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专访熊猫资本李论:摩拜ofo当下不可能合并,创业者应做改变世界之事
统计 阅读时间大约10分钟以上(4871字)

2017-12-25 专访熊猫资本李论:摩拜ofo当下不可能合并,创业者应做改变世界之事

做正确的事情,不要做投机的事情。

猎云网注:共享单车到目前为止的战局基本可谓尘埃落定。摩拜与ofo两家在争奇斗艳、各显神通的当下,也伴随着资源浪费、资本蛮投的局面里。越来越多的参与者,或是围观者开始祈祷两家合并后给社会带来的变革力量。关于这个论点,熊猫资本李论给了一些自己的思考。本文转载自公众号Bianews。

12月15日,2017 WeMedia第四届中国自媒体年会,在北京盛大开幕。本次大会以“X”为主题,意见领袖、行业精英、国内知名媒体、自媒体大咖大咖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行业趋势,共同展望未来互联网风云变幻。

参会的企业领袖覆盖新零售、新消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商业时代的潮流领域,既有成功转型的老牌巨头,更有乘势而上的新生力量,各行业精英共同描绘出未来的蓝图。

会上,熊猫资本合伙人李论站在投资人角度作了主题演讲,解读了以新零售为代表的新型商业模式,以及新零售带来的行业新思考。

熊猫资本成立于2015年,由四位合伙人李论、梁维弘、李心毅和毛圣博发起成立。拥有人民币和美元双基金,投资阶段覆盖天使轮到B轮。成立两年,已投资摩拜单车、米么金服、凹凸租车、一智通、开云汽车等数十个创业项目。

演讲结束后,李论接受了Bianews采访,分享了其对ofo摩拜可否合并、无人货架的发展前景等方面的看法,并对2018年创业和投资的趋势进行了预测。

摩拜和ofo:当下不可能合并

熊猫资本作为摩拜的投资方,投资之前做了很详细的共享单车市场调研,最后选择了摩拜。所以,谈及合并一事时,李论表示:我们分析认为当下摩拜和ofo不会合并,但公司运营是创业者的事情,创业者需要自己判断如何选择,我们并不干涉。

关于二者不会合并的原因,李论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首先,摩拜并购ofo可能需要20亿美元,而这20亿美元可以造很多车;

其次,ofo有的用户摩拜也都有;

最后也是最麻烦的便是ofo的车,维护成本太高,每台车都可能成为负债。

关于最后一点,李论风趣地打了个养鸡场的比方:“我是个有八百万只鸡的养鸡场,那是一个也有八百万只的养鸡场,但是那八百万只鸡很多不健康,回来既不能下蛋,我还要给它治病给它喂食,并购这个养鸡场干吗?”。

至于摩拜和ofo各自的未来,李论表达了他对摩拜的支持并认为,摩拜有机会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

ofo的未来,在李论看来,坏车率、冬天骑行率低、学生寒假回家这三个问题加起来,但是春节期间ofo应该就很难熬。同时,他了解到,ofo的资金问题也很紧缺。

无人货架项目未达投资标准

今年融资消息不断的无人货架项目,熊猫资本却并未涉足。对此,李论表示,一方面,熊猫资本衡量一个项目能不能被投资的很重要标准是,“它能不能规模化快速复制,无人货架其实很难快速(起量),包括无人便利店也难快速起量”。

对于这波创业者,李论认为他们对“中国各种各样的主管部门对开零售店有什么样要求”的理解不太深入。

另一方面,从成本结构分析,人对销售的拉动是很有价值,把一个增量的东西当作成本的减项,其实意义不大。

最后,李论称,无人货架项目“各方面的发展”都到不了投资的标准。

创业者不要做投机之事

“改变世界”一直是李论的愿望,他认为做投资就能实现这一愿望。而投资最重要的是资金,为此李论也曾创业积攒资金。

所以,李论站在创业者和投资人的双重立场给当下创业者提出建议,“做正确的事情,不要做投机的事情,不要做盲目跟风的事情,要想办法用你的技术、你的创新解决问题,要对世界有贡献,不要像后面的跟风者一样,等并购”。

他再次拿摩拜和ofo合并一事举例称,希望这件事情不成功,能给后人们、给未来的创业者、给未来年轻的投资人们传递一个信息,创业者和投资人都应该去做正确的事情,而不是投机的,“很多事情不是可以苟且的”。

2018年线下流量会得到更好的挖掘

关于2018年的创业和投资趋势,李论认为,线下流量会被更好的挖掘,线上跟线下会更好的融合。

他认为,线上需要有超级大的平台把流量先做第一次汇聚,之后才能产生新的机会的。但线下流量是自然流量,有大量收割流量的机会。

此外,他还透露,熊猫资本2018年会有两个很棒的项目,项目流量同样是来自于线下,且其中一个项目仍然是跟交通出行相关。

以下为李论专访全文:

Bianews:在刚刚的演讲中您讲了新零售,您怎么看无人货架这个项目,您似乎不太支持这个项目。

李论:不是我们不支持,我们衡量一个项目能不能被投资,很重要的标准是它能不能规模化快速复制,我是个VC,需要它起量。无人货架其实很难快速(起量),包括无人便利店也难快速起量,还受到政策等影响。

对于这波创业者,我实话说,他们没有了解过中国各种各样的主管部门,对于一家零售店能开有什么要求。集装箱盒子往那一放,连消防标准都是不达标,这一切导致了很难投。

第二,从成本结构分析,没有人减少的成本很有限,但是人对销售的拉动是很有价值的,你把一个增量的东西当作成本的减项给减掉其实这个意义不大,我们认为。

Bianews:您觉得它跟现在的新零售有什么关系?

