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消费升级、教育、医疗、金融...这些领域的北大CEO们说了什么?
统计 阅读时间大约10分钟(3916字)

2018-01-22 消费升级、教育、医疗、金融...这些领域的北大CEO们说了什么?

听听他们都说了什么?

【猎云网(微信:ilieyun)北京】1月22日报道(文/岳丽丽)

近日,北大青年CEO俱乐部在北京盛大召开了以“相信奋斗的力量”为主题的首届年会,由北京大学校友会指导,北大青年CEO俱乐部主办。会上,来自医疗健康、科技金融、教育、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不同领域的各位北大青年CEO们分别以“我的创业梦”为主题举行了青年创享会,以下为部分演讲整理。

消费升级

张逸龙(弘道资本创始合伙人):消费升级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你是个生意人;第二,你如何提供一个性价比更好的服务给新的年轻人。

伏牛堂创始人张天一:中国的餐饮行业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行业,去年全行业的产业规模是3.5万亿人民币,中餐最大的收入龙头企业应该是海底捞,70亿的收入,所以在一个万亿行业里面,首先这个行业里面如果我们不考虑肯德基和麦当劳的话,是没有一家营收过百亿的企业的,营收不到100亿,其实就已经是这个市场的老大,而且市场的集中度应该不到千分之一。

如果同期去看的话,像日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100家以上的上市餐饮企业,麦当劳是1200多亿美金的市值,星巴克是900多亿美金的市值,去年美国的餐饮行业如果折算人民币的话,产业规模是4万亿,两个国家的行业规模差不多,但是全美前50强的餐饮企业加起来市场集中度是将近30%,而中国前50强加起来应该是3%都不到。

所以,当我们看完这些所有的数据以后,在中国的食品和餐饮行业,包括伏牛堂,我们自己在创业过程中发现,很直接的一个点就在于:第一,市场集中度非常低。但是,同期来看,我们觉得它未来有很大的空间;第二,在中国的餐饮行业里面,过去是有品类而无品牌,但未来一定是会有更多的品牌去占据更多的品类。

比如像我们做的牛肉粉就是一个很好的品类,如果你说它一年的市场规模,就是全中国的米粉、米线店,把夫妻老婆店算上,一年是900多亿的营收,我前几天听一个同行说,大数据一年才700多亿,所以这是很大的一个单品,但是有品牌吗?它没有。另外,从过去单一的维度竞争逻辑,现在可能出现复合维度竞争逻辑。

这点是这几年发生的,在吃这件事情上面,从2013、2014年开始,我觉得是一个时间维度在不断延展的过程,大概在2012、2013年的时候,那时候外卖还没有那么好,那个时候升级发现出现了很多新的餐饮品牌、它的品牌形象更好,或者说对移动互联网的利用更好。

教育创新

拼图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磊:现在互联网教育已经变成一个很普及的模式,在2013年、2014年提到互联网教育的时候,当时还是一个非常新兴的事物,甚至有些人把2013年称之为互联网教育的元年。但是在2013年、2014年经过这样的爆发期之后,迅速就有一波泡沫破裂掉了,当时特别火热的O2O的模式,受到了资本市场的质疑。

很快到了2016年年底的时候,互联网教育又迅速回暖了,原因是什么呢?经过这两、三年时间的沉淀,一方面技术变得更加成熟,另一方面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已经被培养出来了。

所以,当这些用户有了这样的用户习惯之后,在线的消费、付费不再成为问题的时候,互联网教育的春天就真正来临了。

当然了现在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是技术手段和教育的形式,最本质的还是你能不能把教育的内容做好,把教育的实质能够把握准确,这个才是保证一个企业长久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教育行业接下来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样子的?其实如果看教育产业,从过去的20多年的时间一直推到今天,这个趋势还是挺明显的。教育真正以一种比较商品化、产品化的形态出现的时候,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就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个时候出现了现在我们比较熟悉的中国的民办教育,一些民办高校、民办中职、高职、幼儿园,大多数是在那个时间开始诞生的。包括咱们比较熟悉的新东方、好未来这种培训机构,也是在90年代末、2000年初开始出现,那个时间是教育产品化的阶段。

后来到了2010年前后,教育开始第一次走向资本化,新东方、学大、学而思这样的企业开始去美国上市了。

从2013、2014年到2015年、2016年这个时间,由于技术的发展,有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技术和教育结合,出现了大量层出不穷的模式。在座的这几位创业者他们的模式各不相同,这个时间产生了模式化的创新。

到了今天为止,我认为教育产业进入到下半场,也就是说进入了一个分水岭的阶段。

爱培优CEO张金荣:中国的高考可能会慢慢变成像ACT那样的考试,它是一个门槛性的考试。目前国内这些名牌高校在选拔学生的时候,基本上是按照这样一个路子在走。也就是说我们看一下留学行业发展的过程,差不多就是面向高考国内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这样的。

国内的留学目前你会发现,最初肯定都是从出国中介开始做起,像新东方那样,大概是靠贩卖信息,你不懂我懂,我卖信息给你,你就付我钱,最初都是这样的商业模式。

其实在我们现在做得这个领域也是这样的,帮你做个规划,可能就收几万块钱,你做不做?小地方可能根本找不到像我们这样的产品,我帮你规划一下,我告诉你哪个学校的,你关心的每个学校的自主招生的政策大概是什么样的,所有的自主选拔的政策是什么,我帮你写材料,收你几万块钱。

但是这种都是业态最初级的状态,互联网时代信息其实是极度扁平化的,也就是说这种信息不对称会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被打破掉,所以这种贩卖信息的方式肯定持续不了太久的时间。

