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京东金融程建波:金融本质是对风险有效经营和管理,不是单纯控制
统计 阅读时间大约10分钟以上(4547字)

2017-04-16 京东金融程建波:金融本质是对风险有效经营和管理,不是单纯控制

金融业务一定是因强而变得大。

【猎云网(微信:ilieyun)北京】4月16日报道

4月15号,一本财经在中国大饭店举行2017年消费金融CRO峰会,600多位风控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行业的破局和重塑。京东金融消费者金融事业部风险管理高级总监程建波发表主题为《互联网风险管理的创新和实战经验》的演讲,他表示:

“互联网模式下用户会呈现一个群体的效益,好用户之间也会有交际,更突出的是坏用户的集中,对坏的用户建立一个网络识别,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风险管理的产品和用户的体验要深度的融为一体,要就地的分解,它不是一个关口的阻击战,而更多的是一个全局的战役,最终能做到用户的体验和风险管理之间保持一个很好的平衡。在这块要运用的当然是各种各样的技术和相应的手段,技术和手段是去解决用户的产品体验和风险管理的问题。”

“金融行业的本质就是对风险有效的经营和管理,不是单纯的控制,金融的业务一定是因强而变得大;金融行业的背后是对人性的洞察,所以要永远心怀敬畏之心。”

京东金融程建波

京东金融消费者金融事业部风险管理高级总监程建波

以下为演讲实录,经猎云网整理:

首先非常感谢一本财经举办了这一个活动,让我们这么多一直都在中后台默默承受或者看到很多问题的同仁们齐聚一堂,来共同探讨在如此多的挑战之下,我们的风险管理如何为企业的业务保驾护航。

刚才张俊老师非常深刻的就经济周期这个过程一些相应的深邃的总结,风险管理这个行业我觉得一直都有很多的形容词,比如说富贵险中求,不冒风险是不可能有相应回报的。还有一直都是在钢丝绳上跳舞,一直有很多的枷锁,但还要完成这个高难度的游戏。所以它永远都是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一个相应的平衡,风险也不仅仅是控制,还有一个有效的管理和相应的平衡,所以这个传统的金融行业已经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一个实践,去凝聚了很多对这个风险的敬畏的深度的理解,发自骨子里的这种尊重,这都不是没有道理的,我觉得都是一个实践出真知的一个相应的结果。

今天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下,确实呈现了很多的方向和相应的机会,但我认为风险的本质从来没有发生变化。但确实我们和消费者之间交互的方式、形式、模式,对用户信息的搜集、处理以及对整合技术的一些相应的应用,以及产品的模式确实发生了很大很大的变化,确实也有相应的不同。所以它既有不变,也有相应的不同,这一块我觉得很多企业都在不同的角度,做了相应的一些实践。我今天在这里就要简单的把我们京东金融三年来在消费金融的一个风控的实践,给大家做一个相应的分享。

首先京东金融的发展相对是非常快速的,当前京东集团形成了电商、金融和技术三大战略。金融是从2013年10月份独立运营,当前已经发展到了大概9个一级事业部门,这是我们称之为前台的一些部门。前有有资产端、负债端还有基础支付业务,以及今年刚刚成立的金融科技的部门和农村金融,京东科技三年来通过科技的手段自己做了一些金融业务的实践,现在这个时间我们要把自己的一些业务实践的经验和对用户的一些理解,以及相应的产品系统,能为金融机构进行开发提供相应的一个服务,帮助我们经营机构去进行和用户的连接、运营管理和客户的共同运营这种开放的能力,这是我们形成的一个相应的部门。

说一下我们的消费金融,消费金融是快速发展的过程,从产品的推出到不断地迭代,推进的速度相对来讲会非常的高效,这也意味着我们的迭代速度非常快。早期的时候一个互联网的产品要有非常好的体验,这样才能解决一个用户群逆向选择的问题,所以产品的体验如果做的不够好,就会导致服务和产品没有办法覆盖很大的客群,这样可能会造成相应的逆向选择,这是我们早期推出产品时候非常重要的考虑点。但你是金融的产品不可能只是很简单的把信贷给出去,钱出去很容易,回来怎么办。

