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潜在水下的投资大佬林嘉喜
统计 阅读时间大约10分钟以上(8009字)

2014-07-26 潜在水下的投资大佬林嘉喜

猎云网编辑君在深圳采访期间,发现一个值得一说的事实,好几家知名企业的拥有一个共同的投资人,林嘉喜。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很陌生,但在很多投资人看来,他却是潜在水下的投资大佬。周末了,来碗心灵鸡汤,看林嘉喜如何从毕业生成长为投资大鳄的。

猎云网7月26日报道

猎云网注:猎云网编辑君在深圳采访期间,发现一个值得一说的事实,好几家知名企业的拥有一个共同的投资人,林嘉喜。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很陌生,但在很多投资人看来,他却是潜在水下的投资大佬。周末了,来碗心灵鸡汤,看林嘉喜如何从毕业生成长为投资大鳄的。

摘要:这是一篇旧文,来自2007年东南大学对于林嘉喜的采访。

林嘉喜学长是我校01届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曾任科技协会、爱心基金会等社团负责人,并创办“东南大学创业协会”。毕业后,他创办南京国金投资顾问公司,并迅速成为国内本行业的领头羊,07年获得“本土最佳投行”称号。

面对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同时响应国家以创业促就业的号召,笔者对林嘉喜学长进行了专访。在采访过程中,学长言真意切,将其创业经验娓娓道来,可以使大家清晰地感受到一个创业人的心声。同时,他还就参加社团对个人能力的锻炼进行了具体论述,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其中很多肺腑之言,值得我们在今天细细品味。(好官方的说)

写在采访前的话

据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一项统计表明,该校毕业生创办了4000家公司,雇佣了110万人,创造了2.3万亿的销售额;美国名校斯坦福大学,涌现了一大批世界知名的创业大家,创办了雅虎、惠普、硅谷图文等知名企业,斯坦福大学已成为硅谷最活跃的创业力量,创造了硅谷一半以上的社会财富。在美国,通过创业就业的大学生比例达到28%。但是在中国这一数字却少得可怜,南京市市长蒋宏坤在东南大学做主题为《做创新创业的南京人》的形势政策报告会中说道:“南京每100人当中才有1个人创业。”面对这一数字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创业已经成为促进就业的一条重要渠道,据调查,现在77.5%的在校大学生都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毕业后真正自主创业的不到1%。蒋市长分析称,南京的大学生创业不活跃,有多方面的因素,有现行教育体制的原因,也有学生和家庭的思想观念方面的因素。但蒋市长的报告中也提到“东南大学就有一个很好的典范,环境科学系学生林嘉喜,在校时就是校创业协会的主席

2001年毕业之后,靠10万元起家创办了一家投资公司,现在每年的业务收入超过2亿美元。”

2003年,新浪以2080万美金并购中国第二大手机短信游戏公司广州讯龙,此为中国第一个SP并购案。

2004年,Tom Online以5.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并购中国最大的电视传媒无线互动平台北京灵讯互动科技,此为04年中国十大外资并购案之一。

2005年,中国最大的WAP服务提供商之一的深圳讯天通信以最高可达约80亿日元的价格全部售于Index Corporation。

2006年,英国最大的无线增值业务公司MonsterMob Group分别以1.8亿美元、8000万美元、1.3亿美元的价格对联东伟业、杭州联梦娱乐软件有限公司、万讯通进行了并购。

2007年5月,国金顾问完成国内首例大型网络游戏并购案———天畅科技卖给财华网,总额2亿人民币。……

这些收购案无一例外都由国金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操盘,而国金投资的CEO正是2001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环境工程系的林嘉喜学长。

林嘉喜,东南大学2001届环境科学系毕业生。2001年4月筹集10万元人民币创办南京国金投资顾问公司,专注于为企业提供一流的并购顾问和投融资顾问服务

2003年以来,在sp(无线增值服务)领域导演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并购案,成为中国企业并购领域的领先机构。目前,国金公司占据了sp并购市场80%的份额,几乎囊括了所有3000万美元以上、两亿美元以下的并购交易,创造了行业内多项并购记录,数次登上行业杂志经典并购排行榜。

2007年他领导的国金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被评为最佳本土投行(投资银行)。他的电话也成为许多公司的“福音书”,因为电话的内容只有两个:一、获得投资;二、获得现金。

自08年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业已席卷全球,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笔者就大学生校园创业的几个问题对林嘉喜学长进行了电话采访,希望能对有志于创业的同学提供一点帮助。以下是采访内容:

编辑:您的专业是环境工程,现在却从事着与自己专业并没有关系的金融事业,并且做得很成功,成为一个经典的创业案例,您是如何做到的?

