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注:商业模式创新难,因为好的商业模式本质上就是到底有没有给用户提供真正的价值,这个价值是否足够刚性。所以,不管是投资人还是创业者,在判断赛道时对巨头不要过分恐惧,尤其今天的移动互联网具有病毒式传播效应,先发优势非常明显,巨头真不一定追得上。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天使茶馆(ID:tianshichaguan)。
科技每天都在进步,科技进步最终落于解决商业问题。在解决商业痛点上,创新永无止境。
我们非常愿意挖掘商业模式创新,去年上半年是移动直播,下半年是单车共享。
抓住刚需、痛点、高频,BAT不足为虑
以前一直是美国有怎样的模式,中国就会去复制,但是现在美国也有人在模仿YY,今天中美创新的步调几乎是同步的。所以很多时候我觉得现在创业风险更大了,因为现在没有办法借鉴和验证这个商业模式存在的风险了,只有试了才能知道是不是可行的。
任何一个商业模式,如果在美国稍微火一点,中国肯定有几十个人在做,因为那个商业模式是被验证过的。但现在这个情况变化了,我上个月去美国参加会议,美国今年没有消费互联网的热点,他们都在学中国的移动直播,在思考为什么这个模式这么火、这么赚钱。
为什么商业模式创新比较难?很多人说互联网巨头垄断。腾讯看上去流量很大,但是腾讯内部对流量消耗非常大。腾讯老大说,腾讯看上去有这么多的流量,但像腾讯视频,腾讯新闻,腾讯流量内部这些产品已经很累了。
所以我觉得不管是投资人还是创业者,在判断赛道时对巨头不要过分恐惧。很多投资人经常会问一个问题:BAT做这个你怎么办?其实大可不必这么担心,尤其今天的移动互联网具有病毒式传播效应,先发优势非常明显,巨头真不一定追得上。
好的商业模式本质上就一点:它到底有没有给用户提供真正的价值,这个价值是否足够刚性,痛点要足够痛,需求要足够高频,这就是我们要的。
去年国庆节的时候,我看直播,直到凌晨两点钟,还有几千人在看,就看一个女孩子闲聊。我在那一刻就觉得,无聊绝对是个刚需。而且天时地利人和都到了,现在4G 网络很普及,很便宜,手机性能也很好,不需要专业设备,谁都可以做拍摄视频;而且在PC互联网时代,用户群已经被教育好了,尤其是年轻用户,他们认为直播是一个好事情。所以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
模式的创新一直如此,开始看壁垒似乎很低,但是一旦建立规模优势,壁垒是非常高的。任何互联网平台都是这样,滴滴打车、饿了么、ofo这些,一开始看都没有任何壁垒。但是他们是以用户为主的,有规模优势,就能建立难以逾越的壁垒。
移动直播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巨头追赶不上的案例。它有非常明显的病毒传播效应,腾讯推出十款产品,都没有获得成功,没有一款发展起来。所以说你能不能领跑,能不能抢先战斗在风口,非常重要。如果真的抢先领跑,成功机会有很多。
对于投资人来说,看到好的模式千万不要犹豫。如果我相信这种模式,扣扳机会非常快。像映客我们仅用了一两个星期,见了一些同行业的其他公司后,很快决定投映客。ofo也是,我们见了一面就觉得一定要投,戴威也是非常惊讶,虽然他下楼了以后,居然去百度我们,他一定要查一下我们到底投过什么项目。
对于创业者来说,需要关心的是商业模式是否成立。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解决什么问题,不能只想到一个概念,而是要清楚想解决什么问题、给用户提供什么价值。如果一个CEO连这个问题都回答不清楚,那这个公司肯定是没有希望;同时要对创业的节奏、融资的轮次把握好。
不看好AR/VR,消费升级和共享经济才是大趋势!
