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注:引用潘功胜的一句话: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并未改变金融的风险属性,其与网络、科技相伴生的技术、数据、信息安全等风险反而更为突出。一方面由于其跨界、混业、跨区域经营特征,相关风险扩散速度更快、波及面更广、溢出效应更强。另一方面,接受其服务的多为长尾客户,风险识别能力不高,损失承受能力有限,更重要的是一旦出现风险,其空间范围和受众数量相比传统金融要翻好几个量级,潜在的社会危害比以前更严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难度也更大。文章来源:读懂新金融(ID:xiaodaishuoshi),作者:冯锡范。
说起当年崛起后的那一波互联网公司IPO:英雄辈出、大佬云集、欲与天公试比高。
到了“互联网+金融”的金融科技公司时代:合规、稳健、股价跌,IPO仿佛变成了一件苦恼的事情:不上市,一级市场投资人都眼巴巴的等回报,而且同行都上市了,你不上市好像咋回事似的;上市,市盈率和银行差不多,基本都要破发,市值低的跟不要钱似的。
11月,一家即将IPO的企业副总裁对读懂新金融表示:其实,现在真的很难判断上市是好事还是坏事,你看某某公司,一上市就破发,而且很多公司基本没有交易,有一个笑话说:美国大妈拎着5万美金要去砸盘,因为没人接,想怎么砸就怎么砸。
其实有这种想法的企业不再少数,这位副总裁所说的也确是事实,比如袖珍上市公司点牛金融12月11日被300手成交量,砸没了20%的市值。
这究竟是为什么?
1、公募不亮私募亮
过去的三年里,汉鼎宇佑(300300)曾多次入股微贷网,根据最近一次的交易价格计算,微贷网当时的估值约为52亿元人民币,融资后发展了一年多,微贷网IPO,市值在7亿美元徘徊(约合人民币48.27亿元);
趣店在IPO之前,业内对其估值普遍在300亿元上下,上市之后市值一度冲破百亿美元,而当下仅剩17.3亿美元;
一个星期前,以“汽车电商”公司优信(大量业务涉足金融)股价降至历史最低点,市值仅剩8.22亿美元(随后几日攀升),还没有其过去在私募市场的融资总额多。
不光是这三家公司,宜人贷、信而富、小赢科技等一系列以金融科技公司面貌上市的企业,都是“公募不亮,私募亮”,时刻面临市值“流血”的问题,一旦财报数据下跌,股价、市值立马缩水。
互联网公司是科技公司,互联网金融也是科技公司,差距为啥这么大?
2、再说存、贷、汇
前不久,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一场活动上说:“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互联网企业,无论自称是数字金融、金融科技、Fintech还是Techfin,概念的游动不应影响对金融活动本质的判定。这也意味着,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并未改变金融的风险属性。而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金融或金融科技应该接受更为严格的监管。”
这段话给多数金融科技公司定了性:只要你做的是金融,有金融风险,你就要受金融监管。如此,金融科技公司的市盈率和银行相近也就不难理解。
此外,相比于银行业务,金融科技似乎也没那么具备竞争力。
现有的金融科技多是基于银行核心业务:存、贷、汇展开的创新,但业务、服务的范围却没有银行那么全面,能够涉足的领域被局限到:存和贷,乃至只有贷。
虽然每个上市公司都有自己的“第一股”称号,但实际上,已经IPO和准备IPO的金融科技公司核心业务多集中在网贷和助贷两个领域,业务模式高度雷同:无论资金来自老百姓还是来自金融机构,核心都是撮合资金和资产匹配,然后赚取服务费即:息费差。
打开招股书、财报,基本不用看业务介绍,直接看营收、净利润、逾期率等核心数据即可,或许不同企业间的资产质量、风控能力、发展潜力千差万别,但是公募市场的投资人看不到、看不懂、不相信。财报中的数据是盈利还是亏损,增长还是降低,就说明了一切。
而且,同行是冤家。
3、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2017年,罗敏的那篇专访是教科书式的教训,但是从这个教训中我们也能总结出来一些关于市值的逻辑。
在电商领域,京东常常与阿里巴巴对标,这种对标在资本市场的结果十分有趣,虽然京东的市值、盈利能力远远不及阿里巴巴,但是市盈率要比阿里巴巴高出三倍多,私募、公募一起亮(相比于金融科技)。
趣店市值最高时,超过了100亿美元,如果这个市值能够稳定住,资本市场对金融科技公司价值判断标准很可能被趣店的市值所影响;如果趣店被舆论口诛笔伐的时候,有同行能够出来为助贷行业说几句话,帮助趣店止损(当然,止损很难),说不定现在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然而,没有。
网贷雷潮来临之际,各家各自保命,如果头部肯抱团取暖,不只是告诉出借人:我很好,而是告诉出借人:我们都很好,现在行业中一些公司不太好,他们可能也不是真的不好,就是为了度过冬天。说不定,网贷行业的上市公司股价也不至于如此暴跌。
然而,很少。
4、未来,是黑的吗?
对于部分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股价低迷的现象,除了上文所说的行业原因原因,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认为:“最重要的是美股大环境不好,整个美股都有超跌可能。”诚然,当下BATJ的股价都萎靡不振,更何况是金融科技公司呢?
而且,金融科技公司本质虽然是金融,但却拥有互联网公司的发展潜力。
依然引用潘功胜的一句话: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并未改变金融的风险属性,其与网络、科技相伴生的技术、数据、信息安全等风险反而更为突出。一方面由于其跨界、混业、跨区域经营特征,相关风险扩散速度更快、波及面更广、溢出效应更强。另一方面,接受其服务的多为长尾客户,风险识别能力不高,损失承受能力有限,更重要的是一旦出现风险,其空间范围和受众数量相比传统金融要翻好几个量级,潜在的社会危害比以前更严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难度也更大。
这段话,既说出了风险,也道明了优势:跨界、混业、跨区域、扩散速度快。
很多传统金融机构,并不具备这些特性,政策早就把这些路堵死了,金融科技公司有;当然,前提要把风险变成优势的前提是:能够合规经营,能够控制风险。
如果能,金融科技公司的未来,不是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