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微信:ilieyun)上海】4月11日报道(文/元杰)
通过区块链让数据在医院与医院间、医院与保险公司之间流动起来,化解数据孤岛导致低效问题,并且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智能化的服务。
这是“边界”要做的事情。
在我国目前的医疗系统中,医疗数据和信息处于一种分散孤立的状态,获取不同业务系统中数据的效率非常低。同时,由于医疗数据涉及个人隐私,通过第三方实现数据共享也行不通。
结果就是,患者如果在A医院检查最好就在A医院完成治疗,否则转去B医院就要重新再做一次检查。浪费了医疗资源,也增加了患者就医的成本。同时,医院和保险公司之间没有可信的数据交换, 商业医疗保险赔付的过程繁琐的让人沮丧。不仅大大影响用户体验,保险公司风控过程也非常被动。
而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改变这个现状提供了条件。区块链作为时下最为热门的创新技术之一,被认为可能颠覆未来的商业模式。其本质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具有不可篡改性、去中心化的特点。对于需要多方参与、多方信息交换互通的协作链条,区块链技术再合适不过。
那么,如何在信息共享的同时做到信息保密?“边界”创始人曹恒说,医疗数据本身并不通过区块链交换,因为大规模数据交换通过智能合约直接实现,无论是运行效率还是存储成本都不划算。“边界”记录的是数据的查询和使用记录。“记录都会以不可篡改的方式记录在区块链上,而信息本身还是保密的。”
具体如何实现?首先是实现信息标准化。“边界”爬取互联网上公开的药品数据以及国际标准医疗术语体系数据建立了自己的语义知识库。通过合作医院提供的电子病例进行机器学习,将非结构化的医疗数据转变成结构化的信息,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其他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为医生提供辅助诊疗服务,为后续的智能服务提供了信息基础。
其次,搭建医疗数据共享链。“边界”目前正在搭建一个联盟链原型,将对医疗数据有需求的各方引进联盟链中,促进医疗信息的流动。“边界”负责记录并传递数据的查询和使用记录。
针于数据孤立分散的特点,“边界”在数据收集分析方面采用了分布式智能服务。“因为数据是分布得,分析能力也必须分布化。”在边界的区块链原型架构中,将部分运算转移到数据端的能力被定义为区块链端分析。同时,把分布式分析能力的结果融合到中心进行融合分析的能力被定义为区块链融合分析。
以医疗健康险的流程为例,“边界”在医院端的区块链端分析,主要包括用非常轻量级的自然语义处理引擎对保险需要数据进行识别。而在保险公司的区块链融合分析服务里,会进行智能理赔规则的检查。
在信息的保密方面,“边界”采取的是区块链+智能算法。同样以保险为例,“边界”让隐私相关的数据处理通过智能算法在医院端完成,保险公司只抽取理赔所必须的最小数据集,这样可以让病人的隐私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又由于数据来自可信的医院,使得保险公司的反欺诈成本更低。同时采取区块链技术,可以让数据的每一笔查询交换和使用变得可审计,这也对数据安全做出了更好保障。
在团队方面,创始人曹恒毕业于美国卡内基美隆大学机器人专业和清华自动化专业,擅长大数分析、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的智能系统设计,曾是IBM全球研究院大数据分析带头人,曾担任过IBM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在IBM Watson研究院工作了近十六年。
产品:边界
公司:上海边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