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12月16日报道 (编译:小白)
这是一个创业者的时代,这也是一个英雄落幕得比任何时期都要快的时代,任何成功都有可能成为明日黄花。尤其在即时通讯(社交)应用行业,竞争愈演愈烈。曾经进驻硅谷著名孵化器,如今却面临着发展停滞的僵局,Cubie的未来被打上了巨大的问号。
九个月前,幸运女神突然砸中了三家专做手机即时通讯应用的创业公司,它们分别是Viber、WhatsApp和Tango。首先在二月份,日本电商巨头Rakuten宣布他们将以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即时通讯应用Viber。此前Viber曾宣称它的月度活跃用户已超过1亿。紧接着,在几天之后,有新闻报道Facebook以19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热门应用WhatsApp。与Viber相比,WhatsApp的月度活跃用户早已超过4.5亿。然后在今年3月,来自中国的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后,投资活动频繁,其中也包括了向目前只有7000万月度活跃用户的新秀应用Tango注入2.15亿美元的资金。
当然对于已经拥有大量稳定用户的WhatsApp和Viber来说,这样的收购就像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这些创始人再也不用担心资金问题。但是对大多数即时通讯应用的创业公司来说,这些收购仿佛是带着天使面具的魔鬼,只会将他们推向更深的困境——非主流聊天应用怎样才能凭借其微薄的市场占有来证明其潜在价值呢?怎样才能从众多的同类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既然像Tango这样的非主流应用都可以获得电商巨头的青睐,那Voxer有没有机会?还有Maai、Talko、Jongla等等。
另类即时通讯应用Cubie
来自台北的即时通讯应用Cubie的创始人是两位连续创业者Tempo Feng和Cjin Cheng。他们在创办了休闲游戏公司Gamelet之后,又趁热打铁在2011年底创办了Cubie。在Cubie推出后的两年半时间里,无论是在外观还是用户体验上,Cubie和应用商店里的其他即使用迅应用并没有太大区别——发送文本消息、发送图片、发送颜文字等等。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么任何一款应用都可以在这里取代Cubie。之所以是Cubie,因为它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手机聊天应用市场的激烈竞争不仅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2012年,Cubie在应用商店上架后,其用户一直保持稳健的增长。曾几何时,得益于Cubie的不俗表现,两位创始人Feng和Cheng受邀来到加州硅谷参与了当时的500 Startups推出的孵化项目,使其公司在台北的创业圈一时名声大噪。
但是到了2014年1月,Cubie领导层的发生巨变。原先的两位创始人不再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行。Thelma Lin,原先在台湾社交优秀公司SNS+工作,被Cubie的早期投资者Pinehurst Advisor任命为公司新一任首席运营官。与此同时,Pinehurst的合伙人Mark Hsu也更频繁地参与到公司的战略规划和融资活动中。此次变革毫无疑问向外界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Cubie的未来战略方向将有所改变。
尽管很少有人讨论这次变革的原因,对外也一致宣称整个团队依旧保持关系融洽。但是很显然,Cubie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是迫使两位创始人交出退居幕后的根本原因。该应用在发布后的18个月内,快速累积了900万用户。但是从那之后,Cubie的表现一直不如人意,迄今为止才增加了200万新用户。同样是即时通讯应用,Line每季度的新注册用户达到了5000万,与Line相比,Cubie实在是太不起眼了。
对此Hsu认为,必须采取大尺度的改革来逆转当前的颓废形式。
“看看现在的聊天应用市场,再看看微信和Line,他们的下载量秒杀其他同类应用。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当前台湾的创业环境并不适宜科技类创业公司的发展,”Hsu在采访中说道,“从战略发展角度来说,我们不可能像硅谷的Tango一样幸运,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2.15亿美元的投资。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所处的环境,清楚我们的产品定位。我们不是要做一款大众聊天应用,我们的目标是打入社交网络,成为社交网络聊天应用的先驱。”
游戏和论坛,这就是Hsu在采访中提到的目标。在今年9月份发布的版本中,Cubie不再是单一的个人聊天应用,而是一个具有聊天功能的游戏论坛应用。
去年夏天加入Cubie之后,Lin在新的Cubie版本中加入了留言板功能。用户可以在Cubie的论坛上建立各种话题,比如日本动漫、动画,电子游戏,电影,体育,新闻等等,然后参与讨论,分享图片。互联网2.0时代,游戏相关的论坛在亚洲经久不衰,但是Lin同时也发现手机客户端的游戏论坛并不多见。
