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动点科技CEO卢刚眼中的智能设备发展趋势
统计 阅读时间大约10分钟以上(5793字)

2014-01-15 动点科技CEO卢刚眼中的智能设备发展趋势

动点科技的CEO卢刚阐述了未来智能设备的三大发展趋势,一是当下的趋势现状是各种“物”的智能重整;二是智能设备是整个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物联网的集合;三是新发展模式中的研发平台提高研发效率,互联网媒体平台推动宣传降低资本压力。

猎云网 1月15日报道

在近日举办的“开启智慧家庭时代”极客沙龙上,动点科技的CEO卢刚阐述了未来智能设备的三大发展趋势,一是当下的趋势现状是各种“物”的智能重整;二是智能设备是整个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物联网的集合;三是新发展模式中的研发平台提高研发效率,互联网媒体平台推动宣传降低资本压力。

该次极客沙龙是国内首个基于智慧生活主题的极客聚会,由海极网主办,加意网和猎云网联合主办。海尔家电集团副总裁、超前技术研发总经理王晔等知名嘉宾发表演讲,包括智能硬件创始人、开发者、设计师、智能科技领域投资者和超级用户等在内的近150位极客参与。

卢刚从一个更全面的角度分析了未来的智能设备的趋势,包括智能设备所涵盖的类别与发展模式。在智能设备的类别方面,卢刚介绍的概念显得更加宽广一些,可以直接说成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物联网的集合。在发展模式上,介绍了平台的对接、开放式研发的生态模式,最后着重强调了设计师在研发中的重要性。

以下是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是卢刚。我博士读的无线通讯,05年读的时候研究的路由协议,非常底层的,后来因为喜欢这些科技的东西,所以又开始写这些东西,一直到现在。我做的事就博客,其中一个动点科技是我自己的,我也是一个创业者。我去过很多大会小会,我觉得最让我激动的只有两种或者一种跟程序员相会的,还有一种是跟极客相关的。

另外还有一个也比较有意思,我自己比较喜欢跨界,前段时间我也加入湖南大学设计学院,他们在深圳我们一起做了媒体实验室,我说我教不了设计,他们说没关系,那你过来教创业。

我非常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跟设计走在一起,虽然我是极客,但是我觉得中国现在缺的真的不是程序员,缺的是好的设计师。我觉得设计越来越重要,不光做硬件,还包括做软件,设计师真的需要付出一生,很长时间积累才能做一个好的设计。

我去过很多地方,包括像以色列,看过很多很多的创业公司,我真的很体会到有一点,我觉得科技有时候并不重要,有时候你对生活的理解,生活才是最好的孵化器。现在自己也在写一本书。

我们在很多年前,这是一张表,从这个角度去发展,我们发现在2005年的时候当时我觉得国内有一个三屏合一,当时有电视,有手机,有PC,希望电信有线会捆绑无线电话,但是当我们乔布斯iphone带来的时候生活又改变了。比如我们买手机的时候会关注一件事情,手机上面的应用已经变成多少,而现在已经成为习惯了,大家并不是太关注了,包括安卓也好,所以对这些的关注越来越少了。但是现在关注什么了?

实际上我们关注用户习惯,目前来看做得最好的三星,三星有电视,三星有手机等等,它实际上是在做用户使用习惯的迁移。包括为什么有人觉得小米有潜力,因为小米出了手机以后出TV,出了TV以后出路由器,所有的东西它慢慢的是在把大家的用户习惯都统一,大家用惯了小米,下一个产品不是手机,但是我还是会小米的,这毕竟是一个品牌的植入,更是用户习惯的植入,所以这也是我看到的一个趋势之一。

我们再从另一个角度看,稍微技术一点,发展的话也发展的很有意思,这张照片不是很清楚,这是我去日本参加大会的时候日本的一个分享者他所做的,我觉得很有道理,他看时间点:你会发现1900年那个年代我们所有关注电子的晶体管,但是到了1980年代我们有了电脑,所以我们关注硬件,元器件本身;当PC慢慢有了微软的Windows,我们开始看操作系统;当Windows以后我们又关注在跑的软件;2007年左右包括过去这一年我们关注软件怎么样,我们关注这些手机,这些器件是不是联网的?这是我们现在的关注点。

