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东四十条资本(ID:DsstCapital),作者:黎曼。猎云网已获授权。
钱在哪里,眼球就在哪里。必须讲,这家LP来头气派,提振信心。它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特首李家超在2022年《施政报告》中宣布设立,即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HKIC)。又因这一投资公司为特区政府主导,花名很容易猜,就叫“港版淡马锡”。
近日深港金融机构风险合规与金融科技圆桌论坛上,香港投资推广署金融科技主管梁瀚璟就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
HKIC有望在今年年底开始项目投资,目前其负责的团队已与近40家基金公司商谈合作可能。
其实,一个月前,HKIC的招聘已经在业内引发热烈关注。据悉,此前,HKIC正在寻觅风险管理副总监和IT运营经理,并曾公开招聘CEO。
而我比较感兴趣的,是李家超先生此前的一句话:“我们也不只为赚钱,因为这个是扶持香港长远发展的基金。所以将来的发展路线如何,我们会让其运作一阵子再总结经验,希望更发扬光大。”
具体地说,是第一句话:我们不只为赚钱。
翻译一下,我们首先想赚钱。
之所以被市场抱有如此之高的期待,理由大概在于,对于我们的GP们来说,“手里有钱,又想赚钱”的LP已经如此难得了不是吗?
620亿港元,项目投资即将启动
HKIC把“香港增长组合”(220亿港元)、“大湾区投资基金”(50亿港元)和“策略性科创基金”(50亿港元),以及为吸引重点企业来港落户而新成立的“共同投资基金”(300亿港元)纳入统一管理,总规模620亿港元(约80亿美元)。
今年2月份,香港政府公布HKIC董事会成员,涵盖11位一线相关政府官员和社会及商界领袖。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担任董事会主席,其他成员包括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等人。
令GP兴奋的是,拥有620亿港元的超级LP,目前正与近40家GP接触。据梁瀚璟透露,HKIC有望在今年底开始项目投资。
梁瀚璟称,作为特区政府负责金融科技的官员,他和香港金管局及其他部门的同事到世界各地进行调研,希望学习好的投资模式。最后发现,深圳河对岸,成立于2017年的深圳天使母基金的模式就非常值得借鉴。
“深圳天使母基金目前规模100亿元,通过投资80多家GP,已经投资了来自28个赛道的超过1000个项目,太棒了!于是我们的团队效仿深圳天使母基金,在过去半年接洽了内地和海外超过40家不同类型的投资基金,如果一切顺利,年底就能投出一些项目。”梁瀚璟表示。
梁瀚璟透露,目前HKIC主要选定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和高端制造业这四个赛道,一是投早期项目,二是投资GP。
HKIC的投资模式是什么样的?
主要分为两类:直投和间接投资,划分的界限为1亿美元。如果项目在1亿美元以上则由相关GP(基金一般合伙人)负责,不同的赛道会对接不同的GP。1亿美元内的项目则由HKIC直接投资。
据悉,自2022年10月官宣成立以来,HKIC的进展飞速。
除了目前正在接触合适的GP外,已有不少机构向其提交投资计划书,包括金融科技企业。
香港财库局局长许正宇就称,公司连同财政司司长办公室辖下的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已与一些有兴趣的机构开展初步洽谈,未来会根据董事会订定的投资准则考虑作出投资。
再造港版“淡马锡”?
看完这个来自香港政府的超级LP的来龙去脉,自然最容易联想到的就是“淡马锡”。
淡马锡作为新加坡财政部100%控股的专业化国有投资机构,成立于1974年,在全球PE圈声名显赫,对新加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颇为重要的影响,其独创的准公共投资性质的“淡马锡模式”也成为了许多国家争相学习的标本。
香港作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城市之一,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国际贸易、航运中心和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拥有一个充满活力的金融科技生态系统,以此为HKIC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土壤。
那么,打造一个港版“淡马锡”,HKIC是否能够复制淡马锡的战绩?
就这一问题,李家超表示:“我们也不只为赚钱,因为这个是扶持香港长远发展的基金。所以将来的发展路线如何,我们会让其运作一阵子再总结经验,希望更发扬光大。”
当然,大家口中所谓”再造一个淡马锡”,更像是对HKIC的一种期许和激励。
作为一个政府主导的投资基金,投资目的肯定不能只考虑投资回报。若追求长期回报,市场化基金显然更适合达成这一目标。除此之外,大多数人会认为,建立一个好的投资环境以引导行业发展是政府投资机构的主要目的。
香港金发局主席李律仁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是为了这一目的大可不必专门成立一家公司,香港政府已有不少其他举措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成立HKIC最重要的目的,其实是为了与全球其他的主权投资人,政府养老基金交流展开合作。在他看来,与全球的主权基金携手,与他们交朋友,共同投资,解决共同的问题,是HKIC最应该着力的。
以此为发力点,HKIC的任务就是通过物色投资机遇,策略性地推动目标产业发展,长远提升香港的竞争力和经济活力,并赚取投资回报。
起码就投资链条来看,港府想做的基本框架已经有了,流动已经开始,并且香港准备的供给,也远不止于一个“淡马锡”。
投中网上半年着重介绍过香港在家办方面的动作。当时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和投资推广署也是办了一场会,讨论了家族办公室的两大目标:为财富保值并实现长远增长,同时推动社会和社区普惠共融发展。
当时,港府瞄准了资产规模在2.4亿港元(约合3000万美元)以上的家办,准入、税收、政府支持,能给的优惠、政策都给了,甚至定了个引进200家家办的目标。
所以,香港的的构想远不止于香港,打造“淡马锡”本身也不是目的,更大的诉求就包含在港府这一年的组合拳里,应该注意的是,这给了国内投资基金,尤其是有志于“继续赚钱”的市场化基金的一针强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