李论:它有价值的,价值是在于它是综合零售业态的补充。比如说以前是一个大型的商超,但是需要进入一些社区,有些社区可能人很少,也不适合开一家店,而且我觉得这个社区其实很年轻化,对SKU的要求是比较少的,就可以铺大型的便利店进去,但是一定是个补充不是个主流。

Bianews:您觉得它是数量,还是商业回报量,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

李论:我觉得各方面都很难。

Bianews:各方面的发展都到不了投资的阶段?

李论:我觉得到不了投资标准。

Bianews:那它是在供应链上有改进?

李论:为什么我说它应该是复合的商业形态的一个补充,以上海为例,上海有一家叫城市超市在上海12个门店,是针对老外,针对外籍人士相对单价比较高、商品比较精选的超市,它做这件事情机会在哪里,第一供应链是现成的,第二商品是精选完的。接下去解决怎么更多触达用户的问题,其实在上海没有办法开出那么多店。

可能有的社区是用两百平的小店方式,在有的写字楼里面用的是无人货架扫码的方式,这是个补充,原来的供应链是能够对它所有的终端赋能的。

Bianews:您在演讲中讲新零售是巨头系统的变现,背后是用户支撑,那些小商家是不是没有机会了?

李论:有机会,我觉得是不同的两个标准,他们的机会,不代表是VC的机会,VC没机会了不代表他们没机会。比如,传统夫妻老婆店也可以迎合新零售这波潮流,通过接入一些好的供应链平台,对小区的用户更了解,还能对它提供一些额外的服务,像代收快递,看孩子等很多别人干不了的服务。

我又接了新零售很好的供应链,做了前端,这是不是机会?是个机会,对于很多夫妻老婆店来讲,这可能是很好的机会的,供应链变的更好了,成本变的更低了,还有更多供应链愿意为我服务了,原来开一家店变成开两家店了,原来需要雇小工的,现在无人收银的柜台,不需要雇人了,这都是机会,但是这种机会有可能不是VC的机会。

Bianews:您刚刚讲现在新零售需要一些新资本的机会,熊猫现在有没有?

李论:熊猫还是聚焦渠道,比如我们投了一家做眼镜连锁,基本社会上比较时髦的设计师品牌化明星款眼镜,都是他们独家代理的,这是一个新的渠道,把他们的品牌跟墨镜跟漂亮的眼镜作为装饰品做一个强关联,这个渠道有机会的。

还有新的品类,比如,之前说中国的方便面是伴随着外卖的上涨之后跌得很厉害,好像方便面或者方便食品没有机会了。但是方便食品依然有机会,这两年出来的的方便火锅、米粉也是机会。

我觉得方便面卖不好的原因是,方便面的传统品牌不努力了,并不是方便食品没有机会。方便食品依然有机会,毕竟外卖需要等30分钟,外卖来的东西口感也许还不好,但方便食品是很快的,为什么不可以用方便食品解决呢?比如小火锅就很好,为什么要傻乎乎的等半个小时送一份凉了的菜,这是新的品类大量的机会的,并不是没有。

Bianews:再就是共享充电宝,熊猫资本没有投,您觉得充电宝哪个地方不适合投资?

李论:第一它是不是个刚需,但是它只是在某几个时间是刚需,实在没电的情况下是刚需,或者说某一群人是刚需,像编辑或者我们这种VC天天不在办公室满世界跑的人可能是刚需。

VC会投充电宝的原因其实是自我焦虑,因为它觉得我有这个需求,感觉全人类都有这个需求,其实大量的白领在办公室待着没有这个需求。办公室就充完了,为什么有这样的需求,大量开车的人上车就充了,也没有这个需求,我们自己分析第一这个刚需没有那么高的频次没有那么大的群体,这是第一。

第二,充电宝还有一个更根本的问题,没有网络效应。没有网络效应的点在于,这个店里放个来电的充电宝机器,还是街电或者小电的的充电宝机器,没有区别。一个拥有十万终端的充电宝,跟一个拥有一百万终端的和一百个终端的本质没有差异,只是规模大小,最多是有个成本优势,除此之外没有。不像单车,单车量足够大,提供了无法取代的便捷性之后这是有网络效应的,充电宝没有。

Bianews:说到单车,熊猫资本其实是投了摩拜才为更多人所熟知,那现在熊猫有没有下一个“摩拜”项目?

