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桌面升级显疲态,Windows10难救微软
统计 阅读时间大约4分钟(1262字)

2014-10-02 桌面升级显疲态,Windows10难救微软

Windows10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可喜的改变。开始按钮的全新回归体现了微软开始重视用户的反馈;新的界面也标志着微软开始回归桌面,将产品的重心重新移回桌面端。虽然还有不少妥协与不足。

10月1日凌晨,微软发布了全新的跨平台操作系统Windows10。相较于与前代Windows8,微软似乎更乐意将Windows10与Windows7相提并论。

微软WP业务全球副总裁乔·贝尔菲奥利指出,目前仍有以百万计的用户仍使用Windows 7,并表示该公司希望能让这些用户更加乐意改用Windows 10,而不是像两年前那样在改用Windows 8时感觉不适。他表示:“我们希望,所有Windows 7用户都能有这样的感觉:昨天他们还开着第一代普锐斯,而今天Windows 10就将让他们觉得像是开上了特斯拉。”

但是,如果用户的普锐斯车况良好,用户还会着急购买特斯拉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为什么用户不愿升级新系统。

Win10亮点不多,Win7依然够用。

网络上曝光的大量运行截图来看,新版的Windows10的界面介于Windows7与Windows8之间,全新的开始按钮使其兼具了传统的开始菜单与磁贴界面。除此之外,Windows还加强了继承自Windows8的分屏多任务,在同一屏幕上可以放置多达4个应用。为了触屏用户微软还加强了Charms侧边栏的超级按钮。原本需要全屏才能使用的Modern界面Apps可以在桌面形态下以窗口的形式打开。

这样的改进似乎兼顾了Windows8与Windows7的优点,但事实上,对于Windows7的用户而言,继承自Windows8的部分几乎没有任何价值可言,只会对日常的操作造成干扰,增加用户的学习成本。绝大多数的Windows7电脑并不支持触屏操作,而使用鼠标操作Modern界面Apps总是让人感觉十分的不快。虽然多数Windows7电脑与现在的电脑相比已经有些落后,但在运行Windows7上的使用体验并没有多少下降。如果换成了最新的Windows10的话,其实很难保证其使用体验,毕竟原本属于桌面系统的资源还要分配一部分给Modern界面,更显窘迫。

统一平台不靠谱,x86与ARM难共处。

众所周知,传统的Windows操作系统是基于x86平台,而Modern界面最初是为了基于ARM的Windows RT与Windows Phone系统所设计的,这就导致了实际上Modern界面的应用调用的是ARM的指令集。虽然x86平台强大的性能可以模拟出这样的工作环境,但在功耗与性能上较普通ARM平台还有差距,实际上并不实用。

虽然微软宣传,Windows10将是一个统一的平台,但大家还是不要抱什么在ARM平板上运行全尺寸的Windows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了。微软的发布会上已经说明是适配各个平台的定制系统,我想定制意味着什么,大家应该不用我多说了。自然还是x86与ARM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喽。

降价不是万能的,用户习惯是第一。

微软这次在Windows10的定价上终于良心了一回,Windows7用户升级只需30美元,可以说是历届产品中最低的了。但用户买不买账我看还要两说。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当初Windows7升级Windows8之后的一片“不兼容”,如今Windows8推出仅仅两年,各大软件厂商才刚刚适应了Windows8,这时候推出新系统,很难让用户放心不会出现兼容性问题。特别对于商业用户而言,“特斯拉”虽然华丽,但终究受到“充电桩”的限制;“普锐斯”虽然老旧,但终归“油电”通吃。

总结:

Windows7是微软最为出色的产品之一,虽然目前已将近6岁——作为操作系统而言已经是个不小的年纪了,但它依旧活跃在无数传统笔记本上。优秀的老产品为什么会成为新产品的阻碍?微软必须反思自己近年来的失误,无视用户习惯强行推进自己的战略这并不是一个世界级厂商应该做的。

Windows10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可喜的改变。开始按钮的全新回归体现了微软开始重视用户的反馈;新的界面也标志着微软开始回归桌面,将产品的重心重新移回桌面端。虽然还有不少妥协与不足,但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进步。

作为一家关系数十亿人的国际性厂商,微软的改革之路注定不会平坦,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需要,但微软不是万金油,不可能满足所有人。希望看到微软能继续带给我们新的惊喜。

1、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lieyunjingxuan
)字样。
3、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user_occu}}
{{item.author_user_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