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4月19日报道(编译:冬冬)
编者注:本文作者David Temkin是创企Cola的CEO兼联合创始人,作为产品研发主管和成功的企业家,他自身有着网页和移动产品设计研发的背景。Cola曾经于2015年11月13日开发了一款新的短信应用,号称全球首款短信系统平台,与此同时Facebook 也开始将 Messenger 与公司其他应用进行整合。不过当时 Temkin 鄙夷Messenger 将短信内容娱乐化的行为。时隔半年的今天,他又隔空喊话Facebook,这次他又会怎么说?
Facebook在F8开发者大会上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拥有9亿用户的Messenger将会借助聊天机器人Chatbot转型成为综合服务平台。表面上这只是一次普通的产品发布,将已经成功的产品升级到一个新高度,但是实际上背后隐藏着三个颇有意思的趋势。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了解为什么它事关重大以及为何Chatbot的出现会掀起热议。
三大趋势:
1.Messaging-as-OS:Messaging或转型成为平台
2.关于应用的问题:用户不愿意下载应用
3.人机交互界面:与在线服务互动的新模式
我们常说如今的手机不是为了打电话而用,经调查显示手机更像是一种聊天工具。对于大部分的用户来说,聊天(包括文本和其他形式)是手机的主要功能,也是他们花费最多时间的地方。因此如果聊天软件已经成功吸引用户花费大量的时间关注,并且用户也已经习惯了它的使用方式,那么为什么不干脆在应用中加入更多功能呢?这样用户也无需不断地切换应用和网站。用户在哪里,哪里就有需求。
Facebook发言中的三大趋势里,这个趋势最靠谱,主要是因为它并不完全是科技行业内竞争的产物。聊天是如今手机的核心,尤其在亚洲,你会发现不同的聊天应用占据了手机功能的半壁江山,而且都比西方同行研究地更加深入,有些甚至现在公开宣布了Messaging OS平台。其中的佼佼者就是风靡中国的微信,拥有5.7亿用户和超过10万的服务。
你可以通过微信聊天、订餐、预约就诊、捐款等等。其实做这些事情并不稀奇,稀奇的是大家习惯用微信完成日常生活的任务。微信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商业服务间架起桥梁,这也俨然成为微信的主流模式,甚至有一些新公司在推出在线服务时,用户得先到微信上一睹为快,然后才能看到他们公司自己的应用。
这就是为什么你总是听闻“西方世界的微信”这种说法,不过究竟西方人是否也能运用这样的聊天工具?我们不得而知。
尽管微信为用户提供聊天以外的服务,它从来不会刻意追求人机互动。当你在微信上享受商业服务的时候,大部分都是通过微信环境下的内置移动网站完成的。因此你不会和机器人聊天,输入关键词让它帮你预约。相反,这种体验更像是你在上网或者使用专门的移动应用。只是你既不需要离开微信的界面,也无需重新下载一个应用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一切尽在微信掌握中。
解决应用的问题
商业服务需要客户的参与,而客户是流动的,因此手机上客户参与的最佳方式就是应用。但是优秀的应用很难开发,要吸引用户下载这些应用就更是难上加难。一般来说,手机用户不会频繁地安装应用,而常用应用也就5至10个。此外,两大平台上有300万左右的应用,要从中脱颖而出谈何容易?大家既不喜欢安装应用,又对最新的应用都失去了兴趣,那么作为商家应该怎样调动客户的互动欲望?有一些精明的商家的确厉害,他们能够开发客户端让用户不得不安装,但是大部分商家却是无计可施。
Messenger的Chatbot平台就是希冀用户不用下载应用就能参与互动,整个过程甚至都无需登录网站手动输入支付信息。关于机器人商铺的想法引起了热议,更有声音指出将来会有不同的机器人,就像现在市场上不同的应用一样,各司其职。与应用不同的是,机器人做起来更加容易,也更容易为用户所接受。
但是现在有个棘手的问题亟待解决,那就是对于用户来说机器人是否能成为代替应用的最佳选择?而这个问题由直接引入下面的话题:
人机对话界面的出现
用户把网上服务像人一样对待并和他们对话将是Facebook提出的最冒险的想法。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这个想法:
1.复古式
发出命令、收到反馈。你可能还记得在GUI(图形用户界面)出现之前的电脑界面。用户会通过指令与电脑互动,这需要电脑记住大量的编程密码语言。其实到如今仍有大量的研发人员因其高效灵活等特点采用这种传统的方法。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没有GUI的话,电脑和互联网行业不可能腾飞,也不可能随之带来机器人的发展。
最简单的模式中,机器人采用的就是经典的命令式互动,你需要知道什么指令对应什么反馈。你必须得输入文本命令,而不是仅仅在菜单中或者通过在手机上划屏做出选择。
Facebook在F8展示的另一项创新就是结构式模版。当你在用Messenger和机器人交流的时候,他反馈给你的可能不只是文本。机器人可能会为你提供不同的选择,你可以点击心仪的一项。
2.超现实
然而,机器人真正令人兴奋的并不是回归命令代码的光荣岁月,而是它能够迈出大步迎接未来。到那时与数字服务的互动会更像是和人谈话,如同HAL 9000(小说及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的超级电脑)里的AI一样。设想你不需要使用特殊的词汇,而是使用自然语言就能够和电脑系统对话;购物、预定机票的时候就如同是在与人交谈会如何呢?这就是整个行业梦寐以求的机器人技术。
如今,通过对话实现智能代理是一个古老的梦想,就像是回到了最初的科幻时代。到目前为止,科技行业时不时地着眼于AI领域,可惜的是每一次人类对话代理的尝试都无疾而终。即使是备受宠爱的Siri,也陷入了丰满理想和骨感现实间的鸿沟里。换种方式想,你的iPhone到底怎样才算智能?难道让它没有屏幕,只有Siri吗?
最终的思考
如果你梳理刚刚的思路,会发现事情渐渐明朗起来。第一,Facebook在还未成型的领域迈出了一大步。人机对话既未在大众市场成功推广,也不是用户期待已久的想法。一些类似微信之类的聊天软件在发展其他服务方面越走越远,但是并不代表机器人也将如此。此外,微信和其他平台其实是使用GUI的典型代表,他们选择在应用中内置移动网页,这与机器人的设想是背道而驰的。
Facebook和其他业内巨头都在追求人机对话界面,包括Microsoft和Amazon,他们都将带领计算机进入一个新时代,或复古式(下命令)或超现实(AI)。但是这一切的实现都是依靠科技的推动,而不是某个用户的需求。
用户并没有期待用对话的方式预约或者买鞋。同理,应用也是这样。用户或许不想下载应用但不代表他们不喜欢这些应用。实际上他们钟爱应用,花了大量的时间在上面,其中包括聊天应用。
科技行业时常需要在没有需求的情况下创造需求,可谓“自找麻烦”,人机对话界面就是其中一个。另一方面,你或许永远不会知道研发人员在开发10亿人平台的时候会迸发怎样新奇的思想火花,我们要做的就是满怀包容,期待惊喜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