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终于,黑石打出“王炸”
统计 阅读时间大约6分钟(2280字)

2020-07-16 终于,黑石打出“王炸”

黑石这家全球私募巨头,已大举闯入热度暴涨的医疗赛道。

本文来自合作媒体: 投中网,作者:柴佳音。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黑石集团(The Blackstone Group,下称黑石)再次创下纪录。

2020年7月9日,黑石宣布旗下Blackstone Life Sciences V基金获得超额认购,最终按照预期募集的金额上限完成募集,基金规模达46亿美元,成为史上规模最大的生物医药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以前,黑石对于生物医药的布局几乎空白。作为市场的“后来者”,黑石进军生物医药的阵仗却不容小觑:2020年1月,黑石的监管文件披露称,其第一期生命科学基金规模高达34亿美元,且仍在募资中,预计会增加12亿美元。

半年后,46亿美元的超大型生物医药基金如约关账。这也意味着,黑石这家全球私募巨头,已大举闯入热度暴涨的医疗赛道。

在中国,医疗赛道的热度亦在近期被推向了最高点。2020年H1,IPO的医疗企业总数高达28家,为2019年H1(11家)的近三倍。红杉中国、高瓴资本、鼎晖投资等众多VC/PE早已抢滩布局。

黑石的入局,正式拉开了全球顶级VC/PE交锋的帷幕。

已创下生物医药领域投资纪录,黑石三大投资策略揭秘

黑石在生物医药领域最近一次引起轰动,是在3个月前。

2020年4月13日,黑石宣布已与RNAi疗法公司Alnylam Pharmaceuticals,Inc.(下称Alnylam)达成广泛的战略合作关系。根据该合作计划,黑石将提供高达20亿美元的资金,以支持Alnylam推动创新技术的发展。

这笔高达20亿美元的战略投资,创下了生物医药领域的最高投资记录。

彼时,黑石生命科学全球负责人尼古拉斯·加拉卡托斯(Nicholas Galakatos)博士表示,“Alnylam的RNAi技术代表了当今药物开发中最有前途的突破之一,与黑石的投资理念完全吻合。”

值得注意的是,该次出手对于黑石来说,并非简单的财务投资。黑石官网披露称,本次交易主要包括:第一,由黑石提供10亿美元用于获得Alnylam 50%的特许权使用费,由GSO(黑石信用平台)提供第一笔优先抵押贷款中的7.5亿美元;第二,由黑石提供1.5亿美元用于开发Alnylam的心脏代谢计划Vutrisiran和ALN-AGT;第三,由黑石提供1亿美元购买Alnylam普通股。

这样的投资思路,在被黑石延续。目前来看,黑石在生物医药领域主要遵循三大策略。

第一,与知名医药公司的战略合作,如2020年6月13日宣布投入3.37亿美元,与美敦力联合开发下一代糖尿病管理的产品;第二,为研发后期的药物投资,如2020年6月11日宣布投入3.5亿美元,获得肾病药物bardoxolone的销售权益;第三,对早期公司的成长性投资:如2019年2月向开发治疗血栓药物的AnthosTherapeutics投入2.5亿美元。

黑石官网显示,其团队对于生物医药的布局,始于两年前。

2018年10月,黑石宣布收购生命科学投资公司Clarus。以此为开端,黑石宣布启动其生命科学业务,正式进军医疗健康投资领域。

2019年3月,黑石注资2.5亿美元,宣布与诺华成立合资公司Anthos Therapeutics,这是一家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推进针对高危心血管病患者的下一代靶向治疗。

2019年11月,黑石与辉凌制药(Ferring Pharmaceuticals)一起向基因治疗公司FerGene投资 5.7 亿美元,其中,Ferring出资1.7亿美元,黑石出资4亿美元。