“在台湾,Gamer.com.tw是最大的游戏论坛,”Lin说,“如果用手机访问这个论坛时,你得首先用手机浏览器打开网址,输入密码登陆账号,然后再上传照片,分享链接。等你做好一切准备工作说不定你已经忘了上论坛要做什么。但是现在,只要打开Cubie,就可以在我们的论坛上尽情分享你的新鲜事。”
Cubie的项目团队目前也正在积极地寻求与游戏开发商的合作,希望可以在应用内引入手机游戏。同时,开发团队正在构建开放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DK),旨在方便游戏开发者和用户利用关联账号注册和建立好友排名系统。如果一切进展顺利,在不久的将来,Cubie可以实现游戏登陆、论坛讨论以及和其他社区成员直接交流等一系列功能,甚至,提供游戏相关内容的购买。
Lin和Hsu在解释Cubie从即时通讯应用向社交应用转变时,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在强调Cubie已经拥有一个相当可观的活跃用户基础。而事实是,在300万泰国用户和100万马来西亚用户中间,确实有不少忠实粉丝。但是根据Lin的说法,Cubie的新功能——游戏论坛——才应该是吸引当前用户的重头戏。
“如果没有足够的活跃用户,Cubie的发展将会再次停滞不前,”Lin说。“如果我们直接和其他聊天应用竞争,我们不占优势。但是我们可以创造一个与众不同的社区,这是我们的优势。像Line那样的大公司,结构繁琐,战略的改革通常要通过层层关卡。在这一点上,我们有足够的优势。”
“我们的进步很明显,”Hsu补充道,“在泰国,跟Line相比,我们是微不足道。但是跟泰国本土的其他应用或者创业公司相比,我们是佼佼者。所以当我们和任意一家泰国的游戏开发商谈合作时,他们欣然答应。我们所拥有的用户群对任何人来说都充满了吸引力。”
左:Cubie首席运营官Thelma Lin;右:联合创始人及前任首席执行官Yenwen Feng。
Cubie在未来打算把重心放在游戏上。但是是否能够获得成功却是一个令人矛盾的问题。Line的大部分收益来自游戏利润,基于强大的用户基础,任何一款合作游戏都有可能获得成功。作为一款聊天应用,Line更是一个高效的发布平台。但是Cubie不一样,它没有庞大的用户群,也许它可以依赖活跃的用户创造价值。即使是这样,我们很难说Cubie会不会创造出下一个类似于“糖果传奇”那样的全民游戏。但是Hsu表示,他已经做好准备面对接下来的挑战。
“游戏产业的衡量标准是热门度,我们永远无法改变这一点。然而,任何一款游戏都有可能成为热门,所以小公司也可以成为大赢家。这是我们的机会。除了努力,我们还需要一点点运气。如果下一款热门游戏率先在Cubie上发布,那么我们就有机会跻身主流应用。与游戏开发商合作,这是一把双刃剑,但这也是手机应用行业的普遍状况。”
同样的蛋糕,不同的口味
曾经一度有极好的机会摆在Cubie面前,可以使其成为像如今Line或Viber那样的应用,和他们一起分享移动信息市场的大蛋糕。最初Cubie的构思很简单,同其他聊天应用的创始人一样,Feng和Cheng也看到了这块市场的前景。有谁不发消息呢?尤其现在有了智能手机,人们打电话的次数远不及发消息多。当然Feng和Cheng也知道WhatsApp的存在,它的地位短时间内不可撼动,然而他们更愿意相信现在是聊天应用进军市场的大好时机。
只是Cubie没有珍惜这个机会。Cubie的发布完全是一次失败的尝试。天时地利一项都没有顾全。就在Cubie发布前一个月,Line在台湾播出了第一个电视宣传广告,开始了轰炸式的宣传。整个台湾岛的电视广告牌都在滚动播出桂纶镁为Line代言的广告——拿着iPhone手机用Line给朋友发送各种“萌萌哒”的表情。岛内媒体后来注意到Line已经慢慢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而在这之前,Line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了台湾这片市场。不知道如果再给Cubie团队一次机会,他们会不会提前发布Cubie?说不定桂纶镁代言的就是Cubie而不是Line了。
说到Line这款应用,在进入台湾市场之前,它在全球范围内已有2000万注册用户。几个月后,注册用户数量一跃至6000万。根据NHN的发言人透露,到2012年8月为止,仅在台湾就有700万新用户注册Line。正如该发言人所说,在台湾岛,Line的渗透率高达90%。而到了2013年5月,台湾新注册用户数量升至1600万。
广告的确是一种有效的宣传手段。从2012年到2013年度,关于Line的广告在台北随处可见:各种广告牌、公交车,能利用的都利用起来。岛内一家研究机构把Line列为2012年度台湾第九大广告消费商,屈臣氏紧随其后。
这并不是有意打击Cubie。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Cubie依然在发布后的十周内突破了200万的下载量。到2012年10月,下载量翻了一倍,超过了400万。接着Cubie团队收到了来自B Dash Ventures等多家风头公司的投资,总共110万美元。随后,Cubie的创始人还飞往加州硅谷参与了500 Startups的项目。
借着硅谷著名孵化器的帮助,前景开朗的稳健增长和台湾最优秀的工程师的加入,Cubie的野心不言而喻。Line或许抢走了Cubie在本土的市场,但手机聊天应用是一场全球化竞争,没有谁是永远的赢家,黑马也时有出现。
即便前景很乐观,Feng和Cheng仍然陷入了困境。聊天应用的核心技术再简单不过——无非就是用文本文字进行交流。光靠有限的字母表,Cubie能从一大波聊天应用中脱颖而出吗?
