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2017互联网八大猜想:5G时代来临 人工智能嵌入日常生活
统计 阅读时间大约10分钟以上(4141字)

2017-01-16 2017互联网八大猜想:5G时代来临 人工智能嵌入日常生活

“直播+”开启行业下半场

猎云注:近日,人民日报推出文章“2017互联网八大猜想”,预测互联网发展趋势:5G时代加速来临、自媒体行业洗牌在即、政务新媒迈向“社群化”……那么,这八大预测中,传统行业与互联网如何擦出新的火花?站上变革风口的,又是怎样的奇思妙想和全新体验?网络“巨无霸”与“独角兽”的故事里,谁将写下新的传奇?文章转载自:人民日报。

与生俱来的创新基因,令“改变”成为互联网世界永恒的主题词。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都因互联网的深度介入而被深刻改写,释放出更多可能。

2017年,传统行业与互联网如何擦出新的火花?站上变革风口的,又是怎样的奇思妙想和全新体验?网络“巨无霸”与“独角兽”的故事里,谁将写下新的传奇?

新年伊始,我们又一次推出“2017互联网八大猜想”。虽然仅仅是预测,我们仍然十分期待:期待更多概念和技术落地开花,让日常起居多一些智慧便捷、多一份轻松舒适;期待更多规范和完善,让网络空间自由不失自律,有趣不悖有序;更期待自己能够参与其中,既为共享买单,也能激活梦想,一同遨游在时代的潮头。

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将在这些期待中成真……

5G时代加速来临

中国的5G研发进入技术方案验证和系统验证阶段,技术上或将有新突破

2016年,通信领域最令人振奋的新闻莫过于华为代表、中国主推的极简码方案入选5G标准,让中国公司首次进入基础通信框架协议领域。

同样在去年,发展5G写进了《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到2020年,5G将完成技术研发测试和商用部署。

5G 网络主要有三大特点。高速率,不仅仅是一秒钟下载30部电影这么简单,VR、AR、云技术将与生活无缝对接;高可靠低时延,让无人驾驶、远程手术不再遥远;超大数量终端网络,将形成更广阔和开放的物联网,让智慧家居、智慧城市成为可能。

2017年,更多围绕垂直行业的5G标准将出台,以适应“万物互联”5G时代接入的多种设备;中国的5G研发,将进入技术方案验证和系统验证阶段,技术上或许有新的突破;更多实验性、概念性的5G产品,或将不断发布,让人们先睹为快。

5G时代的到来,令人憧憬。虽距2020年正式商用还有一定距离,但随着与家电、汽车、医疗、游戏等行业配套的5G标准陆续出台,随着5G技术不断完善进步,随着一大批5G产品应运而生,诱人的5G时代,正像一幅拼图一样,在我们眼前逐步呈现。(编辑 许晴)

自媒体行业洗牌在即

针对自媒体行业的监管法规和行业自律规范将不断细化,以避免业内“劣币驱逐良币”

在经历了繁荣与泡沫并存的热潮后,自媒体行业洗牌在即。

过去一年,自媒体行业不再满足小打小闹,展现出较大的内容吸引力和潜在价值:爆款作品屡屡引发刷屏效应;获得千万数量级融资的内容创作者活跃在各大互联网平台。资本青睐之下,自媒体行业发展快速。

然而,恶意刷单刷粉、数据掺水严重等问题屡屡出现,自媒体行业存在的水分被人诟病不止。2016年9月1日起,《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开始施行,自媒体广告同样需要按规定在显著位置标识“广告”,众多原本依靠所谓广告“软文”营销获利的自媒体被迫“断奶”。

自媒体行业“虚火”不小,新一轮洗牌势在必行。娱乐、生活资讯等同质化明显、粗制内容过剩的领域,将最先淘汰一批活跃度低、用户黏性不足的“跟风者”,母婴、医疗、健身等分众化需求领域将成为亮点。真正能打动和吸引粉丝与投资者的,将是优质内容及背后的专业精神,“专注者强、专业者优”当成行业信条。

2016年10月上海自媒体联盟正式成立,纳入上海市网信办网络管理范畴,91家自媒体代表签署了自律公约。2017年,针对自媒体行业的监管法规和行业自律规范将不断细化,以避免业内“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发生,有效净化网络生态。(编辑 钱一彬)

