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微信:ilieyun)上海】4月12日报道(文/元杰)
城市的大街小巷,一辆辆摩的犹如灵活的鱼,呼啸着穿过拥堵的车流。为拉人载客,司机们往往整日守候在车站、商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段。无论是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还是偏远落后的小城镇都少不了这样的场景。
在一些城市,他们比较幸运,只要挂牌,证照齐全,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接单。而在有的地方,他们往往被称为“黑车”,司机需要提心吊胆,一边堤防者交警或城管,一边载客赚点外快。
在这些摩的以低价格,不怕拥堵,短途需求等优势长期存在的同时,却也因为缺乏安全,行业混乱,影响市容等弊端被“禁”字当头。
据交通运输部的一项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全国摩的的保有量约为9000万,2016年下半年全国摩的保有量达到1.15亿。因为其灵活、快捷、驾驶门槛低,成为庞大中低收入阶层的代步工具。代步之外,它们也成为一部分人生活的工具。甚至也是一些城市无业人员赖一谋生的手段。
五十多岁的张师傅原先在一家国营机械厂工作,1998年成为“下岗潮”的不幸儿。“刚下岗的那两年政府还发生活补助,后来就全靠自食其力。”张师傅说,他们这批人处在一个尴尬的年龄段,上有老下有小,由于年龄偏大又缺乏专业技能,再就业一直困扰着他。
后来,张师傅扫过大街,当过保安,也看过仓库。十多年,干了许多工作,尝尽人间百态。
2010年,张师傅发现跑摩的是一个不错的行当。于是拿出自己的积蓄买了一辆摩托车开始涉足摩的行业。“刚开始因为人少,所以很赚钱,好的时候一天能赚四五百。”
但是,人们都喜欢好赚钱的行业。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摩的行当的利润急剧下降。
“现在即使拼死拼活,运气好的话一天不过赚个百十元,否则赚得更少。而且近几年政府现在管得严了,挂着‘黑摩的’的头衔,每天拉客象打游击一样,整天提心吊胆的,很累。”
然而去年开始,张师傅的摩的生涯发生了转变,不需要再每天去人流密集的地方和同行抢生意。“想要拉生意的时候只需要打开手机软件等就行了。”
张师傅所说的是一款叫“无忧帮帮”的App。它和滴滴出行类似,提供摩的专车和摩的快送服务。摩的司机只要注册并通过运营方的资质审核就可以通过手机接单。除了短途的出行单,也包括外卖、快递、搬家、上门维修等生活服务类的单子。
张师傅介绍,当他第一次知道这个App的时候也是半信半疑,对互联网并不熟悉的他更搞不清楚其中的模式。不过,抱着“反正不花钱试试也无妨”的态度,张师傅向运营方提供了自己的驾驶证、行车证、身份证以及车辆信息等资料。因为证照齐全,他很快就被注册认证成为“无忧帮帮”的司机,并被配发了统一的安全头盔和橘色的反光马甲。
“无忧帮帮”创始人张东告诉猎云网(微信:ilieyun),帮助规范摩的出行市场就是他创办“无忧帮帮”的一个主要目的。
他认为目前摩的出行市场门槛低、缺乏统一管理、秩序混乱、安全隐患大是导致许多地方政府禁摩的主要原因。“无忧帮帮”借助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管理,利用共享经济模式将摩的司机、需求用户连接起来,“在方便摩的司机的同时,也从系统层面将摩的司机集中到一个规范的体系中,将原本无序的摩的出行市场变得有序。 ”
在亲自体验之后,包括张师傅在内的“无忧帮帮”认证司机对“无忧帮帮”的这种模式也很认同。张师傅说:“手机装了这个东西之后就不用每天很被动地守在一个地方等客,如果别人在别的地方有需要,我这里就可以收到这个信息,去接这个单。而且有统一的头盔和衣服,上路也不用怕交警拦了。”
张师傅服务过的许多乘客也表示对他们穿着统一服装的司机很放心。“大家不再认为我们是‘黑摩的’。”张师傅说,身边也有越来越多的同行穿起了带有“无忧帮帮”logo的橘色马甲。
据张东介绍,去年产品上线以来,“无忧帮帮”一边优化产品和运营一边向全国城市推广布局,目前已经有5000多名(中山市)认证司机。“无论是司机还是乘客对我们产品的正向反应都不错,我们会继续向其他城市进行推广,让更多的人受益。”
在张东看来,除了缺乏一个合法的身份,摩的出行与网约车的逻辑并无二致,本质上都属于“分享经济”。他认为虽然经历了网约车、共享单车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的考验,但分享经济仍然是国家看中的一个发展方向。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为其创造了条件。
从实际来看,自从以滴滴为代表的网约车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开起私家车加入了兼职司机的浩荡大军,方便了民众出行;作为民宿领域分享经济代表的短租的热度不断上升,也让二手房东和个人房东数量日益递增,解决一部分人的住房问题。
那么在摩的保有量大、人口多、交通拥堵严重的中国,以分享经济模式和互联网革新摩的出行的“无忧帮帮”能否把它“打造成符合中国国情的出行方式”?
产品:无忧帮帮
公司:无忧帮帮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址:www.51bangba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