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不到一周,段永平二次入手腾讯,还捎带买了阿里
统计 阅读时间大约6分钟(2122字)

2021-08-22 不到一周,段永平二次入手腾讯,还捎带买了阿里

段永平选择在此时抄底腾讯和阿里,难道看不到二者目前面临的困境吗?

本文来自合作媒体:东四十条资本,作者:张楠。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继本月4日发文抄底腾讯后,段永平很快兑现了“再跌多买些”的诺言。

8月18日,段永平在雪球发文透露,再次抄底腾讯,一起买入的还有阿里巴巴。

截至8月20日午间收盘,腾讯股价已低于段永平两次抄底的价格,以两次买入的收盘价为平均成本计算,段永平目前至少已浮亏5%,19日阿里巴巴美股更是大跌6.85%,也许距离他的第三次抄底,不会太远了。

在投中网此前发表的《段永平,抄底腾讯》一文中,曾对段永平的投资理念做过简单总结:商业模式、企业文化和合理价钱。在18日透露抄底腾讯和阿里巴巴后,他也曾自问自答地表示,商业模式好的公司,好的价钱总是有吸引力的。用十年以上的眼光看问题,会让问题简单很多。

腾讯、阿里当前市盈率仅不到20倍,是二者IPO以来的最低水平,短期的价格波动,对段永平来说显然不是问题。不过在另外两个维度,腾讯和阿里巴巴却却面临各自的不确定性。

或者这么说吧,整个中概股板块,都面临着强大激流的冲击,在未来面临巨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保持高速成长,是腾讯、阿里乃至一众中概股股价的最大掣肘,不确定性,则是当下投资的最大难题。

中概股之殇

自从今年7月,双减政策颁布以来,主要在线教育中概股股价平均跌幅超过90%。高途自年内高点149.05元,一路下跌至8月19日的新低2.37元,跌幅超过97%;好未来从90.96元跌至5.07,跌幅超过94%;新东方自19.97元跌至1.74元,跌幅90.76%。

而在此之前,诡异的情绪早已在资本市场蔓延。

细数各大互联网公司股价,近期高点基本都来自今年2月,腾讯最高至773.9港元,百度最高至254.82美元,拼多多最高至212.6美元,美团最高至460港元,只有阿里受去年蚂蚁金服IPO暂缓影响,去年10月股价最高至319.32美元。

截至8月19日,以上公司股价自高点分别下跌48%、59%、62%、57%和44%,全部腰斩,其他的中小型中概股,就更是别提有多惨了。数据显示,纳斯达克中国科技股指数,自年初的高点到近期的阶段性低点,跌幅高达40%,恒生科技指数跌幅更达46%。

除股价低迷之外,中国科技公司也按下了美股上市的暂停键,如Keep、便利蜂、小红书等纷纷宣布暂缓赴美IPO,天鹅到家、哈啰出行也相继撤回IPO申请。

然而最坏的情况已经过去了吗?恐怕未必。

美银美林认为,当互联网成为最具影响力的行业后,它正处于聚光灯下,在未来可能面对更多的政策干预,参考银行与通信行业的经验,未来还可能出台更多相关政策,一是压缩相关公司毛利率,降低服务费用以减轻用户压力;二是更高的资本性支出,包括合规以及员工福利方面的支出;三是潜在非盈利性质的国家服务和投资。此外,全球日益增长的对于反垄断和数据安全方面的关注,同样会对中国互联网巨头形成挑战。

腾讯近日宣布再投500亿元,助力共同富裕。将深入结合自身的数字和科技能力,在乡村振兴、低收入人群增收、基层医疗体系完善、教育均衡发展等民生领域提供持续助力,加上之前用于启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战略的500亿元,腾讯共投入1000亿元,相当于2021年腾讯半年度盈利的110.67%。

互联网企业面临政策监管与合规等,带来的硬性成本支出提高、毛利率降低等诸多不利因素,也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不确定性。

腾讯、阿里各有各的好

段永平选择在此时抄底腾讯和阿里,难道看不到二者目前面临的困境吗?想必他自然心里有数,在他的自问自答中,段永平公布了自己的答案——按现在的价格,把眼光放远到10年以上。

最近一个月,腾讯、阿里分别公布了2021年半年报,以及2020/2021财年年报,翻阅各大投行研报,一个普遍的共识是,互联网行业的野蛮生长已经结束,跑马圈地式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未来比拼的,将是在存量市场中的可持续精细化运营。

腾讯作为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微信月活已经达12.51亿人,国民渗透率近90%。过去十年,移动互联网大爆发,腾讯股价最高上涨超过20倍,说是这十年最佳的投资标的也不为过。

在投中网《段永平,抄底腾讯》一文中介绍,2018年,腾讯因国内停发游戏办版号,股价遭重挫几近腰斩,在此期间,段永平曾小幅建仓腾讯,并预言未来10到15年,腾讯净利润会达到2000至3000亿元。最近以高出此前买入成本80%的价格抄底,则是由于腾讯业绩大超他的预期,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2023或2024年腾讯净利润即将达到2000亿元。

那么本次阿里巴巴又是怎么吸引到段永平的呢?要知道仅在2年前,段永平的想法还截然不同,“当我看到‘二选一’这种‘让自己的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企业文化时,我决定卖出了自己的股票。”

阿里巴巴目前仅不到19倍的市盈率显然是最大因素,刨除价格,我认为自去年蚂蚁金服IPO暂缓以来,一系列监管政策,以及社会话题,都在倒逼阿里商业模式、文化和组织升级,这也是本次段永平抄底阿里的另一大动因。

换句话说,无论在监管层、行业还是社会公众眼中,阿里目前已经跌入谷底。

简单梳理一下时间线,自马云在外滩峰会炮轰中国监管政策和体系以来,阿里分别经历了蚂蚁金服IPO被叫停、因“二选一”反垄断罚款182亿元,以及女员工出差遭猥亵等一系列事件。

“乱翻书”曾撰文,将阿里巴巴在2000年到2011年间的四次重要会议,称之为影响阿里历史走向的四次战略转折,如果将这四次会议称为转折,那么正在发生在阿里巴巴身上的一系列事件,可以称之为重塑。

现在的阿里巴巴,与2010年时的腾讯一样,经历过“狗日的腾讯”“3Q大战”后,腾讯痛定思痛,逐步开放自身生态,最终成就了今天的腾讯。反垄断的今天,只搭个台子收过路费的模式已与增长无缘,阿里巴巴如果能借助这次机会,将自身的技术、流量等优势赋能其他中小企业,尤其是实体企业,或许可以搭建起消费和产业于一身的庞大生态。

当下的不确定性,既是风险,也是机遇。诸如腾讯、阿里等大型互联网企业,必然是当下中国数字化浪潮的中坚力量,如果他们还“把握”不住,我实在想象不出还有谁能“把握”的住了。就如同段永平抄底时说的,面对阿里、腾讯这种体量的公司,如果只看三五年,那真的没什么必要。

1、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lieyunjingxuan
)字样。
3、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user_occu}}
{{item.author_user_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