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合作媒体:投中网,作者:马慕杰。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如今的创投圈,LP究竟怎么投?又以什么样的标准评估GP?
如果你认为只是漂亮的业绩数据,可能就大错特错了。在LP眼中,这是一个综合考量的结果,甚至没有优先级。
近日,在以“行则无止”为主题的2021启明创投第十二届人民币基金年会上,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就与四家人民币LP的代表讨论了这个问题。这四家LP代表分别为:北京科创基金总经理杨力、太保资本副总经理刘龙、建发新兴投资董事长王文怀、元禾辰坤高级合伙人李怀杰。
从这四位LP的答案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稍显意外的因素——除了业绩策略之外,原来LP尤其关注团队的稳定性及组织升级能力。
不止于业绩数据,GP整体的稳定性极为重要
北京科创基金总经理杨力表示,对于GP,北京科创基金有一个“八爪图”评价体系,从募投管退各环节,以及团队配置、激励机制等八个不同的维度进行相应的评估。
除了IRR、MOIC、DPI等数据指标外,北京科创的考虑因素还包括GP整体的投资策略及对新变化的把握等等。“GP整体的稳定性也是我们所关注的,我们尤其关注团队稳定性及组织升级能力。”杨力称。
太保资本副总经理刘龙也强调了人与团队的重要性。刘龙表示,作为险资,太保资本选择GP的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投资评价的角度,即从团队、策略、业绩等维度进行归因分析;二是从管理评价的角度,会看GP的治理结构、激励机制,以及运营管理、投后管理、退出机制等方面。
“其中,最核心的还是看人、看团队,因为投资的结果跟人和团队关系最密切。我们选择的GP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双方互信和开放,能够长期走到一起,共同做事,共同成长,实现共赢。”刘龙提到,在评价团队的时候,太保资本不会采用“相面”式的一见钟情,更多的还是结合GP团队的背景和文化,包括过去做了什么事情,如何做的,以及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
“我一直非常关注一个团队的内核是什么,能给行业带来什么,能给社会带来什么,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我觉得这些有时候是打分打不出来的。”建发新兴投资董事长王文怀直言,建发产业集团在选择GP时,除了关注GP的核心价值观外,还有个任务即要通过GP去触达市场上最创新的企业,去理解创新企业在做什么,从而能够改善客户结构。
元禾辰坤高级合伙人李怀杰表示,其主要关注两个不同的纬度——黑马基金与白马基金。对于黑马型基金,其更关注突破力。对于白马型(成熟型)基金来说,则更关注其塑造的平台力。
准确把握“变与不变”,做思考型GP
从2006年成立至今,启明创投已成立15个年头。在这15年中,启明创投既保留着长期以往的坚持,也伴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进行着相应的策略调整。
2020年年底,启明创投宣布关闭第七期美元基金募集,基金规模为12亿美元。这也是截至当时公开可查的年内最大一笔主要关注中国市场的VC美元基金的募资。2021年1月,启明创投也完成了第六期人民币基金28.52亿元的募集。
目前,启明创投旗下管理九只美元基金,六只人民币基金,管理资产总额超过59亿美元,专注于投资TMT、医疗健康(Healthcare)等行业早期和成长期的优秀企业。
作为陪伴了启明创投10年之久的LP,元禾辰坤高级合伙人李怀杰表示,在这10年时间里,启明创投有很多不变的要素,比如公司架构的设计、合伙人文化的传承等等,当然也同时进行着一些成长和调整。
也正是因为这些变化,启明创投才具备了活跃的生命力。“一成不变在国内是危险的,大家过去的成功往往成为将来失败的一个最重要的‘障碍’。”李怀杰强调,“GP团队有没有对商业本质、组织架构进行思考,再根据环境去进行调整,最终实现不停的迭代和进化,这是我们非常关注的。这也是GP能够形成平台力的关键因素。”
太保资本副总经理刘龙也提到,其对启明创投印象最深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启明创投坚持做创业者的长期伙伴,陪伴企业的成长,尤其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的坚持和陪伴;二是保持好奇心,专注在科技和医疗等创新领域的投资。
“投资机构如果仅仅是为了赚钱,或许短期可以获得很好的回报,但是不一定能走得长,走得持续。优秀的投资机构应该始终都在寻找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并支持他们去探索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模式,能够改变世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刘龙表示,在当前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下,GP如何做到变与不变——既能保持团队的稳定,又能给团队成长的空间,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以北京科创基金总经理杨力的观察,启明创投在发展中一直在反思,并不断纠正对未来整个赛道的选取,对投资策略的变化的把握。“希望启明创投继续做思考型的组织,投资人要坚持自己的投资原则,要真正做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