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腾讯金融帝国的养成系扩张
统计 阅读时间大约9分钟(3363字)

2018-04-27 腾讯金融帝国的养成系扩张

马化腾的言下之意,就是金融作为数字化工具将渗透到各个行业和板块当中。

猎云网注:今年年初腾讯的微保高调推出后,腾讯金融的养成系扩张格局开始显见。外界对腾讯金融业务的直观感受都是不了解、瞬间长成。归根结底的原因是腾讯选择了金融业务的发展道路是不显山不露水,以及跟随策略。文章来源:界面(ID:wowjiemian),作者:杨芮。

在腾讯每年一度的“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上,今年在分论坛中首次给金融板块留下了一个空位,腾讯支付基础平台与金融应用线(下称腾讯FiT)包括区块链、乘车码、金融云和大金融安全这四个主要业务板块的负责人更是罕见集体亮相。

一切的一切,让这个隐藏的金融帝国已经不能如开始般低调了。

与蚂蚁金融和京东金融过去2年中的强势相比,腾讯金融一直不走寻常路。一方面腾讯金融在腾讯整个公司中,板块并未分拆独立,相比游戏业务的强势,金融业务在腾讯布局中不太醒目。

其次腾讯除了低调发展微信的支付业务外,在征信、财富管理、现金贷等过去2年的热门互金业务中都未见大势铺开。

再者,在腾讯高层的办公会中,马化腾对金融业务发展一直持保守态度,这让外界对腾讯金融的发展更为好奇。

不过,如今的腾讯金融正在转变。马化腾近日亦强调了腾讯的新定位,“要做好各行各业数字化的助手。”

今年年初腾讯的微保高调推出后,腾讯金融的养成系扩张格局开始显见。

支付托底

根据腾讯财报的披露,腾讯的金融及云业务已经成为仅次于游戏的第二大收入来源。

据界面新闻了解,目前腾讯的金融业务已经囊括了支付、小贷、保险代理、基金销售和个人征信(试点)等牌照,微众银行、中金证券、和泰人寿、众安保险等持牌金融机构中也都有腾讯的身影,而填满微信九宫格的微保更是腾讯金融帝国浮出水面的重要标志之一。

悄然成长的背后,腾讯已然坐拥数张金融牌照,再加上微信巨大流量的加持,腾讯金融未来不可想象。

t1

2017年腾讯的其他业务收入达到433亿元,同比增长121%。受益于微信的用户基数和线下交易量的倍增,微信支付服务收入增长强劲。其他服务还包括金融服务、零售解决方案服务等。中金证券预计腾讯2018年的其他服务收入将维持高增长,同比增长102%,至879亿。从收入占比来看,2017年腾讯金融及云业务占其总营收的比例达到18.23%。

基于微信支付的爆发,从爆款的单个产品一步步延伸至整个金融生态,腾讯走得聪明且小心。2014和2015年的腾讯财报中都并未出现金融业务的身影,但2016年之后金融业务的增长非常迅猛。也就是说,两年里腾讯金融通过微信支付打地基、拿牌照、收股权的方式已经悄然成长为庞然大物。

外界对腾讯金融业务的直观感受都是不了解、瞬间长成。归根结底的原因是腾讯选择了金融业务的发展道路是不显山不露水,以及跟随策略。

在2017年的财报中,有四个关键描述值得关注,腾讯称“我们扩大了在移动支付领域的领导地位(按活跃账户数计),并进一步提升了在商业交易领域的渗透率”,“就社交交易而言,虽然红包发放量减少,但交易总额同比增长,转账交易亦持续增长”,“支付也是销售我们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重要平台,财富管理平台(理财通)截至2018年1月末资产管理总规模逾人民币3000亿元、微众银行旗下免担保消费贷款业务(微粒贷)截至2017年年末管理的贷款余额逾人民币1000亿元且保持较低的不良贷款率”,“2017年10月拿到保险代理牌照”。

截至2017年第四季度,微信支付在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中占到38.15%的比例。根据微信在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发布的《2017微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月社交支付次数较前一年增长23%,月线下支付次数较前一年增长280%。

t2

腾讯年报数据显示,公司的其他业务录得121%的收入同比增长,主要受支付相关服务及云服务强劲增长带动。受线下商业交易量同比增加一倍所带动,微信支付的商业交易量继续快速增长。

作为腾讯金融业务或者说整个腾讯帝国的基础设施之一,微信支付的崛起意义重大。2005年腾讯成立财付通继而衍生出多项金融服务,2013年微信借助财付通的支付交易系统推出了移动支付功能,随后因为红包功能微信支付一路扶摇直上,用户渗透率亦不断提升。

据界面新闻多方了解,微信支付的发展首先是背靠微信的巨大流量和社交属性,其次是前有支付宝已开辟出的路。

中金证券报告分析称,腾讯的“其他”收入(如下图灰色部分)在不断快速增长,其中支付收入贡献了最多的份额,并且保持每年三位数的同比增长,主要的支付收入包括提现手续费、商业支付收入、利息收入三大块。

t3

金融向上

支付托底,整个腾讯金融的业务得以打开和顺利发展。“寄生”于微信和QQ平台,腾讯不断打开伸向其他理财和金融服务类产品的窗口,包括互联网小额信贷产品微粒贷、理财产品微黄金、以及基金、存款、养老、车险等多场景的金融服务产品等等。

