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央广揭露AI虚火真相:像“炒作明星”一样炒作“创新”
统计 阅读时间大约7分钟(2432字)

2017-12-07 央广揭露AI虚火真相:像“炒作明星”一样炒作“创新”

满大街的人工智能,有多少在忽悠人?

【猎云网(微信:ilieyun)北京】12月7日报道(文/吕梦)

注:本文转自猎云网旗下专注人工智能的垂直媒体AI星球(微信:ai_xingqiu)。

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互联网大会上,“人工智能”成了“饭局”之外最热门的词语。大会还专门开设了分论坛《人工智能:让生活更美好》,并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内外企业家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伦理等方面的发展。

中央对人工智能寄予厚望,从政策到国家发展战略,正在举全国之力,试图在2030年抢占人工智能全球制高点。

但近日,中央权威媒体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栏目,给人工智能这把“烧”起来有点旺的虚火泼了一盆冷水。

这篇报道称,“要鼓励创新、倡导创新、包容创新、也要特别注意维护创新”,这里的“维护”,言下之意就是对于当前披着AI马甲的伪人工智能项目,要“撕开面纱,揭露真相”。

AI概念为更多人所熟知是在2017年,根据Venture Scanner数据显示,仅2017年,人工智能类别的创业公司数量全球就达到957家。另从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的数据来看,2017年截止10月,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数量已经与2015年整年相当。

蜂拥而至,必然有利可图。但在这里,“利”未必是指利润——就目前情况来看,国内大多数AI创业公司都还没有实现很好的销售业绩,更谈不上盈利。

因此,获得VC的青睐成了当前许多AI创业项目的逐利所在。难怪有人笑称,人工智能最大的应用场景是在饭局上。

李开复此前就说,现在创投市场人工智能泡沫很严重,每个商业计划书上都要加上人工智能,几乎任何行业的创始人都说自己是人工智能公司,这个时候我们投资机构就要很谨慎地去选择,要辨认出真正的人工智能项目。

人类的发明史上,从来都是应用需求领先,从来都不是技术领先。比如,人们想要飞,才有了飞机并不断改善;人们希望计算更快,才有了CPU。好像,人们并没有迫切需要AI”。

这是不久前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副所长、联合研究实验室主任王志华教授的一番言论。

王教授认为,现在AI可知的应用就只有图像解析。“只要你是可知的应用,那你就老老实实地说你在做应用、在做图像解析,而不要吆喝着所谓的人工智能。

以此为例,某投资人机构就曾遇到由豪华技术团队构成的自动驾驶公司,声称已经掌握了世面上最领先的视觉算法,并将一骑绝尘率先步入L4,也就是高度自动驾驶阶段。

但从无人驾驶整个技术结构来看,视觉算法只是第一步,之后还将涉及高清地图,逐渐迈向决策层和执行层。比如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情况准确预测,对下一步行动的规划和选择合理的路径达到目标等。如果只是单纯的谈算法,也只是纸上谈兵。

单一夸大某类技术,就像前阿里集团执行副总裁、现嘉御基金创始人卫哲认为的,“贴上很多流行的标签,流行什么贴什么”,“很多只是有一定算法的,或者还是基于机器学习的公司,今天摇身一变都给自己贴上了人工智能的标签”。

Aibee创始人兼CEO,前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IDL)主任林元庆也告诫大家,“现在很多的工业机器人,比如说我从这边拿起一个东西放这边,都是很机械的重复。这种东西都是已经编程好的。通过传送带传送,我从这边拿出来放到那边。这些更多的是自动化,其实没有太多智能的东西在里面”。

伪人工智能项目另一个特点是看似是机器智能提供服务,通过机器输出结果,实则都是人工预设好的——系统根据用户的输入在预设模块里找到相应合适的匹配,再通过机器输出用户所想要的结果,

比如许多主打儿童市场的智能机器人,除了能进行简单的对话外,有的只是加上了儿歌、学英语等功能,像几个App的集合,却并不具备真正的学习能力。虽然这类项目从商业模式来看是成立的,但肯定不是人工智能项目。

再有是人才,人才是赢得这场持久战役的重要筹码,企业的人才策略主要包含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但正因为对人工智能要求的技术门槛较高,有直接的人工智能专业的大学却就寥寥无几,很多是计算机、通信工程或数学等专业,其他类型的工程师转行做AI,至少需要两年以上的学习。

较少的人才储备遭遇近几年爆发式的行业发展,几万家人工智能公司,突然冒出这么多豪华技术团队,从何而来?

当前大部分中国AI技术,都利用了一些开源的技术框架,在这些底层算法之上进行优化。但从技术的原创性来看,与美国和英国相比还远远不够,中国大量AI企业的可复制化非常高。

此外,就是看商业落地的能力了。从O2O、智能硬件、共享经济到AI,创业方向永远紧跟潮流,走在时代最前沿。说“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在饭局里”是句玩笑话,没有落实到垂直化应用场景,具备变现能力,这个故事就真的讲不下去了。

华人科学家、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李飞飞曾提到辨别真伪AI项目的方法,一个人工智能项目,在算法上的进步,如果是代数级的,而不是几何级的,那么就还只是机器学习而已,属于伪人工智能

今年8月,全球最大的IT行业分析和咨询服务公司Gartner对外发布了一份“新兴技术炒作周期图”,显示某些软件公司正在利用人工智能这波热浪,夸大AI在其产品中的能力,不加区分地给自己的产品贴上人工智能的标签。

当中可以看到,“机器学习”“认知专家顾问”“软件定义安全”“自动驾驶汽车”“区域块”等概念正处于炒作顶峰。

Gartner公司把这种现象叫做“AI washing”。它是某些企业为了改善自己的产品的形象,迎合大众口味,而进行的一种虚假营销手段。

根据预测,到2020年,几乎在每一款新软件产品和服务中,都能看到人工智能的身影。

要知道,仅仅是在2016年1月,“人工智能”这一词在Gartner 公司的官网gartner.com上的热度排名连前100位都没有进。但到了2017年5月,这个词飙升到了第7位,知名度急剧上升。

就像新兴技术炒作周期图上所显示的,随着认识的加深,人们对新技术的预期会不断提高,并随着媒体炒作而到达顶峰,正如今天的“人工智能”概念。

顶峰之后,由于技术瓶颈或者其他的原因,人们的预期逐渐降温并走向一个低点,但当技术成熟后,期望又重新上升。

“人工智能提供了令人激动的可能性,但不幸的是”,Gartner的研究副总裁黑尔说,“大多数供应商都专注于简单地构建和营销基于人工智能的产品,而不是首先分析出客户对于人工智能的需求、潜在用途和业务价值”。

这种对人工智能的广泛炒作已经对科技投资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因为它损害了人们对科技的信任和信仰。

林元庆说,目前,我们仍处于弱人工智能时代,简单以真伪区分人工智能项目显得过于生硬。但对于资本追捧下不断“蹭热度”的项目,他的态度是,“你贡献概念,我觉得其实关系不大。更关键的是,你觉得这里边,人工智能只是一些很皮毛的东西吗?还是你真的做了一些东西。你做了0.01还是做了99%?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想起星球君最近在读一本《程序员的修炼之道》(The Pragmatic Programmer),书的前言令人印象深刻,它引用了中世纪矿工的信条:“我等采石之人当心怀大教堂之愿景。”

精心打磨自己的本领,脚踏实地,心怀敬意,产品和匠心才会得到尊重。技术是,生意亦是。

 

1、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lieyunjingxuan
)字样。
3、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user_occu}}
{{item.author_user_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