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8月22日报道(编译:阿沫)
从瓶装酒的平价速递说起
去年,旧金山一家新成立的初创公司Rewinery主打平价瓶装酒速递,号称一小时内送达。通过Rewinery的服务,用户可以第一天花5美元点上一瓶马尔贝克,第二天花10美元来一瓶霞多丽。这些瓶装酒会经由骑着自行车的送货员送达,运费也比较便宜。
不得不说,在旧金山的街道上穿行的自行车已然非常多,或者是送寿司的、或者是送生鲜日杂的、或者是配送新购衣物的——现在的商业模式下,往往顾客动动手指,就能完成订单,坐等快递送货上门了。不过,在各类兼容了订购、配送的业务中,Rewinery的服务简直美得不真实,不禁让人想起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倒闭的在线零售网站Kozmo——好是很好,却不能适应市场节奏,终究落个关门大吉的收场。
一年后再回过头审视,不到一年的时间里,Rewinery已经退出了市场。这实在是让人唏嘘,似乎再度看到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Kozmo、Webvan等一度风光无限却随后惨败结尾的速递网站。可以说,“Webvan们”昙花一现的起落,不仅成了经典的失败案例,更是让人们有了种思维定式,仿佛此类互联网业务“一时的风头正劲,或许正预示着不久后的一败涂地”。
毕竟,这种看法是符合传统观点的——基于互联网发展的速递业务没有相当根基,是不可能稳健发展的。在传统观念下,速递业务需要自建仓储、管理存货、聘用送货员等等,如此种种不仅耗费管理精力,也耗费资金。而大多数人可接受的运费价格都相当低,而且还会抱着“运费太贵了不如我自己上门取”的想法,因此配送方面的资金投入一般都很难回本。
传统观点不再风行
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商业模式也同步升级。现下,速递业务层出不穷,“速递业务不能活”的观点也不再那么鲜明。尽管如Rewinery一批的速递业务并没能顺利发展起来,但像Caviar、SpoonRocket、DoorDash等数家主打速递的初创公司,目前却发展得不错——根据CB Insight的数据,去年这几家公司已经成功融资近5亿美元。就连Webvan的创始人Louis Borders也成立了一家日杂速递初创公司,打算重战商海。近年火了一把的打车应用Uber也正在用筹得的14亿美元融资扩大服务覆盖面,将业务从送客发展到到送货。许多风投也借着Uber的运营模式,以“XX领域的Uber”来形容各类提供速递服务的初创公司:比如速达洗衣服务Washio、冰淇淋速递Ice Cream Life、甚至还有配送大麻的Eaze等等。如此多的速递初创,也让投资人不得不慎重考虑,这看起来不错的前景,究竟是重复了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还是说速递业务的发展契机真正来临了呢?
速递模式新变革:脱离实体供应链,软件协助调度
哈佛商学院的教授John A. Deighton曾经写过关于Webvan的案例分析。他喜欢拿"发光的鞋子"来比喻速递业务,"速递业务不存在规模效应,就像鞋子一样,你在一双鞋子上获得利润,和一千双鞋子是相差无几的。"
在过去的几年里,Deighton对于Webvan的案例分析基本没怎么拿到课堂上讲,因为Webvan商业操作上的致命伤实在太过明显。学生们无法理解互联网的泡沫性繁荣是怎么掩盖住这些弊端的。不过在去年,Deighton就曾3度被要求分析Webvan的案例。他表示,“现在,已经不一样了。”
是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最明显、最重大的变革就是,这些公司正试图通过与智能软件的结合来推进速递业务的发展。同时,这些速递公司开始学会从实体供应链中脱离开来,以中间人、平台的角色来联系顾客与送货员,避开了仓储、存货管理等方面的操作,以免重蹈先辈覆辙。不过,这些速递业务公司也将面临物流方面的更新、更困难的挑战——路程较远的小订单的处理模式。在Deighton看来,这种耗精力不挣钱的小额远程订单,也是使得速递业务整体上变得更为分散化的因素。
关于这一方面,选择速递业务的企业家和投资者们普遍认为软件将能解决物流调度问题——通过适当的算法,送货员能够优化配送路径,减少每单的配送时间,从而达到配送数量的最大化。
网络效应今非昔比
投资了Postmates的风投Spark Capital的合伙人Nabeel Hyatt谈到,”现在人们普遍看好速递服务的理由,是互联网带来的网络效应,但这也正是此前人们所极力否定的。”
