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4月22日报道(文/竹子)
现代人活得并不轻松,不仅要面对生活上的压力、工作上的挑战,还要排解心底深处的负面情绪,以及由此引发的失眠抑郁等问题。WHO的统计显示,有22%的人群正在被某种精神健康类问题困扰。
于是很多创企开始插足相关领域,以各种形式关注人们的心理健康。其中既包括引导减压类的App,也包括各种硬件设备,冥想大师正是后者中的一员,它的主打产品是一款叫做“冥想大师 AlphaSense”的头戴设备。
这款头戴设备的使用非常简单,佩戴上后,它会对你的脑电波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冥想大师的专利脑电波算法匹配出适合你当前状态的音乐以及特定频率的光线,给你的心情来一场按摩。在评估用户当前的精神状态的同时,利用专利的脑电波诱导工具,将用户引领至类似冥想的状态,以此改善用户失眠、精神压力大、抑郁情绪、身心疲劳等症状。
冥想?为什么是做硬件
很多创企对心里层面的干预都是通过应用的方式来实现的,不论是以游戏的方式,或是情绪记录分析,还是互动聊天咨询,皆是如此。而冥想大师的主要服务,看起来也不过是当下流行的“音乐疗法”,为什么非要做成硬件?
“现在市场上的确有很多轻音乐类的App,但它们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没有个体针对性。”
冥想大师CEO兼创始人张博解释道,音乐对人而言,其实就是一个外界刺激。而每个人在每一时刻,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不一样的,这取决于你大脑当时的状态。同一首乐曲,你今天听了能睡着,明天听也许就起反作用了。
而个体与个体间的差异更是巨大,由于喜好和过往经历的不同,对音乐的口味更是千差万别。一首乐曲适用所有人?不可能。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做硬件。有硬件,才能对脑电波做实时检测,计算出个体当前的脑部状态。纯软件没有办法做这样的识别过程,必须要通过硬件来承载。”检测之后,系统会从音乐库中挑选出符合使用者当下状态的音乐播放。据悉,冥想大师的曲库目前有2、30首音乐,因为对播放的音乐要求较高,冥想大师还联手了香港的一个音乐人自行开发。
而冥想大师背后的团队,在技术领域也都各有建树。多位核心技术团队成员来自全球顶尖的Center for Dynamical Biomarkers实验室,在睡眠相关领域研究有10多年的研究经历,对脑电波分析处理等都有过接触,CEO张博还拥有超过7年的专业医疗市市场运作经验。同时,公司还获得了3项相关的专利认证。
“其实做硬件,真的让我们吃尽了苦头。”采访过程中张博笑言道。
本来以为攻克了技术方面的难题就算掰到了一座大山,谁曾料硬件之路也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坑。本来预定半年开发出硬件电路,最后整整花了一年半时间才整合好。而这也是公司选择在5月上Indiegogo网站做众筹的原因,这样可以给团队更长的周期调整,进一步完善产品。产品在美国的售价为399美元。
美国——一个新的冥想国度
冥想起源于印度教与佛教的精神训练。冥想这个单词来源于梵文的DHYANA,中国古代把这个词翻译成了“禅”。 据研究,早在3000多年前已经有人开始练习冥想。
由于乔布斯、希拉里等知名人士对冥想的关注,引发了美国市场的冥想效应,时代周刊甚至把美国称作冥想的国度。所以,冥想大师把发力地点选在了市场已经比较成熟的美国。
冥想是瑜伽运动中最珍贵的一种技法。2007-2012年间,美国人民在瑜伽上的消费增长了87%, 参与人数以每年20%的速度激增。根据IBISWorld的数据预测,到2017年美国普拉提和瑜伽行业的市场前景将达到86.4亿美元。
面对如此庞大的瑜伽市场,冥想大师自然选择了合作。他们把数据开放给了瑜伽老师,让他们能够看到学员的具体变化,对教学计划作出调整;同时,也允许老师在App端上传音乐和课程,共享资源。团队也正在开发瑜伽冥想的周边产品,如瑜伽氛围灯、香薰、体感音乐床等。
张博告诉猎云(微信:ilieyun),美国的瑜伽行业正在进行第二次的升级,从单纯的拉伸塑身工具转变为心理调节工具。
“我们认为冥想在海外市场,正处于爆发节点,所以即使没有太多产品,我们也只想利用好时间点尽快切入。”
中国——众多失眠群体的海洋
在美国,冥想这张牌很好打通,但在务实的中国,这样的手段就不是太好使了。于是冥想大师改抓国内高失眠率为切入点,从改善睡眠的角度定位产品。
同时,团队也规划开发一些睡眠和精神方面的智能检测设备,通过廉价、方便的专业医疗背景检测产品去获取国内用户,达到一定基数后,再将用户群体导入到Noah这类干预产品中。
考虑到国内更低的人力成本,以及便于收集临床数据的大环境,冥想大师在北京建立了一个办公团队,公司总部位于波斯顿。
“国内市场的教育和开销花费较大,所以我们选择先在海外市场磨合产品,再来撬动国内市场。”
目前,冥想大师还在继续铺垫技术认证之路。张博告诉猎云网(微信:ilieyun),团队在专业领域下了很多功夫,公司正在着手申请国内医疗级产品的认证,也在尽力发表论文,未来希望进入国内市场时能有严谨的医学领域背书。
未来定位私密化,从硬件转平台
“冥想大师的团队成员压力大时,也用自己的产品调节吗?”
“对,这是我们非常好的减压手段,实际上,我们还凭此招揽到了合作伙伴。”
张博笑着告诉猎云,公司的几个合作伙伴都是在体验过产品之后,被吸引加入合作的。“比如我们的工业设计团队——上海威曼公司, 还有荷兰设计师Joost Roozekrans,都是通过这样的机缘加入的。我们的一个天使投资人也是在西安医院做实验时,试用了产品而决定投资300万人民币。”
对于未来,张博很坚定地表示,一定会从硬件转平台。硬件产品有其自身难以避免的周期和迭代问题,而且很容易招徕其他竞争对手,要想长期留住用户就一定要做平台,开发出更多价值。
“虽然我们现在是通过智能硬件去调节人的心理,但后期会作为更私密化的定位,在内容上去发展,比如和医院的心理科合作,编写心理课程。”
现在,公司正在寻求Pre-A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