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当影院开始送外卖,有人准备了10亿元开始抄底
统计 阅读时间大约8分钟(3100字)

2020-03-28 当影院开始送外卖,有人准备了10亿元开始抄底

2019年2月1日以来,吊销/注销的影视链条的公司已有1023家。

猎云网注:众所周知,春节档是电影行业里最重要、也是产出最高的档期。而今,中国电影市场直接损失一个季度的营收。文章来源:投中网,作者:冯颖星,编辑:冉一方。

正在逐步开放的影院,突然被紧急叫停。3月27日晚间,整个电影行业突然接到国家电影总局通知,所有影院暂不复业,已复业的立即暂停营业,具体复业时间等国家电影局通知。原本正在筹备复业的影视行业再次被按下暂停键。

“我很想对大家说,经历风雨,仍可对电影行业充满信心,但是这句话,我说出来自己都觉得没有底气。”在3月25日的一场电影行业在线沙龙上,某影视行业研究院资深分析师这样表示。

影院至今已有两个多月没有新电影上映,回溯过往十年,中国电影一路高歌猛进,2019年更是以642亿元收官,整个电影市场都喜不自禁,四处探讨“中国电影市场超北美还要几年”。当下,这个上了发条的市场十足踩了一脚急刹车。

众所周知,春节档是电影行业里最重要、也是产出最高的档期。而今,中国电影市场直接损失一个季度的营收。

“按照惯例,每年第一季度大约能占到全年票房总量的29%-30%,如若拿600亿元的票房体量来计算,2020年中国电影行业至少损失150-180亿元。”一位影视行业从业人员对投中网估算。而作为整个影视行业链条最末端的电影院线,更是颗粒无收。

“整个产业链条都很惨。”国内某头部券商研究院院长对投中网说,“除非资金储备量完备的行业巨头,散户影城很难熬。”

不能开业,影院开始送外卖

“我们已经三个月没有上班了,收到工资的那一刻我觉得老板疯了。”多日来,中影旗下某院线广告供应商的员工吴烁每日都在期盼公司复工的消息,“所有的广告投放都取消了,现阶段除了跟客户沟通感情,也没有什么能做的了。”

相比电影行业其他链条,有些公司除了基层“基本全部炒了”,吴烁无疑是幸运的,她对投中网说,“2019年公司刚实现盈利,但经过疫情的碾压,2020年公司能不能良好运营现在不好预测。”

企查查3月20日公布的数据则显示,2019年2月1日以来,吊销/注销的影视链条的公司已有1023家。

广告供应商没有进账,剧组不能开机,影视项目停摆,早前做的近几个月的宣发工作全部作废……电影行业整个产业链条,全然停摆。

虽然没有进账,但成本还要照出,除却员工薪资、场地租金之外,影院的设备按揭贷款、装修贷款等种种款项加在一起,是笔不小的固定开支。当前,不少影院转做起了外卖生意。

2020年大年初八,中环影城总裁王征便开始研究现阶段的求生攻略,他总结出一套影城关停期间的“抗疫指南”——停工不停声,闭店不失联。是指,虽然门店关闭了,但并不会跟会员、观众甚至是整个社会群体失联。近来,中环影城开始做一系列线上化尝试,推出线上卖品销售、营养午餐甚至中环咖啡派送是其回笼资金的重要进项之一。

无独有偶。上市公司万达电影也不愿放过这现阶段难得的可见收入。2月中旬,在万达电影官方微博上,发布了“小万家卖品部云开店”,宣告开始售卖烤肠、咖啡、冰淇淋等影院常规食品。

一来二去,影院的求生欲愈发旺盛,开源、节流成了他们最重要的两大举措。裁员已屡见不鲜,外卖成了常规新宠。阿里影业联合饿了么宣布,在外卖平台饿了么开放“影院卖品外送”业务,给影院的卖品提供了售卖渠道。人员调配上,有影院开始与盒马、家乐福、沃尔玛等集团沟通合作,从影城输出一些人员到合适的岗位去,同时还保留在影城的合同关系。

在正常日子里,爆米花零食等周边产品从未被提到如此高的“战略级”地位。尽管事实上影院周边产品的利润远高于电影本身的利润。

以万达电影的2018年财报为例,2018年,万达电影的营业收入为140.88亿,毛利润为42.72亿。从收入结构上来看,占据80%以上营业成本的观影业务,只贡献了20%的毛利润。广告在电影院的收入中占据主要位置,以40.47%的毛利率占比位居利润贡献第一,其次是周边、爆米花饮品等的售卖,毛利润贡献率为26.10%,高出观影业务毛利润6.1%。

“现在应该已经是情绪的底部了,并且情绪的底部已经在触底。”国海证券传媒分析师朱珠告诉投中网,“但小影投公司真正的至暗时刻还没有来临,等到真正复工之后,如果影院的进项依然覆盖不了之支出,现金流又不能支撑2-3个月,才是这个行业真正的出清时刻。”