2020年1月,黑石与Abingworth支持的全球药物开发公司SFJ Pharmaceuticals宣布与专注于心肺疾病新疗法的开发和商业化的生物制药公司PhaseBio Pharmaceuticals合作,共同开发PB2452(抗血小板治疗Ticagrelor的逆转剂)。据了解,在主要出血和紧急手术情况下,PB2452可逆转替格瑞洛的抗血小板活性。

2020年3月9日,黑石宣布将收购医疗软件开发商HealthEdge的多数股权。

黑石官网显示,HealthEdge致力于为医疗健康公司提供下一代核心管理处理系统(CAPS)解决方案。该公司开发了基于云的软件平台,帮助医疗健康企业使用全新的商业模式,降低管理成本,并有效解决了不断发展的医疗经济所带来的业务需求。

“黑石生命科学团队致力于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药品和医疗技术推向市场。我们和生物医药公司合作,为其提供资金、专业知识和运营管理经验。”尼古拉斯·加拉卡托斯博士称。

随着黑石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布局深入,黑石集团CEO施瓦茨曼表示,“黑石基本上拥有所有领域、种类的产品和投资工具,黑石的规模和多样性带来了话语权,我们可以做其他公司做不了的事情。”

医疗IPO盛宴来袭,VC/PE期待下一个BAT

2020年,医疗投资者迎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IPO盛宴。

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2020年H1,IPO的医疗企业总数高达28家,为2019年H1(11家)的近三倍。仅在2020年6月29日,便出现了三家百亿巨头(甘李药业、海吉亚医疗、康基医疗)敲钟的罕见场景。

一场声势浩大的“医疗热”正在发酵:众多VC/PE抢滩布局,企图能在医疗“大锅”里快速分一杯羹。其中,红杉中国、高瓴资本、鼎晖投资、IDG资本、启明创投、君联资本、经纬中国等头部VC/PE均为场内的活跃玩家。

在黑石重点押注的创新药领域,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2019年1月至今,进行创新药投资的中国VC/PE机构超200家,投资总额超200亿元。

“过去20年全球生物技术行业飞速发展,海内外已经积累数量众多的华人生物医药科研人才,拥有了技术创新和突破的土壤。”经纬中国此前对投中网表示。

在政策层面,首先,港交所针对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修订新的上市规则,研发型创新药企逐步登陆资本市场,也打开了早期创新药投资的资本市场退出新渠道。

其次,医保收紧对公司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药、医疗器械中诊断、耗材、大设备等多数细分赛道的国产化趋势方兴未艾,能够用信息技术提升效率的新医疗服务公司仍有很多机会。

不仅如此,新冠疫情之后,大众对健康产业尤其是生物医药产业的关注度进一步加大。

在这样的历史性机遇下,VC/PE对于医疗行业巨头的涌现满怀期待。

“我们一直坚信,下一个有机会出现BAT量级公司的领域最可能是医疗产业。”某医疗专项基金管理人告诉投中网,“市场上已经达成一种共识,‘健康’永远是朝阳产业。只要医疗企业具有投资价值,资本市场就必然会提供一个通道。”

产业向上,红利驱动。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医疗投资者亦在亲历一个动荡的时代:全球范围内一级市场各个端口收紧,好项目供不应求,VC/PE所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经过连续7年的高增长,医疗行业融资总额在2019年出现回调。

但是,医疗项目的单笔融资额却在持续增长。这意味着,有限的资源在向更少量的头部企业集中。

未来,市场对医疗VC/PE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技术创新实力、融资能力、现金流控制、战略决策、执行能力以及打造团队的能力。

“对于我们这样的GP来说,这是一件挺好的事情。”前述医疗专项基金管理人表示,“很多业绩不好的基金在陆续离场,市场上的杂音越来越少,‘乱报价格,乱抢项目’的现象也在减少,市场的估值在回归合理。”

正如巴菲特曾说,“当别人恐惧的时候,我们应该贪婪。”


1、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lieyunjingxuan
)字样。
3、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user_occu}}
{{item.author_user_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