李论:有,只是现在不能说,还是深根于线下流量的。线上流量板结很严重了,本质上说WeMedia做的都是线上的耕耘。

我认为第一波是微博把流量做了一次聚拢,最早的时候做了很多微博的号,在微博里面把流量做转化,第二波微信汇聚了很多的流量在微信里面做转化,现在头条系统做了很多流量,这是线上,线上真的没有那么容易,线上需要有一个超级大的平台把流量先做第一次汇聚之后才能产生新的机会。

但是线下流量是自然流量,有大量流量收割的机会,摩拜本质上来说就是整个互联网里面第一次变成流量从线下收集,以前是从线上收集。

Bianews:什么时候能宣布?

李论:春节前后,也是跟交通出行相关。因为我们未来会深耕交通出行这个体系,摩拜只是解决0-3公里的需求,接下来会围绕3-8公里、8-15公里、15公里以上的需求看怎么解决。

典型的0-3是自行车,3-8公里是电动车,8公里以上是现在的专车出租车市场。我们已经跟神舟专车、首汽约车、嘀嗒也在合作了,再往15公里以上大家发现,我去机场叫专车要100块还不如分时租赁租个车,比如途歌、依维塔这种做的,15公里以上的长距离出行,还有包括短租,三天以内的短租,三天以上的长租都有巨大的市场,因为我们一期也投了凹凸租车,也是5亿多美金的公司了,我们投了开云做电动汽车的,我们会围绕这个系统完整的做我们交通出行的解决方案,我坚信交通出行以摩拜为核心做到500亿是没问题的。

所以有人问摩拜会不会跟ofo合?我认为不会,至少当下不会。

我要把它并购掉要20亿美金,20亿美金得造多少自行车?第二它有的用户我都有,为什么要合呢?第三更大的问题是它很多车都要维护。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我是个有八百万只鸡的养鸡场,那是一个也有八百万只的养鸡场,但是那八百万只鸡不太健康,回来既不能下蛋,我还要给它治病给它喂食,并购这个养鸡场干嘛?

我们很支持摩拜的团队,既然逮住一个机会能干一家伟大的公司,为什么不去坚持,人生没有那么多机会,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机会的。

Bianews:所以你觉得未来摩拜会把ofo给干掉吗?

李论:我觉得ofo春节很难熬,因为它的车损坏率很高,冬天骑行数在掉,用户以学生为主,学生放假回家了,ofo会很难。

Bianews:有没有内部的消息,ofo的资金链状况怎么样?

李论:很紧,但是我又不是它的财务我不太清楚,只是听说很紧。

Bianews:熊猫对创业者和项目有没有制定什么标准?

李论:第一我们是一个门槛比较高的基金,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没有一年投超过十个项目,我们对人要求很高,因为我们认为最后能够成为企业家、成为伟大创业者的没有那么多,对人的要求特别高。

第二,VC本身也是一个商业模型,VC的商业模型是低成功率但是单项目高回报率,其实能够满足VC要求的项目也没有那么多。

Bianews:今年大家都在讲AI这个问题,熊猫资本有没有看AI项目?

李论:我们AI团队还是很强的,我们团队合伙人里面有中国投过最好的IPO类AI项目的团队,比如今年IPO的旭创就是做全球光连接器最大的公司,比如以前投过face++、七牛云、云知声这些都是AI的公司。现在来说我们关注的还是那些有具体应用场景的AI,这就是为什么在单单视觉系统里面就出来这么几家20亿以上的公司,易图、face++、商汤,它就是应用场景很具体,政府采购量巨大,而且很多人说现在AI不是to政府吗。

应该由政府来的,我自己认为AI会变成未来的基础设施,它不是互联网是整个社会的基础设施,像水电煤高速公路一样,这件事情其实是应该由国家推导的,我们作为VC只是希望找到这个值得国家、值得整个社会放进去更多资源的地方,我们是个发现者。

Bianews:熊猫资本其实在出名之前有错过一些好项目,比如说哪些项目是因为没有走到大众面前所以才错过的?

李论:作为投资人永远有一个遗憾就是错过,第一个角度来说,作为一个投资人,市场上基金这么多,首先要做到做减法,哪些领域是确定不投的,先做定性分析,哪些领域没有机会或者说哪些领域覆盖不了,所以动态的来看什么叫做miss,miss肯定是永恒的。

Bianews:熊猫资本四个合伙人,你们之间产生分歧之后会如何互相商量把这个问题解决?

李论:第一叫充分尊重,第二是毫不妥协,第三叫充分沟通,这是我们的原则。

Bianews:你想给未来创业者什么忠告?

李论:做正确的事情不要做投机的事情,不要做盲目跟风的事情,真的要想办法用你的技术、你的创新解决问题,真的要对这个世界是有贡献的,不要像后面的跟风者一样,等并购,不要造成这么多社会资源盲目的浪费。希望反对合并ofo这件事能给后人、给未来的创业者、给未来年轻的投资人们传递一个信息,很多事情不是可以苟且的。

Bianews:最后,您简短预测一下2018年创业和投资的趋势吧?

李论:线下流量还会有更大更多的被挖掘的方式,线下流量会被更好的挖掘,线上跟线下会更好的融合。

1、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lieyunjingxuan
)字样。
3、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user_occu}}
{{item.author_user_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