我们也能看到,出国留学这个领域,很多已经把中介服务免费了。甚至前一段我还看到一家机构不光是免费,你真的出国成功了之后,我还给你返佣,他拿到国外大学的返佣之后,他还会给这个学生分钱。

大家会发现,更多是把服务前置了,靠什么挣钱?预培、背景提升。

现在背景提升这个概念主要是面向出国留学这个领域,但是我觉得接下来背景提升这个业务在国内也会开始有巨大的需求。也就是说国内你在升国内名牌高校的时候,也是需要背景提升的。

医疗健康

触幻科技CEO禹浪:医疗行业本身是相对来说一个比较传统和比较保守的行业,对风险要求非常高,新技术在推广或多或少都有时间上延迟或者风险在里面。包括我个人在做的过程中就会跟很多人合作的主要去聊,就会发现其实很多新技术非常不错,从技术本身来说都非常不错,然后但是因为做技术的人本身很可能会沉浸于自己对于自己的设定当中,觉得新技术非常好,能解决医疗中的某些问题,但是恰恰忽略了行业的本身,比如说医务工作者都非常繁忙,要考虑到新技术对这些医务工作者的使用成本,包括临床的收费、回报,牵扯到商业模式等各方面。

我曾经跟一个主任讨论谈到接触过很好的技术从美国传过来,但是在国内没有办法落地,因为这个东西比较复杂,就是做每一台手术之前需要在手术中先调试设备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但是这个主任每天要面对很多病人,要不停的做手术,一个手术可能几个小时三四五六七八小时都有,分分秒秒对他非常宝贵就没有时间去用到这些东西,所以说这个使用成本对他来说非常高。

我们在跟医院包括专家合作过程中就觉得这是一个行业很显著的特性,所以我们在做的时候尽量避免这个问题,就是我们不仅仅关注技术本身,而恰恰关注于医生真的需求,不是说我们做了一把电钻卖给他,而是医生需要一个洞,我们要解决洞的问题,不管是用电钻还是手工方式,把洞做好,让医生觉得简单便捷快速就行了。

凯德尼医疗CEO陈绪勇:我从事的行业叫慢病管理,这个行业其实是一个很古老的行业,可能在20年前国际上渡宇慢病管理证据已经出来但是一直没有做好,我认为在目前这个时代,如果有一些专业的或者医疗团队对这个行业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并且有这个胆量我觉得现在可以出来做了,我下面说一下我的原因。

第一个关于医疗改革或者支付方式改革的问题。因为整个目前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现在都在走一个叫按照效果付费的方式,中国试点就是按照效果付费,就是一个阑尾炎手术,如果医疗团队总共就给一定的价格,比如说五千块钱,如果医疗团队能够把费用控制下来,那你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报酬,大家可能觉得这个还有点遥远,但是现在肯定在北京好多医院都已经试点了,但是这个事情肯定是未来支付方式的一个主要的方式,这个对我们慢病管理有什么意义?这个非常容易理解,因为慢病管理其实就是在控制所有的不管是短期术后并发症还是晚期糖尿病并发症主要处理方式,这是第一个原因。

还有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技术的问题。我觉得慢病管理到现在技术已经足够成熟了,其实在我们医疗内的人来看,慢病管理是一个反人性的问题,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就是说慢病管理其实是要为了未来一个目标比如说控制不得尿毒症或者控制糖尿病不得心梗,未来可能性的一个并发症去规范自己现在的行为,这绝对是一个反人性的,逆人性的事情,如果把这事情做好因为大家都知道不管是患者还是医疗支付方还是其他人都知道这个事情是非常有意义但是做不了,如果我们能够想要把慢病管理做好,最好的方式就是给所有的慢病病人都发一个无所不能的随身护士,帮他解决所有问题并且时刻提醒。

科技金融

九合金控董事长刘军:我们对互联网金融有几个基本的判断:

1、互联网金融不是一个胜者全得的行业。比如说滴滴、ofo都是胜者全得,最后肯定只能剩一个玩家。但是互联网金融不是,为什么?因为中国的银行总共现在有3000家,没有一个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或者是平安银行)能赢得所有人的信任。未来互联网金融除了大的以外,小的也会存在一些细分行业或者是区域细分或者是特色的互联网金融平台。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互联网金融的竞争是一场长跑,而不是冲刺的短跑,这是一个基本判断。

2、在互联网金融行业,我们觉得电商模式是不成立的,中国电商模式能成立的可能不超过十家(往多说),可能不超过五家,就是你靠代销别人的资产,你靠某一个产品赚取代销费,所谓的电商模式和代销模式,在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是没有长久的竞争力的。

这两个基本的判断下,我们觉得我们未来要追求的,包括现在在塑造的,就是找到并且识别、获取安全资产的能力,这个能力包括两种:

1、能找到。因为好的资产、大批量的资产永远是稀缺的,小量的还可以,你永远找别人代销,有一天它就会稀缺了。

2、识别。这就是风控能力,你找到资产以后有一个识别能力。

这两个能力是未来互联网金融决定谁能在长跑中、马拉松跑中活下来的,这个竞争可能是五年,甚至是十年,甚至是二十年,互联网金融的渗透可能是从原来很快到现在慢慢慢下来,逐步再加速,是这么一个过程。

任何创业团队(包括我们自身)最大的核心能力是学习能力和自我进化能力。

中国做金融是一个严监管的状态,跟世界上(美国、香港)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东西决定什么呢?在中国就是一个特性。

所以,中国做金融存在弯道超车和最后决定你核心竞争力的,就是获取金融牌照,虽然管得越来越严,但是未来将决定很多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核心就在这里,拿到金融牌照,并且懂得市场化的运营方式,可能会让你在这个领域获得大规模超车的机会。

1、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lieyunjingxuan
)字样。
3、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user_occu}}
{{item.author_user_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