梳理腾讯的金融业务,不得不提的是被外界所猜测的作为分拆前奏的神秘部门——腾讯移动支付基础平台和金融应用线(Financial Technology,下称FiT)。

2015年,FiT正式成立,此前财付通相关的业务部门均并入FiT,也标志着移动支付和互联网相关业务成为腾讯的集团战略级发展方向。纵观腾讯目前的金融业务布局已经和阿里巴巴没有太大差异。目前,腾讯金融业务主要被装在FiT中,囊括银行、保险、券商等各个牌照。

t4

纵观FiT的发展历程,可以总结出的关键词无非两个,一是支付+,一是+牌照。而FiT事业线也是腾讯金融高估值的支撑点之一,受到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最近给出腾讯金融业务估值的几家券商给出的估值均在1200亿美元上下。

t5

腾讯内部对于金融业务发展一直有自己清晰的规划,支付业务+金融应用两条线共推,再加上腾讯并未选择和阿里巴巴、百度一样的分拆策略,腾讯金融像自生系统中的养成游戏。

而腾讯在金融业务的内生发展逻辑上亦有一个思路,即养成一个、条件成熟独立落地一个,微众银行如是,微保亦如是。微保填满九宫格的最后一格,腾讯盯准的是万亿级的保险市场。作为王者荣耀后让马化腾“越洋叮嘱”的团队,微医保也是腾讯金融大战略里的重要板块。

在九宫格的最后一格上,腾讯也走了和金融业务发展的一贯路径,即推出爆款、慢慢铺开。和微粒贷一样的是,微保是藏在微信钱包里的一款产品,而微医保则是微保首款大热的医疗险产品。腾讯想要变革的保险产品体验是,让微信成为一个进入保险的入口。用户进入之后,不但可以投保,还可以完成保单查询、客服咨询、理赔服务等等。也就是说,打开微信,里面等待你的是整个保险生产链。

微保执行董事兼CEO刘家明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说,“通过严选、减法,与腾讯独有的场景结合,微保希望把保险体验变得更简单、时尚、好玩,让用户有需要的时候接触到适合他的保障。而面对保险公司,我们也希望进一步开放赋能,微保将与保险公司开展更深度的合作,共同研发产品,涵盖更广泛的保险流程——前端的产品设计、核保、后端的服务、理赔等,协助保险公司一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腾讯一位部门负责人笑言,“没人能够完整地描述整个腾讯金融业务的架构和分板块业务,可能马化腾可以。”腾讯不仅在金融业务的整体架构上让人难以捉摸,连金融业务都是一点点铺开在公众面前,这和腾讯在金融上谨慎而小心的跟随发展策略不无关系。

2014年腾讯披露了征信业务,2015年披露了微信红包、理财通等业务,2016年金融云计算成为横跨腾讯FiT和腾讯云两大业务的主推对象,2017年FiT披露了腾讯做保险、区块链、乘车码的思路,而腾讯在对OMG事业群进行调整之后,也连续对外披露了证券业务等金融业务。

腾讯已经给自己勾勒好了一幅囊括了支付、理财、银行、证券、保险、风控在内的智能金融产业的立体图景,也将围绕零售+智慧金融、交通+智慧金融、医疗+智慧金融、普惠+智慧金融四个部分分别来铺开自己的生态金融蓝图。

腾讯FiT中的区块链、乘车码、金融云和支付基础平台与金融应用线负责人分别对腾讯金融的四个维度进行了全面阐释,区块链上,腾讯将有多场景落地,供应链金融和ABS将有更多预期;乘车码将打通智慧交通的“最后一公里”;“金融新生态”已能够支持基本所有金融机构业务;而腾讯金融云的反洗钱和风控也已能够非常成熟地应用。

就今年最热的区块链落地应用和腾讯定位,腾讯区块链总经理蔡弋戈表示,“我们定位做开放共享的平台,这个平台开放服务能力给合作伙伴,各层级基于区块链能力改造其应用场景,腾讯区块链开放出去提供服务,这个角色一直没有变。我们会圈定一些区块链最有价值最值得突破的场景做深做透,比如供应链金融领域。”另外针对今年有马化腾亲自站台的“乘车码”业务,腾讯也有更大的谋划,即借乘车码打开更大的生态空间。

在BATJ跑马圈地的大背景下,腾讯金融选择了与众不同的发展策略。由于百度金融亦披露了分拆策略,这也就意味着,四家巨头中只剩下腾讯没有出现在分拆阵营中。

事实上,腾讯的策略是以微信为窗口,保险板块上线后,填满九宫格的游戏腾讯做完了。从2013年“申请更多金融牌照”、到“未来不排除整合互联网和金融业务”、再到2017年马化腾在两会上公开回应称,“独立成立金融集团不是我们的思路,没有必要为了分拆而分拆,这不是我们的风格,我们也不会去玩儿什么‘财技’。金融的核心是稳定和稳健,拼的是谁的命长,而不是谁在短期内跑得多快。”

支付+金融的两条发展线也随着体量的悄然壮大变成了腾讯金融的“体内”和“体外”两条线。连接用户和金融机构,再由巨大的流量加持,腾讯似乎没有将金融分拆的必要,而马化腾的言下之意,就是金融作为数字化工具将渗透到各个行业和板块当中。

1、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lieyunjingxuan
)字样。
3、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user_occu}}
{{item.author_user_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