超500家影院复工,但年内行业下滑已成大势所趋

近日,在新疆等疫情控制稳定的地区,已有不少影院开始复工。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3月23日,全国复工影院已达528家,较前一天增加5家,全国复工率4.65%,当日全国票房2.08万。当前,这一举措已被电影总局全线叫停。

即便影院能渐次逐步复工,一个更难的事情也会摆在面前——没有片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尽管有影城经理对投中网透露,有关方正在策划一个关于“难忘记忆”的经典影片展映,在各地都没有完全复工的情况下,以经典的、优秀的老影片作为复工初期的影片供给,但这一举措的可实施性存疑。“如果能够如常实施,我们作为影院,当然希望很多大片能够合理安排好档期,配合好影院,带动影院复工、带动观众进场”,该影城经理对投中网表示。

关于何时能够回暖,在投中网走访的行业数位专家观点不一。共识在于,多数专家都认为4月影院可以开业,但观影行为何时能够恢复正常化主要有两个论断。

第一种声音是,因为影院开业时间参差不齐,且观众对聚集性观影行为尚有忌惮,片方与发行方的信心不足,渠道和上游都会受到影响,全部恢复观影需要等到7月;第二种声音则认为,随着4月底疫情紧张度缓解,五一档将迎来一波小高潮,但由于2020年开学时间延迟,暑期档将被压缩,暑期档票房表现未必会好。但业内普遍认为,具体回暖的时间还需要相关政策的扶持,协助电影市场完成冷启动工作。

朱珠同样把政策扶持放在重要位置,她把电影市场回暖分为四个阶段:1.政策支持;2.影院正常营业;3.大片定档,最后才能看单荧幕产出。如若相关政策能够给予员工社保、电影专项基金,以及房租方面的减免,对于电影公司而言将会是重要利好。最终能否带动群众的观影热情,还是要看大片何时定档。但从一个长逻辑来看,如若拿业内普遍的衡量标准——票房增速必须要超过银幕数量增速,2020年的单银幕产出极有可能是下滑趋势。

马太效应凸显,巨头准备抄底

面对疫情带来的连锁反应,包含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四川、湖南等多地都已经出台了电影行业相关补贴政策。例如,广东省电影局已将负责的中央和省级电影专资扶持受疫情影响影院资金分配方案进行了公示,具体到了单家影城。

地方补贴显现成效还要一段时日,但已有头部公司开始筹备“抄底”工作。在近日的一场电影行业线上沙龙上,大地院线董事兼艾沃次世代董事方斌直言,“像股市的操作逢低吸纳、逢高卖出一样,今年到了收购影院的绝好机会。”

这一论断是基于当前中国电影市场优质影院几乎凤毛麟角,集约化不高。国内13000家影院里,年票房在500万及以下的影院数量高达64%,年票房在1000万以上的影院却仅有16%左右,如若除去万达电影、大地、博纳等头部连锁品牌院线,落在散户头上的1000万以上的影院更是少之又少。

实际上,已经有公司开始行动。2020年3月8日,上海电影集团发布公告称,为缓解长三角及周边区域影院的经营压力,与控股股东上影集团、上海精文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合资公司合同》,共同投资设立上影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新设公司将通过并购、增资、参股等形式对长三角及周边区域内的影院进行投资与整合。

一周之后,上海电影集团再度联合上海电影、上海精文投资有限公司,宣布共同成立全国首支10亿元影院抗疫纾困基金。据了解,目前首批2亿元资金已经到位。一时间,外界多认为,电影院线终于要迎来一丝实际意义上的最大转机。而这10亿纾困基金,业界多认为大概率也是用来收购影院。

对此,行业褒贬不一,王征对此表示认同,“这给行业开了一个好头,更多国企需要担当责任,把市场上小的、集中度不高的影院,用各种方式,不论是关停还是并转,推动市场进行整体的优化和升级。”而方斌则认为,影院作为重资产,花10亿来收购也基本没有多少家,很难改变整个市场的格局。

“出发点是好的,但雷声大雨点小。”朱珠对投中网评价称,“如果你本身就经营困难,难道纾困你就活了吗?况且哪怕解决一时困难,但长期来看也会有业绩的弹性,小型院线的扛风险能力还是太低。更何况,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对待外部的收并购已逐步回归理性,需要经过严格的尽调周期。假设这个时候花800万买一家电影院,并不意味着马上就能增加上市公司的收入。现在有一些影院本身是亏损的,并购进来并不能给财报增彩。”

“尽管很多事情都做不了,但意志还是指引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要重拾信心,让观众不要忘了我们,这是当前我们唯一能做的事。”吴烁对投中网无奈地说。

(经受访者要求,吴烁为化名)

1、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lieyunjingxuan
)字样。
3、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user_occu}}
{{item.author_user_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