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微信:ilieyun)上海】5月12日报道(文/元杰)
还有什么不能共享?随着共享单车、共享充电,甚至共享篮球等各色以“共享”为名的创业项目不断博人眼球,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调侃。
今日,主打一体式“共享厨房”的吉刻联盟向猎云网(微信:ilieyun)独家透露,他们近日获得洪晟观通基金的数百万元Pre-A轮融资,将用于线下共享厨房产能中心的拓展、系统完善和团队及品牌建设。
其实,在线上流量越来越难,资本和创业者争相挖掘线下流量的背景之下,共享经济不断向大众生活相关的细分领域渗透是大势所趋。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达39450亿元,增长率为73.3%,2017年增长势头依然迅猛。
那么,共享厨房做的是什么?
从目前涌现的项目类型看,一类是 To C 的家庭式共享厨房,主打O2O模式,早在2015年就已经出现,然而随着去年许多创业者出局,这种模式被证明为“也是一个烧钱的游戏”。另一类是 To B 的集中式共享厨房,主要面向从事餐饮外卖的小商户。
吉刻联盟属于后者,创始人史晓明把其比作餐饮业的 WeWork 。他们在商圈附近建设一定规模的共享厨房,提供空间、设备、能源、配送等一系列硬件支持,能够满足商家拎包入驻。同时,他们也提供客服、外卖运营、菜品开发、营销、品牌包装、业务培训等服务。入驻商家只需要缴纳佣金。据了解,目前吉刻联盟在上海建设了6家线下共享厨房产能中心,商家入驻率达95%。
史晓明告诉猎云网(微信:ilieyun),吉刻联盟所做的事情是在帮助外卖行业提升效率。餐饮一直被认为是一个稳定、高利、市场空间大的行业。然而也面临着房租、水电、人力成本增大;消防、卫生许可门槛高;菜品更新快等局限。O2O外卖平台兴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弊端,但是外卖生产过程无人监管,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外卖商家也需要面临营销、配送等问题。
“如果把外卖行业比作淘金,那我们就是卖水的人。”史晓明说,互联网餐饮是一个有3000亿的市场,而且每年以300%的速度增长。吉刻联盟的目的就是把外卖餐饮店联合起来,通过共享资源的模式,解决行业痛点,推动行业进步。
首先,针对行业投入成本过高问题,吉刻联盟建设线下共享厨房产能中心。他们将空间分割为单独的隔间操作间,配备烹饪所需的设备,提供给入驻的商家。从而为餐饮外卖商家降低边际成本。因为他们并不依靠线下门店引流,所以在位置上,吉刻联盟的线下共享厨房产能中心主要布局在“好商圈的二流位置”,即靠近主流商圈,但地价相对较低的位置。
其次,在入驻商家选择上,并不是商家交佣金就能入驻,吉刻联盟为此建立了严格的筛选标准。史晓明介绍,他们主要选择“有流量基因的餐饮项目”。所谓流量基因就是菜品有自己的特色,同时符合当下大众的消费需求。商家入驻后,吉刻联盟会在品牌包装、菜品开发、策划运营上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如个性化客户维护方式、特色包装、运营管理培训课程等。
最后,针对C端出口,吉刻联盟一方面和外卖配送平台合作,将线下共享厨房产能中心的外卖配送业务打包给配送平台。这样既能降低商户的配送成本,同时也改变了外卖配送多点对多点的现状,提升了配送效率。另一方面,吉刻联盟同外卖平台合作,把入驻商户的外卖业务以集团方式提供给外面平台,帮助他们做线上运营。从线上订单销售到线下客服跟踪,从订单数据分析到各类营销活动,吉刻联盟都能提供服务。
商业模式上,房租、营业分红、商家入驻费、品牌服务费、配送收益是目前吉刻联盟主要的变现渠道。未来,吉刻联盟还会向上游食材供应链拓展业务。
团队方面,创始人史晓明有15年餐饮行业从业经验,曾创立品三国,担任过法国索迪斯总监。创立吉刻联盟之前,他是海底捞创新研发总监,海底捞U鼎冒菜品牌总经理。其他核心团队成员来自美团、用友、海底捞、穿山甲机、三一重工等企业。
To C 的共享厨房模式难点在于线下获客,如果用资本投入去换取线下流量,很容易陷入O2O模式的烧钱漩涡。而 To B 的共享厨房模式,重在服务B端客户。互联网餐饮庞大的市场空间必然会催生越来越多的B端商户,而在互联网引起的社会化分工日益明显的趋势下,服务好B端商户使其更专注做好本职的餐饮服务,本质上更符合市场的规律,也能提升互联网餐饮行业的运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产品:吉刻联盟
公司:呀谧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微信:吉刻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