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互联网阿超 微信 罗超(luochaotmt)
近日,土曼科技与海尔U+平台在北京成立智能家居开放实验室,为开发者提供创意研发所需的设计、设备、技术、环境等资源支持。这个合作在智能硬件界史无前例:海尔是老牌硬件巨头,土曼只是新兴创业团队,堪称忘年交;海尔的强项是家电家居,土曼则是可穿戴设备为主的团队。这种“不对称合作”能够达成,耐人寻味。
智能家居各干各的缺乏标准
智能硬件是一个体系,而不是孤立的单品。这个体系可以感知环境和用户,互联互通,进行联动式的响应,给人们更加舒适、简单和智能的生活。不过当下大多数智能硬件仅仅只是能够联网、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可以把一些数据同步到云端,除此之外并无多少实际意义,远远谈不上智能化,核心原因就在于智能硬件玩家众多,互联网巨头、创业者和硬件公司之间各自为阵, 没有统一的标准 互相之间不能互联互通, 数据共享和服务互通,并不能给用户一个良好的产品和服务的使用体验。
所以,最重要的是智能家居行业一直缺乏强势的平台来提供一套事实上的标准或者协议,让不同厂商的产品可以基于这套标准和平台进行进行互联互通。海尔作为最大的家电巨头,向智能硬件转型又最为积极。
2014年3月海尔推出了U+智慧生活开放平台,U+智慧生活开放平台是一套智能家居标准,通过开放SDK,API和云平台接口,不仅可以让海尔旗下智能家电产品之间能够互联互通,还可以让别的第三方设备和服务加入U+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数据共享和服务互通。
选择土曼的深层意义是海尔更想拉拢广大的创业者
U+智慧生活平台对于海尔有着非常未来性的意义。除了让海尔自有智能家居产品的用户有更好的、真正智能化的体验之外,还会帮助海尔建立一个从底层开始的智能生态,进而在未来的物联世界里掌握话语权。海尔U+智慧生活开放平台落地,就需要别的硬件玩家的支持。
相对于互联网巨头而言,创业者更容易被“拿下”。很简单,百度、京东和阿里等玩家都有对应的智能家居和智能健康平台,一定程度可以认为它们与海尔U+是竞争关系。海尔U+选择土曼做联合实验室,正是因为U+需要拉近与创业者的关系,海尔则要低头谦逊地与体量不是那么大的玩家们牵手,学习创业者灵活的玩法和创客的思维。
土曼是知名的可穿戴设备创业公司,因为跳票事件在业界有广泛的知名度。不为所知的是,土曼团队主要成员大多是硬件极客。汪伟曾在一次与笔者的饭局中透露要建立实验室的愿望。一是把土曼遇到的一些坑、一些受挫经验分享给创业者,二是希望用极客思维促进创客创意的商业化和分享交流,三是用开放的思维来促成不同硬件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而不是各搞各的。
土曼想做实验室,海尔U+想要通过开放实验室促成创业者加入U+生态,探索一种有效的落地模式,再加上两者都崇尚开放思维,反对封闭的生态体系,走到一起水到渠成。
智能家居不是孤立的,与可穿戴、智能健康、智能汽车结合
土曼强项是可穿戴设备,主打产品是基于电子墨水屏的智能手表,海尔U+定位为智慧生活开放平台,海尔强项在于用户的家里。看上去二者并无太大关联。不过海尔的胃口比较大,做的是智慧生活,涵盖方方面面。这就必须跳出家居这个范围,因为家庭生活只占一个人的部分时间——虽然是最多的时间。
智能家居并非孤立的,未来控制智能家居的交互终端,不只是手机,还会有手表、手环。同样,既然它们可以与家居交互,自然也会与智能汽车或者别的什么智能硬件发生一些交互。还是回到一个问题:互联互通,不只是家电之间要互联互通,所有智能硬件都有互联互通的需求,整个物理世界将是一张巨大的由传感器所组成的互联互通的网络。
不过手表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因为可以完全替换掉智能手环,又与人贴身相伴,手表可以起到交互终端、信息接受设备、数据上传设备和个人ID识别设备未来用户可以对着自己的手表用语音控制灯光、家电、汽车,可以接收来自各种设备的提醒消息,其他设备则可以利用云端获得的手表数据感知用户是谁?现在哪里?有什么样的个性化需求?
海尔U+与土曼合作,即是传统硬件公司与极客型创业团队的合作,也是智能家居巨头与可穿戴新秀的合作,最终目的都是要推动更多的进入实验室的产品实现互联互通。不难猜测,在海尔U+与土曼合作成功之后,还会有更多智能硬件团队会收到海尔抛出的橄榄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