方法不是没有。大把大把的资金砸向广告和市场推广,一切都有可能。但是Cubie没钱。学WhatsApp和Viber去抱有钱公司的大腿,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Cubie没有资源也没有时间,更不想把自己定位成短信的替代应用。没钱又想要骨气,Cubie的日子有点不好过。
深思熟虑之后,Feng决定把Cubie打造成最有趣、功能最丰富的聊天应用。根据Feng的战略决定,开发小组不断在应用内新增“一键通”(按下某一个键就可以说话)、语音呼叫、视频上传、YouTube分享和涂鸦等各种功能。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最终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在别的聊天应用里找不到的特殊功能。
不断更新,黔驴技穷
为了维持稳定的增长,开发小组借鉴了硅谷的创业公司所常用的一套方法——不断的更新。他们不断地更新版本,调整改进新的特性,试图通过用户的使用反馈来确定下一次的更新方向。
“我们努力保持每两周更新一次,”Feng说,“每次更新我们都会加入新的元素,接着再准备两周后的下一次更新。每次更新后我们都会想办法关注新元素是否符合大众需求。比如,我们一遍一遍地改变相机位置,因为我们发现那些喜欢拍照的用户会花更多的时间在Cubie上。”
在三月份的时候打开Cubie,相机的功能图标在聊天界面的工具条上。在四月份的时候打开Cubie,图标就在文本输入框的下方。图片的显示也常常发生变化。有时候,图片显示的很小,但是可以点击放大。而有时候,图片很大,一张图片可以刷满大半个屏幕,简直就是刷屏利器。有一段时间里,Cheng和Feng一直在构思一个特殊的按键功能,允许用户请求好友向他们发送图片。但是这个功能最终没有实现。
从2013年到2014年初这段时间里,Cubie一直保持着定期测试和更新版本的节奏。2013年10月,Cubie在全球的注册用户达到了900万。而强大的竞争对手Line,依靠广告和网络的影响,用户数量很快超过了2.4亿。两者之间巨大的用户数量差距其实并不是主要问题。问题在于,不管Cubie怎么更新它的新功能,90%的活跃用户仍然只是使用Cubie的短信功能,对其他“酷炫”的功能并不感冒。
“我们一直在测试新功能,如果某个功能受欢迎我们就继续保持它,如果用户不需要我们就删除,”Feng无奈地说,“这本该是一个很好的改进方案。但是让人感到绝望的是,你做了那么多测试,结果都是在白费功夫。除了怀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你还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努力想让自己的产品变得与众不同,但是我们的用户根本不在乎,他们只需要一个简单的聊天应用而已。”
移动通信,只是第一步
从Cubie问市到现在也有三年多的时间了,其他竞争对手各自的发展战略都开始渐渐地开花结果:
比如WhatsApp。WhatsApp的成功推广在行业里已成为一个非常有学习价值的案例。每月,WhatsApp在全球拥有超过6亿的活跃用户。但是它却不是依靠花哨的功能、炫丽的界面以及昂贵的广告宣传等等来维持它的用户忠实度。WhatsApp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市场推广小组。这个精英小组只有一个成员,对的你没有看错,只有一个人——Neeraj Arora,小组的唯一一个成员,也是WhatsApp的重要人物。Neeraj Arora经常穿梭于世界各地同各个手机生产商或者运营商打交道。他的任务就是确保WhatsApp出现在尽可能多的手机上,无论是采用系统预装还是捆绑计划。目前已有多个国家的手机运营商跟WhatsApp达成合作关系,其中有Mobily(沙特阿拉伯)、Airtel(尼日利亚)、Telefonica Colombia(哥伦比亚),还有印度的三家手机运营商Tata Docomo、Reliance和Uninor,以及新加坡的Singtel等等。有一段时间,WhatsApp曾与香港电信公司Three就无限制的数据漫游计划达成合作协议,该计划将允许用户不受地区限制地使用WhatsApp。Arora声称从他加入WhatsApp到WhatsApp被收购这段时间里,与WhatsApp合作的运营商已经超过了50家。
仅仅有合作关系还不够。WhatsApp的工程师团队不遗余力地使该应用可以兼容各种手机平台。比如诺基亚(现在已经是微软的)Asha系列或者黑莓手机。注册账户必须绑定手机,也就是说一旦你下载了WhatsApp,你马上就可以知道身边还有谁也在使用WhatsApp。
其次是Line、微信和Kakao。这三家采用了跟WhatsApp完全不同的运营方式。虽然在他们也与亚洲的部分运营商有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他们同时也花重金邀请一些世界著名的公关公司参与到他们的广告营销活动中。如果你在印度,很有可能你会看到Line的电视广告,一群学生在Line上面互相打趣,或者一个穿着时髦的帅哥在用微信搭讪。两家公司都曾在印度尼西亚投放广告,不巧的是,韩国的Kakao Talk也在那个时候开始印尼市场的宣传。于是三家公司为了争夺印尼市场大打出手。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推广活动的效果——WhatsApp始终在印度保持着绝对地位,每月活跃用户维持在6000万左右,而Line成功拿下了泰国市场以及部分的印尼市场。