林:首先,我想说专业知识只是一个基础,大学生活主要是让我们学会了学习的能力,学习的方法,以及怎么样过群体生活,怎样和人打交道,培养一个人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环境工程是一个纯粹的工科专业,实际上不管是建筑工程、机械工程、仪器科学,只要是工科,它的背后就有很严谨的逻辑,而逻辑思维对我们以后做事很有用。因为比较复杂的事情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多个因素,如果你的思维很有逻辑,就可以把这些东西串起来,把目标设定好,然后把它分解成不同的模块,这样的思维是我们做好事情的蛮好的基础。环境工程专业给我的正是这种逻辑思维,这是很重要的。其次,关于如何能做现在的工作。我现在做的工作实际上是公司的财务顾问、融资顾问,也叫投行。这个领域需要很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而我通过在学校管理爱心基金会、科技协会,创办创业协会的过程中,通过大量的组织活动使我锻炼出很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爱心基金会需要筹款,那个时候比较特别的是不允许用筹款来做日常资助,所以我们要用基金的几百元基础资金去赚钱。经过申请我们每周被容许在食堂门口卖两次东西,于是我就组织把基金会的志愿者分成采购部、财务部、销售部去执行义卖活动,然后把赚来的每小时400元用于资助一些困难的同学。离开爱心基金会后我加入了科协负责活动的组织,在工作中涉及到很多活动需要拉赞助;科协之后,我创办了创协,主要负责包装、服务学校的参赛创业团队,通过不懈的努力,在那一年获得了第二届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的金奖优胜奖,实际上就是全国冠军。正是在做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我个人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得到了较多的实践机会。我现在用工程的理念来做金融,其实际就是逻辑思维,必须要有逻辑学的思维才能做好这些事情,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如果没逻辑思维的话,金融就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会让人无处下手。

编辑:您为什么会在大学毕业后放弃稳定的工作而走上创业的道路?您这么做的勇气和信心又从何而来?

林:我是2000年的时候在一个投资公司实习的,很早就接触风险投资。对我来说,创办公司主要是因为兴趣。我即使不创办国金也可以留在那个投资公司工作,我的能力和资源集中在投资这个领域。 当时正值2000年互联网经济的泡沫在美国破灭,整个科技领域发生了一个很大的调整。2001年时,大家都发现互联网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市场进入了低谷。我当时觉得,我留在投资公司的话不好,由于市场不好,公司每年只进行一到两个投资,对我来说,年轻的时候不是追求安逸生活的时候,我更看重的是能够锻炼自己,而不是所谓的安稳或者收益。在那个时候还不如出来开个公司,帮别人融资。最主要的则是因为那个时候市场不好,让我们能够接到一些不错的项目,可以帮他们做些事情。我的选择原则是“他要让我能在不同的层面得到锻炼!”所以正是这个原因促使我创办了“国金”,之后能否做成今天这样的规模我是不知道的,我当时想的是,我们尽力为客户服务,假设几年后公司不成功的话,我还年轻,能力也不错,实在不行,再找份工作也不难。我们公司是01年4月份创办的,事实上我做了六个月后,公司账上只剩下一千块钱了,十万块钱的投资变成一千块钱,这里面的风险还是不小的,并不是说现在看起来做得不错就以为当初是很简单的,那个阶段是非常危险的,,在我们还剩下一千块钱的时候后的两三个礼拜,我们账上已经没钱了,而且马上要付下半年一万一千元房租。由于我们思路比较宽、网络比较广,后来机会来了。那个月我们正好在高交会上认识了几个企业,并成功地说服了其中两个公司,一家是请我们作常年的公司顾问,给我们付了两三万块钱,同时,他们都愿意请国金做融资顾问,并且请我们写商业计划书,每家又收了两三万,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房租给付了,然后继续往前走。节奏如果把握得不好,中间可能就倒掉了。至于勇气和信心方面,因为我追求的不是利益,我就是要做事情,想锻炼自己,所以并不是非要赚钱,这样我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心理负担,心态很好。钱并不重要,能不能赚到钱都不是问题的核心,我们能把事情做成了,生活就不会过得太差。但事情做不成,你想得再好都没用。另外,也不一定非得创业才行,同学们也可以找一个能够锻炼自己、实现自己、充实自己的工作来做,如果当时资本市场非常好,我也许就会留在投资公司里工作,通过工作不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编辑:在我们以前毕业的几位学长中,如苏宁环球的董事长张桂平、新天下集团的董事长吴海军等人做的都是实体经济,依靠自己的产品开拓市场,而您走的是另外一条途径,在虚拟经济中开拓自己的市场并最终取得了成功,您认为您走的这种商业模式与以前的那种实体经济模式的差别在哪里?这种商业模式又有哪些特殊的意义?

