联系联系,应该关心关心人家,我们把大数据应用在这里面,现在属于行业哪个阶段,比行业高还是低,应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搜集更多的数据,把数据用到日常经营管理过程当中。这是我们做产业互联网的核心定位。

从商业性的角度来讲,现在AIOT产品跟SaaS营收占比是1:2的阶段,未来是1:1,甚至是超过SaaS的营收。这就是我们的现状,其实我想跟大家最终解决的是AIOT一定是提效优先,给人家解决效果,提升效率,这是最根本的。

王国栋:确实从投资机构的角度而言,整个AIOT从我们投资机构角度来看会看两个方向,一个是整个行业的趋势。我相信大家在不同领域内,或多或少踩上行业趋势。第二是技术,刚才提到各自行业内有一些技术,技术从我的角度来讲,首先是满足了数据化、智能化。站在投资机构的角度除了这两点,再考虑商业化等其他维度信息考量。接下来这个问题,我想问一下梁宇,跟梁宇确实太熟了,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假如有一个创业项目,CEO在技术上非常具备颠覆性的,非常具备优势,但是这个团队在商业上明显有短板的。另外一个项目是团队在商业上非常强,但是技术上明显有短板的。如果这两个项目让你选择的话,你会怎么选择,还是都不选择?

梁宇:这是我们经常会碰到的问题,对于技术方面来讲我们往往看到的是一个通用的情形,商业能力相对没有那么强,大家比较关注自己的技术高尖精研发。从投资机构来讲,在商言商的话,说实话我们是很担心的。因为做公司与做产品,与做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做公司公司要有延续性,要找到技术应用的市场,才使得这个技术发挥余地。因为现在市场上非常多的技术在竞争,我在之前和很多朋友聊过,比如说我们回顾原来的IP协议,其实它到处都是漏水的协议栈,之所以可以跑是足够便宜,当时与它竞争的电信技术有很多,当时有ATM技术非常完美,所有专家都推崇它,真正是商业决定这一切。所以,如果遇到这样的团队,我们确定它有商业价值,有足够高的商业市场足够大,我们愿意在早期的时候支持他,并且用我们的力量帮它补商业这个环节,只要门槛足够高。

但是反方向商业能力足够好,技术在整个商业里面不是很关键的环节,我们可能会支持后者。如果技术本身不可或缺,商业能力可能会被技术后来的追赶者颠覆掉,可能过去三年五年积累的很多东西一夜之间被人颠覆,我们会远离。我相信你也是这样的选择。

王国栋:一个项目成功的时候我们在这个行业里面最重要赢,从机构角度会关注NO.1、2,不会再关注后面很多的排手,也想听听各位创业者,除了技术之外,从自己企业的角度来讲,我们要赢,除了技术之外,有没有别的影响因素,这个影响因素是什么,能不能跟大家分享一下?

刘洋:我们是做2B、2G行业,从我们的理解来讲,想做2B、2G,技术其实是次要的,更多是要了解用户与企业客户的需求,也就是我们一定要深入到企业与客户内部,看看真正的需求是什么,而不能说简单认为我们手里有锤子,到处都是钉子,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用户的钉子在哪儿,以及在业务流程当中的真正痛点在哪儿。早期有一些用户特别热衷于技术,觉得技术可以帮他解决问题。如果一个品类一个产品,想在整个行业内站稳脚跟,核心要做的就是深入扎根到用户内部,深度看业务流程、工作流程、,传统流程有什么样的痛点,以及在新的市场环境变化下,面临新的问题有哪些,如果我们能预知到一些或者挖掘到问题,基于这些创造我们的产品也好,研发我们的产品,才能帮他解决问题,这样的产品才是有价值的。所以,最核心的还是要深入到客户内部,深入到用户的工作当中,了解他的需求,定制它的产品,这才是最核心的。

李建新:我觉得这个问题比较好回答,对于我来讲。无论刚刚我们在谈到一个问题,怎么样选择是技术还是商业的问题,我觉得这不矛盾。为什么呢?对一家企业来讲最核心的是什么呢?我会关注一个字是“人”,你怎么能把真正对你匹配的人,合适的人聚集在你的周围。因为任何一个企业无论创始人有多厉害,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是有瓶颈的。通过你自己,你的专业领域也就那么一项、两项、三项,你怎么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干了。就算我们是很好的创始团队,也要不断的引进新鲜的血液,这些血液、这些人才,怎么样真正留在你的身边,怎么把他遴选出来,吸引进来,这是最关键的。

所以,首要的就是人才的遴选;第二就是人才的培养,可能你不是所有人都选进来都那么好,企业有没有好的人才培养机制。第三,你有好的人才,你怎么样激励它呢?怎么样把它留下来呢?互联网讲的是用户的留存问题,企业讲的是人才的留存问题。你不把人留在身边,我觉得这个企业很难成长为一家很好的公司,会非常非常困难。所以,对我的角度会特别关注对于人。我的公司,我首先跟大家讲,我们要打造大家有兴趣的团队,对什么东西比较关注;第二,有没有学习能力,有没有学习动力,大家有共同的思想,让他干的很开心,这很关键。我们这个行业加班很厉害,但是很多人加班很开心。

所以,综合下来我觉得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你能够壮大的最根本的因素。人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人才,一个是企业的人才机制,能够怎么样让你的队伍能够逐渐的壮大?用一句话来讲千军万马也敌不过良将一人,大概就是这样的道理。

王国栋:李总的回答也比较标准,人的问题是所有创业企业都关注的问题。我想为难一下李总,创米角度每天都想人的问题,除了人问题每天不管是焦虑,还是花心思最多的,要解决的问题或者要打造的能力是在哪方面?只提一个方面或者一个问题,你最关注花精力最多的在哪些方面?

