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传销”造车大溃败:一辆车没卖,超跑梦全靠“忽悠”圈钱
统计 阅读时间大约8分钟(3114字)

2022-05-21 “传销”造车大溃败:一辆车没卖,超跑梦全靠“忽悠”圈钱

来源:绿驰官网
造车遇上传销。

当看到绿驰汽车营业执照被吊销的消息,作为公司前员工,吴功没有任何诧异,“这家企业两三年前就已经不行了。”

前不久,一则行政处罚让沉寂许久的绿驰汽车重新回归大众视野,主要内容是绿驰汽车无正当理由超过六个月未开业,公司登记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

上一次绿驰汽车引起人们关注还是2021年4月,彼时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发布公告称,受理绿驰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

更早之前,绿驰已经多病缠身:拖欠工资和货款、创始人出走、国资接盘...

绿驰汽车成立于2016年,虽然晚于蔚小理,但从时间线来看,也是国内较早的一批造车新势力。科班出身的创始人被不少投资人看好,彼时还要打造中国超跑。但最终一辆车都没有驶出PPT。

“这家企业没有把心思放在造车上。”吴功表示,绿驰汽车前期的声量很大,说要向大众、沃尔沃这些传统车企发起挑战,但公司并没有把重心放在新车打造上,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如何去跑马圈地。

时至今日,吴功仍然认为,在绿驰汽车的工作经历,是他职业发展中难以抹消的“污点”。

01 “传销”洗脑,只为圈钱

吴功从事人力资源工作超过20年,在绿驰汽车前,一直在汽车配件公司工作,加入绿驰汽车的本意,是想参与这场史无前例的新造车浪潮。绿驰汽车给他的待遇也非常优渥,让其负责人力资源和行政的统筹工作,工资也比上家更高。

然而事实没有想象的美好,除了负责人力资源,配合融资也是吴功的重点工作。

时间倒回6年前,新势力浪潮风起云涌,大量热钱涌进这个领域,踩着这股东风,绿驰也开始大肆募集资金。“当时绿驰经常整场包下酒店做宣讲会。”吴功表示,台下既有有钱投资人,也有社会人员。

为了加大募集力度,绿驰公司内部设有专门培训团队,培训内容就是讲公司的未来,谈回报率,做培训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做融资宣讲。

吸引投资人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出售绿驰原始股,并且绿驰许诺,未来将有几十上百倍的收益。还有另一种模式,就是绿驰旗下的共享出行项目“绿驰出行”,通过招募城市合伙人募集资金。

比如花25万买一辆新能源汽车,这辆车放在该公司平台上运营,可以获得车辆运营收入、用车福利甚至股权分红,高额的收益率也非常让人眼红。

彼时,吴功经常陪公司团队到各个酒店做宣讲,很快他就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公开募集社会资金显然是“传销”活动,绿驰的造车行为也像个彻头彻尾的骗局。

破败的信号,首先从绿驰的“金主”中能东道传来。

2017年,曾任中能东道集团董事局副主席的晏文胜,因涉嫌合同诈骗罪被批捕,其曾被曝出以认股借贷的形式进行诈骗犯罪总金额达35亿元。绿驰汽车正是由中能东道集团联合其他企业联合成立的。

对于中能东道这家企业来说,非法募集民间资本也轻车熟路。2015年,中能东道曾声称和四川野马展开合作,要开发“野马U能”电动汽车,当时就吸引了大量民间资本,杨永慧就曾是受害人之一。

当时中能东道以投4万块钱给1万股的方式,让杨永慧坚信自己会因公司发展而达到“财富自由”,杨永慧拿出了仅有的10万积蓄押注中能东道。成为公司股东后,杨永慧经常跟随公司到全国各地开招商会。而且为了拿回自己的10万,她不得不拉认识的人投资这家企业。

随着集资诈骗案的曝光,杨永慧的发财梦也随之破灭。

虽然此后绿驰汽车极力和中能东道撇开关系,但“传销”式的集资也洗脑了很多公司员工。

2019年,绿驰开始拖欠员工工资,当时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在真正爆雷前,吴功就离开了这家公司。

吴功全身而退,但被绿驰宣讲会“洗脑”的员工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一位绿驰前员工告诉超电实验室,当时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工作经验不多的年轻人,都非常坚信绿驰能够发展壮大。即便公司发不出工资,也要和公司共进退。“很多人一直拖到半年甚至更久,最终鸡飞蛋打,不得已才离开这家公司。”

02 车没造出来,欠一屁股债

快速圈钱的另一面,是造车业务的完全荒废。

2018年1月,绿驰汽车发布了定位纯电超跑的“天王星”和首款量产版SUV车型,同时要通过城市车平台、主流平台、超级平台三大平台,进军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同年6月,绿驰汽车则宣布在江西九江自建生产基地,规划年产能可以达到20万辆。

