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猎云网,文/韩文静
新能源无疑是当下及未来最大的行业风口之一,行业的高度景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跨界者进入。在这条“造富”赛道上,家族财富的传承故事正持续上演。
今年8月,业务涵盖新能源、半导体的企业微导纳米,在科创板成功过会,国际电池巨头宁德时代,位列其股东行列。
这家企业更大看点则在于,其实控人王磊出生于1993年,在2018年出任公司董事时才25岁,目前王磊间接持有微导纳米53%的股权,IPO完成后,身家近50亿元。
王磊的父亲是上市公司先导智能的实控人王燕清。先导智能是新能源装备龙头,在2015年登陆A股市场,如今的市值近八百亿元。
微导纳米的本次IPO,更像是王燕清家族为王磊接手家族财富的铺路。
实际上,子承父业、接棒交班,对于新能源赛道而言,并不陌生。新能源这条造富赛道上,正在量产“创二代”。
王燕清家族,即将收获第二家上市公司
上个世纪90年代,王燕清和妻子结婚时,生活还相当窘迫。随着1993年王磊的出生,王燕清也产生了创业的念头,创办了一个电容器设备厂。
2002年,成立无锡先导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这也是先导智能的前身。依靠国产电容器核心产品,王燕清逐步把公司发展壮大,并在2008年,切入光伏和锂电池设备行业。
彼时,光伏和电池行业的玩家,还很稀有。王燕清的锂电池设备进入了松下、特斯拉等国际知名品牌的供应链。2014年,锂电设备成为了先导智能最大的营收来源,也是在这一年,宁德时代化身为先导智能的重要客户。
2015年,先导智能登陆创业板,王燕清的财富也与日俱增。截至发稿前,先导智能的市值已达840亿元。
在《2021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中,王燕清家族以399亿元财富排名第98位。
几乎在先导智能上市的同时,王燕清就开始为儿子筹谋了,2015年11月,他就成立了微导纳米的前身微导有限,微导纳米的产品主要用于于光伏、半导体领域。
王磊毕业于新泽西州立大学计算机和数学专业,毕业之后并没有回到父亲的公司,而是在外历练,曾就职于王燕清控股的半导体系统元件公司以及物联网公司。
2018年,王磊出任先导智能董事,并到逐渐步入正轨的微导纳米任职。
目前,王燕清、倪亚兰夫妇和王磊通过万海盈投资、聚海盈管理、德厚盈投资间接控制微导纳米67.33%的股份,同时王磊担任公司董事长。2021年,王磊担任先导智能的非独立董事。
一旦上市,微导纳米的市值有望超过百亿,这位90后“创二代”也将迎来自己在资本市场演练的机会。王燕清家族,收获了第二家上市公司。
重庆最年轻的上市公司总经理
2017年,蓝黛传动完成高层核心领导调整,公司实控人朱堂福之子朱俊翰正式走上前台,接任上市公司总经理之职。
那一年,朱俊翰仅仅28岁,成为最年轻的重庆上市公司总经理。
蓝黛传动主要产品为乘用车手动变速器总成和变速器齿轮,现为吉利、众泰、力帆等多家汽车企业动力传动零部件供应商,早在2015年6月就正式登陆A股。在重庆资本市场,朱堂福与熊敏是非常低调的富豪夫妇。
朱堂福一直都不忘对朱俊翰精心培养,早就开始将其往接班人的方向打造,2012年,朱俊翰就已经开始在蓝黛传动子公司任职。
2014年8月起,朱俊翰担任蓝黛传动的总经理助理。
朱俊翰在媒体采访中表示,此前自己在公司已经待了好几年,各相关岗位都进行了熟悉,担任过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等职务。朱俊翰在上任后提到,蓝黛传动将加快自动变速器、新能源变速器总成的开发和市场布局。
就任后,朱俊翰带领企业进军高端零部件市场,开始挑起企业大梁。
在新能源产品方面,蓝黛传动在现有手动变速器的基础上,研发了混动以及纯电驱动单元,加码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今年蓝黛传动投资23亿,布局新能源汽车传动齿轮项目。
今年5月,朱堂福和熊敏夫妇与儿子朱俊翰签署了有关股份转让协议,朱堂福拟将其持有的公司400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份(占比6.8655%)、熊敏拟将其持有的公司292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份(占比5.0118%),合计6920万股,通过协议转让方式一并转让给朱俊翰。
创维换帅,“新掌门”当家
今年6月,创维步入“交棒”时刻,黄宏生、林卫平之子林劲接任,成为新任掌门人。
创维集团公告称,公司创始人、控股股东黄宏生的儿子林劲从2022年7月7日起,将出任创维集团董事会主席、执行委员会主席。
为了培养儿子接班,黄宏生花费了十余年的时间。林劲出生于1984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应用科学专业,在2011年加盟创维集团前,林劲就在瑞昱半导体、联发科等公司历练,最后开始从创维集团的基层做起。
从2016年开始,林劲相继担任创维数字、开沃新能源汽车和创源天地等多家子公司董事。
在新能源汽车的大浪潮中,家电大王黄宏生也按捺不住,带着创维进入了新能源汽车跑道中。
2020年,创维推出主打新能源客车的开沃集团,在乘用车领域推出天美汽车。后来天美汽车更名为创维汽车,2021年,创维汽车推出首款纯电动SUV。
今年9月,创维举行了HT-i超强混动SUV上市发布会。
最新胡润百富榜显示,黄宏生、林卫平身家共55亿元人民币。子承父业,林劲将带领创维集团走向何方?