虽然我一直强调模式创新的重要性,但并不很看好一些现阶段比较热的科技创新的热点。
任何一项科技,早期都一定会经历波折,没有新的科技可以问世之后一帆风顺、一马平川的。新科技都会一开始很火,很快经历一个死亡谷,调整一下,然后才能成长起来。
你看Steve Jobs也遇到过这样历史的难题。1993年的时候,他就推出过智能个人助理的产品——Newton,它的体验就跟iPhone很类似,但它就是卖的不好,后来停产了。但是2007年iPhone发布的时候,时机已经成熟了。这是一个事物发展的规律。很多科技创新还没经历这个过程。
比如VR/AR,我就不是很看好,真的是要让先让子弹飞一会,先不要着急。
那么,究竟现在有哪些大趋势值得关注呢?我认为是消费升级和共享经济。
随着现在人类可支配收入的越来越高,消费升级是必然的。不过这个概念太泛了,像我们投资小红书时,真的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没有想过要做消费升级,但实际上做出来就是消费升级,我们投的诺心蛋糕也是典型的消费升级,并且在一个非常好的应用场景之内。
我觉得中国最好的消费升级,是把20块钱的东西,提高质量卖到28块钱。星巴克为什么会选择诺心蛋糕合作,因为他们把蛋糕销售提高了20%,贵8块钱,消费者其实不会在乎,因为它的品质已经提高了很多,消费者愿意接受。这是一个好的趋势。你要说能从200块钱变成2000块钱,那在今天还太难了。
共享经济在中国、在美国、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大趋势。我会碰到一些企业家,抱怨说:现在的90后到公司来,经常说我能不能兼职上班,或者说在家上班?这就是非常典型的行为变化的趋势。
我们会持续关注共享经济,最近也有投资非常不错的项目,衣、食、住、行,除了住在国内稍微早了一点,我都非常看好。因为中国的大部分房源比较紧张,每个人家里面不是都像美国人家里有客房的,美国做Airbnb的模式很容易,在中国实际上还没有这个空间。可能在国内需要等到这一代长大了,他们的父母都有空房子了,时机才会更成熟一些。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需要因地制宜的去做一些模式的调整和改变,像途家为什么做得还不错,因为他们签的不是消费者个人的房间,是整栋楼的房间,这样就会容易一些。
保持好奇心,坚持投资纪律
现在的环境是充满可能性的,所以对投资人和创业者来说,都要保持好奇,必须要时刻去想,有没有什么新的机遇。一个优秀的投资人,我认为主要要做到两点:第一是好奇心,第二是纪律性。你必须对新的事物好奇;必须坚持自己的投资纪律。
每年都有很多人都问我,下一个风口在哪。具体在哪,我真的不知道。我们关注的机会很多,像新的娱乐方式、新的社交媒体,我觉得都有可能形成下一个风口。
现在的环境是充满可能性的,所以对投资人和创业者来说,都要保持好奇,必须要时刻去想,有没有什么新的机遇。现在我每天仍然会看大量的BP,只有经常看BP才知道市场发生了什么事,很多BP我们看了不会投,但是看了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这个方向可行,这个方向可能成为热点。
作为天使投资人来说,一亿美金、十亿美金和百亿美金的机会都可以去投,但是对于机构投资来说,我们觉得一亿美金的项目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一个项目如果只赚一两千万美金,对于机构投资人来说影响不大。
百亿美金机会太少,要四五年才能诞生一个这样的机会。但是十亿美金的项目还是不少的,一年平均有几个甚至于十几个,用百亿美金的标准去要求我们的投资人,然后去投十亿美金的机会,这是我们定义的一个标准。换句话说,只要能产生十亿美金的机会我们都不希望错过,这就是我们的投资纪律。所以互联网领域的所有东西我们都会关注。
风口不重要,产品和人才是关键
就近,从大的风口来说,我觉得唯一可以预测的就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已经经历过三个波折了,三起三伏,这次起来,留下的是非常不错的产品了。所以我们很关注人工智能,投资了不少项目。
我一直觉得风口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建立在很多历史积累的基础上。
千万不要去赌这次的时间点——我们要看到数字,证明这个时间点是真的快到了以后再出手。做的太早很容易成为先烈,即使你熬到了风口来了以后,这个风口也不是你的,比如很多公司做得比滴滴早,他们也熬到了风口来的时候,但思维、DNA已经不适合那个风口。
归根结底,人和产品才是关键,风口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重要。一如当年的百团大战,就算你抓住了风口又能怎么样呢?你成功的概率仍然是百分之一。
过去几年,资本在创业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五年前,拉手网融了1亿美金,觉得天文数字了,但在今天这一亿美金算不了什么。
这是非常大的变化,资本在创业当中引起的作用越来越强,对于创业者来讲,尽早拥抱资本是很重要的因素,在早期并不要纠结于估值,速度非常非常重要,把融资优势转化成业务优势,再把业务优势转化为融资优势。
也正因为如此,现在很多人都对互联网产生了误解,好像不烧钱就换不来用户。
不管是滴滴还是映客,早期用户都不是补贴换来的,任何一个需要去补贴的用户都是伪需求,不是刚需,真正好的产品一定会获得强口碑传播。
我们只喜欢用一种补贴,就是靠补贴来清场。当初滴滴打代驾、打拼车就非常典型的案例,靠资金优势来挤压市场,用补偿去清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