李建新:我花精力最多的就是人,我花很多的精力都是在招人,30%的人都是在找人,不是我刚刚嘴巴说的。因为我们公司对人力的控制是比较厉害的,我们公司现在180人不到,都是以研发为主的。明年的规划是250人,也就是我们要再找到70人,也就是每个月平均要有五六个人,但是这五六个人要在多少简历当中HR筛选出来,很多我自己要亲自看,要经过很多轮,包括HR找不到,我要亲自找,这是我花精力最多。你应该问我第二花时间最多的在哪儿呢?

第二花时间最多在哪儿呢?我自己是做产品出身的,我对产品的关注会比较多一些。所以,我会天天关注产品端每个月更新一次,每个月看看产品需要不需要有调整。目前产品比较多,目前做的是产品矩阵,到这个程度产品非常多。我希望每个产品出来之后都真正可以做到极致,首先你从最初的用户调研、用户需求的层面,是不是准确的。第二,产品在定义的过程当中是不是经过了足够多的讨论,有足够多的输出;第三,包括产品的适用,我在我们公司有规定,所有我没有用过的产品都不能卖。大概是这样。

王国栋:窦总,关于刚才这个问题,您是怎么样思考的呢?

窦赢:从我的名字说起,窦赢(都赢),我们公司从人才结构方面没有您刚才说的商业、销售端、产品端,我是阿里出来的,擅长做营销、市场Marking,还有一位是腾讯负责产品总监,那是产品总监。我是做产业互联网公司,产业互联网公司每天都有人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一定以销售为导向,这是毋庸置疑的,不要讲产品体验以及其他的东西,只有经过大量的用户使用与操作,才可以完善产品,而不是在家里YY,做一些产品出来,我们完全以销售为阶段。第二个阶段,以产品力为导向,当用户积累到一定阶段时候,新增修改之后,会影响到大量的人,这时候公司人才结构发生变化。第三个阶段到了服务力阶段,目前从服务这个角度来讲,2018年从0个人到现在快50人,这块的比重在逐渐的增加,因为客户基础量在变化,我认为是分阶段的事情,0-1就是以销售为导向,用市场来验证客户愿意不愿意为你提供的服务付费,收钱比任何东西都重要。第二阶段就是你怎么快速的增长,就是靠你的产品力,由于你的产品好,续费率与扩展的收入才会更多。第三阶段我做SaaS与IOT时候,不断挖掘这个产业其他的需求,来满足他,因为你成为我的合作伙伴,还购买了我合作的非自己产品的服务,我的扩展收入就会明显增大,续费率会持续的稳定,而且会变的更好。这就是我的认知。

王国栋:确实从投资角度的而言,跟梁宇提的一样,AIOT的公司早期可能是很细的点切进去,但是我们最终要看赢。从我们的角度来讲不同阶段能力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我非常赞同李总提到的,不同阶段的需求或者不同行业竞争能力的要求,在不同阶段都是不一样的,最底层事在人为,人的构成是很关键的,最终体现在团队构建上,招募什么样的人。所以从投资机构的角度而言,不管是技术背景的CEO、商业背景的CEO,找人的能力是很关键的。当然可能所有的创始人都会提到人很关键,我们会花很多的时间在找人上。但是实际上真正落实到行动当中,还是会有一些比较大差异。因为每天面临的工作非常多,有供应商、投资机构、合作伙伴等等,你招人的时间安排上有可能发生冲突,你自己到底在这方面花多少时间找人,非常考验最终的结果,我非常同意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到了第四个话题,这个话题是比较热的话题,投资机构比较关注的,就是隐私的话题。大家知道最近国家在法律法规上围绕隐私的一系列不同的领域,比如说爬虫各方面都有一些执法的行动。从整个行业角度来讲非常关注隐私的问题。从我作为一个投资机构来讲,一方面是合规性的问题,这是一条红线,过去在中国这条红线的执行是存在各种差异的,有些公司可能在红线以下,可能存在劣币逐良币的状态。但是这条红线站在国家的角度越来越强调,越来越清晰的告诉大家这条红线在哪儿。在红线之上还有消费者与公司之间是一种选择的问题,在红线之上,因为数据的提供,有的时候也是隐私的数据是作为最初的原料,获得的可能是舒适,或者是便利。所以,我觉得从这个角度而言,也想听听各位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尤其是怎么面对消费者的信任,长期而言怎么平衡这个度?

