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国家天文台与阿里云联合启动“天文数据挖掘”天池大赛
统计 阅读时间大约3分钟(1127字)

2018-01-19 国家天文台与阿里云联合启动“天文数据挖掘”天池大赛

国家天文台与阿里云深度合作首年 成跨界科研典范

【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1月19日报道

1月19日,在国家天文台-阿里云天文大数据联合研究中心2017年度工作会议上,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共同宣布启动“天文数据挖掘”天池大赛。

11_meitu_4

[图注:严俊、胡晓明共同开启“天文数据挖掘”天池大赛]

大赛要求参赛者对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观测获得的上千维光谱数据进行分类,设计出高效高准确率的天体分类算法。组委会提供了郭守敬望远镜所采集到的百万级别的真实光谱数据,每一条光谱数据包含3690-9100埃波长范围内的一系列辐射强度值,其对应天体类型已经确认并同时提供。这些数据将帮助参赛者建立和测试算法模型。

阿里云与国家天文台的深度技术合作开创天文学研究的新气象。自2016年7月青年论坛以来,双方就大数据时代的跨领域天文科研达成共识,并于10月杭州云栖大会上正式达成战略合作。

这是中国天文研究学界与云计算产业界的首次跨界合作,一年多以来,阿里云在存储、人工智能、超大规模计算领域的技术优势,全面应用于天体物理研究领域,天文学界结出丰硕成果。

严俊台长表示:“双方合作是基础科学研究机构与前沿互联网企业前瞻性、探索性的联合。一年来,战略框架快速落地,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对双方的合作很满意并充满期待,相信这种科学前沿与技术前沿的强强联手必将促生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成果。”

天文学是典型的数据密集型学科,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的结合具备历史必然性。作为国内最早参与天文基础学科的云计算公司,阿里云的征途有前沿技术,更有星辰大海。

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表示:“大开脑洞的科学探索,离不开脚踏实地的计算求证。中国天文能力联合中国计算能力,这正是云计算作为社会普惠科技力量的价值。”

以中国虚拟天文台主节点成功上云为标志,国家天文台打造了一个全球天文资源共享与科研平台,实现天文数据的全球读、全球写,其中包括我国天文学领域第一个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LAMOST(郭守敬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

近期,北京-亚利桑那巡天(BASS) DR2的3.5亿天体数据也已完成云端存储,向全球开放共享。通过阿里云提供的Docker集群、人工智能等技术,云上科研大大提升了科学家的工作效率,最多可将原来一个星期的工作缩短到8个小时完成。

13_meitu_6

[图注:中国虚拟天文台云节点]

数据统计显示,全国天文学家有三千位左右,却有两万多位天文爱好者通过中国虚拟天文台找到了“组织”,培育了天文领域的后备力量,拓展了爱好者的视野。其中一名来自合肥的10岁小学生,借助天文台的共享数据成功发现一颗超新星,成为了全球发现超新星年纪最小的人之一。

2017年11月,在天文台与阿里云的共同推动下,首套天文教学丛书《互动式天文教学指导丛书》小学卷《小学天文教学(教师用书)》出版,天文大数据正式进入小学课堂。

天文学是应用最广泛的基础学科,不仅能揭开宇宙起源的秘密,还能拯救生命。去年12月,伊朗、伊拉克边境地区发生7.8级地震,7万人无家可归,当时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牵头,国家天文台-阿里云天文台大数据联合研究中心迅速响应,调用阿里云在欧州、美国等地的全球能力,极速推送应急数据帮助减灾。

1、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lieyunjingxuan
)字样。
3、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user_occu}}
{{item.author_user_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