现在进入新的时代,今天上半场大家都在分享的,我们关注的是所有的合一,就是硬件、电子器件,软件、网络和服务,我们看现在不管什么样的角度去理解所有的产品都离不开这一点,所以你做的这一个方向都是跟这些相关的,只不过我们现在把硬件说的更多,是因为我们后面会提到软硬结合,因为我们在前面看到很多软件,看到好多网络,现在我们需要把硬件,包括电子器件,包括后面的传感器加在一起。

我们看一些细节的例子,就是计算能力,从细节上看趋势。我们看1960年代跟刚才不谋而合的意思,你看到最开始有很大的计算机的群组,到后面慢慢我们有了个人PC;之后我们去做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现在的时代就是每个人都非常关注的可携带设备、可穿戴设备。包括我们会提到说会有很多家庭,家用的智能设备,只不过到现在趋势就是计算无处不在,不光是在PC上,是在你身体的可能某一个部分,某一个很小的设备上,这也是科技的迁移。

当我们去看这个的时候再回顾以往的趋势,今年我们可以认为是可穿戴设备、或者叫物联网的元年。当时我做了研究,就是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后来我觉得这些不分什么移动不移动,所以我改了名字了,就是现在的物联网。我专门找了一些数据,你可以看到发展到底有多快:

有人说2011年有150个亿所谓的物体连接在互连网络,他们建立了超过500亿个联接,到2020年预计将超过300亿个物联网。“物”(设备),它们将建立超过2000亿个联接。

当我们去看可穿戴设备的时候,今天前面讲者讲了很多实例,我这边抛砖引玉,从另一个层面——生态系统的层面看一下所谓可携带设备。物联网是有它的平台的,这个平台里面有大的公司,在这个品台上培育出许多产品,这一块是消费者最关注的,包括海尔冰箱也好,还是检测空气的这些空气盒子也好,实际上都是大平台下培育出的产品,就像我们现在看各种各样的应用一样。

在类型上有跟家庭相关的,也有跟所谓的硬件B2B,就是跟工业的应用相关的,当然也有跟生活相关的,当你看最后下面一层的时候,你发现Kickstarter也算是平台,但是它的平台帮更多的创业公司能够做到第一步,能够融到第一笔钱做这样的事。

当然还有软件的系统,有移动的基础设备电信的系统,实际上都是属于在这个层面上。所以当我们去关注这个行业的时候,可能有的时候你真的不应该去只去关注这一个产品本身,你看到这个产品它到最后能不能成功,它牵扯到是整个行业,整个产业链是不是很成熟。

2013年,Kickstarter平台上有300万人总共筹集了4.9亿美元,其中有199911个项目完成了集资。各种可穿戴设备的出现已经超过了投资者的预期,我们开个玩笑来说,在座如果有投资者的话,可能每天越来越多的创新公司会告诉你,每天会有人告诉你说我今天做了一个智能手表或者手环。

因为我们关注大多是创业公司,所以对我来说,我很想强调一点,就像三年前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去看整个移动互联网的行业,很多移动互联网的公司会告诉你我要做移动领域的社交网络,都是做了很大的梦,但是最后没有一个做出来。现在很多人做智能手表,但如果哪一天苹果出了手表了,你会买谁的?我想说我一定会买苹果的,这就是品牌的力量,平台的影响力!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智能设备最重要的就是一个传感器,对于有了传感器以后我们要做一个事情,就是用互联网的思维做软硬结合的产品。刚开始我听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觉得好像做软硬结合比做软件确实门槛高了很多。一年以后我发现在中国土壤里面做硬件比做软件要难很多,更不用说做软硬结合,但相信再过一两年就不是难事了。

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涌入大公司里面最后他们谁去赢呢?他们怎么和同类的创新公司抗衡呢?最后你做的好还是不好,并不是在于硬件本身,而是你用的你硬件怎么处理好数据,到最后把数据怎么反馈给你的用户,这才是最重要的。从互联网的角度我们可以很快做十几万用户,可以很快做二十万用户,但是你拿到数据以后怎么样去优化,这应该是很好的去思考的课题。

回过来看对创业公司来说,在这个行业里面,垂直领域也有可能让你变得比较另类。这里我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关于手表的。大家知道MetaWatch吗?手表中的Vertu我没有看见哪个人拿过,但是MetaWatch做出来的东西都是最贵的,这就是垂直领域、垂直市场。