林:我们现在的商业模式与他们的相比,从行业上来看,他们属于传统行业,对创业资金的要求很高。我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由于创办的时候,投行这个行业,在我们国内还不是太发达,所以我们就有机会少本创业。第二点,传统行业是非常复杂的,需要应付的事情很多。因为涉及到大量固定资产投入、货款、渠道等,而我刚刚从大学出来不可能像他们那样,在年龄、经验、人脉上有很大的差距,他们在社会上已经积累了很多资源,从银行等各个方面都可以得到支持,而我则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进入的这个行业就是直接拼个人能力的,不存在所谓的关系,只要你的项目好了,别人就会投资或收购,不会凭关系得到什么投资的。在这一点上,首先,我和他们最大的不一样是:我还没毕业就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不可能有他们那样的人脉;其次,我也不擅长处理这些关系,于是我没法选择,只能靠拼实力,这就要求我们把东西做得很好,脑子活一点,然后靠这个拿到客户的认可。关于这种商业模式的意义,我想谈的是关于我现在的行业,这是在美国很早就有的了,高盛、摩根斯坦利、美林最强的就是投行,只不过我们与他们相比少了一个上市,除了上市以外,其他的像融资、并购都是他们的主业,所以投行里面最核心的就是融资和并购。这个行业并不是什么很新的行业,在美国已经存在了一百多年。公司要发展就可能缺钱,缺钱就要融资,那你就用股份换现金回来,而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有合适的价格就把他给卖掉。我的产品是公司的股权,融资就是卖新股,并购就是卖老股,实际上很简单。我们的存在,实际上促进了整个行业的整合与发展,加速它的发展,优化它的配置,就是避免更多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帮一些投资者实现他们的价值,帮一些创业者实现它们的价值,然后就是帮一些上市公司、一些大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实现它们的战略投资。

编辑:您是我校创协的第一任会长,同时也是东南大学创业中心的理事长,您觉得在创协和创业中心期间的工作对您以后的成功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林:从我们的就业方面来说,社团工作比较容易培养出两个核心的能力。第一个是不求利益,自觉地完成既定的任务,因为社团是不拿工资的,参与也没有什么直接收益,社团工作会培养你重视承诺,就是你承诺了你就主动、积极、自觉地把事情给做好,没有人强迫你。这是就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你承诺了你的上司或者说上面给你布置的任务,不管有没有能力都应该尽全力去做,这是在就业过程中很核心的因素。第二个是社团工作会让你用主人翁的心态来看问题和做事,因为未来你要参与工作以后,如果你不用领导的心态来看问题,不用主人翁意识来考虑问题的话,是很难成为领导的,也是很难获得升迁的,不能说他把你升上去再开始培养你怎么作领导,而是因为你在你这个职位已经具备了下一个更高职位的基础、素质和能力,你做事已经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了,站在更高的位置来看问题了,所以我才提拔你,重用你,所以这两点在就业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从创业方面来说,所有的赚钱都是建立在你业务做成的基础上的,你把你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你的客户,然后获得客户的认可。那你在这个社团里面,你要搞一个活动来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你要把这个事情做好,你要拉赞助,要组织各种各样的人,你要做宣传,你要给赞助商一个满意的答复,还要让学校也要满意,然后对同学们也要有益。那么这个过程实际上同你在未来的社会一样的,你要兼顾方方面面的、不同的人的需求,面对不同的方面给你的压力,你需要学会在这个过程中平衡各方面的压力,最后把这个事情给做成功了,然后方方面面都过得去,这个是在社团工作中对你未来创业甚至是你在未来社会中立足所提前做的一个预演。社团里经常做一个事情是没什么资源可以给你的,这样你就必须靠自己,调动身边各种有利的资源去将事情办好,创业也是一模一样的,就是没有什么资源,而且就大部分的创业来看可以说并不是因为我现在资源都很充裕了才开始创业的,都是边走边看,摸着石头过河。比如说创协要办一个什么活动,学校说:“好,自己弄吧!”你可以搞这个活动,其他的资源你自己看着办吧!钱,没有,自己拉赞助;场地,没有,组织协调去;人员,没有,自己组织。然后定什么样的主题,做什么样的计划,怎样去实现它,自己搞定,开一个公司也基本上就是这样的。

编辑:据您个人看来,今后校园创业应当走什么样的模式和发展途径?