紧接着底层的抗风险的工作都要进行相应的展开,要求有效、效率和速度非常快,这一块也有很多技术上的挑战,包括数据的整合,数据的打通,数据的计算,这个平台的搭建,平台搭建之后各种模型的建立,应用策略的开发、落地,还包括承接这一套自动化一些系统的相应的建设,这都会紧锣密鼓的进行相应的展开。这一块是非常有门槛的,也是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时间的资源,之后会有很强劲的中后台能力的保障,能支撑前台业务走向更多不同的场景,也推出更多相应的产品。所以这三者之间是有一个相互的关系。

互联网这一个业务模式,这种挑战,我相信从业人员都有非常深刻的一些感受。第一个感受,“用户体验”这四个字就是非常大的约束条件,包括企业内部跨行业来做金融行业,不同的人理念的磨合问题,毫无疑问用户的体验要求是企业很高的一个宗旨,最后给风险也带来很大的挑战和相应的压力。

网贷,这种欺诈的发生和传统金融的获客模式相比,它曾经更强的扩散性和发散性,而且在线、实时,所以最后对你细分领域的欺诈风险管理提出了非常高的挑战和要求,而且还要注意你还要保证千万级用户整体的使用体验。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高难度平衡的游戏,这些只会促使你往这方面的资源投入做到很精深的程度,另外张老师提到的机制、法律、征信体制的建设,当前来讲都可能有一定程度相应的滞后。首先是先实践,有问题,再总结,再进行相应各种机制的推进,所以这需要一个过程。

但是当前的企业是等不起的,他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而且另外一点,我觉得一本财经的朋友们,报道这个行业背后的东西也是做的非常深度的,也非常专业。因为这个行业催生了很多的利益驱动,会导致有相应的社会组织或者是群体长期专门从事这个行业,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还有分享精神,网上的信息交互非常廉价、便捷,等等这种的挑战,单一的机构没办法独善其身。

这是挑战,这种挑战只会驱使和压力风险管理要努力的程度更大一点。我们有一个电商的基础做支撑,有了一定的开始去切入这一块的业务,我们这一块自然而然会形成自己很独到和相应的一些特色,我觉得它怎么做并不重要,而是为什么要这样去做的一些过程和他遇到的一些挑战,形成今天这个局面,我觉得这个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一个相对高频的电商购物的模式下,我们的消费金融业务和他进行深度的耦合,不管怎么耦合也摆脱不了几个风险管理的本质问题。但风险的几个直接的因素都是围绕相应的因子来展开风险管理的框架的,在这个框架下不停地进行相应的细分,不同的场景可能对风险的驱动因素是有所差别化的,那你就应该针对它进行相应管理的针对性的体系。这一套我们的商业模式里,显然我们有几个很重要的因素,第一个是场景,这代表我们的用户在哪里,他可能有什么样的需求。有这样的需求怎么样给他设计相应的产品,给他这个产品,我们的用户有什么样相应的判断和要求,包括在线的方式怎么样做到足够有好的体验。所以最后把很多判断做的非常前置,而且最好能做到用户无感知,复杂的判断已经完成,他有一个体验上的影响。

买单侠的朱总讲过真正牛的风险管理不是踩刹车,而是车在踩刹车的时候你不知道。风险管理的产品和用户的体验要深度的融为一体,要就地的分解,它不是一个关口的阻击战,而更多的是一个全局的战役,最终能做到用户的体验和风险管理之间保持一个很好的平衡。在这块要运用的当然是各种各样的技术和相应的手段,技术和手段是去解决用户的产品体验和风险管理的问题。

因为我们消费的特殊背景会导致我们的业务模式和成熟的传统金融,在信息的处理上会呈现很大的差别化,这根本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你面对的现状就是这样的。当然第一次看这个业务的时候,居然银行的征信都差不多,我怎么办,这些相关的数据有没有在相关的领域证明它的价值?不知道。我觉得这边风险管理的传统金融呈现的逻辑没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提出挑战是如何面对这种新型的数据的相应的背景,你要用什么样的方式驾驭它、处理它,这迫使我们不得不进行很多技术新的尝试,所有的创新我认为有一句话还是有道理的,可能都是被逼出来的。

随着业务不断地迭代、实践和积累可能会有更多的数据进来,包括之前只有电商的数据,电商的数据有很多非结构化的。金融业务的积累也有金融的数据,还有外部的数据,在底层要进行一些很复杂的整合,必然会用到一些新的技术。你的选择余地是只要把之前有改善和进步,你就应该去尝试,落地的时候要有很好的节奏的控制,去控制相应的节奏,这样一步一步比较稳妥的进行相应的推进。