2021年,创维集团的营收大头仍是以智能电视为主的多媒体业务,全年营收273.7亿元,占比超过五成。为了发展第二曲线,创维跨界至光伏领域,与相关公司合作,为用户安装、运营、维修光伏电站提供服务。
如今,林劲重金押注的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业务,或将成为新增长点。今年的前三季度,创维实现运营且并网发电的家庭户用光伏电站新增超过10万户,累计建成并网运营的户用光伏电站超过15万座。
牵手华为造车,赛力斯被“二代”接班
今年8月,小康股份更名为赛力斯,开始彻底向新能源车企转变。
对于赛力斯的改头换面,创始人张兴海表示,这是对于当前智能电动汽车赛道的应对之策,也是公司第三次创业的新起点。
1986年,赛力斯的前身凤凰电器弹簧厂成立,后又更名为渝安集团;2003年,渝安集团进军整车制造领域,开启第二次创业征程;2011年公司更名为小康股份,并在2016年成功上市A股。
在小康股份上市当年,张兴海便让儿子张正萍到硅谷,用了3000万美金启动了SF赛力斯电动车项目并担任CEO,公司主要研发电动车的电池和动力系统的研发与设计。
可以说,将小康股份带入新能源赛道的,正是张正萍。小康新能源转型的重担,也被张兴海选择性地交给了儿子张正萍。
2018年,年仅29岁的张正萍正用流利的英语,向观众介绍SF5这款纯电动新能源汽车。
登陆资本市场后,小康股份正式跨入高端智能电动汽车新赛道。在新能源领域布局已久的小康股份,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华为智选车首个合作伙伴。
2020年,张正萍出任小康股份董事长,真正意义上完成了接班,他也成为了中国汽车产业界最年轻的CEO。
2021年,小康股份旗下赛力斯品牌与华为合作发布了华为智选赛力斯SF5,后来赛力斯又与华为共同发布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AITO,并陆续推出问界M5、问界M7。
《2021胡润百富榜》显示,小康控股张兴海、颜敏夫妇是今年榜单上财富涨幅最大的企业家,财富增长至去年的7.5倍,达到220亿元。
前不久,赛力斯交出了前三季度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公司的亏损同比扩大了57.3%,前三季度的总亏损为26.75亿元。
站在聚光灯下的赛力斯,在小康“创二代”张正萍的带领之下,能否在强敌环伺的新能源汽车赛道占据一席之地?恐怕当下难以给出答案。
能源大亨王玉锁,培养接班人
2021年4月,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发布,新奥能源创始人王玉锁及家族以64亿美元财富位列《2021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418位。
王玉锁当年是从扛煤气罐开启的发家致富之路,1986年,王玉锁开了一家液化气站,并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随后几年,王玉锁先后拿下多个地区的燃气经营权,2001年,新奥集团成功在香港上市。
王玉锁无疑是成功的,不过英雄必然有迟暮之年,王玉锁早就有意的培养自己儿子王子峥,作为未来的接班人。
从美国留学后的王子峥,被父亲派到公司的每一个岗位去轮值,目的也很简单,希望他快速熟悉公司的各个部门的职能,早日接班。
王子峥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表示:“父亲更在乎的是他对我的安排能否让我成为合格的二代接班人,而不是我手里正在做的业务的具体发展。”2017年,王子峥成为新奥集团总裁,如今也是新奥能源的董事。
新奥能源如今也在积极探索氢能等清洁能源新赛道,前三季度的财报显示除了与本业天然气有关的业务之外,新奥股份也在积极布局氢能核心技术与设备,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方案。新签约工程建造总金额达38亿元,其中,氢能相关订单达14亿元。
低调的“宁王”股东裴振华
万亿宁德时代成就了很多富豪,其中宁王发展的最大外部受益人裴振华,颇为低调。
2022年,63岁的裴振华和59岁的妻子容建芬一起,以900亿的身家财富登上胡润全球富豪榜。
裴振华曾经创办了天华超净,瞄准的是防静电市场,2014年,天华超净成功上市。天华超净刚登陆创业板一年后,宁德时代开始进行股权调整。
有坊间传闻称,当时宁德时代的联合创始人李平找到了同在中欧的EMBA同学裴振华,而裴振华毫不犹豫的入股,转让金额仅仅只有8900万元。
2018年,宁德时代顺利登陆创业板,裴振华也收获了巨大的财富。2022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显示,裴振华以125亿美元身价排在第150名,财富超过刘强东、雷军。
裴振华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2018年11月,裴振华与宁德时代共同投资成立了天宜锂业,开始打入宁德时代上游供应商序列。
需要注意的是,2021年,裴振华成立了苏州天华能源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裴振华以及其女儿裴雯合计持有公司100%的股权,其中裴雯持股10%。
此外,裴雯还担任苏州天华时代新能源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这家公司背后的股东,是其父亲裴振华的控股公司以及宁德时代。
伴随着老一辈企业家逐渐步入退休年龄,为了基业长青,“创二代”们扛起继承家业的大旗。在造富的新能源领域,更是如此。面对行业的快速更新迭代,这些“创二代”们如何助推企业再上新台阶,是一场躲不掉的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