林:同学们在自己的人生阶段上一直在积累各种各样的能力、关系,这里面也会产生不同的机会。创业不分大小,主要是态度问题,就是说你的人生中是一个不断积累各种资源、关系,提高自己的能力、充实自己的过程,让自己过得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机会,如果你觉得有比较大的把握就去做,如果你觉得没有足够的把握就继续积累资源和等待机会。我想说的是,我们学校也不乏有同学成立了一个复印社,或者是做了一些小生意,比如说组织一批教辅书到大门口去卖,到宿舍里去推销,这其实也是一种创业,我觉得其中的灵魂是在于你准备好了,然后机会出现了,你觉得这个机会你有把握,你就去创业。我说的实质就是你准备好了没有?你觉得这个机会把握大不大?在决定之前,肯定会有来自家庭的压力、社会的压力、你自己的压力,你觉得自己可以完全承受的时候你就大胆地去做!

编辑:现在的大学教育在促进创业方面最大的不足是什么?应当如何改进?

林:大学教育最大的不足是没有和同学们讲明白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学校的整体文化以及文化氛围中没有把这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贯穿其中,教育学生怎样去提高自己,对自己负责,怎样多做一些对别人、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如果没有把这个东西设定成非常高的一种习惯去培养的话,是很难从这方面来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也是很难有什么促进作用的。因为大家都只是读书,而没有什么自己的独立想法,在太麻木的氛围下是做不出什么大事的,当然也做不好生意,能把生意做好的都不是因为你想赚钱才把生意做好了,而是因为你首先把事情做好了,态度比较认真、心态比较好才能把这个事情做好。

编辑:07年,东大再捧挑战杯,在08年的第六届“挑战杯”创业大赛中也有不俗的表现。面对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您认为在校学生创业时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林:最大的难题在于心智还不成熟,还不沉稳。如果能够在读书和生活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有目的的自我培养使自己变得比较沉稳,有比较强的执行力,面对事情不怕困难,能够自己去解决,那么创业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了,之后行不行就主要得看机会。解决问题才是本质的东西,这不需要风花雪月的多么漂亮的言辞去说这些事情,核心就是比如说我让你去帮我买一条鱼,你就会问我问题,然后去研究,应该买一条什么样的鱼,然后根据我的喜好,和我沟通,怎么样去找便宜的鱼,最后的结果是又便宜又好,让我很满意,时间方面也让我觉得可以接受,让我很舒服。这样的一件事他能办好了,他就具备了抓住某些机会的条件了。如果连这样一件事都办不好,那就只好先回家学学做事然后再说吧!假如做个事情做不好,研究个东西研究不好,态度不端正,做事不讲究方法,缺乏锻炼,还不成熟,像个小孩子一样,没有一点解决问题的能力,怎么去和别人竞争?创业市场的竞争是异常激烈的,正所谓“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在创业的人群中,只有20%的人能够成功,80%的人必然失败,所以你要挤到前面去哪有那么容易啊!像我们这样的公司,前十名过得还可以,但是前十名以后还有几千家公司,甚至几万家公司,如果你不准备好,请问你怎么竞争?有些生意头一两年还可以,但以后就非常吃力了,如果你自己综合素质不够的话,就更难说了。现在一切都讲综合素质,实际上就是执行力和心态,这两个不好了你就……

编辑:您认为要真正实现校园创业学校和社会应采取哪些有益措施?

林:学校还是应该以教书育人为核心,要有平和的心态,这方面学校应该去做。执行力方面,平时如果能够组成任务工作小组,学校应该提供一个平台,让很多人能够在学生时代就能把自己的执行力培养到一定程度,这需要学校设置各种各样的社团,甚至专门有的这种编制在系、总支、班里面的这种实践小组,能够让广大同学在学校期间就能够变相地去实习,而且比实习还更加系统。现在到一家公司实习,人家也不一定能够给你一个机会让你提前去积累这些执行力、态度、为人处世的方法,你实习几个月,也没有人教给你,所以在这个环节上,学校应该是责无旁贷的。那么学校要不要提供一些有利于创业的条件呢?我想是应该的,对一些学生的创业能够多一点支持,让他们有便宜或免费的办公条件,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基础,如果基础不行的话,给再好的办公条件也是没有用的,这是第一点。第二是社会上,各种政策应该支持创业,有一些地方房租不要那么贵,有专门的人负责辅导初创的企业,这样他们的生存压力可能也就不会那么大了。社会上最好有一些相关组织能帮他们开拓一些资源,因为他们刚刚创业,在关系网络、合作伙伴、人脉等各个方面都会比较缺乏,如果这时候能够有专门的小组来辅导他们、支持他们,给他们介绍合作伙伴,在某些方面能够给他们一些点拨,有这么一个组织的话当然就很好了。因为那样就更加贴近社会。所以,总的来说,学校要把他们的基础打好,为人处世、做事、心态、人生态度,到了社会之后,更多地从社会资源上给予支持,人脉、政策、辅导等。