必须要看到,现今的互联网环境与往期有了很大不同。在1999年,家里接入互联网的家庭占不到全美的二分之一,而现在,约有98%的美国家庭已接入互联网。同时,智能手机的普及,也为速递业务终端化的发展提供了一臂之力——用户接入网络、订购服务愈加便捷、现有用户及潜在用户的密度将能大幅提升,终将能顺利达到客户群体的规模化。
除了互联网环境的变更,速递业务的商业模式也有了明显变化。90年代,Webvan的运作模式仰赖于数个造价3500万美元,占地35万平方英尺的分发中心。而近来发展迅猛的速递业务Instacart,只有旧金山的小办公室里的70名员工,还都是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却顺利在12个城市拓展开了1小时送达的食品日杂速递业务。
Instacart的总经理Aditya Shah表示,"我们不会具体购置、配送实物,而是相应地与购物员进行接洽。(在我们的商务模式下,)我们基本上做到了无仓储、无货车的状态。"当然,这些购物+送货的人员还是要付薪水的。不过对比自建仓储、自负物流来说,Instacart的处理方式显然化去了速递业务的一部分压力。
盈利vs规模:增长更重要
Rewinery的创始人Paulp Lerner认为“(速递业务)最复杂的环节并不是获取客户群,而是将产品送达客户的过程。如果配送收费过高,用户就会失去兴趣,但如果在价格上获得竞争力,那么商家就要面临亏损的可能性了。”
以Instacart为例,每次购买、运送的服务费加总起来只收取3.99美元,但根据Shah的说法,购物员的时薪是20美元。这样看来,就算用上最先进的算法来调度物流配送,扣除人工时薪以及补贴等等,Instacart几乎赚不到钱。
在谈到这个问题是,Shah自信满满,如Borders在Webvan兴盛期的表现一般。他表示“我们有充足的资金,因此,这不是我们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增长则是最重要的。”
这种“增长为第一要旨”的观念在硅谷可谓是深入人心,毕竟对互联网企业来说,扩展将带来新的生命力。而速递业务,则是将互联网端的数字世界与实际生活互相连通的新桥梁。Rewinery的创始人Lerner表示,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毕竟“在互联网之外,现实生活中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在哈佛商学院研究企业管理的Josh Lerner也不大看好速递业务的未来,“尽管有人为此买账,但这种运营模式显然违背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当速递业务发展到极致
问题是,有多少人想要偷偷懒、省点精力,从而愿意为速递业务买单呢?
在经济学家看来,偷懒并不是件坏事。而对看好速递业务的旁观者来说,这些速递公司或将帮助人们走向凯恩斯预言的社会环境——当科技发展到达一定境界,劳务将被休闲所代替。但这也可能会带来一个不那么好的结果——富人能付钱获取所有的服务,而穷人则只能通过提供各类服务来获得生活所必须的报酬,从而导致社会两极化。当然,这至少要等到亚马逊能够成功将取货、包装、速递等业务统统都机械自动化后,才有可能实现吧——虽说亚马逊目前的自动化程度也蛮高的了,连送货小飞机开始研发测试了呢。
这时候,或许可以听听 Union Square Ventures的创始人 Fred Wilson的观点(他当年在Kozmo的项目也赔了不少钱)。“我也希望能知道大家关注的这些问题的答案。不过可惜,我们无法知道答案。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没有再次进入速递业务的原因。”当然,对行业前景的不确定并不影响他自己注册使用相关的速递业务。毕竟,作为用户,最差的情况不过是速递公司倒闭,得自己跑一趟商店罢了。
活着还是死亡?市场说了算!
IT技术的发展已然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数不清的变化,人们与互联网的关系也愈加密切起来,整个互联网商务的背景环境与过去相比,也将近可以说是天翻地覆了。
“速递业务不能活”的观点,尽管有其理据,亦是到了该翻篇的时候了。但速递业务是否从此就一路高唱欢歌、蓬勃发展呢?没有人能够妄言定论。只能说,如今,速递业务的发展环境比以往更好,也更支持对业务模式进行创新变革。至于未来如何,还是要看市场的反馈了。
Source:N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