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著名《对话》栏目以中国“新四大发明”为话题,邀请ofo小黄车创始人兼CEO戴威,与高铁、支付宝、网购的企业代表,对话来自19个国家的外国青年,共同探索中国式创新之路。
进入21世纪,以高铁、共享单车、支付宝、网购为代表的“中国科技”,被国外青年亲切誉为“新四大发明”。这些带有“made in china”标签的高新科技,不仅大幅降低了世界公民获取高质量生活品质的门槛,还让“中国式创新”成为某些领域的领跑者。
“中国式创新”的温度
“我在北大读研究生的时候开始创业做ofo小黄车,那个时候我已经丢了5辆自行车了,每次丢车之后,我就又去买一辆,反复五次,非常痛苦。我采访了周围的同学,大家平均都丢了两三辆车。”当主持人陈伟鸿问起ofo创业的初衷和灵感时,戴威表示,“当时我就在想,也许我们并不一定非得拥有一辆自行车,只要在我们需要的时候,能够用到就好。”
这个简单的想法,成为了ofo小黄车创业的“种子”,但在初期却不乏质疑之声,“你们这个公司存在不会超过三天的”、“自行车发街上,三天肯定全丢”……到底能不能通过一种共享的方式,让大家不必拥有却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怀着最美好的憧憬,戴威带领着他的团队在2015年5月,开始了这个迅速火爆全球的科技创业。同年9月份,ofo小黄车在北京大学最先上线。
意料之中,ofo小黄车让城市居民重拾骑行习惯,打通了城市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的“气脉”。随后,ofo小黄车从北大校园,以指数级的增长速度在全国各大城市漫延,共享单车,已成为一种新颖、时尚、便捷的出行方式。
“中国式创新”的态度
“我自己很喜欢骑共享单车,每次我会发微博骑ofo小黄车,我的粉丝就会说‘很心疼小黄车’、‘心疼小黄车两秒钟’”,来自德国的“重量级”上海女婿阿福在节目中现场表白小黄车,引发观众阵阵笑声。在回答阿福关于小黄车质量的问题时,戴威表示,“我们坚持不生产车,(而是)连接车”,ofo小黄车跟自行车老品牌上海凤凰、天津飞鸽,包括吉安特等越来越多的品牌合作,“他们能够保证生产出来的小黄车,比市面上卖的单车质量还要好两三倍左右。比如说 ,国标的测试可能是10万次,我们做的是20万次,包括轮胎的磨损测试都是高于国标,两到三倍的测试。”他满怀自信阐述了“ofo不投放廉价车”的态度。
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催动下,ofo小黄车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实现了单车共享的开创式创新。绿色、便捷的短途出行体验解决了城市交通出行的许多痛点。
ofo小黄车是城市的参与者与支持者,对于这点,戴威十分坚定,“通过共享的方式,原本一辆车只能服务一个用户,现在一辆车能够服务十个用户,使用效率提升了至少十倍。而通过共享的方式,能把现有自行车存量减少90%。我相信未来,越来越多人都通过共享单车出行,道路上已经停放的五亿辆车可能会缩减到五六千万,会腾出更多的空间给这座城市。”同时,他还表示,ofo小黄车在全国有15000多人,专门负责各个城市的维修回收、调度投放等工作,“保证大家随时随地有好车骑”。
共享单车扩展我们的生活半径
自行车,人类仅靠自力能够获得的最快速度,是最伟大的发明,也是人类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只需一辆自行车,你就可以去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共享单车不仅仅替代了一些短途的汽车出行,还帮大家解决了较远途的走路问题。
在节目中,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研究员高宇宁表示,像火药和司南对人类的扩展一样,“高铁像交通的主动脉,ofo像交通的毛细血管,它带来的是我们整个交通能力的扩展,整个人作为一种存在的能力,扩展了他的手,扩展了他的腿,所以这是一种能力的扩展。”ofo小黄车的出现,扩大了我们的生活半径,让城市短途出行更加自由、便利。
“中国式创新”是追赶和超越的过程
不同类型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创新方式,无论是由内部经济结构变化引致技术革命工业化先行的英国,还是通过模仿先行国家的技术而实现技术追赶的西方国家,归根到底,都是由创新驱动的。中国作为典型的后发大国,它在现代化进程中同样走过了一条从学习模仿到消化创新,从追赶到超越的道路。
作为“中国式创新”的一个缩影,共享单车正在扮演着连接中外文化的角色,以科技驱动的方式,抹平了技术传递、经济差异、文化差异的壁垒,让全世界感受到中国的日益强大,蜕变成世界强国的过程。目前,ofo已在全球连接了超过650万辆共享单车,为全球6个国家,超过150座城市的上亿用户提供超过共计20亿次高效、便捷、绿色低碳的出行服务,并且,每天为超过2500万人次解決短途出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