那一年是绿驰汽车的高光时刻,至少从表面来看的确如此。

根据官方的表述,定位豪华轿跑的“天王星”,风阻系数0.3Cd,峰值扭矩900Nm,零百公里加速仅需3.5秒,而且后续还将上市微型车、SUV、MPV以及中大型轿跑,雄心勃勃的计划似乎要覆盖整个新能源高端市场。

然而事实证明,这些车型一款都没造出来。“当时公司对于车型的要求就是定位高端,一定要足够华丽。”吴功表示,目的就是为了扩大影响力,去募集更多的钱。

当时的造车技术团队,大多是从其它企业通过高价临时组建而成的,“真正懂技术的人非常有限。”这也导致官方给出的数据虽然华丽,但落地并不现实,而且新车量产只是为了换取补贴,“对于补贴他们扣的非常细,新车也几乎没有任何操控性”。

2019年5月,绿驰汽车与长安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也就是通过长安铃木第二工厂代工生产绿驰的首款纯电SUV。按计划,新车将在第二年上市,配备有L2.5级自动驾驶。

绿驰曾表示,在经过首轮、B轮和C轮的100亿融资后,将会在2021年-2022年完成上市,然而没等融资进度和新车量产,绿驰就已经陷入了资不抵债的境地。

此前绿驰计划投资55亿在江西建厂,由于资金不到位,生产基地早已杂草丛生。和长安铃木的合作项目,同样也没有向后者付钱,漫长的生产线一直空空如也。

其实早在2018年,绿驰的“骗局”就已经露出了马脚。彼时有媒体曝出绿驰汽车拖欠了意大利I.DE.A设计公司项目款2700万欧元,I.DE.A设计公司CEO Morali也公开表示:“我们怀疑整个绿驰汽车项目是骗局。”

而且当年在日内瓦车展上举行了纯电动概念车Venere——“金星”的全球首发仪式后,本应出现在同年的北京车展上,但因双方矛盾激化,“金星”被I.DE.A扣留在了意大利。

拖欠员工工资,则撕下了绿驰最后一块遮羞布。2020年,有媒体报道,绿驰已经拖欠员工超过半年的工资,公司内部完全陷入瘫痪状态。最严重的是,绿驰汽车的一切厂房场地还有设备都是租来的,轻资产清算下来,远不够填补拖欠的货款和工资。

复盘绿驰造车迷局,从最初的成立到败走,几乎都是资本留下的一个空壳。风口过后,终究一片鸡毛。

03 绿驰不配成为“造车新势力”?

当绿驰汽车被曝拖薪之后,2020年,河南国投向绿驰注资持股60%,前者是河南省属国有企业,这一动作也被外界解读为国资为绿驰兜底。

被国资接手后,绿驰内部进行了大清洗,核心团队也被全部剔除。

吊诡的是,随后的绿驰几乎彻底销声匿迹,关于公司的消息也基本是处于封锁状态,甚至官网也没有了任何信息,留给外界的仍然是欠薪以及拖欠货款类的信息。

直至一年后,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受理绿驰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才算是给绿驰下了最后通牒,在经历一系列闹剧之后,绿驰汽车彻底销声匿迹。

有人说,绿驰汽车的所作所为,将会被永远钉在新势力车企的耻辱柱上,超跑、代工、自建工厂、上市...绿驰几乎画下了新势力车企所有的大饼,但最终光环尽散,梦碎造车。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势力浪潮初期,和其他新势力车企们竞相拿到热钱相比,在河南国投入股以前,启信宝数据显示,绿驰汽车融资信息为“无”。这意味着绿驰汽车仅凭借公司注册资本的13亿元维持运营,注定不能翻起太大浪花。

时至今日,新势力车企倒下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有烧光84亿还没有造出一台车的拜腾汽车,也有经历6轮融资最终破产重整的博郡汽车,长江汽车在烧光李嘉诚投的51亿后则进入了破产清算,而花费56亿只造出“老年代步车”的赛麟汽车,也将于5月30日公开拍卖。

从历史维度来看2015年前后的造车潮,大多数企业都想搭上新能源的顺风车,然而在真金白银的利益面前,很少有企业能够静下来造车。

事实上,即便“蔚小理”在新能源造车潮中脱颖而出,目前也没有摆脱亏损的泥潭。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造车不仅需要一轮又一轮的融资支持,更需要企业对造车有足够的敬畏。

可以预见的是,这场末尾淘汰赛已经开始,并且将持续很长时间。

不过好消息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在经历最初的群魔乱舞时期后,正逐渐回归理性。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69.1%,渗透率达到14.8%。到了今年4月份,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到了27.1%。

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下,一些优质企业也开始逐渐发挥积极效应。与此同时 ,小米、百度等新新势力们,也在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队伍,传统车企也在孵化新生品牌,应对愈发激烈的市场。

此时此刻,新能源市场仍然拥挤,只是牌桌上选手的实力也愈发强大。无论成功与否,每位选手都值得尊敬,但如果对造车没有敬畏之心,注定会被市场淘汰。

绿驰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注:吴功为化名)

1、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lieyunjingxuan
)字样。
3、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user_occu}}
{{item.author_user_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