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开源世界的“撒旦”不再,微软正在战胜质疑者
统计 阅读时间大约8分钟(2889字)

2019-06-05 开源世界的“撒旦”不再,微软正在战胜质疑者

你很清楚我们是他们的过去,但不是他们未来的一部分。

【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6月5日报道(编译:原子核)

2014年,微软云计算主管Scott Guthrie写下了收购Github的提议,随后他将该计划搁置到了一个抽屉里。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拿出这个提议来看看,但又放回储藏柜里。

Guthrie认为微软还没有做好收购这个广受欢迎的开源公司的准备。Github像是一个数字蜂窝一样,数以百万的软件程序员在这里一起协作、共享和储存代码。“我们会搞砸的,”Guthrie说。更重要的是,这些将微软视为开源软件头号公敌的开发人员,可能会因此闹事。

他说:“在当时,开源世界会理所应当地把我们看作反基督者,毕竟我们在开源方面没有现在的信誉。”微软仍主要专注于完全由微软内部创建和拥有的软件。

从那时起,微软就把自己变成了开源软件最大的开发者之一,并说服客户信任使用Azure云计算服务——一个由竞争对手的工具和程序构建的应用,从而提高了Azure的收入和使用率。公司60%以上拥有云应用开发人员的团队,都是因为他们在非微软编程工具或云服务方面的专业知识而被雇佣的。一个完整版本的开源Linux操作系统甚至可以添加到Windows中。微软正努力把新鲜血液带到微软阵营当中。

去年6月,Guthrie和微软首席执行官纳德拉终于公布了收购Github的协议。尽管开发者社区起初仍有一些干扰,尽管竞争对手从Github吸引了一些用户,但一年后,这笔交易所造成的戏剧性事件却非常少。大多数Github用户只是继续把他们的代码放在那里。

“有些人很沮丧,但其实很少,因为微软花了数年时间与开源社区建立了友好关系,”Adobe高级主管Matt Asay说。长期以来他都是开源开发人员,也是微软的前竞争对手。“我有一种下意识的‘记住,他们是伟大的撒旦’的反应,但这个想法并不坚定。”

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对微软的发展前景很重要。帮助工程师编写程序的工具和软件在微软收入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与云服务和Windows等部门相比相形见绌,但它们可以吸引用户进入更大的业务领域。赢得软件开发人员的支持是让他们将应用从游戏编写到商业软件转变的关键,这些软件与微软的产品或微软Azure云中的产品相吻合。开发人员的民心也是微软重新获得技术领先地位的关键。

Madrona Venture Group总经理S.Somasegar说:“现在有更多的开发人员与微软相关。”他在微软工作了27年,在开发部门开始加大对开源的关注时,从事管理开发部门的工作。

五年前,微软还是更保守。当纳德拉在2014年接任首席执行官时,十多年来在开发人员方面的缺陷让公司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微软无法召集工程师为其手机和平板电脑开发应用。最大的初创公司建立在开放源码工具的基础上,像Uber和Airbnb等这些在发展中的年轻公司,都选择了亚马逊的云计算服务。

软件开发人员的大量流失代表了一个戏剧性的命运转折。微软成立于1975年,是一家开发工具公司。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的第一批产品就是帮助编码人员能够为早期家用计算机编程的一套语言工具。后来,Windows操作系统开始有了统治地位,每个人都用它来编写程序。但在2000年代初,即使首席执行官Steve Ballmer在台上为“开发者”加油打气的视频公开,微软还是失去了一批批开发人员。互联网计算和后来移动电话的兴起,促使程序员转向其他语言和其他移动应用商店。微软高管称日益流行的Linux和开源工具是一种“癌症”,是“美国式”的诅咒,这激怒了整个工程师群体,包括像Asay这样的人。

“我们的投资实际上只限于Windows,”负责微软Visual Studio产品的Julia Liuson说,该产品用于开发软件、应用和网站。到2012年,开发人员告诉她,他们不再指望微软为他们提供编程语言和终端工具。“你很清楚我们是他们的过去,但不是他们未来的一部分。”

纳德拉取代Ballmer之后,微软开始在开源许可下发布一些关键产品,包括Liuson的一个Visual Studio程序,这样任何程序员都可以使用它并对其进行调整。纳德拉还希望通过招募Linux爱好者来提高Azure的使用率。但是他们却没有一个宽容的心。事实上,微软的工程师们经常发现自己不受欢迎。几年前,Liuson派一个代表团参加一个Linux会议。她说,当他们坐到饭桌旁,本来坐在那里的人看到他们佩戴着微软的徽章时,居然都纷纷离开了。