所以本身的目标我认为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无非是形式是你手里拥有的资源发生了变化,所以你不得不为了驾驭这个资源而采取很多新的技术的探索,这是我想总结的,我们在这一块也有自己的一些感触或者是一些相应的心得。

最终通过这些东西能更加高效的进行我们对弱数据和清洁数据的整合能力,这和我们风险管理目标中的预测关系,基本上是这样一个迭代的过程,从而提升能力之后,能覆盖更多的客群,进行相对有效的评价。

但光有对一个单个用户的评价很好,但不够。因为互联网模式下用户会呈现一个群体的效益,好用户之间也会有交际,更突出的是坏用户的集中。要弄清、接受机构可能的人工电话,这一定程度上都在提高他作案的结果,而导致他做坏事的意愿降低,而且如果他能做的话一般都是批量化的复制。这样的话对坏的用户怎么样经营一个网络的识别,他是非常必须和关键的一个方式,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必要。

我们依然在我们的场景下进行网络关系的一些刻画,从而理解我们对单个个体的风险评价的补充,效果有两方面。第一种是坏用户聚集起来,单个评价可能很好,但我有一个网络的评价可能拉低,当然好用户也是这样。最终形成一个模型工具的管理库,我认为传统也确实没有什么特别不一样的地方,如果要说不一样还是在一些特殊的模型,在欺诈这一块放大,在用户画像这一种没有人群目标一些模型的瞬间学习会提出相应的技术挑战,这个还是很有挑战的话题。

我并不想说我们的模型有多少数据,我想说明的是这样的方式下,你没有最好的解决方案,你永远面对一个现实的选择,就是如果你之前有进步,那我认为你就应该去进行相应的尝试,这就会导致我们变得非常勤奋,变得非常高效的进行相应的迭代,不断让你的模型和业务结构之间进行相应的匹配。

同样这个系统建设也是由业务发展来催生的,这是很典型的自下而上扩展的过程。当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停下来进行相应的总结,推出一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系统的框架就围绕这些问题而展开的,因为业务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没有办法轻易用非常成熟的相应的系统解决方案,必须要结合,要依赖独有的特色去开发相应的符合我们特色的系统,这个过程相对比较复杂就是对反欺诈的看法,这个也是基于我们对新型对用户设备和相应的一些相关弱数据的整合而形成的风险管理的反欺诈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里,我们要解决在网贷模式下,一个用户和一个群体,和一个行为怎么样去识别的问题,从账户,账户通过社交来登陆,账户背后对应的人是什么,他在做什么样的动作,采取什么样的行为,他有哪些数据进行合法合理的搜集,并且评价他的行为的一个序列,他本次单次的行为意味着什么,他跟之前比的模式有没有相应大的变化等等,围绕他进行非常复杂的反欺诈的管理,人是一直在变化,这是永远不能停息的。

通过这些,逐渐形成相应一些产品和能力的积累,在黑名单和高风险名单库已经形成了相应的能力,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还能支撑内部其它业务的诉求,同时能支撑外部合作企业的需求。这些经过科技金融1.0业务的沉淀,我们会在这个基础之上试图把我们的产品和能力标准化,来进行一个对外开放的服务平台,能支撑不管是合作企业还是有战略投资关系的企业,能调动我们的一些风险管理的资源。

前面讲小小一点点的实践,我觉得这条路非常漫长,这都是非常具体的事情,都是具体的技术手段,在今天的中国这个行业可能走之前没走过的道路,但也不是瞎走,有很多对过去的继承,也有对未来相应的展望,不变的是风险的本质。金融行业的本质就是对风险有效的经营和管理,不是单纯的控制。金融的业务一定是因强而变得大。

第二是金融行业的背后是对人性的洞察,不管是从业人员、机构还是外部作案的分子,他本质都是人性贪婪的体现,所以要永远心怀敬畏之心。虽然我们面对这么大的挑战,但我们依然要理智的面对这个火红的年代,我们要非常理智的悲观,但也要非常顽强的乐观,最后希望我们能穿越黑暗,迎来光明,谢谢大家。

1、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lieyunjingxuan
)字样。
3、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user_occu}}
{{item.author_user_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