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微信:ilieyun)北京】3月10日报道
近期,有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大学教授陈保善表示食糖作为具有明确营养的功能糖,不应该被“妖魔化”。但实际上,从国内目前的食用规模来看,中国的食糖/蔗糖进口远远大于中国代糖出口,这意味着国内目前食用糖的消耗量极大,减糖行动刻不容缓。
我国是世界第三大食糖消费国,美国农业部预测我国2018-2019年榨季食糖消费1580万吨,国内食糖消费约三分一直依靠进口,是食糖第二大进口国。可反观代糖来看,全球超70%的代糖都是中国生产的。但目前国内的代糖市场规模不大,仅有100多亿,蔗糖的市场规模却高达8000多亿。
这是由于国内市场的消费者长期依赖于零食、蛋糕、饮料等高糖精加工食品。其中,在日常餐桌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含糖饮料更是高糖重灾区。以可口可乐为例,每100ml中就含有10.6g糖,而一瓶可口可乐就为500ml,喝掉一瓶可口可乐竟然等于吃掉60块方糖。
在对比国内糖类消耗量后不难发现,国内含糖饮料的需求远远大于国外。尤其在欧美、日本等地区无糖饮料遍地可见。据《每日邮报》报道,疫情期间美国无糖可乐甚至卖到了缺货。截至2019年,总市场份额皆超过30%,而同期国内的无糖饮料在软饮料整体占比仅1.25%。
在国内看来,无糖饮料仅仅在近几年形成上升趋势。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已达117.8亿元,这一数字有望在五年内翻倍。
究其原因,是政策与媒体的“双管齐下”,为消费者的减糖、健康意识增大了普及面。2015年世卫组织提出游离糖与饮食质量不佳、肥胖和非传染性疾病风险有关。
国务院办公厅《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提出开展“三减三健”专项行动,减糖赫然在列;国家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对控糖作出倡导,同时鼓励低糖、无糖食品的生产与消费。
202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到,过多食用添加糖将增加龋齿、糖尿病、肥胖的风险。BMJ《英国医学杂志》2020中也提及,2017年,成人糖尿病患者总人数已高达1.3亿,是糖尿病的第一人口大国。而且,在中国成人中,还有超过35.2%的人处于糖尿病前期。
当下,随着各国糖消费指数激增,对于该如何优化糖摄入成为世界范围内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而无糖饮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众对糖的依赖,从健康角度将其成瘾性拉至安全线内。像东方树叶、元气森林等无糖饮料品牌已经开辟出一条饮料发展的新赛道,关于未来全民减糖的可行性,相信在代糖这一领域也会给出更优质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