政务新媒迈向“社群化”

政务微信公号开始探索“政务+社交”新路子,逐渐呈现政务“社群模式”

自2013年兴起以来,政务微信公号一路“高歌猛进”,数量增长幅度惊人。根据腾讯发布的《全国政务新媒体报告》,我国政务微信公号数量已逾10万,各级政务微信普及率平均在30%—60%之间,呈现大范围、多层级的发展态势。

然而,多数政务新媒仍以单向发布信息为主,欠缺互动功能,甚至将网民留言“关在门外”,拒绝对话沟通。这种“公关式传播”模式使政府与媒体、公众分处“一墙两侧”,即使有意进行舆论引导,效果却显得无力。

目前,已有少数粉丝数量成规模的政务微信公号开始建立微信群,率先迈向政务“社群化”。比如,国资委的“意见对话群”,由国资委负责人主持维护,拉入社会各界人士在群内交流;中纪委自建微信群,能够实现与媒体即时零距离对话。

基层政务微信社群也纷纷建立。青海省西宁市公安局城中分局的“社区警务”“警风警纪监督”微信群,新疆博湖县公安局城镇派出所的29个社区警务微信群,安徽六安舒城县公安局河棚派出所的“微信警民联系群”等,都逐渐成为收集社情民意的“百宝箱”,解决百姓麻烦事儿的“服务台”。

针对社会不同阶层,借助“社群模式”促进政府和社会各群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政务信息的快速扩散以及多方需求的精准对接,或是新一年政务新媒发展的一个主力方向。(编辑 董丝雨)

互联网慈善进入监管元年

相关部门加快网络慈善立法,监管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值得期待

移动互联网时代,公益慈善打开了新大门,朝着精细化、全民化、广覆盖的趋势发展。各类网络慈善形式通过社交的强关系性,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高效便捷的筹款渠道,对传统慈善进行有益补充。

然而,去年的多起互联网慈善闹剧令人警醒。商业利益泛滥,第三方募捐信息平台良莠不齐;受助人信息的事先审查和资金用途的事后监管程序,均不到位;募捐与个人求助界限模糊,法律适用范围不够清晰……互联网慈善,面临无序和不够透明导致的信任危机,容易成为少数不法分子的“生财之道”。

2016年9月,我国慈善制度建设的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施行,规定没有获得公开募捐资格的个人和组织不得在网上公开募捐。民政部随后公布了首批13家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下一步,民政部将根据慈善募捐服务供需状况及社会各界反响,适时启动后续批次的平台遴选与指定工作。

2017年,互联网慈善将进入监管元年。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建设慈善组织信息发布平台,对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进行随机检查,同时进一步发动社会监督,建立公众投诉举报邮箱。国家将通过强有力的硬性指标,确保慈善事业在阳光下运作,告别“一次性善良”,实现可持续运营。(编辑 吴姗)

“网联”登场规范互联网金融

央行牵头成立“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清算平台”,第三方支付有望实现统一监管

随着电商的蓬勃发展,第三方支付凭借着“一键式”的便捷操作,异军突起,颇有“横扫”传统支付方式的势头,但始终缺少一个统一的“游戏规则”。多数第三方支付机构都是直接对接银行接口,绕过了独立的清算机构,这种模式存在一定漏洞。

2016年10月,央行有关负责人就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答编辑问时表示,将按照“共建、共有、共享”原则建立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具体方案正在论证中,未来有待正式实施。

由于该平台在功能上与银联十分相似,也被业内俗称为“网联”。据业内人士介绍,“网联”将仅作为清算平台,一端连接持有互联网支付牌照的支付机构,另一端对接银行系统。这一模式一方面有利于看清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资金流向,防止赌博、贩毒、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其拓展与维护银行渠道的成本,督促它们把精力放到优化用户的支付体验上。

2017年,互联网金融是否能以“网联”的建立为起点,逐步实现行业规范?“网联”平台将如何保证所有第三方支付机构按规定接入?如何使清算数据作为公共资源,而不是集中于市场垄断者手上?这都是在其真正诞生后,需要逐一解答的问题。(编辑 董丝雨)