第二个是大家比较关注的垂直领域,大家很关注的智能化家庭,有一个比较出名的Cubesensors产品,这是很小的东西,你去看一下它带了多少个传感器,你别看这个东西很小,但可以检测空气质量,可以检测温度,可以检测适度,可以检测噪声,光、压力,还可以感知摇动,所以你会发现这就是非常有一定设计感,又很实用大而全智能的设备。

这是第三个例子,我为什么觉得生活是最好的孵化器,因为生活很多有疑问都没有被解决。每次在洗澡的时候,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个疑问,水怎么不被浪费了?这是前几天刚刚推出来了的,就是一个阀门,接在你家里的水管上,它可以用它自己的方式监控你的水流量、温度,帮你做一个统计数据,你在一天中哪个时间把水流量减少,或者把温度调的更低一些,最后达到节约用水。

第二个很多人都会感兴趣,就是所谓的可穿戴设备,用一个稍微学术一点的词我们叫“自我量化”,如果你对这个词不够理解的话,这张图我找了半天,终于找到这张图,我觉得特别形象。你发现人所戴的眼镜也好,手环也好,各种各样的环也好等等。实际上大家都在做一个事情,把你人的身体温度、运动量、卡路里等都转化为数字。你想象一下,就像一个黑客空间,大家都穿可穿戴设备的话,我们再用眼镜看,人就是一个数字,所以这个就叫“自我量化”。

一说到可穿戴设备大家第一个反应是手环,第二个反映是手表,实际上我们看行业的时候,我们把面再展开一下,实际上我们更多好玩、有用的东西。

这是穿在小孩的小脚上的,可以检测小孩的温度,包括睡觉是不是睡得好,这都是很重要的事情。你如果把他绑在手上小孩很不习惯,而绑在脚上可以。

这是一个血糖监测仪,它可以把血糖监测仪的东西读出来传到你的手机上,这样整天可以检测血糖的变化,血糖历史的数据,再给你一些好的建议。

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智能药瓶,智能药瓶它能够告诉你提醒你要吃药了,他也告诉你你这次吃一颗还是两颗,如果你真的去想生活就是你需要做的地方。

这是一个袜子,这个袜子不是为了饱暖,而是练习跑步的人告诉你用正确的姿势跑步,他在人跑步的时候会告诉你怎样正确的姿势跑步会更有利于健康。这是一个头盔,头盔在你骑车的时候有一个导航,但是还没有成品出来……

智能设备还有一个点,智能设备改变的不仅仅是某一个产品,更多的给我们带来一种更为深远的交互的改变。改变的不是一个产品本身,而是一个交互。

“很多事情大公司做不了,只能小公司做。”前年我在美国的时候当时听很有名的教授,他说研发部门已经死了,他说:在大公司不应该有研发部门了,而我们应该做开放式的创新,这也是海尔今天要做的事情。

大家如果了解开放创新的话,这张图做得简单移动,开放式创新就是你不要在做内部的研发和创新了,而把这个喇叭筒全球向内向外都要打开,这里面科技中心再结合外部的积累,甚至外部或者内部资金的注入,让它们产生好的作用,可能它们出来有的东西是针对新的市场,有的东西是针对现金市场,甚至于有的东西研发出来以后可能跟你公司没有关系,但是它刚好打开了另一扇门去做新的新的市场,这就是开放的创新。

我自己虽然是做科技的人,是科班出身的。我第一个工作三年半在写程序,05年做3D的研发,当你再回头看科技的时候,我们还有一个心态,看科技要有想象力,也需要耐心。这张图上是Gartner很有名字的公司,每年预测公司科技的发展,这都是各种不同科技的名词,这张图刚刚开始。媒体吹捧最多的时候,科技本身其实并不成熟。越往后面走,包括到这里有语音识别到跟位置相关的智能,包括一些生物技术,包括企业级的3D打印,你发现他们这些都在平稳的地方,就说明这个技术已经成熟了,而且已经慢慢进入商用或者进入应用了。在这个区里面可能媒体炒作特别多的,但是实际上最没用的,不过可能代表未来趋势。

你会发现比如说3D,现在3D打印机都知道了,但是你还不知道3D扫描仪吧,相信明年就会走到这儿了。所以我们需要关注科技,看科技和现在的时代到底在哪个时段了。

最后我还想说的是科技人经常给大家酷B的形象,但是我们做科技的不能再酷B了,因为中国缺的是好的设计,好的设计师。我们应该拥抱时尚,先拥抱数字的时尚,如果做到这一点,中国真的超过国外了,能够走到大家前面了。每年年初有一个意大利的设计展,当时一个家具展台有一句话,他的意思你如果觉得这件东西没用的话或者是这不是必须的话,你就不要去做了,当你发现这个东西是有用的话,你不仅要把它做好,而且要做的漂亮,这就是我今天的演讲,谢谢大家。

Q:你能不能分析一下中国的智能消费品领域和国外消费品领域之间的对比或者现状,中国是有差距的,还是差不多,据我所知,中国做智能消费者至少有五六千个团队,所以您能不能就中国在整个全球智能消费者领域是什么样的地位?以及什么样的状态?