微软试图从这种关系中的一个基本但神秘的部分开始,重新启动与开发人员的整个合作方式。这个部分也就是那些关于产品高技术的大量文章,其中包括针对工程师的示例代码和蓝图。为了修改这些说明手册类型的文章,Guthrie把微软老员工Jeff Sandquist带了回来。一回来,Sandquist就努力让这些文章更与时俱进、更准确、更有技术深度。他提高微软为Java、Python和Linux开发人员书写文档的能力——所有这些变化都随着微软编程工具逐渐走下坡路而显得突出。Sandquist说,如果没有针对更广泛系统的清晰可靠的文档,微软就不可能在开发人员中获得信誉。

接下来,Sandquist开始组建一个专家团队,他们可以直接联系云应用开发人员,让他们重新考虑微软。微软一直与开发人员保持联系,但这次,因为微软正在接受开源并试图吸引大量工程师使用Azure,Sandquist的新团队将包括所有非微软技术的顶尖专家。

“我们雇佣了很多人,他们使用Azure可能就是他们第一次使用微软,”Sandquist说。现在他是开发者关系部的总经理。

Sandquist的目标是在以下几个方面创建一个多元化的团队:不同专业知识、不同性别、不同种族和来自不同地方。与其他许多技术团队不同,它的总部大部分设在华盛顿州雷德蒙(Redmond)的公司总部之外。他聘请了像Emily Freeman这样的人,她是当时华盛顿特区科技企业家的代写人,经历了“略多于四分之一的生活危机”。尽管她之前没有编程经验,但还是从事编写代码工作。她带着一个小女儿,搬到了Denver,学习Web应用框架Ruby on Rails,最后成为了一名开发人员关系专家。她说,这个职位让她将新学习的编程技能与本来的沟通天赋结合起来,为开发人员提供技术信息,回答他们的问题,并将他们的需求和顾虑反馈给她的雇主。

大约两年前,她听说微软正在为其云宣传团队寻找像她这样的人,也就是核心内容以外领域的专家。

她说:“开发人员本质上是持怀疑态度的,大多数人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一点,但很多人仍处于这样的阶段,他们仍然需要更多的证据。”

有些顾客在谈论这些消息。Adobe,也就是Asay工作的地方,是一个使用Java和Red Hat Linux的Azure客户。航运巨头Maersk也是如此。啤酒制造商嘉士伯的一些Azure应用运行的是SUSE Linux。可口可乐北美公司也同样是如此,微软为北美的可口可乐装瓶厂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大公司和小公司提供代码的Github,将继续成为开发人员对其母公司感受的指标参考。

自微软收购Github以来,其他科技巨头也在寻找接近开源社区根源的方法。即使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已经在Linux项目上工作了20年,但当它去年同意以330亿美元收购Linux开发者Red Hat时,仍然引起了开发人员的一些类似担忧。在宣布收购时,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努力向开发人员保证,它将继续致力于Red Hat的开源工作。

到目前为止,微软很少干涉Github的事情。与微软收购LinkedIn一样,Github也有自己的CEO,并且独立运营。目前流行的管理理念似乎是尝试添加用户喜欢的功能——例如,让一些私有代码存储库可以免费运行,而不是乱弄他们所做的事情。上周,Github发布了一个系统,允许人们为他们最喜欢的Github贡献者打赏。

Friedman已经指示他的团队,即使他们与微软推广其他产品的愿望相冲突,GitHub客户的需求还是第一位的。11月,Friedman第一次参加了AWS re:Invent大会——微软最大的竞争对手亚马逊的旗舰云会议。在会议上,Friedman与亚马逊云高管坐在一起,与联合客户会面。他还与谷歌云达成了更密切的协议。尽管如此,竞争对手Gitlab以及Altassian旗下的BitBucket表示,许多GitHub用户已经纷纷去到他们的网站。BitBucket还表示,微软交易公布的第二天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注册日。而Gitlab表示,他们从GitHub那里获得了约11.3万个代码存储库。

Github首席执行官Friedman说,该公司也在发展。在微软宣布收购该网站的近12个月内,该网站的注册开发人员数量从2800万增加到了3600万。

有些客户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Github将更加陷入在微软的阴影之中。与微软竞争的人工智能公司Matroid的首席执行官Reza Zadeh现在依然在愉快地使用Github,但微软的所有权确实让他有点不安。他认为未来Github在鼓励用户选择Azure方面会更加有野心。

首席执行官Friedman说,Github必须要与这种趋势作斗争。

“Github必须中立,还必须独立,”他说。“开发人员需要有选择的空间,Github不能有任何偏袒。”

1、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lieyunjingxuan
)字样。
3、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user_occu}}
{{item.author_user_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