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10月30日报道 (编译:Colin)
怎样将人们的社会联系转变为社会行为是互联网的一大难题。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来发状态、发自拍、发私信,却忘记了网络也是一个能做慈善的地方。
这就是Philafy的任务,这家位于蒙特利尔的社交网络公司还处于发展初期,它想要让人们不再只关心跟他们有直接关系的事,而是让他们捐出一小笔善款,积少成多之后就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我们和Philafy的创始人Jason Dominique聊了聊公司是怎样运作的,以及为什么他认为慈善很重要。
Q:能简单说一下你的公司是干什么的吗?
我们正在建立一个会改变世界的社交网络,将来能达到Facebook的规模。通过提供主流平台的功能,比如说支付捐款、众筹、请愿、社会活动、售票等等,我们能满足如今非营利组织、变革者和其他社会事业的各种需求。
我们还在开发一个“一键捐款”按钮,可以让用户将很小的金额(比如50美分或者1美元)捐给他们的朋友或者非营利组织。这个按钮可以加在Philafy上任何非盈利组织发布的内容上。
Q:你是怎么想到要创立这家公司的?
2010年,我建立了一家旅游公司,专做海外筹资探险活动(例如登乞力马扎罗山),我们的客户主要是规模比较小的非营利组织,即年收入或者年筹集善款少于100万美元。那时候,网上筹资或者众筹还处于发展期,Kickstarter才成立不到一年,我们的用户都不太了解这个渠道。
为了吸引更多的参与者,提高他们成功的可能性,我认为我们应该开发自己的筹资平台。在以前那个没有筹资平台的时候,筹资者只能接收现金和支票捐款,用打印的Excel表格记录每一个捐款者。我当时的商业伙伴认为建立筹资平台不是他最初的目标,所以我们决定分道扬镳。
所以在2014年春夏之际,进行了一些市场调查之后,我出资开发了最原始的最小可行性产品。它就像是非营利组织版的About.me(可以让用户建立个人信息页面,类似于个人门户网站),能处理单笔或多笔捐款。我们一开始觉得这个想法很好,但我们错了。
这种“把一件事做好”的方法就是问题所在。全球的慈善行业本就错综复杂,需要非营利组织利用多个网站、产品和服务来吸引和维持支持者,而这些服务又包括各种管理软件、集资和请愿平台、活动组织工具、支付平台和社交网络。
这就让非营利组织的生存更为艰难了;捐款或者做善行需要在很多个网站上注册,无疑会大大降低大部分人的参与度。对非营利组织来说,目前还没有比较好的解决方法。
然后我们想到要把这些他们所需要的主流功能整合在一起。
Q:你会把谁当成你的竞争者呢?
在意识的影响力层面,Facebook和Twitter是很令人敬畏的对手。但不幸的是,如果一件重要的事总是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就会产生认知疲劳和“懒汉行动主义”。人们知道的已经够多了,现在他们需要的是采取实际行动。他们对于专业知识、目标人群和相关渠道的缺乏将会给我们留下竞争空间。
在平台终端,我们每天都会听说很多新的众筹、请愿、活动、售票网站,它们会加剧碎片化。事实上,同类产品的竞争已经逐渐平缓,差异不断缩小,只是给用户更多的选择罢了。Generosity.com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它们参与这场竞争的唯一途径就是砸钱,与其用免费服务来吸引用户,还不如告诉用户自己的服务很棒并且能为他们创造价值。
Q:你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大部分产品还专注于服务过时的捐献行为,比如计划好的捐献,我们认为这就是为什么2014年美国网络捐献的比例只占6.7%,并且21世纪以来就没有什么增长。(98%的千禧一代都对自己在网络上的慈善参与度不满意。)
个人不能长时间进行小额捐款(低于20美元),也不能向多种慈善事业进行没有固定限额和范围的捐款。因此,个人平均捐款限额必须从根本上降低以适应逐渐提高的捐款频率。另外,现在这种邮寄支票或者在电话和组织网站上刷信用卡的捐款方式也难以长久,就像电子商务一样,捐款会越来越社交化。
从根本上说,Philafy在任何方面都更好,因为它能让用户在不离开网页或应用的情况下就完成从意识到行动的转变,不用像以前那样还要经历六七个复杂的步骤。有了Philafy,捐献者只需点击“捐款”按钮就能完成捐款。
Q:我们怎么提高大家对慈善的积极性呢?
人们常有这样的想法——“世界上无法解决的问题太多了”、“我该从哪里着手”又或是“我只是一个人而已,怎么可能改变世界”。
Philafy让每个人只要轻点鼠标,就能用实际行动来回答这些问题。能够肯定的是,我们通过两年半时间打造的Philafy受到了非营利组织和人们的积极响应。为什么?因为Philafy给人希望:问题可以解决,而不是可能被解决。
Source:TheNext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