人工智能嵌入日常生活

机器人不再遥不可及,更多概念性产品将走入日常生活

2016年初,阿尔法围棋(AlphaGo)战胜李世石,举世皆惊;2017年刚开年,神秘账号大师(Master)又在网络对弈中击败柯洁、古力、聂卫平等棋手,连胜60场。关于机器人的话题,又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过去一年,机器人产业大事连连。谷歌旗下子公司推出运动平衡能力高超的机器人,中科大发布国内首台交互机器人“女神佳佳”,微软、脸谱、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纷纷投资研发聊天机器人产品,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中国召开,《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重头文件陆续发布。

2017年,机器人智能化程度将不断提高,应用领域将持续扩展,更多概念性产品将走入日常生活。在餐厅、酒店,能够享受机器人咨询、搬运行李、传递食品等服务;在医院,则有机器人医生提供诊断、治疗;如果某一天发现快递小哥、外卖小哥变成了无人机,也不必惊奇。

更多看不见的机器人,即虚拟AI(人工智能)也将提供全方位服务。除了提供实时天气交通情况和个性化新闻资讯,将语音与文字轻松互换,还能陪你聊天、解闷。

从机器人诞生的那一天起,关于人机关系的忧虑挥之不去。2017年,这些忧虑并不会消失,但随着人类和机器人真正开始紧密互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将会更有实质意义。(编辑 许晴)

知识付费迎产业爆发期

知识付费市场可能迎来百花齐放,精细化、个性化将成为知识服务新方向,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2016年是“知识变现的一年”,大批知识付费类产品获得成功。上海证大喜马拉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FM”、罗辑思维旗下的知识服务App“得到”、知乎网推出的知识分享社区“知乎live”、果壳网推出的付费问答产品“在行”“分答”等,纷纷深耕各自领域,探索付费咨询、付费音频、付费直播等形式。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新浪微博等信息获取平台开通的打赏功能,也为培养用户的信息付费观念打下了基础。

知识共享的免费时代逐渐远去,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正在形成,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为优质内容买单。腾讯旗下的研究机构企鹅智酷去年底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五成的中国网民有过不同形式的为知识付费的行为,其中26.4%的付费用户有过打赏行为。

知识付费的发展前景被看好,但其背后存在隐忧。比如,功利性知识内容以及鸡汤类内容泛滥,难以满足网民多层次需求;订阅式专栏内容有高有低,降低了订阅者的兴趣;用户在没有退订等权益保障下,承担了物非所值的购买风险等。

2017年,预计将有更多企业加入知识付费领域的发掘,用户的知识付费意识将进一步深化,对问答内容、问答平台的监管工作将更多渗透进知识付费服务里。(编辑 吴姗)

“直播+”开启行业下半场

直播将与更多行业结合,“直播+体育”“直播+电商”等形式将不断涌现

结束粗放生长、注重规范经营、创新内容形式,2017年,网络直播有望在加速行业整合中开启“下半场”。

据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25亿,占网民总体的45.8%。在内容生产上,真人聊天秀和游戏直播占据重要比例,主播为博出位吸引眼球,不惜与色情低俗内容打起“擦边球”。在平台经营上,流量红利消失、用户流失加剧,烧钱模式难以为继。2016年,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网信办、文化部先后发布相关规定和管理办法。据艾瑞咨询预测,预计到2017年中期,现有200余家平台所剩者不足1/5。

未来,经历圈地式发展后的网络直播将更加注重内容深耕,并加速向垂直领域延伸。为满足受众的分众化需求,网络直播将与更多行业结合,“直播+体育”“直播+电商”“直播+教育”等形式将不断涌现并逐步走向成熟。同时,在无人机、VR(虚拟现实)技术等辅助下,人们将收获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鸟瞰山川、穿梭楼宇不再是幻想,身临其境、触手可及将变为现实。

新的一年,我们已不能将网络直播简单定义为娱乐产业,它可以成为一种社交形式,更有机会在监管规范、技术升级、内容创新等因素助推下迈向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编辑 钱一彬)

1、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lieyunjingxuan
)字样。
3、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user_occu}}
{{item.author_user_sign}}
×