梁宇:您刚才说的非常好,首先劣币逐良币是过去一直发生的事情,现在在规范化,对尊重用户隐私这些企业来讲是好事,本身是一个洗牌。像我们过去投的公司,比如说有专门做身份认证特别敏感的信息,由于服务于大客户,服务于电信、机场安保等等,拿到用户这些数据之后通过他们的通道来核验梁宇是梁宇。实际上面临很多很多的市场上其他合作伙伴的诉求,能不能把你的数据拿过来做这个做那个用,一旦那样的话完蛋了,数据敏感性相当高。比如说与个人身份有关系的,除了身份证之外,比如说电商买东西,家里面的地址稍微一串,可以把整个行为串出来,这是非常可怕的。用在不当的情形下,你可能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背上一堆欠条,数据被卖到不同的地方去。

这块中国过去N年,市场蓬勃发展的时候并没有出现这个问题。现在当下政府在采取行动,行业在规范,我们是支持的。IOT本身除了公民自身的隐私数据之外,家里的数据也在大量的释放。如果不是因为法律法规在保护的话,每个人的数据被乱用的话,每个人在市场上是透明的,这是相当相当可怕的事情。我在此也呼吁创业者,包括我们投的公司,整个行业要尊重用户的隐私,只有这样才能搭建出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使行业往前前进。

刘洋:我觉得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从企业自身的角度,企业要清楚自己的红线,这是非常重要,2C领域李总更清楚,2B领域窦总跟我接触的更多,我们服务的是一个行业,我们的服务客户可能是竞争对手,他说我的数据被别人知道怎么办。所以首先企业要有自己红线,做研发、技术的要知道红线在哪儿。

第二,我们做企业客户,企业客户非常关注,我本人是做技术出身,从我们的角度更关注的是怎么样用技术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包括AI算,算法接触大量用户做训练、业务留存。所以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需要一些技术手段保护数据安全,我们公司有自己的专利,比如说联邦学习,通过学习的方式,把用户的业务特征以及业务具体的数据做分离,保证用户的数据是无法被泄漏出去的,我觉得是非常关键的。所以,技术上未来也需要有一些措施来保证客户的隐私。

李建新:刚刚回答了一个我认为比较容易的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特别难。我特别同意刚才刘总聊的,2B、2C在我看来都是类似的,首先要从企业的层面解决一些问题,企业主要是通过一些技术层面来帮助我们的用户,建立一个相应的产品加密机制。比如说我们做很多产品,我们自己内部说产品有7重加密,包括设备、云端、管端、连接、推送等等很多的加密,在现有的市场上我会这样做,但是不等于所有人会这样做。

所以回到企业自身的层面,怎么样保证劣币不会驱逐良币呢?回到社会层面,本质上是法律层面,怎么样让大家在同一个规则上行事是合规性问题。在欧洲去年推了全球最严苛的数据法规就是GDPR,我们花了8个月的时间,非常复杂,但是这是政府推动的,你必须要遵守。如果大家在同样的规则下行事,很大部分保障了隐私的问题。但是在社会法律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企业自身的行为就显得特别重要。所以,买产品或者是不管是2B还是2C的产品,我觉得选择企业很重要。所以,这也是另外一个话题,就是品牌的重要性,为什么品牌是有价值的。所以,品牌有自身的企业行为,是靠口碑形成的。

窦赢:我觉得刘总、李总都回答完了,这个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从企业自身角度来讲,为了企业发展,预防外部对企业的伤害性,再就是促使企业的发展。为了避免劣币逐良币,法律制度非常重要,国家告诉所有人这是很严重的事情,只有严格执法,罚的很重,才能让劣币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如果规范的不是那么严格,确实会引发出来没有道德、底线不高的公司使用这些数据,贩卖这些数据,最终导致我们行业真正用心用好的受到很大的影响,需要政府与企业双轨道一起做好。中国消费者目前对数据敏感性感知度非常低,最怕的就是感知度低的时候被一些人利用起来。

王国栋:大家分别从行业、企业、国家的角度,看待隐私与安全这个问题。从投资角度的问题,除了这两个角度之外,也会关注站在消费者、个人的角度,我隐私信息首先是不是以违法的方式获取了?第二,违法的方式不能接受,但是在合法情况下什么样的限度,我愿意贡献我的隐私。这里面有可能会跟市场的机遇相关。理论上你获取的数据越多,站在商业的角度可以变现、可以应用的空间越大。对整个创业市场而言,影响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作为一个投资机构我们非常关注,中国的消费者不同于海外的消费者,中国消费者对于合规情况下个人隐私的感知度,到底到了什么样的阶段,未来几年对数据的感知度、隐私的感知度到了什么样的阶段,我觉得可能当下没有定论,但是非常值得行业关注的点。

因为时间的关系,可能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内容到此为止。如果会后有需要交流的话,可以找我们的嘉宾多一些交流,关于创业想跟投资机构,可以找我,也可以找梁宇,我们可以做一些交流。

1、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lieyunjingxuan
)字样。
3、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user_occu}}
{{item.author_user_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