编辑:请您回忆在东大学习期间的一些典型、生动的生活片段,和创业过程中一些深刻而富有趣味的细节。

林: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时我在科技协会也好,创业协会也好,在我领导下的执行团队都能非常有力地完成任务。我每一次分配任务,面对这些很难很有挑战,同时也是压力很大的任务时,从来不会有人跟我讨论他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他们只会全力去组织力量,想尽办法来完成任务,从来不会跟我说:“这个任务我搞不定”,实际上就是没人去讨论或怀疑这个任务我们执行不了,正是因为这个态度使得我们可以做成很多事情,任务一下去,大家只会想怎么去完成,而不会去想这个事情太难了,是不是要调整一下。这一点是让我现在仍然记忆犹新的。他们中的好多人现在都出国了,有一些留在国内的我们还是经常联系的,关系很好。
其次印象很深的还有:我们比较年轻,然后也是比较新的公司,在我们创业的过程中,方方面面的前辈都给了我们很多的支持,他们以前可能和我们都不熟悉,但它们所给予我们的却远大于那些关系很深的,给予的支持是很高级别的,相当于与他有多年交情的伙伴、朋友,这一点是让我们非常感动的。

编辑:您的年龄与成功创造了一段传奇,成为好多人模仿的创业偶像,您又是如何评价自己的?

林:我觉得我并没有什么,只不过是我在之前做成功了一些事情,这些事不管大家是否关注我都会去做的,我只是对自己负责,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是,很多我们的学弟、学妹们以我为学习的榜样,我觉得很荣幸,如果确实觉得我有什么可取之处的话,那么希望是思考我做这些事情背后的思想灵魂,灵魂的精髓部分是做人的态度、心态以及待人处事的原则,以做事为核心,从“尽量帮助人”这个核心来学习。表象呢?或者有人看到的是追名逐利的假象,我希望大家不要把这个看错了,要学就要学可取之处,要看到背后的东西,而不是表面的东西。另外就是说,传不传奇更多还是看自己能否踏踏实实地将自己的事情做好,然后自己去写自己的故事,所谓的传奇只不过就是一个故事,听听也就罢了,学他的精华部分然后去写自己的故事,更重要的则是写好自己的故事。财富的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社会上立足的时候你的为人处事,你能做出一定的事来,然后得到别人的认可,这就可以了,跟是否获得大量财富没有关系。说白了,就是我在一个单位工作,我做得很好,做得很出色,为社会做了他该做的事情,那他就很值得尊重和敬佩了。我们重在看实质,只是我在某时候做了某个事情,看起来做得不错,但实际上,我们的很多校友们都在各自的事业、单位、各种各样的岗位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表现,促成了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或者说有时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尽人事也不一定说绝对会出成绩,更不能说某人在一个过程中抓了机会他就怎样传奇了这只是做事的一个部分。

编辑:您现在如何评价您创立的国金公司呢?

林:国金公司成立已经8年了,能够有8年的历史,这也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成绩,因为一般的公司成立5年内就会关门。国金也成了我们TMT领域国内最大的财务顾问公司,但是今后要做的事还很多,我们之前也是在学习、摸索的过程中,边学边做,但现在已经有我们的一些积累、经验、能力。然而,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在下一个阶段,我们要优化我们的服务质量,提高队伍素质,希望能够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的第二个五年目标是朝着国际化的目标发展,是要成为一个国际化的专业投行,往这个目标去发展,不断努力,五年、十年、二十年、四十年……来实现这个目标。

而对于我创办的创协,我想说的是:做事情重要的是总结经验,扎扎实实地把事情做好,把人员组织好,树立好信心,把未来的事情做好,工作尽力了就可以,相信通过不断的积累肯定能够实现自己目标。创协做的事情是一个长跑,不是短跑,在过程中难免会有高潮有低谷,在过程中不断调整呼吸、注意节奏,总能够回到第一梯队中去。(by:郭威)

1、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lieyunjingxuan
)字样。
3、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user_occu}}
{{item.author_user_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