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为何这些看起来“不值钱”的创企估值如此之高
统计 阅读时间大约4分钟(1301字)

2015-11-22 为何这些看起来“不值钱”的创企估值如此之高

如果没有社交网络?想想都可怕。

猎云网11月22日报道(编译:深蓝)

你是否注意到最近很多初创公司正在大量融资?同时你可能会非常疑惑:像Buzzfeed这样仅仅融资了5000万美元的公司,在报道的时候居然会估值高达8.5亿美元;Snapchat作为一个帮助青少年通讯的App,目前估值已达100亿美元。

难道这世界是疯了么?

一些行业观察者将高度同质化App和网站大量出现的现象视作“科技泡沫2.0”的前兆。不过单单这个解释并不能说明什么,这其中还有更深层、更细节的东西值得我们去讨论。

维他命”VS止痛药

大部分人(包括许多专业的投资者)会倾向于把网络上出现的一些新产品归为两类:“维他命”或“止痛药”。

“止痛药”产品通常用于解决迫切的问题,以最快速度满足用户在某一方面的强烈需求。就像泰诺能够立即缓解患者的病情一样,这种有着立竿见影效果的产品往往很受人们的欢迎。

公司里的创新者在“灵感迸发”之后常常要面临一个实际的问题:如何向领导证明他们的想法值得公司投入时间和金钱?这些位高权重的人通常不会在意这些想法是多么新奇或多么创意,他们最关注的是产品被设计出来之后,是否能如“止痛药”一样在某些实际问题的解决上或者某些特定需求的满足上立见成效,这意味着巨额的回报。

相反,“维他命产品”并不能立马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它更多是在精神层面上满足用户的需求。就像有的人每天早上起来都会定量服用各种维他命,其实许多人并不知道这种做法是否真正能令他们在生理上更加健康,这仅仅只是一个长期养成的习惯而已。类似“安慰效果”,这样的习惯会让他们精神上得到满足——尽管他们无法具体说出这些维他命在生理上到底有哪些具体作用。

与“止痛药”产品不同的是,在短时间内离开“维生素”产品并不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通常人们倾向于将把Buzzfeed看做是一个“可以提高生活质量的维生素”,而不是“不可或缺的止痛药”。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个观点很正确。

但是我们常常会忽略一个事实:那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维他命”产品有时也会变成“止痛药”产品。正如Buzzfeed的投资者Chris Dixon写道:接下来我们的开发重点是增加网站的趣味性,吸引更多用户并加强用户忠诚度。

培养习惯

当今一些红遍全球的科技产品——Facebook、Twitter、Instagram和Pinterest,他们是“维他命”还是“止痛药”呢?

大部分人可能觉得是“维他命”,因为用户除了通过这些社交网站刷存在感以博得关注之外似乎没有做其他什么重要的事情。不过在对这些公司下定论之前,有一句话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当你停止做某事会感到很痛苦的时候,表明你已经养成了习惯。

回想一下你还没使用这些产品的年代,人们不会在三更半夜醒来后大喊:“我需要更新我的个人资料!”如同其他一些创新产品,人们在习惯使用Facebook之前并没有觉得这是不可或缺的——直到他们的一切被Facebook所包围。

对“痛点”这个词的把握很重要,因为这个频频出现在商学院教科书上的术语常常被许多人误解和夸大。实际上我们所谈论的那种日常体验更多应该被称作“痒”而非“痛”。这种感觉会使人感到焦虑和不安,直到需求被满足为止——就如同皮肤痒了,就会下意识去挠一挠。

事实上我们所用的许多产品都是提供类似“止痒”的效果,而且通常是“疗效好、见效快”。其结果是一旦对其产生了依赖性,用户便会难以离开它。

“趋利避害”是所有生物的本能,包括人类。当我们感到焦虑和不安的时候,就会本能去寻求能够逃离这种情绪的方法。渐渐人们发现这些社交网络产品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起初人们觉得这些产品就像“维他命”一样——有与没有在感觉上并没有什么巨大的区别。但是一旦长期使用,形成依赖,这些“维他命”可能就会变成“止痛药”——缺少之后人将会变得焦虑不安。

Source:nirandfar

1、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lieyunjingxuan
)字样。
3、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user_occu}}
{{item.author_user_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