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七年磨一剑!NASA“洞察号”登陆火星,科学新时代正式开启
统计 阅读时间大约4分钟(1278字)

2018-11-28 七年磨一剑!NASA“洞察号”登陆火星,科学新时代正式开启

这是美国宇航局第八次火星着陆成功。

【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11月28日报道(编译:福尔摩望)

猎云网注:本文原作者Susan Karlin是一名居住在洛杉矶的获奖编辑,主要负责报道科学、技术和艺术。

经过七年的研发,七个月的太空旅程,以及“七分钟的恐怖下降时间”,InSight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2点52分59秒,以每小时5英里的速度缓慢着陆火星。

人们爆发出欢呼声和掌声。在全美各地,无数人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正在观看火星着陆过程的直播。

几分钟后,她传回了第一张照片,一张遍布尘土的火星鱼眼图。

“当数据停止时,房间里变得非常安静,然而当我们接收到数据时,气氛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美国宇航局局长Jim Bridenstine在着陆后的简报中滔滔不绝地说道。国际空间站宇航员Alexander Gerst表示:“当我在看报道时,浑身都在起鸡皮疙瘩!”

“又好又脏!”InSight项目负责人Bruce Banerdt在赢得热烈掌声后,对着这张照片笑了起来。自80年代中期以来,Banerdt一直试图在火星上设置自1976年维京号着陆器以来的第一台地震仪。“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长期梦想,现在终于实现了。”

这是美国宇航局第八次火星着陆成功。InSight将继续留在平坦的Elysium Planitia平面区域,并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收集数据,这些数据将揭示火星的内部结构以及包括地球在内的所有岩石行星的起源线索。最早的数据应该会在春天返回。

Banerdt上周在着陆前的一次会议上向编辑表示:“这些答案都藏在火星历史早期形成的结构细节中。在火星上,这种结构已经保存了45亿年;而在地球上,它被板块构造和地幔对流所扰乱,我们已经没有这些早期过程的证据。所以我们要去火星研究这些早期过程,帮助了解地球的形成。”

作为研究火星深层内部的第一项任务,InSight将利用地震调查、大地测量和热量传输进行内部探索,监测火星的地震活动、旋转摆动和地下温度,以确定其地幔、地核和地壳的大小、厚度和密度,以及当前的地热活动和陨石数量。该着陆器还将第一次在火星上进行连续的天气监测,每天提供温度、风力和气压的读数。

3.jpg

Mars Cube One(MarCO)在此次着陆过程中执行了一项单独但协调的任务,帮助测试了两颗首批深空卫星。这些卫星几乎实时地转播了InSight的下降图像,并传送了着陆器的第一张照片。MarCO将在接下来的两周内继续传送火星大气的数据。

InSight具有两个摄像头:一个是鱼眼镜头,提供120-130度视角;另一个是安装在七英尺机械臂上的普通镜头。后者将拍摄56幅图像,合成后,科学家将获得着陆器、地震仪和热流传感器在太空中的三维图像。3D图像将有助于创建数字高程图,并有助于仪器放置——JPL科学系统工程师Elizabeth Barrett将这项任务比作“在另一个星球上,戴着眼罩,玩狂欢节上的爪形游戏”。

4.jpg

为了准确了解图像的外观,JPL聘请了好莱坞灯光设计师,在InSight试验台中安装了模仿火星光照的天花板灯泡。该模拟平台拥有一个真实尺寸的模型着陆器,并布置在细砾石上,用于测试仪器在不稳定表面上的放置,以及该环境中的仪器和相机功能。

5.jpg

这项任务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来测量面积、部署放置和校准仪器。“与其他任务相比,这是一项缓慢的任务,”Banerdt说。“我们还需要六个月的时间才能找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地震越多,我们就越能清楚火星的内部。”

NASA将向公众和学校地震学项目提供原始图像和地震数据。“这项科学是为每个人准备的,”Banerdt说。

“这是解决一系列问题的开始,”NASA首席科学家Jim Green表示。“我们对火星了解得越多,我们就越了解岩石行星是如何演变的。这可能有助于我们解释外行星以及它们是否适合居住。如果人类要在火星上生活和工作,建造一个会被地震摧毁的栖息地是不行的。我们不做星际旅行,不去没有人去过的地方。在派遣人类之前,我们需要尽可能多的了解。”

1、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lieyunjingxuan
)字样。
3、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user_occu}}
{{item.author_user_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