A:我的回答并不是很全面,这是我自己的看法。可能不是一个现状,但是我真的是很特别担心,我觉得国内这个行业又在走软件行业那条老路,就是软件我们一直追了美国追了那么多年,到最后追也没追上,现在开始追硬件。有时候我们会开玩笑,因为我会报很多的团队做智能的,都过来说做了一个手环,有时候说你就不能换一个,你做一个脚环不行吗?

这个方面先不看他硬件做出来怎么样,咱们还是在看老外在做什么我在做什么。最重要的一点,我自己的感觉,好好有的时候你会发现,老外不知道怎么回事比我们中国人更懂生活。你发现出来一个东西真的是生活痛点,老外就真的把痛点抓的很准。

国内做的时候,大家都在感受痛,但是中国人在感受老用的那个痛,我自己觉得一方面我还是在追,硬件上刚才说了一下,在国内所谓智能设备硬件的基础,相比软件来说,硬件技术在中国真的很好,真的很不错,但是我们真的在这个基础上能不能把原来山寨的产业真正转到创新的智能设备产业?至少我现在真的没看出来有新的东西出来,而且真的有差距的。

最终一点,刚才我说的,这么多年来我们能够做出好的软件,但是一直做不了好的用户体验。就前三年前我们谈APP的时候,当时我们有一个观点,去测试你的APP好还是坏,你程序员忙活了半年或者一年出来一个,当你放到用户那边的时候用户15秒就决定他用还是不用。

因为用户把APP打开以后,月湖体验很差,都还没有用到你功能的时候,他已经对你失去信心了,放在硬件上也是一样的,我们有好的东西,虽然功能上,包括愿景上也能够做得很好,但是怎么能够抓住用户的心?从设计来说,做出好的东西,我觉得还真是挺有差距的。

推动和创造新的关注点,打造不一样的用户习惯

可穿戴设备因被各方分析机构认定是智能手机之后IT市场新的增长点,从而受到科技圈的紧密关注。各大厂商与数不清的创业团队都希望寻找到不一样的灵感,率先搭上这一波汹涌而来的潮流。但是由于新的交互模式开发过慢,相关的实用传感器技术也不到位等等原因,使得目前这块市场并不成熟。革命性的产品还在难产之中。

而如何在“新生儿”出生前,积攒到过人的优势,使得在各方技术成熟后达到一鸣惊人,这是许多团队做梦都在想的事情。卢总作为一个老资格的极客,对科技行业的观察也非常深入精辟。

相对于媒体广泛宣传、单独抽出的“可穿戴设备”来说,其实只是未来趋势中的一种。对于科技行业来说,下一步趋势更精准的说法是:各种设备的重组与智能化。也就是所谓的“物联网”,而“智能可穿戴设备”是其中最有代表、市场潜力最大的一支。

而如何才能组合出一款击中用户痛点的新型产品?在技术、市场都不成熟的情况下,对于成千上万的创业团队来说,难上加难。在这种市场劣势下,新型智能产品该如何创造与推广?互联网模式备受推广。

此次海尔硬件交流对接平台,就是互联网平台思维的体现。像Kickstarter这种众筹平台,则是另一种概念推广模式。利用各自的优势降低创新的难度,具有强大硬件实力的提供硬件对接平台,减少研发难度(如海尔),而新媒体社区则提供各种概念的推广与炒作,以打开资本市场的推力,支持后续研发。

在目前技术、市场不成熟的情况下,借助、打造各种平台,积极进行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与整合,一步步打造出优秀的、独特用户体验。这是最保险的做法。同时这也需要众多优秀的设计师,做出别出心裁的设计,更好的为产品推广。

1、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lieyunjingxuan
)字样。
3、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user_occu}}
{{item.author_user_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