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成都日报
市发改委在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提出,今年的工作安排将聚焦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贯彻“全面落实年”重要要求,着力推进六个方面重点工作。
据了解,今年,成都将严格按时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落实好全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分段责任制和联席会议制,建立重大项目开工预警制度,力促紫光IC、天府奥体城等376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065个、完成投资4163亿元。
开展“十三五”规划及专项规划中期评估和修编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今年市发改委将加强重大课题政策规划研究编制,加强新型智库建设,扎实开展推动“三大变革”的路径、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数据公共资源置换市场投资机制、电力市场化服务产业发展等重大课题研究。同时,开展重大政策回头看,系统评估“产业新政50条”等重大政策实施效果,及时提出政策举措调整建议。
同时,今年成都将科学开展“十三五”规划及专项规划中期评估和修编,抓住国家“十三五”和专项规划修编机遇,争取更多重大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试点试验落地。
重大项目建设
为提升民间投资积极性,市发改委将今年将严格执行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管理和“三个清单”管理制度,放宽市场准入,使民间投资在优化供给、提高发展质量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同时,将加快推出一批能盘活优质存量资产的PPP项目,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实施意见》的配套文件,促进更多项目加快签约落地。
今年市发改委将以产出和绩效为导向,逐步将对重大项目的政策性补贴转化为投资性补贴,会同相关部门推动总规模300亿元成都发展基金(一期)尽快运行,加快启动总规模700亿元的成都发展基金(二、三期)。
同时,将严格按时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落实好全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分段责任制和联席会议制,建立重大项目开工预警制度,优先保障土地、资金等要素需求,力促紫光IC、天府奥体城等376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065个、完成投资4163亿元。
此外,还将积极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搭建好银企对接平台,加强优质项目推荐和对接;积极发展创投基金,争取国家、省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参股成都新兴产业领域股权投资基金。
深化关键领域改革 实施蓉城科技聚变计划
推进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今年成都将继续坚持“清单制+责任制”,聚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赋予的46项先行先试改革任务,认真落实好“9张清单”“4本台账”。
同时,将实施蓉城科技聚变计划,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双一流”大学(学科)和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建设,筹建3家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建设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加快设立总规模20亿元的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推进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军工科技成果在蓉转化,培育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力争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增长10%;争取设立成都知识产权法院;组建总规模20亿元的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建设8个以上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
在深化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今年成都将建立积分落户联动机制,确保条件和积分双轨并行户籍制度顺利实施;加快建立政务数据资源采集体系,有序开放企业需求度高的公共数据。同时,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强化配气价格监管改革,降价空间全部用于非居民用户;稳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开展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实施情况评估,有序推进各区(市)县实施居民阶梯水价制度。
在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方面,成都将加强供需对接为国企改革赋能,推动事业单位与市属国企开展资源资产供需对接改革;扩大信用体系覆盖范围,推进联合奖惩清单制度,推动信用信息在招标投标活动中的应用,改革最低价中标的招标模式;协同健全与跨境电商、进口特殊商品指定口岸、外贸综合服务发展相适应的通关管理机制,探索发展大宗商品交易、保税交易等新业态新模式。
高水平建设11个示范产业功能区
在完善区域创新生态链方面,今年成都将加快推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转化医学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对上争取,深度参与综合性国家新兴产业创新中心预研。
在推动产业生态圈培育和产业功能区建设方面,成都将全面完成功能区“多规合一”规划编制,做实产业功能区建设联席会议机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推动人才、土地、技术等要素资源和重大项目向产业功能区聚集,完善居住、教育、医疗、商业等基础配套,特别是要强化标准厂房、专业楼宇的建设。同时,建立“院校地企”融合发展机制,推动产业功能区与高校、科研团队、相关央企、省企达成签约合作;分3批次将企业投资承诺制向所有产业功能区(园区)推广,探索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从自贸试验区拓展至全市产业功能区(园区);高水平建设11个示范产业功能区,及时总结推广建设经验,以点带面推动产业功能区加快建设。
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今年市发改委将深入推进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北斗产业园。同时,把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总抓手,高质量编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推进崇州市、蒲江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建设,开展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力争建成高标准农田42.66万亩。
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促进国际交往中心和国际消费中心建设
今年成都将加快建设天府国际机场和国际空港新城,促进国际交往中心和国际消费中心建设;统筹部署高端的航空产业和临空经济区的建设,推进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规划建设,完成机场南线、货运大道、机场专供水厂等工程,完成双流国际机场扩能改造。同时,推动成都至自贡高铁、成都至西宁铁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成都站改造,力争沿江高铁成都经南充至达州段启动前期工作;强化国家级高速公路枢纽建设,加快推动成都新机场高速公路建设,积极促进成宜、成南高速和成乐高速扩容改造开工。
同时,将建立服务“一带一路”的平台和政策体系,加快建设“一带一路”数字贸易平台、成都对外开放综合服务平台、“中国—欧洲中心” 暨“一带一路”交往中心、“一带一路”研究智库四大载体,出台《成都市“一带一路”重大项目鼓励手册》和《成都市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目录》,有效扩大对外开放,力争利用外资实际到位110亿美元。筹办好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一带一路”城市绿色经济发展大会路演等系列活动。
同时,将建立成渝直线经济联盟联席会议等重大平台,举办城市发展主题峰会等重大活动。加快建设成都平原城市群“1小时交通圈”,开通成蒲铁路,加密开行成绵乐城际动车;深化与四川自贸试验区泸州、宜宾区域联动发展,以青白江“一带一路”铁运和运式转换中心为合作枢纽,着力补齐与泸州港集装箱公路运输差,实现铁水联运。
在高质量推进东进区域规划建设方面,今年成都以“基础设施建设年”为主题,实施重点项目213个、确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780.85亿元,推动东进战略实施开好局、起好步。
完成东进总体规划和专项及分区规划,推进轨道交通18号线和19号线、东进区域轴线和高快速路、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环山大道建设;
加快天府奥体城、蓝绸带社区、云锦天府等示范性、先导性工程建设,优先引进能够形成功能支撑和优化人居环境的项目;
全力推进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和丹景台片区综合提升,实施绛溪河景观提升和污染治理工程,推进久隆水库、毗河供水工程等水源工程建设。
发布区(市)县绿色发展指数 推动开展5G组网和规模应用示范
成都将发布区(市)县绿色发展指数,编制出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和《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市发改委还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快推进熊猫绿道、锦城绿道、锦江绿道建设,以及完成120段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实施垃圾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计划,推进大林、邓双等6个环保发电厂加快建设。还将举办联合国第二届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扩大低碳城市影响力。
同时,将力争《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7—2022年)》尽早获批,适时启动第四期建设规划部分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建成地铁1号线三期、3号线二三期,运营里程达到210公里,开工建设地铁10号线三期、13号线一期和18号线三期。同时,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开展5G组网和规模应用示范,为新经济发展打牢基础。此外,还将围绕老旧居民小区、公共设施集中区和停车信息平台建设试点方向,探索共享停车和停车产业化发展模式。
此外,还将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三五”规划,推动实施中心城区公共服务“三年攻坚行动”,积极推进天府中心、成都科学馆、成都自然博物馆规划建设。同时,推进公共服务领域价格改革,对民办学校收费实施分类管理;实施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初步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