反观Cubie的缓慢发展,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跟高富帅竞争者相比,也许是Cubie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宣传包装自己。但是假设Cubie足够有钱,可以买下泰国各种媒体宣传手段,情况会有所好转吗?除了资金问题,我们也可以看到Cubie在版本更新上面也停滞不前。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提示,硅谷的创业理论未必总是正确的——重复更新就像是滚轮状笼子里的仓鼠,一路奔跑却徒劳无功,产品如何才能取悦市场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却又至关重要。又或者,你足够乐观,就像Cubie的新领导人一样,在获得了1100万用户的良好开端之后,仍将面临一条漫长的竞争之路。
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Feng公开表达了他对WhatsApp的赞许。Facebook收购WhatsApp不久后,他在他的个人博客上写道:
“如果我们对移动通信应用公司做一个分类总结,包括WhatsApp在内的所有聊天应用(微信、Line、Cubie、Kakao、Kik、Viber、Tango等等),这些应用从本质来说都是所谓的‘应用开发者’——不断开发新的功能加入到原有的应用当中。我们希望用一个聊天应用去提供多个应用具备的功能(便签、照片、支付、涂鸦等等)然后希望我们的应用因此与众不同。但是当我们一头扎在开发新功能的象牙塔里时,WhatsApp却开始重新定位了自己,以取代传统的短信功能为目标。它悄无声息地寻找全球合作伙伴,以占领手机为基础,最终拿下使用手机的用户。这并非在说‘开发一款功能齐全的应用’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只是可能现在还不是‘开发一款功能齐全的应用’的最佳时机,对此我们已经付出了代价。”
对于新团队领导下的Cubie未来发展如何,Feng和Cheng不置可否(但他们表示他们和团队成员仍保持着良好的朋友关系)。但是在Feng看来,一款聊天应用除非能在本质上做到与同类交流应用不一样——就像Snapchat或者Tinder——否则前路依然坎坷。
“社交类应用的生存本来就不容易。美国公司在社交类应用市场上占据了统治地位。来自亚洲的公司,Line和微信,尽管也拥有自己的市场但是仍然不得不斥巨资打入其他市场,”Feng解释道。“Tango、Line、微信、Cubie还有Kik:我们的处境相似。”
“社会同时也充满了意外,”他补充道,“社交类应用的发展不是个人或者单个团体可以掌控的。如果你建造了一个公共设施,你可以通过维护使其越来越完善,但是社交类应用则完全是两回事。社交类应用的关键在于用户之间的交流。怎样推广你的产品很重要,同时也很难把握。”
而在另一方面,Cubie的新领导Mark Hsu则完全不这么认为。他一直相信整个手机聊天应用行业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
“我是从互联网1.0时代走过来的人,”Hsu说,“当时即时讯息传呼软件ICQ一统天下,把多少竞争者吓得滚回了老家。但是现在呢?ICQ在哪里?我们都知道曾经风光无限的ICQ是怎么被时代所淘汰的。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情形——再过个5年,或者甚至是10年,也许到时候人们就会嗤之以鼻,‘仅仅4亿用户就把你们吓傻了?’”
Hsu还表示人们在说到聊天应用时经常忽略了一个重点——利润。多数竞争者的用户基数是上升了,但是也只有Line和微信这样的公司在大把大把地数钱。另一个跟Feng的不同在于,Hsu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对WhatsApp收购后的发展趋势持怀疑态度。
“事情发展到最后,我们可以预见,只有那些拥有一个完善的盈利模式的公司才有可能一直保持独立运营。我认为当下的这些聊天应用都有被过度吹捧美化之嫌。等着看吧,时间会说明一切。不用过几年,人们就会开始反思Facebook花190亿美元收购WhatsApp到底是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从战略角度来说,也许这次收购是明智的。但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可能并非如此。历史总在重演,我亲眼见证了这一点。”Hsu最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