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注:外媒日前发表文章称,在用户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创收成为中国科技企业思考的问题,这些企业纷纷转向内容领域,押注中国消费者愈加接受付费模式。本文转自腾讯科技,以下为文章概要:
詹姆斯-卢(James Lu,音译)每天早上开车上班时,他都会听从知识服务应用得到(iGet)上购买的经济方面的播客。得到是一款由中国知名媒体人罗振宇(微博)创建的移动应用。
罗振宇解释说:“在大城市,人们太忙以至于没有时间阅读和看电影。名人可以教授知识,就好像你自己完成阅读或看过这些电影。”
得到仅仅是众多蓬勃发展的新媒体初创企业之一,他们打造品牌知识,并借此变现。这也是中国众多科技企业着力发展的方向,他们押注消费者掏钱购买内容的意愿在增长。
科技咨询公司China Channel联合创始人马修-布伦南(Matthew Brennan)表示:“消费者信赖个人品牌,眼下真实信息的获取渠道存在真空。让一些人以一种真实的态度与用户对话,通过提供真实信息获得大量粉丝,这种模式在中国真的能够获得大量粉丝。”
随着用户增速放缓,中国科技行业的三大巨头,也就是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均把数字内容变现放在优先地位。
在QQ音乐与中国音乐集团的数字音乐业务合并后,社交媒体巨头腾讯拥有中国最大的音乐流媒体服务。百度也在内容创作以及收购直播和播出版权上下大力气,这部分支出从2015年的9.145亿元人民币增至2016年的22.1亿元人民币。
不过,在著名的中国社交媒体应用上,数字娱乐内容的付费用户仅仅占很少的一部分。科技公司正在探索利用其平台用户原创内容以及专家分析内容进行变现。直到现在,这部分内容大多数都是以免费的形式传播。
布伦南表示:“中国人现在时间少钱多,这对内容产品而言是个好机会。现在有很多针对知识变现成功的研究案例,有迹象表明内容创造者比在美国享有更健康生态系统。”
果壳网和网易今年1月份进行的调查发现,有75%的用户愿意为有价值的内容付费,而52%的受访者认为高质量的内容提供者理应得到回报。
艾媒咨询分析师娄美景(Lou Meijing,音译)表示:“在互联网发展初期,科技公司更多的是依靠免费模式。不过,随着内容数量的增加,质量却跟不上,用户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甄别。他们愿意为承诺创造高质量内容的创造者支付更多的回报。”
大型知识平台往往通过有名望的传播者收取费用。
基于美国社交网站Reddit旗下Ask Me Anything (问我任何事)栏目模式诞生的分答平台能够让用户付费收听名人和行业专家回答网友提交的问题。由果壳创建的分答去年11月份吸引了腾讯的早期投资,同时注入资金的还有小米和联想的创始人。问题越受欢迎,提问者和回答者的收入就越高。
去年5月,大连万达创始人之子、投资人王思聪在分答上回答一系列问题引发媒体的关注,其所涉及的问题五花八门,从投资建议到性生活,每个问题的报价接近5000元人民币。随后。电商平台京东以及搜索引擎百度也推出了类似的问答应用。
腾讯旗下的微信也在本月加入这一领域的竞争,该公司创始人马化腾(微博)宣布邀请用户使用测试版,其将测试针对微信公众号的付费模式。
微信拥有8.56亿活跃用户,这意味着该平台拥有巨大潜在的付费用户,而这些用户已绑定了腾讯移动支付平台微信钱包。不过,腾讯已推迟推出具体的付费模式。
独立科技公司WalktheChat创始人托马斯-格拉兹亚尼(Thomas Graziani)表示:“微信在这方面已经落后,因为订阅内容不是微信商业模式的核心。他们依靠支付和金融,而不是内容。”
拥有逾6500万用户的知乎是最为成功的知识平台,其类似美国的Quora,采用免费模式,并得到了腾讯以及搜狐的投资,也是首个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知识平台。去年,该平台推出知乎Live,用户付费就可以获得和专业人士一对一的视频对话机会。专家每次通过这种对话平均可获得约8300元人民币。
知乎早期投资方创新工场运营合伙人黄蕙雯表示:“针对知识采取社区驱动的模式,就会有产生内容的大量选项和选择,而这些内容对于消费者而言更有吸引力。然而,传统媒体所受的束缚就多得多。”
本月,颇受中国文艺青年青睐的豆瓣推出其直播功能,希望其核心用户能够花钱观看他们喜好的公知和艺术家对当下热门话题以及音乐诗歌潮流进行讨论,起售价为128元人民币。
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研究中国大众传媒的教授Min Jiang表示:“中国消费者不仅想获得知识,而且想得到观点。他们对这方面尤其感兴趣。”
Min Jiang说:“你阅读报纸时,每个人所提炼出来的内容千差万别。有时候,通过信息总结出来的观点比直接获得信息更重要。”(编译/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